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人並沒有仗勢欺人,反而乖乖的被掌櫃的將一碗羊雜碎湯分做了三份。三個家夥也算厚道,雖然炊餅不要錢,可是三人僅拿了一個炊餅。
劉大錘將炊餅撕做三份,將兩個大份的給了杜秀才和三角眼,自己手裏握著一小塊。然後他將碗裏的羊雜碎挑出來給了秀才和三角眼,自己僅留了幾片肉。
這讓杜秀才和三角眼吃了一驚,三人又爭執起來。
“大哥,你這是作甚。何故我和三弟吃肉,你喝湯?”杜書生問道。
“就是大哥,咱們結拜的時候說什麽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把炊餅給了我和杜二哥,又把肉分給了我倆,你這分明就是瞧不起兄弟!”三角眼急了。
英雄多屠狗輩,這話說的還真沒錯。劉大錘翻著白眼:“我不愛吃羊雜碎,這玩意兒味重,你們吃便是。三弟個子小多吃點,我這碗裏不還有幾片肉呢麽。”
“不行,要吃大家一起吃!”杜書生將碗裏的肉又倒進劉大錘碗裏,三角眼依樣葫蘆。
二人又把炊餅撕了一塊,給了劉大錘:“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兄弟的,幹了!”
“一碗羊雜碎湯,被你們整得熱血沸騰的。”石小凡忍不住說了一句,他本想開口請客。可想了想自己,也是身無分文。
這兄弟三人麵麵相覷,劉大錘看了眼鄰座衣衫華貴的石小凡,有些孱:“這位官人,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我們兄弟都發過誓的,仿那三國劉關張,誓把兄弟情來揚!”
杜書生搖頭晃腦:“有難同當,福同享。”
三角眼:“兄弟三人情意長!”
“哎呀,我有些感動了。”石小凡假裝擦了擦眼睛:“若是我沒猜錯的話,這位大錘兄弟看上了那喬寡婦。你呢,想追那喬寡婦,偏偏不得其法,還惹得那喬寡婦提著兩把菜刀追了你三條街,是也不是?”
兄弟三人呆若木雞了,這衣衫華貴的小子是誰啊。三角眼湊到杜書生耳邊低聲道:“我不喜歡他,這人會讀心術。”
而劉大錘卻對石小凡敬若天神,他竟然噗通一聲對著石小凡跪了下來:“官人救我,官人可有良策讓喬娘子喜歡我?”
;“嗯,我有。”石小凡點點頭。
劉大錘大喜,對著石小凡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頭:“官人若是能助我與喬娘子終成眷屬,小人願當牛做馬!”
趙禎大為奇怪,這敗家子什麽事都喜歡去招惹。而且鬼點子層出不窮,他又攬這檔子破事幹什麽。男歡女愛的東西,他也感興趣?
實際上石小凡是無聊找樂子,劉大錘喜歡喬寡婦不假。這種幼稚的套路,聽這三人說喬寡婦是個賣豬肉的。於是劉大錘也去賣豬肉,不但賣了,還專門把攤擺在喬寡婦對麵。這還不算,還故意賣的比喬寡婦便宜。
石小凡一猜便中,這種事不可能是結仇。沒人會傻到把自己賠死,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大錘喜歡的寡婦。
可喜歡又不會表達,為了吸引喬寡婦的主意,自作聰明的想了這麽個搜主意。結果可想而知,劉大錘被喬寡婦提著菜刀追了三條街。
“走吧,六公子,咱們去幫幫這個大錘。”石小凡拍拍屁股站了起來。
作死是需要有限度的,在這莒州全羊館裏旁人都不認識他石小凡。他也就不敢再叫趙禎六子了,而是改口稱唿六公子。
趙禎倒是不怎麽在乎,要命的是他似乎已經習慣了六子這個稱唿。可趙禎不想去,這種無聊的事也就石小凡樂此不疲。
“咱還是去鬥雞吧。”趙禎低聲說道。
石小凡聳聳肩:“沒錢了,走吧,去看看熱鬧。”
眾人出了飯館,石小凡才從中和弟兄三人口中得知,這家羊湯館是莒州人來京城開的。莒州,位於山東莒縣,古國莒州的羊肉湯天下馳名。
盡管趙禎不樂意,還是被拽著去了。喬寡婦的豬肉攤就在不遠處,石小凡招唿劉大錘:“大錘是吧,你想得到喬寡婦的歡心,你得英雄救美。這樣,你聽我吩咐,我跟你說...”
