http://.biquxs.info/


    </p>


    八百輛車,四千人,就算去掉每個車上不能一直保持戰鬥狀態的兩個司機,那剩下的也還有兩千四百個作戰人員。


    在鋼鐵洪流麵前,代表著當今戰鬥力金字塔的騎兵就顯的有些不夠看了。


    技術不到位,那就用最笨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司機操控室被封閉的嚴嚴實實的,沒辦法封閉的區域也是用鋼絲網固定的,刀劍砍上去一時半會兒的根本就沒有效果。


    設計之初,劉破奴就是打算是把這些卡車當做多功能戰車使用的。


    而不論是什麽車,司機的安全都是尤為重要的。


    作戰的時候隻要司機沒事,就能保證自身的機動能力,即便後麵車廂內的人都掛了,司機也能將他們的屍體都給拉迴來。


    關於作戰思維這一塊。


    如果沒有這些卡車,沒有燧發槍,劉破奴可能連一個軍侯都不如。


    但是現在有了這些東西,所以劉破奴已經可以不需謙虛的高喊一聲,老子天下第一!


    翌日清晨。


    劉破奴第一次主動的召開了常朝,而距離上一次的常朝過去僅僅不過三天。


    這幾個月的時間劉破奴也不是白混的,起碼對朝廷的一些基礎操作已經很熟悉了。


    比如說現在這件事情,按理說這並不是什麽火燒眉毛的急事。


    李廣利已經帶領軍隊迴來了,雖然十不存一,可現在畢竟不是正在戰鬥中的情況,所以在處理的時候,朝廷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從容處理。


    按照正常的程序,應該是皇帝先召集一些心腹來商量這件事情,其實就是皇帝說一下自己的意思,心腹們根據皇帝的意思去判斷能不能行,這事兒又該怎麽幹才最合理。


    雙方確定之後,皇帝也不會立刻下令去幹,而是會讓心腹們先去將這件事情透漏出去,一是探一下其他大臣的口風,二是提前讓他們有個準備,換句話說就是提前告訴你這個事兒,讓你別在朝會上沒事找事兒。


    古代整體怎麽樣劉破奴不好說,但是經過劉徹調教的漢庭,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沒的說的。


    戰爭開始之前,朝中大臣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心思,可一旦戰爭開始,不管先前是不是同意戰爭的,這個時候都得鼎力支持。


    看著參加朝會的人員已經到齊,加上昨天已經讓人對外透漏過口風,所以劉破奴也沒有去東拉西扯的,而是上來就直接切入了主題。


    “李廣利的事情諸位都知道了吧?”


    眾大臣們看著坐在劉徹那個位置下方的劉徹,心情複雜的點了點頭。


    “三萬大軍竟然能讓餓死兩萬六七,李廣利還真是讓本宮漲了見識了……”劉破奴毫不避諱的直接表態道。


    “殿下,臣認為此事非全是李將軍之過!”人群中,一名頭發花白,臉上皺紋卻不是太多的武將站了出來。


    “那依照公孫將軍的意思,李廣利之敗,是陛下之過了?”劉破奴微微眯眼盯著公孫敖。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公孫敖與公孫賀一樣,都是數次跟隨衛青出征匈奴的將領。


    不同的是,已經被幹掉的公孫賀是真的有戰功,不管怎麽說,人家好歹也是活捉過匈奴王的男人,再加上強硬的背景。


    而公孫敖才是那個真正靠著衛青出道的男人,如果不是因為早年救下了衛青,後麵的事情壓根就不會有他的參與,咳咳,眼前這位便是傳說中的迷路將軍。


    因為在前線不是打敗仗就是迷路,要麽就是去前線打醬油的。


    所以元狩四年(前119年)最後一次出征之後,劉徹便收繳了公孫敖的兵權,讓他在朝中擔任了一個閑職。


    “這怎能是陛下之過呢?”公孫賀猛然瞪眼道。


    “既不是陛下的過錯,也不是李廣利的過錯,難不成還是你公孫將軍的過錯不成?”劉破奴心中一陣嗬嗬,矛頭直指公孫敖。


    他並沒有對那些老臣下手的想法,但前提是老臣要有老臣的樣子,別總是仗著自己資曆老就出來亂嗶嗶。


    “殿下有所不知,行軍打仗非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很多時候所有人都沒有錯,可結果就是不如人意,所以臣認為李廣利此次之敗,朝廷應當分析其中的原因,以為下次出征做準備,避免再次重蹈覆轍。”公孫敖心中滿不服氣道,一個以大頭兵的身份上過兩次戰場的小屁孩而已,老夫雖然一生都在打敗仗,可就算這樣,老夫打贏的戰爭也比你參與的戰爭次數還要多。


