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字數:3415 最新更新時間:2014-08-05 16:59:30.0]


    武嶽陽毫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寒冷,他眼前莫名浮出一副畫麵:漆黑的夜,城隍廟陰森幽靜,蠟燭發出螢火一般的微光,一陣似有似無的腳步聲響起,門窗上先是映出孩童的身影,並逐漸縮小,緊接著影子消失了,從城隍廟門口走出一個頭戴莊子巾、身披陰陽道袍的孱弱的小道士來。


    “這小道是怎麽迴事?”武嶽陽搓著手問。


    “往下聽你便知道了。”灰袍老人向林外望了望,黑衣人正螞蟻搬家一般源源不斷地將寶藏從密道中搬運出來。老人繼續說道,“那道童出來,這幾個老兵都是一驚,相互打量著都摸不著頭腦,先前他們在城隍廟中分明仔細搜索過,哪見有人,這個小道童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到底是人是鬼?換做你們,遇到這種事,是不是也會失了方寸?”


    武嶽陽點點頭,姚青則拄著腮想著什麽。


    灰袍老人又道:“道童出來,說道,‘你們別燒這城隍廟。’這幾個老兵哭笑不得,


    一個領頭模樣粗矮的老兵悠悠晃動著手中的火把道:‘怎麽不許燒?’道童迴答他,‘廟裏存放著師傅留下的秘術古籍,燒不得。’那領頭模樣的粗矮的老兵向四處張望一番,問道,‘你師傅的秘術古籍有什麽不同麽?他在哪?讓他出來!’道童道:‘我師傅在下麵煉丹洞裏,他仙去已有幾日了。那些秘術古籍是師傅費盡千辛萬苦從四處搜集來的,全部參悟透了可得不死之法,師傅仙去前曾反複叮囑,這些古籍事關重大。’那幾個老兵聽到‘煉丹洞’立即如嗅到魚腥味的貓兒一樣,兩眼放出光來。粗矮的老兵麵帶得意之色,與其餘老兵交換了眼色,說道,‘小師傅,你一個人守著你師傅的屍骸,不害怕麽?’道童迴答道,‘不怕,等師傅過了頭七,我就下山去。’老兵問道:‘下山去幹什麽?’道童說,‘完成師傅的遺願,下山去送信,將這些古籍物歸原主。’那粗矮的老兵又問:‘煉丹洞裏除了你師傅的屍骸,可還有別的什麽麽?’道童道:‘有些草藥,半成的丹丸,還有幾個煉丹鼎。你們若是喜歡盡可以拿去,隻是這些古籍須燒不得。’粗矮的老兵道:‘你剛剛可是藏在那煉丹洞中?’道童道:‘是呀,我原本打算將這些古籍藏到洞中去,可是我年幼體弱,隻拿了幾本下去你們就衝進來了,我吹了燈,藏到下麵密道中去,聽你們說要燒了城隍廟,便忍不住出來央求。’粗矮的老兵放下心來,點了點頭,咧開大嘴道:‘你帶我們去煉丹洞瞧瞧。’道童道:‘你得答應我不燒這些古籍。’另一個老兵搶道:‘尤墩子,跟一個娃娃囉嗦什麽……’粗矮的老兵一眼橫過去,那急不可耐的老兵便不再言語了。粗矮的老兵對道童笑道:‘我答應你便是。小師傅,帶我們去煉丹洞瞧瞧吧。’”


    “道童上當沒有?”武嶽陽問道。


    “還有什麽上當不上當的,你指望一個十二三歲的娃娃力挫群匪,保住城隍廟和古書麽?”灰袍老人搖搖頭,歎息道,“那小道帶著兩個老兵進了密道,下到煉丹洞中去。咱們長話短說,他們在煉丹洞中見到一猙獰老者盤膝而坐,那老者白發白須,麵色青黑,齜牙瞪眼,似乎經曆著極大的痛苦。兩個老兵都吃了一驚,舉著火把戰戰兢兢地躲得老遠。道童卻不害怕,他一個人走上前去,匍地跪倒,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說道,‘恩師在上,徒兒無能,不能完成恩師遺願,那些秘術古籍我不能眼看著被他們燒毀……若讓他們奪去,他日或可尋迴……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師傅,你饒過徒兒吧……’那道童竟大哭起來。旁邊的那兩個老兵隻想速速離開,當下在洞中四處搜尋,可是隻找到兩個煉丹鼎、一些朱砂和幾支長柄銀勺,兩人收起這些物件,但心有不甘,一人將目光投向坐化的老者,使眼色讓另一個老兵去老者屍身上去搜。另一個老兵隻得上前去,在老者身上搜出一個巴掌大小的紫竹牌來,對著火把,看清上麵寫著‘戒牒’等字。那老兵見不是金銀,轉手丟掉,像躲避瘟神一般從老者屍身旁跳開。先前的老兵拾起戒牒紫竹牌,拉起道童,三人撤離了煉丹洞。”


    “煉丹洞就是那張獻忠的藏寶洞吧?”武嶽陽插口問。


    灰袍老人沒有迴答,他微微地點頭道:“三人從城隍廟中的密道口鑽出,大殿裏早聚滿了人。原來那匪兵首領孫可望遲遲不見這幾個老兵迴去,以為他們遇到了埋伏,便領兵來救。這幾個老兵將前後經過對孫可望講了,又將從煉丹洞裏搜出的諸般物件交出,孫可望捏起紫竹戒牒來看了半晌,盯著道童問道:‘你師傅姓甚名誰?’道童不敢隱瞞,‘師傅從未對我說過他的名號和身世,不過有一年山上曾來過一個戒疤和尚,他似是到前山佛寺雲遊,不期遇到師傅,一眼認出,叫師傅‘陶潛’,兩人密談了好一會兒,我不知道這‘陶潛’是不是師傅的姓名。孫可望直勾勾地盯著道童,‘若真是陶潛,可就有意思啦。’他當即親自下密道進入煉丹洞中去,查看了道童師傅的屍骸。孫可望返上來後立即令下屬將古籍全部以木箱封裝起來,帶著劫來的財物,火速下山去了。”


