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創立品牌
錦鯉空間:肥婆種田妙呱呱 作者:西瓜味的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不容易把樹皮煮好後。
吳翠翠撅著屁股,費力搬出家中舂米的石臼,把樹皮瀝幹水分後,全部丟進去,大力打碎。
累了就停下來,用手挑出摻雜在樹皮中的雜質。
直到把樹皮搗爛,成黏糊狀。
吳翠翠走進倉房,翻找出一塊還沒上鏽的紗窗,夏天釘在門窗上,可以用來防蚊蟲。
前兩天,朱老漢帶著朱家男人,給家裏幾個茅草屋,全都釘了紗窗,剩下這一塊,放在倉房裏沒人用。
吳翠翠發現紗窗後,又開始幹木匠活,在柴火堆裏找到四塊大小一致的木條,固定在紗窗四周。
這樣一來,簡易的取紙器就做好了。
黏糊狀的紙漿鋪平鋪勻,放在紗窗上,在水中過濾。
最後一個步驟,還是放在太陽下繼續暴曬。
等朱家人迴來的時候,正好撞見,吳翠翠洗幹淨手,小心翼翼地從紗窗往下撕一張土黃色的紙。
朱老三沒錯過這一幕,放下手裏的水壺,大步走過來,嘖嘖稱奇:“真是紙!”
上手摸了摸。
比不得名貴的宣紙,吳翠翠做的紙手感粗糙,能摸到顆粒感。
和大丫二丫平日寫字的草紙差不多,顏色也像。
第一次動手,做到這種程度,已經不錯了。
吳翠翠竟然真做出來了!
但吳翠翠本人對自己的作品並不滿意,“去拿剪刀,漿糊,還有毛筆。”
她要想辦法,增加紙盒子觀賞性。
要不然,光禿禿的盒子,顧客不會買賬。
朱家老少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吳翠翠的手看,也期待吳翠翠能給他們帶來什麽驚喜。
隻見,吳翠翠拿著剪刀,對著那紙上下左右剪了幾下,緊接著,吳翠翠又對折了幾下,那張紙就變成一個四四方方沒封口的盒子。
吳翠翠用漿糊固定粘和處。
盒子看起來,有些毛糙,吳翠翠又讓人拿來砂紙,仔細地打磨紙盒的每一個角落。
一通操作下來,一個餐盒就有了雛形。
吳翠翠提著毛筆,陷入困難,“該取個怎樣的名字?”
不求高端大氣上檔次。
能低調奢華有內涵最好。
這不隻是一個紙盒,更是一個食品品牌創立的第一步。
吳翠翠絞盡腦汁,朱家老少也跟著陷入沉思。
劉氏道:“娘,要不就叫朱家小吃。”
鎮上的吃食店,都是這樣起名字的。
張氏補充道:“朱氏小吃,會不會更好?”
朱老二忙搖頭,“不行不行,大嫂,朱氏和豬食同音,豬食小吃,怪……難聽的……”
顧客還以為,商家是在罵人!!!
張氏恍然大悟,伸手拍自己的嘴巴,“老二說的有道理,是我草率了。”
滿院子的朱家人,總共也沒喝過多少墨水。
想個好名字,堪比上刑。
就在眾人抓耳撓腮之時,朱家最有學問的朱老五迴來了。
“爹,娘,夫子身體抱恙,看郎中去了,給我們放假三天。”
朱老五邁著輕快的步子,肩上背著書箱,歸心似箭,終於迴家了,心情無限好。
不是他孤身一人迴來的,身旁還跟著同窗好友宋公子。
見到兩人後,朱家人頓時眉開眼笑,出於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忙道:“老五,宋公子,你們快坐。”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朱老二拍著朱老五的肩膀,“老五,快給咱家的小吃想個名字。”
朱老五剛迴來,就攤上這般重要的活兒,身為朱家的一份子,他不推三阻四,立即抿唇想了想。
“不如就叫,賞味小食如何?”
“這名字聽起來文縐縐的,可是沒有特色啊,拿到外麵去,別人也不知道是咱們老朱家的東西。”朱老三說道。
“這個不難!”
吳翠翠把手中的毛筆,遞給朱老五,“你在盒子左上角,寫一個行書的朱字。”
朱老五照辦。
順帶手,又在正中間的位置,寫下【賞味小食】四個大字。
朱老五是個書生,寫起字來規規矩矩,書法自不用說,寒窗苦讀多年,放在現代,也能得算做中層的書法大家。
飄逸好看,但觀賞性一般。
吳翠翠指導道:“這四個字,你兩兩成一排,左右高低交錯,字體不要太鋒利,下筆溫和些,寫完後,在字外麵畫一個長方形,把字圈住。”
怕他不理解什麽是長方形,吳翠翠解釋道:“就像酒樓外酒幌的形狀。”
朱老五照做。
效果立即凸顯出來。
“看起來有模有樣的,比咱家常用的油皮紙強多了。”掌聲讚歎道。
吳翠翠也跟著點頭,“和我以前見到的,相差不太多。”
她已經盡可能地還原了。
“但是,造紙太費事,炸雞加上肉脯和飯團,一天要賣出上百份,也就是要做幾百個紙盒子。”劉氏掰著手指頭,越算越心驚。
吳翠翠淡道:“事在人為,想要有迴報,就必須付出。”
當天下午。
她就讓大丫二丫去村子裏傳播消息。
“吳翠翠家裏要招幫工?”
