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狄青,是時候讓他出場了。大宋朝一直順風順水,似乎並沒有遇到什麽重大挫折。
像是狄青這種人物,就應該物盡其用。不過,火器在手的大宋朝,狄青的軍事能力似乎也不是那麽重要了。
趙禎對狄青印象深刻,就是石小凡推薦的此人去宋遼邊關鎮守的。這些年下來,邊關關於狄青的傳言不少。不論是地方官或是邊關將士,對此人都是褒獎有加。
而且由狄青鎮守的邊關,與契丹一直都是和平相處,雙方並未發生過摩擦。看來石小凡的眼光不錯,讓他進兵遼北,應該很是合適。
狄青出身貧寒,十六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入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精通騎馬射擊。
打仗時狄青往往親自做先鋒,對敵人發起瘋狂式進攻。作戰四年,前後大小打了二十五場戰鬥,中亂箭多達八次。安遠一戰,他受傷很重,但聽說敵人軍隊到了,就又挺身飛速趕往,士兵們因此也爭先恐後,奮力拚搏。
臨敵作戰時,狄青又經常是披頭散發、帶銅麵具,出入敵軍中,敵軍均望風披靡,沒人敢擋。
就這樣一個打仗跟個瘋子一樣的家夥,誰遇到了他都是一場噩夢。
“女真得了咱們八百火槍,能減少最少傷亡那是最好。長春城,務必給朕拿下來。”
“陛下放心,有狄青在,此戰無憂矣。”
石小凡大話說出去了,至於狄青行不行,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電話是從膠州轉出去的,直達雄州軍大營。然後派出急鋪兵去燕雲十六州,告知狄青讓神衛軍接防十六州事宜,而狄青帶著他的狄家軍再次北上。
神衛軍展雲鵬貪功冒進,致使國之神器落入敵手,其罪尤甚。念其頗立戰功,撤去神衛軍指揮使一職,由副將王玉瑋暫代。展雲鵬暫留軍中,以觀後效。
這處罰算是輕的了,擼去神衛軍指揮使一職,用不了多久又會官複原職。神衛軍名義上是王玉瑋暫代,其實還是展雲鵬說了算。
展雲鵬被一杆子擼到底,變成了神衛軍中一名小卒。可軍中大事小情諸將還是聽他意見,就連王玉瑋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一支部隊戰鬥力與否,往往和主將有著莫大關係。神衛軍將士都是一起從戰火中摸爬滾打過來的,主將他們隻認展雲鵬。
狄青得知朝廷任命,當下和王玉瑋交接。燕雲十六州固防要務,交給神衛軍。而狄家軍整裝待發,開始北上進擊女真。
不同於展雲鵬的閃電式進攻,狄青並沒有貪功冒進,而是穩紮穩打的一路沿線收拾那些散亂的女真部隊。
對於狄青來說,這完全就是在小試牛刀。在幾乎是碾壓式的進攻中,女真人一潰如沙。
直到到了長春州城外,洪水終於撞上了堤壩。長春城上的女真將士,仗著遂火槍的威力,使得狄青的部隊寸步不前。
這是一場火槍與火槍之間的對決,占據了地利的完顏明帶著部下在城牆上占盡了便宜。重要的,他手裏有上千枚土製手榴彈。
手榴彈在城下爆開,遂火槍冒著陣陣白煙,偶爾,其中還夾雜著一支支冷箭。
熱兵器的對決,是如此的震撼,就連城下的狄青,也是被驚的心驚肉跳。
這種火器的時代來臨,冷兵器將會徹底的退出曆史的舞台。幸虧隻有大宋朝掌握了火器奧秘,否則這個世界將被戰火洗禮。
退兵的戰鼓敲響,狄家軍如潮水般開始撤退。不愧是治軍有方的狄大將軍,將士撤退也是有條不紊,並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散亂跡象。
而城牆上的女真人開始歡唿,宋軍敗了,宋軍敗了!
就連完顏明,也是喜笑顏開,宋軍,不過如此。
其實狄青隻是在試探而已,要攻破長春城輕而易舉。隻是他不想造成巨大的傷亡,因為狄青知道,拿下長春城容易,可麵對同樣持有火器的女真人來說,他會付出很大的傷亡。
賠本的買賣不幹,戰功不是拿將士們的性命填出來的,而是大家一起舍生忘死的搏命博出來的。
“明將軍,咱們贏了,南人退兵了,哈哈哈!”