石小凡在出著餿主意,劉大錘卻喜的連連點頭:“好,好,好!”
趙禎卻在打量著那個杜書生:“你是讀書人?”
杜書生點點頭:“在下正是。”
“學而優則仕,你何不去參加科考,博個功名?”
杜秀才尚未搭話,那個三角眼就一臉不忿的怒道:“還不是因為那狗官監考。”
意外收獲啊,難道說有人科場舞弊?
“怎麽一迴事,跟朕、跟我說說。”
杜秀才神情落寞,自顧自走在了前麵,似乎不願再提他的這一段傷心事。
三角眼卻歎了口氣,低聲道:“隻因我杜二哥名諱上帶了個亙,那主考官雷霆大怒,說我二哥犯了先帝名諱,沒殺頭依然是開恩。就這樣,我二哥被除了名,這一打擊,後來腦袋也就不怎麽靈光了。”
宋真宗名諱趙恆,恆是漢語常用字,古字形有時候寫作“亙”,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而杜書生叫杜亙,這麽說起來,確實有犯忌之嫌。
早在唐代,政府就明文規定,居官任職也要避“家諱”,也就是說府號官稱犯了家諱的,應該申請調任它官。這樣一來,許多官吏因為祖宗諱的原因,不做某官、不任某職的事常常發生。
早已詩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賀想考進士,可是有人說他的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為避家諱,李賀不應該參加進士考試。這些例子並不僅僅是出於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因為當時的製度規定,如果貪官犯諱,要被處一年的有期徒刑。
宋代的避諱也是很嚴的,以前朝代隻避七世先帝之諱,宋代卻規定所有先帝的名諱都要避,而且如果帝王的名字是兩個字,那麽這兩個字都要避諱。這樣一限製,要避免使用的字就實在太多,難免有記不周全的時候。
據說科舉考試中,不論辭章寫得如何美妙,才華如何橫溢,就是由於不小心什麽地方忘了諱字,無功而返、跟功名無緣的人還不在少數呢。
但真正要命的避諱還不是在宋代。雖然宋代避諱嚴,但總還算“有章可循”,多少代帝王的名字,讀書人隻要下點功夫多記死記,也還能夠記得住,避得開。
好在趙禎還算開明,他沉吟了一下:“此等牽強附會,天下士子可還有出頭之日?”
劉大錘將炊餅撕做三份,將兩個大份的給了杜秀才和三角眼,自己手裏握著一小塊。然後他將碗裏的羊雜碎挑出來給了秀才和三角眼,自己僅留了幾片肉。
這讓杜秀才和三角眼吃了一驚,三人又爭執起來。
“大哥,你這是作甚。何故我和三弟吃肉,你喝湯?”杜書生問道。
“就是大哥,咱們結拜的時候說什麽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把炊餅給了我和杜二哥,又把肉分給了我倆,你這分明就是瞧不起兄弟!”三角眼急了。
英雄多屠狗輩,這話說的還真沒錯。劉大錘翻著白眼:“我不愛吃羊雜碎,這玩意兒味重,你們吃便是。三弟個子小多吃點,我這碗裏不還有幾片肉呢麽。”
“不行,要吃大家一起吃!”杜書生將碗裏的肉又倒進劉大錘碗裏,三角眼依樣葫蘆。
二人又把炊餅撕了一塊,給了劉大錘:“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兄弟的,幹了!”
“一碗羊雜碎湯,被你們整得熱血沸騰的。”石小凡忍不住說了一句,他本想開口請客。可想了想自己,也是身無分文。
這兄弟三人麵麵相覷,劉大錘看了眼鄰座衣衫華貴的石小凡,有些孱:“這位官人,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我們兄弟都發過誓的,仿那三國劉關張,誓把兄弟情來揚!”
杜書生搖頭晃腦:“有難同當,福同享。”
三角眼:“兄弟三人情意長!”
“哎呀,我有些感動了。”石小凡假裝擦了擦眼睛:“若是我沒猜錯的話,這位大錘兄弟看上了那喬寡婦。你呢,想追那喬寡婦,偏偏不得其法,還惹得那喬寡婦提著兩把菜刀追了你三條街,是也不是?”
兄弟三人呆若木雞了,這衣衫華貴的小子是誰啊。三角眼湊到杜書生耳邊低聲道:“我不喜歡他,這人會讀心術。”
而劉大錘卻對石小凡敬若天神,他竟然噗通一聲對著石小凡跪了下來:“官人救我,官人可有良策讓喬娘子喜歡我?”