“之前不是招過了嗎?”
“不一樣,之前的是蓋養雞場,這次是要幫著做紙盒。”
“紙盒?做那玩意幹啥?不能吃不能喝的。”
“誰知道嘞!”
“一個月給一兩銀子,幹它有啥用,賺錢就行。”
“我的老天爺!一兩銀子!”
“你們慢點跑,等等我。”
.......
不久之後,朱家門口擠滿了人。
大姑娘小媳婦,老頭子愣頭青,全都有。
但朱家不會照單全收。
張氏和劉氏負責篩選來應聘的村民。
插科打諢的,奸懶饞猾的,直接pass掉。
花錢雇人幹活,講究的是效益,不是人情。
村裏人識字的不多,就算認識,常年在地壟溝裏討吃食,為數不多認識的字,也陸續全都就飯吃了。
在村子裏,大家都用小名,或是外號,叫習慣了,一聽就能對上號。
宋公子和朱老五搬了張桌子,放在門口,張氏和劉氏篩選通過的人,到他們這裏簽字畫押,確定具體的上工時間。
吳翠翠給朱老漢安排了任務,讓他找塊木頭,把朱老五在紙盒上寫的【朱】和【賞味小食】,用刻刀刻成簡易印章。
等改明兒去鎮上,多花些錢,讓工匠做個玉的。
但想到玉料價高,且日後來幹活的工人多,人多手雜,萬一弄丟了,不值當。
還是木頭的比較靠譜。
“娘,你雇了這麽多人,沒有咱們自家人看著,怕他們偷工減料應付事。”朱老二湊到吳翠翠身邊,小聲道。
這個問題,吳翠翠也想到了,“二妹的衣服做的差不多了,還有明珠,總是在家裏待著不是事,姑娘家也該有自己的事忙。”
朱老二秒懂,“娘,我這就去找二妹和明珠,告訴她們這個好消息。”
一個耳朵不好使,一個不能說話。
兩相合作,彌補對方的缺陷。
吳翠翠這個安排,很是人性化!?
朱老二不禁豎起大拇指!!!
吳翠翠撅著屁股,費力搬出家中舂米的石臼,把樹皮瀝幹水分後,全部丟進去,大力打碎。
累了就停下來,用手挑出摻雜在樹皮中的雜質。
直到把樹皮搗爛,成黏糊狀。
吳翠翠走進倉房,翻找出一塊還沒上鏽的紗窗,夏天釘在門窗上,可以用來防蚊蟲。
前兩天,朱老漢帶著朱家男人,給家裏幾個茅草屋,全都釘了紗窗,剩下這一塊,放在倉房裏沒人用。
吳翠翠發現紗窗後,又開始幹木匠活,在柴火堆裏找到四塊大小一致的木條,固定在紗窗四周。
這樣一來,簡易的取紙器就做好了。
黏糊狀的紙漿鋪平鋪勻,放在紗窗上,在水中過濾。
最後一個步驟,還是放在太陽下繼續暴曬。
等朱家人迴來的時候,正好撞見,吳翠翠洗幹淨手,小心翼翼地從紗窗往下撕一張土黃色的紙。
朱老三沒錯過這一幕,放下手裏的水壺,大步走過來,嘖嘖稱奇:“真是紙!”
上手摸了摸。
比不得名貴的宣紙,吳翠翠做的紙手感粗糙,能摸到顆粒感。
和大丫二丫平日寫字的草紙差不多,顏色也像。
第一次動手,做到這種程度,已經不錯了。
吳翠翠竟然真做出來了!
但吳翠翠本人對自己的作品並不滿意,“去拿剪刀,漿糊,還有毛筆。”
她要想辦法,增加紙盒子觀賞性。
要不然,光禿禿的盒子,顧客不會買賬。
朱家老少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吳翠翠的手看,也期待吳翠翠能給他們帶來什麽驚喜。
隻見,吳翠翠拿著剪刀,對著那紙上下左右剪了幾下,緊接著,吳翠翠又對折了幾下,那張紙就變成一個四四方方沒封口的盒子。
吳翠翠用漿糊固定粘和處。
盒子看起來,有些毛糙,吳翠翠又讓人拿來砂紙,仔細地打磨紙盒的每一個角落。
一通操作下來,一個餐盒就有了雛形。
吳翠翠提著毛筆,陷入困難,“該取個怎樣的名字?”