    “那便勞煩公孫將軍分析一番,本宮洗耳恭聽!”劉破奴嗬嗬一笑。


    “西域地域偏遠,與大漢國境相距遙遠,且途中盡是戈壁沙漠,大軍一旦離開玉門關,就無法得到朝廷的任何補給,自此大軍的吃喝用度都要依靠在西域各地完成補給。”


    “而西域又不是北邊的草原,打不過匈奴人還可以找一找他們的後勤打一打,不至於找不到任何吃的。”


    “西域有諸多城郭,雖城小不堅,但是沒有攻城器械的話也很難迅速將其攻破,李將軍並非沒有想過辦法,可攻破幾座城池之後發現得不償失,得到的糧食還沒有攻城期間消耗的糧食多,再這麽下去隻能加速軍隊的糧食消耗,所以這才打消了這一想法。”


    “而導致此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匈奴西遷,對西域諸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影響,導致漢軍的威懾力直線下降,西域諸國因為擔心事後會遭到匈奴人的清算,所以這才不得不拒絕為漢軍提供糧草。”


    “而通過前線傳迴來的一些隻言片語,也不難分析出匈奴人對西域諸國實行的高壓政策,這也導致西域諸國本就沒有更多的糧食。”


    “而大軍走的是南線,南線諸國多以耕種為生,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文明的威脅有多大自然無需臣去多說,大家心中都清楚。”


    “所以匈奴雖未參戰,但是李將軍之敗卻因匈奴人而起,朝廷若是不能解決匈奴人這個隱患,後麵恐怕還會重蹈李將軍覆轍!”公孫敖毫不客氣的分析道,說的頭頭是道,讓不少人聽了都覺得很有道理。


    匈奴人的強大漢人不是沒有體驗過,而西域諸國雖然數量極多,但一個個的都是彈丸小國。


    甚至大漢一個縣的人口都要比幾個西域國家的總人口加起來還要多,比他們強大了無數倍的漢朝在剛開始的時候都被匈奴人給搞的焦頭爛額,更不要提那些一個國家加起來隻有幾百兵力的西域小國了,他們那些兵力甚至還不夠給匈奴人填牙縫的呢。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人家就是隨便派點斥候小隊過去都能滅掉一個西域小國。


    對於公孫敖能夠將問題的本質給分析出來,劉破奴是一點也不意外。


    打仗不行,在朝廷待了十幾年的時間,若是連這點問題也看不出來的話,那這十幾年可就真的是白待了。


    “身為主將,讓十之八九的士兵活活被餓死,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這就是他的過錯!”分析的很到位,但劉破奴就是不聽。


    前線局勢很嚴峻,可那又怎樣?


    得不到後方的補給就沒有辦法了嗎?


    冷兵器時代又不是熱武器時代,子彈打完了沒補給那是真的沒辦法。


    兵器什麽的都沒有點問題,糧食怎麽還就搞不來呢?


    身為靠著步兵起家的中原文明,竟然會被西域小國的城池給拖住那麽久,說句不好聽的,我就是三萬大軍直接圍城就嚇得他們不敢動了。


    就算那些小國沒有太多的存糧,知道自己的糧草不足以支撐他們迴到大漢。


    那麽在明知道不做任何行動的前提下,會導致大量的士兵被餓死,你竟然還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寧願看著手下士兵被餓死,也不願去找匈奴人拚上一把,這又是誰的過錯?


    劉破奴雖然並不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僅憑著隻言片語,他也能大致的猜到李廣利還是怯戰了,或者說他就是個欺軟怕硬的主,結果沒想到本以為的軟柿子也忽然硬了起來,然後直接把他的牙口給崩掉了。


    公孫敖努了努嘴,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自己都盡量的去蓋歪樓了,結果沒想到劉破奴還是一口氣便把歪樓給擺正了,看著鐵了心的要處理李廣利的劉破奴,公孫敖也隻能默默的退了迴去。


    雖然收了好處,但自己也努力了,還不至於因為那點好處就把自己也給牽連進去。


    “本宮今日召開這個朝會,並不是來聽你們的意見的,你可以不支持漢人的行動,但你不能阻止漢人去行動,匈奴人也好,西域人也罷,沒有人能阻擋漢人前進的步伐,也沒有人能讓漢人顏麵掃地!”劉破奴緩緩的總結道。


    這話是說給匈奴人和西域人聽的,但是距離太遠他們聽不到,那就當是說給這些大臣們聽的吧。


    含沙射影懂不懂?


    “本宮知道你們想說什麽,但是本宮也不用你們去說!”劉破奴看著眾人繼續說道:“韓延年,立刻帶著新軍出征西域,此戰本宮對你隻有一個要求,遇見不聽話的,要讓他乖巧的聽話,遇見覺得自己頭鐵的,那就要讓他試一試,看看他的頭是不是真的夠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不是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不是王並收藏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