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昇,個頭不高,國字臉。眉宇之間透露著殺氣,顧盼四周,不怒自威。


    大理國滿朝文武,他們對於段思廉這個皇帝還不怎麽懼怕,但是對於高智昇,每個人都是噤若寒蟬。


    難怪有人說,高智昇就是西漢的王莽。恐怖統治下的大理國,人人隻知有國相而不識天子了。


    段思廉站起身來,笑著說道:“相國,你不是身體抱恙麽,怎麽不好生休息,我可是擔心的緊呐。”


    高智昇身邊帶著幾個侍衛,他並沒有看段思廉,而是眼睛盯著呂夷簡:“臣聽說大宋國的上使來了,即便是身子抱恙,也得來迎接上使。如若不然,豈非壞了禮儀。”


    呂夷簡淡定自若,他還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並沒有起身。隻是放下手中筷子,略微一抱拳:“想必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相國吧,在下呂夷簡。高相國這是深得大理皇帝陛下恩寵啊,居然讓陛下起身迎接,君臣之儀何在。”


    你是宰相,老子我也是宰相。看你這一臉不懷好意的猖狂樣子,難道我呂夷簡就是好惹的了。


    高智昇當然不喜歡大宋朝的使者,因為一旦大宋朝冊封了段思廉,那麽這個傀儡皇帝就有了靠山。就等於宋庭承認了這個附屬國皇帝的地位,段思廉成了大宋的屬臣,他甚至可以跟大宋借兵。


    到時候段思廉完全可以借助大宋的勢力,奪迴屬於他的權利。


    既然你一來就擺架子,呂夷簡也不是好惹的,幹脆直接挑明了說。你一個相國,再大的功勞也不能讓皇帝起身迎接。


    段思廉見事不妙,慌忙打了個圓場:“上使誤會了,我是看國相抱病辛苦,這才起身的。來來來,大家都坐,一起坐。”


    沒有人坐下,因為高智昇沒有發話,呂夷簡冷笑一聲:“怎麽,陛下的話你們聽不見麽。大理國好生厲害的臣子,居然敢抗旨。”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卻無人開口說話,眾人想了想,最終還是紛紛坐了下來。


    高智昇也跟著冷笑一聲:“上使口口聲聲說老夫我壞了君臣之儀,那麽我主陛下去城外三十裏迎接上使,是否也算得上失了君臣之儀?”


    一個是大宋朝的宰相,一個是大理國的相國。兩個人一見麵就火藥味十足,呂夷簡的到來動了高智昇的奶酪,他自然想挑事。


    呂夷簡笑了笑:“高相國此言差矣,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國,你們屢次三番來東京城讓我們冊封,如今我們來了。老夫我代表的是我大宋朝廷,代表我主大宋天子來出使大理。大理皇帝陛下出城迎接的是我大宋,並非是我呂夷簡本人。你們身為一個屬國,出城迎接我們有何不妥麽?”


    薑還是老的辣,石小凡派呂夷簡來還真是派對了人。大理既然想做屬國,那出城迎接宋朝使者就不算壞了君臣之儀。


    而你高智昇個王八蛋,你隻是一個宰相,居然讓皇帝起身迎接你,你這不是忤逆犯上麽。


    呂夷簡這麽一說,高智昇為之語塞。段思廉隻感覺胸懷大暢,自己這個皇帝當的著實憋屈。今日這宋朝來的上使,總算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這朝中大權畢竟還是掌握在高智昇手裏,段思廉隻好繼續微笑道:“上使是代表大宋皇帝,我自然得去城外迎接。而相國抱恙,我起身問候也不算壞了君臣之禮。來來來,大家都坐,坐下來談。”


    高智昇“哼”了一聲,早有小太監給他安排了坐席,就坐在段思廉左側,呂夷簡坐在右側,二人正好針鋒相對。


    呂夷簡對著段思廉一拱手:“大理皇帝陛下,老臣我此次前來,是宣布朝廷冊封旨意。我主陛下已經答應,封陛下您為大理國王,加封雲南節度使。”


    宋朝統治者一開始也對大理王國愛搭不理,屢次拒絕大理王國請求冊封的要求,但是後來因為幽雲十六州沒有奪到祁連山一代也被叛亂的西夏占據,因此宋王朝主要的產馬地沒有一個在手馬匹十分缺乏,不得已連大理王國產的矮小的馬的要了,就這樣雙方關係改善到了宋徽宗時期終於冊封了大理的統治者。


    這個宋徽宗被冊封為雲南節度使和大理王等稱號的大理統治者,就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詳的段譽了,段譽原名段正嚴又名段和譽。沒錯,就是這位段譽皇帝,後來被宋徽宗冊封為大理國王、加封雲南節度使。


    不過此時,呂夷簡帶來趙禎的旨意就是,冊封段思廉為大理國王、加封雲南節度使。


    段思廉一聽登時大喜過望,他夢寐以求的被大宋冊封儀式終於到來了。宋廷承認了自己地位,以後他就有和高智昇抗衡的資本了。


    下麵許多文武百官臉上也不禁露出喜悅的神色,他們不是不想效忠皇帝。隻是這朝中大權都握在高氏一族手裏,他們即便是空有報君心,也是無力而為。


    如果宋廷冊封了段思廉,那麽大理國內就會有人見風使舵的擁護皇帝。即便是段思廉無力抗衡,他也可以向大宋借兵,以國內出了叛徒為由,請大宋派兵剿滅。


    這種事曆史上高麗王朝幹過不少,在明朝時期,高麗也就是朝鮮被日本所侵。作為藩屬國的高麗國王隻好求救與大明王朝,那時候的大明王朝戰鬥力爆表,入朝作戰後,打的日本鬼哭狼嚎。


    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朝集結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宋應昌、李如鬆統領,奔赴朝鮮作戰。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


    此役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這就是著名的萬曆朝鮮戰爭。


    “慢著,”就在這個時候高智昇站起來說道:“冊封非同兒戲,上使若要冊封,是不是也應該問問老夫的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公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貨大聯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貨大聯盟並收藏大宋小公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