    “他們沒燒城隍廟?那道童呢?他被他們殺了?”姚青急道。


    “道童無父無母,是陶潛自山下撿來的,孫可望不知出於什麽目的要帶他迴成都(注釋1),哪隻剛下天台山,在邛崍又遇到明軍攔截,混戰潰退中那道童不知所蹤,孫可望隻帶迴了那一箱子古籍和許多金銀財寶。之後的事就沒人知道了,不過根據前因後果,很容易猜出:孫可望得知張獻忠要尋找藏寶之地,便將在天台山所遇之事詳細說與張獻忠聽了,張獻忠很快率兵上山來,加固拓寬了通往煉丹洞的密道,將多年掠奪的財寶盡數藏在洞中,並且為了封閉消息,他下令將搬運財物的兵卒盡數殺死,山下峽穀中埋著厚厚的一層白骨,從鏽爛的兵器來看,有兵匪也有和尚。再後麵發生的事你們大概也知道吧——張獻忠在與前來圍剿的清軍決戰,被清軍肅親王靖遠大將軍豪格部下護軍統領鼇拜射死,這藏寶之地便成了孫可望獨有的秘密。”灰袍老人眼望虛空道。


    “孫可望機關算盡,當真是計謀深遠。”武嶽陽道。


    “可成都很快被清軍占領,孫可望先投明,後降清,他偷偷將天台山的藏寶地繪出圖來,不想兔死狗烹,他被清軍利用完,失去了價值,在一次隨軍狩獵中,被滿人射死。他死後這藏寶圖也便沒了蹤影,加上之前張獻忠繪製的彭山江口沉寶羊皮圖也匿跡多年,兩份藏寶圖成了那時最大的謎團。”老人道。


    “你和那些**的特務都能找到這寶藏,定是因為孫可望那藏寶圖流落到了你們的手裏。”姚青道。


    “你最多隻猜到了一半,那些特務定然得了孫可望的的藏寶圖,這份藏寶圖或許是從孫可望手裏輾轉得到的,我的卻不是。咱們剛才說到那道童在亂戰中不知所蹤,其實是趁亂逃了開去,他一路乞討,顛沛流離萬裏,受冰凍雨淋,燒壞了嗓子,到江西龍虎山時隻剩了半條命。天師為他精心調養月餘,才救他活轉過來,可是那道童卻從此變啞。幸好陶潛曾教他讀書識字,他討了紙筆,將天台山上發生的這些事,不分巨細,一一記錄下來。那道童的師傅陶潛與龍虎山淵源頗深,他因此得以留在山中,這自不必說。隻說龍虎山被陶潛盜去的三卷道經,事關我正一不傳之術,確有必要盡快追迴。無奈彼時天下動蕩,滿清入主中原,龍虎山自顧不暇,更兼那三卷道經被張獻忠奪去後,隨著張獻忠兵敗身死,那三卷道經也再無音訊,搜尋起來如大海撈針一般。直到前些年,不知何故,張獻忠留下的藏寶圖突現江湖,傳聞藏寶圖流入軍中,被**某部所得。那三卷道經是否被張獻忠留在藏寶之中,不得而知。我下山來尋你爹迴山,正巧撞見幾股勢力在搜尋張獻忠寶藏,就順便探訪,果然三清護佑,盡管費了些周折,最終還是得以如願,尋迴了我們張家的東西。”灰袍老人合攏雙手,抱拳舉過頭頂。


    武嶽陽抓過水囊,喝了一口水,道:“沒想到這裏還有這麽多的波折。”


    老人又道:“上山見到寶藏之前,我也隻是衝著那三卷古籍來的。傳聞寶藏中最為珍貴的是藏在三個鐵箱中的器物,不過我隻看到那一個九索鐵箱,如果傳聞屬實,定是那些特務嫌不便搬運,在地下便將另兩個鐵箱中寶物取出了。換了別人,倒未必能在堆積如山的寶物中挑出那兩件寶貝來,可是到了老朽眼中,卻隻如在瓦礫堆裏拾取最璀璨奪目的珍珠翡翠。”


    武嶽陽撓撓頭,剛要發問,卻見姚青豎起食指,示意不要發聲。武嶽陽向林外望去,見團兵已將財寶裝好了車,瞧著很快就會運下山去。老人輕聲道:“咱們先行一步,到山下去候他們。”


    “不對,你看他們在幹什麽?”姚青皺眉道。


    灰袍老人和武嶽陽迴身張望,卻見團兵一陣喧嘩,爭搶著湧進密道中去。


    “他們這是耍的什麽把戲?”武嶽陽問。


    灰袍老人看了片刻,道:“管他那麽許多,咱們以不變應萬變,下山去以逸待勞吧。”


    三人悄悄下山去,還沒行到山腳,猛聽到山上轟隆隆數聲巨響,山石一陣搖晃。黑夜中,一片火光劃破夜幕。


    注釋1: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此處為灰袍老人轉述,以他為出發點,稱作成都無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狂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狂峰並收藏道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