“我看這狄青也不過爾爾,都說他很厲害,我看多半是吹出來的吧。這還沒打呢,剛到城下他就嚇得尿了褲子退兵了,哈哈哈哈……”
完顏明得意洋洋,女真將士們熱情高漲。實際上他們內心是崩潰的,大家不過是互相在臉上貼金罷了。
商業互吹並沒有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誰都知道,狄青的部隊根本毫發無損,他們的後撤也是戰略性撤退。而且,火器僅僅靠他們繳獲的這八百杆槍有什麽用,打完了哪兒找去?
所以完顏明的臉色變了:“大王那裏迴信了沒有,要不要我們撤出長春城?”
原本勝利的喜悅瞬間化為烏有,一名副將囁嚅道:“大王說,說是讓我們繼續堅守,他會帶兵來馳援的。”
“用什麽馳援!”完顏明暴怒起來:“大王怎麽不自己來守守試試,就咱們這點彈藥,能守多久?就算是大王來了,大王拿什麽和南人打,大王手裏的弓箭打得過火槍麽!”
“將軍稍安勿躁,七日內,大王必率大軍來援。”
七日,狄青和展雲鵬一樣,在長春城外安營紮寨。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急著進攻,接連七日狄家軍在城外都毫無動靜。
七日後,完顏明沒有等到完顏烏古乃的馳援大軍,狄青卻等來的他的大炮。
大炮重武器行進緩慢,盡管狄青一再等待,大炮還是遲了七日才到來。
十六門大炮,一字排開的圍在了長春城外。這次狄家軍不再等待,而是準備隨時發起攻擊。
“明將軍,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一名女真將士魂飛魄散的跑到府衙,滿臉的驚恐:“將軍,炮!宋人的大炮,在、在城外。”
完顏明一驚而起:“什,什麽!”
“報!”又一名傳令兵急匆匆的跑來,一拱手:“將軍,咱們北門的大王援兵到了,距離此地不足二十裏。”
像是狄青這種人物,就應該物盡其用。不過,火器在手的大宋朝,狄青的軍事能力似乎也不是那麽重要了。
趙禎對狄青印象深刻,就是石小凡推薦的此人去宋遼邊關鎮守的。這些年下來,邊關關於狄青的傳言不少。不論是地方官或是邊關將士,對此人都是褒獎有加。
而且由狄青鎮守的邊關,與契丹一直都是和平相處,雙方並未發生過摩擦。看來石小凡的眼光不錯,讓他進兵遼北,應該很是合適。
狄青出身貧寒,十六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入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精通騎馬射擊。
打仗時狄青往往親自做先鋒,對敵人發起瘋狂式進攻。作戰四年,前後大小打了二十五場戰鬥,中亂箭多達八次。安遠一戰,他受傷很重,但聽說敵人軍隊到了,就又挺身飛速趕往,士兵們因此也爭先恐後,奮力拚搏。
臨敵作戰時,狄青又經常是披頭散發、帶銅麵具,出入敵軍中,敵軍均望風披靡,沒人敢擋。
就這樣一個打仗跟個瘋子一樣的家夥,誰遇到了他都是一場噩夢。
“女真得了咱們八百火槍,能減少最少傷亡那是最好。長春城,務必給朕拿下來。”
“陛下放心,有狄青在,此戰無憂矣。”
石小凡大話說出去了,至於狄青行不行,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電話是從膠州轉出去的,直達雄州軍大營。然後派出急鋪兵去燕雲十六州,告知狄青讓神衛軍接防十六州事宜,而狄青帶著他的狄家軍再次北上。
神衛軍展雲鵬貪功冒進,致使國之神器落入敵手,其罪尤甚。念其頗立戰功,撤去神衛軍指揮使一職,由副將王玉瑋暫代。展雲鵬暫留軍中,以觀後效。
這處罰算是輕的了,擼去神衛軍指揮使一職,用不了多久又會官複原職。神衛軍名義上是王玉瑋暫代,其實還是展雲鵬說了算。