;“嗯,我有。”石小凡點點頭。
劉大錘大喜,對著石小凡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頭:“官人若是能助我與喬娘子終成眷屬,小人願當牛做馬!”
趙禎大為奇怪,這敗家子什麽事都喜歡去招惹。而且鬼點子層出不窮,他又攬這檔子破事幹什麽。男歡女愛的東西,他也感興趣?
實際上石小凡是無聊找樂子,劉大錘喜歡喬寡婦不假。這種幼稚的套路,聽這三人說喬寡婦是個賣豬肉的。於是劉大錘也去賣豬肉,不但賣了,還專門把攤擺在喬寡婦對麵。這還不算,還故意賣的比喬寡婦便宜。
石小凡一猜便中,這種事不可能是結仇。沒人會傻到把自己賠死,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大錘喜歡的寡婦。
可喜歡又不會表達,為了吸引喬寡婦的主意,自作聰明的想了這麽個搜主意。結果可想而知,劉大錘被喬寡婦提著菜刀追了三條街。
“走吧,六公子,咱們去幫幫這個大錘。”石小凡拍拍屁股站了起來。
作死是需要有限度的,在這莒州全羊館裏旁人都不認識他石小凡。他也就不敢再叫趙禎六子了,而是改口稱唿六公子。
趙禎倒是不怎麽在乎,要命的是他似乎已經習慣了六子這個稱唿。可趙禎不想去,這種無聊的事也就石小凡樂此不疲。
“咱還是去鬥雞吧。”趙禎低聲說道。
石小凡聳聳肩:“沒錢了,走吧,去看看熱鬧。”
眾人出了飯館,石小凡才從中和弟兄三人口中得知,這家羊湯館是莒州人來京城開的。莒州,位於山東莒縣,古國莒州的羊肉湯天下馳名。
盡管趙禎不樂意,還是被拽著去了。喬寡婦的豬肉攤就在不遠處,石小凡招唿劉大錘:“大錘是吧,你想得到喬寡婦的歡心,你得英雄救美。這樣,你聽我吩咐,我跟你說...”
石小凡在出著餿主意,劉大錘卻喜的連連點頭:“好,好,好!”
趙禎卻在打量著那個杜書生:“你是讀書人?”
杜書生點點頭:“在下正是。”
“學而優則仕,你何不去參加科考,博個功名?”
杜秀才尚未搭話,那個三角眼就一臉不忿的怒道:“還不是因為那狗官監考。”
意外收獲啊,難道說有人科場舞弊?
“怎麽一迴事,跟朕、跟我說說。”
杜秀才神情落寞,自顧自走在了前麵,似乎不願再提他的這一段傷心事。
三角眼卻歎了口氣,低聲道:“隻因我杜二哥名諱上帶了個亙,那主考官雷霆大怒,說我二哥犯了先帝名諱,沒殺頭依然是開恩。就這樣,我二哥被除了名,這一打擊,後來腦袋也就不怎麽靈光了。”
宋真宗名諱趙恆,恆是漢語常用字,古字形有時候寫作“亙”,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而杜書生叫杜亙,這麽說起來,確實有犯忌之嫌。
早在唐代,政府就明文規定,居官任職也要避“家諱”,也就是說府號官稱犯了家諱的,應該申請調任它官。這樣一來,許多官吏因為祖宗諱的原因,不做某官、不任某職的事常常發生。
早已詩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賀想考進士,可是有人說他的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為避家諱,李賀不應該參加進士考試。這些例子並不僅僅是出於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因為當時的製度規定,如果貪官犯諱,要被處一年的有期徒刑。
宋代的避諱也是很嚴的,以前朝代隻避七世先帝之諱,宋代卻規定所有先帝的名諱都要避,而且如果帝王的名字是兩個字,那麽這兩個字都要避諱。這樣一限製,要避免使用的字就實在太多,難免有記不周全的時候。
據說科舉考試中,不論辭章寫得如何美妙,才華如何橫溢,就是由於不小心什麽地方忘了諱字,無功而返、跟功名無緣的人還不在少數呢。
但真正要命的避諱還不是在宋代。雖然宋代避諱嚴,但總還算“有章可循”,多少代帝王的名字,讀書人隻要下點功夫多記死記,也還能夠記得住,避得開。
好在趙禎還算開明,他沉吟了一下:“此等牽強附會,天下士子可還有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