不求高端大氣上檔次。
能低調奢華有內涵最好。
這不隻是一個紙盒,更是一個食品品牌創立的第一步。
吳翠翠絞盡腦汁,朱家老少也跟著陷入沉思。
劉氏道:“娘,要不就叫朱家小吃。”
鎮上的吃食店,都是這樣起名字的。
張氏補充道:“朱氏小吃,會不會更好?”
朱老二忙搖頭,“不行不行,大嫂,朱氏和豬食同音,豬食小吃,怪……難聽的……”
顧客還以為,商家是在罵人!!!
張氏恍然大悟,伸手拍自己的嘴巴,“老二說的有道理,是我草率了。”
滿院子的朱家人,總共也沒喝過多少墨水。
想個好名字,堪比上刑。
就在眾人抓耳撓腮之時,朱家最有學問的朱老五迴來了。
“爹,娘,夫子身體抱恙,看郎中去了,給我們放假三天。”
朱老五邁著輕快的步子,肩上背著書箱,歸心似箭,終於迴家了,心情無限好。
不是他孤身一人迴來的,身旁還跟著同窗好友宋公子。
見到兩人後,朱家人頓時眉開眼笑,出於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忙道:“老五,宋公子,你們快坐。”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朱老二拍著朱老五的肩膀,“老五,快給咱家的小吃想個名字。”
朱老五剛迴來,就攤上這般重要的活兒,身為朱家的一份子,他不推三阻四,立即抿唇想了想。
“不如就叫,賞味小食如何?”
“這名字聽起來文縐縐的,可是沒有特色啊,拿到外麵去,別人也不知道是咱們老朱家的東西。”朱老三說道。
“這個不難!”
吳翠翠把手中的毛筆,遞給朱老五,“你在盒子左上角,寫一個行書的朱字。”
朱老五照辦。
順帶手,又在正中間的位置,寫下【賞味小食】四個大字。
朱老五是個書生,寫起字來規規矩矩,書法自不用說,寒窗苦讀多年,放在現代,也能得算做中層的書法大家。
飄逸好看,但觀賞性一般。
吳翠翠指導道:“這四個字,你兩兩成一排,左右高低交錯,字體不要太鋒利,下筆溫和些,寫完後,在字外麵畫一個長方形,把字圈住。”
怕他不理解什麽是長方形,吳翠翠解釋道:“就像酒樓外酒幌的形狀。”
朱老五照做。
效果立即凸顯出來。
“看起來有模有樣的,比咱家常用的油皮紙強多了。”掌聲讚歎道。
吳翠翠也跟著點頭,“和我以前見到的,相差不太多。”
她已經盡可能地還原了。
“但是,造紙太費事,炸雞加上肉脯和飯團,一天要賣出上百份,也就是要做幾百個紙盒子。”劉氏掰著手指頭,越算越心驚。
吳翠翠淡道:“事在人為,想要有迴報,就必須付出。”
當天下午。
她就讓大丫二丫去村子裏傳播消息。
“吳翠翠家裏要招幫工?”
“之前不是招過了嗎?”
“不一樣,之前的是蓋養雞場,這次是要幫著做紙盒。”
“紙盒?做那玩意幹啥?不能吃不能喝的。”
“誰知道嘞!”
“一個月給一兩銀子,幹它有啥用,賺錢就行。”
“我的老天爺!一兩銀子!”
“你們慢點跑,等等我。”
.......
不久之後,朱家門口擠滿了人。
大姑娘小媳婦,老頭子愣頭青,全都有。
但朱家不會照單全收。
張氏和劉氏負責篩選來應聘的村民。
插科打諢的,奸懶饞猾的,直接pass掉。
花錢雇人幹活,講究的是效益,不是人情。
村裏人識字的不多,就算認識,常年在地壟溝裏討吃食,為數不多認識的字,也陸續全都就飯吃了。
在村子裏,大家都用小名,或是外號,叫習慣了,一聽就能對上號。
宋公子和朱老五搬了張桌子,放在門口,張氏和劉氏篩選通過的人,到他們這裏簽字畫押,確定具體的上工時間。
吳翠翠給朱老漢安排了任務,讓他找塊木頭,把朱老五在紙盒上寫的【朱】和【賞味小食】,用刻刀刻成簡易印章。
等改明兒去鎮上,多花些錢,讓工匠做個玉的。
但想到玉料價高,且日後來幹活的工人多,人多手雜,萬一弄丟了,不值當。
還是木頭的比較靠譜。
“娘,你雇了這麽多人,沒有咱們自家人看著,怕他們偷工減料應付事。”朱老二湊到吳翠翠身邊,小聲道。
這個問題,吳翠翠也想到了,“二妹的衣服做的差不多了,還有明珠,總是在家裏待著不是事,姑娘家也該有自己的事忙。”
朱老二秒懂,“娘,我這就去找二妹和明珠,告訴她們這個好消息。”
一個耳朵不好使,一個不能說話。
兩相合作,彌補對方的缺陷。
吳翠翠這個安排,很是人性化!?
朱老二不禁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