展雲鵬被一杆子擼到底,變成了神衛軍中一名小卒。可軍中大事小情諸將還是聽他意見,就連王玉瑋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一支部隊戰鬥力與否,往往和主將有著莫大關係。神衛軍將士都是一起從戰火中摸爬滾打過來的,主將他們隻認展雲鵬。
狄青得知朝廷任命,當下和王玉瑋交接。燕雲十六州固防要務,交給神衛軍。而狄家軍整裝待發,開始北上進擊女真。
不同於展雲鵬的閃電式進攻,狄青並沒有貪功冒進,而是穩紮穩打的一路沿線收拾那些散亂的女真部隊。
對於狄青來說,這完全就是在小試牛刀。在幾乎是碾壓式的進攻中,女真人一潰如沙。
直到到了長春州城外,洪水終於撞上了堤壩。長春城上的女真將士,仗著遂火槍的威力,使得狄青的部隊寸步不前。
這是一場火槍與火槍之間的對決,占據了地利的完顏明帶著部下在城牆上占盡了便宜。重要的,他手裏有上千枚土製手榴彈。
手榴彈在城下爆開,遂火槍冒著陣陣白煙,偶爾,其中還夾雜著一支支冷箭。
熱兵器的對決,是如此的震撼,就連城下的狄青,也是被驚的心驚肉跳。
這種火器的時代來臨,冷兵器將會徹底的退出曆史的舞台。幸虧隻有大宋朝掌握了火器奧秘,否則這個世界將被戰火洗禮。
退兵的戰鼓敲響,狄家軍如潮水般開始撤退。不愧是治軍有方的狄大將軍,將士撤退也是有條不紊,並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散亂跡象。
而城牆上的女真人開始歡唿,宋軍敗了,宋軍敗了!
就連完顏明,也是喜笑顏開,宋軍,不過如此。
其實狄青隻是在試探而已,要攻破長春城輕而易舉。隻是他不想造成巨大的傷亡,因為狄青知道,拿下長春城容易,可麵對同樣持有火器的女真人來說,他會付出很大的傷亡。
賠本的買賣不幹,戰功不是拿將士們的性命填出來的,而是大家一起舍生忘死的搏命博出來的。
“明將軍,咱們贏了,南人退兵了,哈哈哈!”
“我看這狄青也不過爾爾,都說他很厲害,我看多半是吹出來的吧。這還沒打呢,剛到城下他就嚇得尿了褲子退兵了,哈哈哈哈……”
完顏明得意洋洋,女真將士們熱情高漲。實際上他們內心是崩潰的,大家不過是互相在臉上貼金罷了。
商業互吹並沒有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誰都知道,狄青的部隊根本毫發無損,他們的後撤也是戰略性撤退。而且,火器僅僅靠他們繳獲的這八百杆槍有什麽用,打完了哪兒找去?
所以完顏明的臉色變了:“大王那裏迴信了沒有,要不要我們撤出長春城?”
原本勝利的喜悅瞬間化為烏有,一名副將囁嚅道:“大王說,說是讓我們繼續堅守,他會帶兵來馳援的。”
“用什麽馳援!”完顏明暴怒起來:“大王怎麽不自己來守守試試,就咱們這點彈藥,能守多久?就算是大王來了,大王拿什麽和南人打,大王手裏的弓箭打得過火槍麽!”
“將軍稍安勿躁,七日內,大王必率大軍來援。”
七日,狄青和展雲鵬一樣,在長春城外安營紮寨。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急著進攻,接連七日狄家軍在城外都毫無動靜。
七日後,完顏明沒有等到完顏烏古乃的馳援大軍,狄青卻等來的他的大炮。
大炮重武器行進緩慢,盡管狄青一再等待,大炮還是遲了七日才到來。
十六門大炮,一字排開的圍在了長春城外。這次狄家軍不再等待,而是準備隨時發起攻擊。
“明將軍,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一名女真將士魂飛魄散的跑到府衙,滿臉的驚恐:“將軍,炮!宋人的大炮,在、在城外。”
完顏明一驚而起:“什,什麽!”
“報!”又一名傳令兵急匆匆的跑來,一拱手:“將軍,咱們北門的大王援兵到了,距離此地不足二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