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七少全部苦了臉:“您也不讓我們去仙姑寨啊?是平師兄讓你來的嗎?”
“不是平某人,還能有誰呢?”竇明用長篙抵住陳成的竹筏前端,不讓繼續前進。
“平師兄也太小氣了吧!”始安七少憤憤不平道:“區區一個陳夢見,需要用兩位大詩師來攔路嗎?”
竇明樂了:“如果你們梅師兄能攔住陳夢見的話,那我就不會在這裏見到你們了啊!”
肯定是梅英衛失手了,大家才會半路相逢,否則竇大詩師自己劃著小竹筏,就往莫氏莊園和梅大詩師一起吃“豬油拌菜心”了。
梅英衛好說話,讓他做這個壞人,指不定半路就放水了,平鴻軒不放心啊!
就好像在始安的時候,所有人都說梅大詩師完爆隻有“詩之力”段位的陳成,可是人家大詩師愣是要在自己的雞蛋裏挑骨頭,給陳成一局“鼓勵性”的勝利。
他也是最早肯定陳成起碼有“詩師”實力的權威專家,雖然即便當時陳成自己都對自己的實力不自信,一度想要撤出嶺南。
相較起來,竇明大詩師就要嚴格不少,從其他人從未在陽朔大榕樹取得過一場勝局就可以看得出來,友誼賽?鼓勵局?不存在的。
梅英衛最拿手的五絕詩,竇大詩師照挑毛病!
陳成與他的三句對壘中,也是兩平一負,加賽贏了七絕,卻還是抄襲陳成自己都看不上的《碧蓮峰》,無厘頭地贏的。
竇大詩師不找麻煩還好,隻要他有心要阻撓你去參賽,絕逼比梅大詩師難對付!
“竇大詩師,大家在一塊都這麽熟了,我又不是什麽壞人,幹的又不是什麽壞事,你就假裝沒看見,放我們過去,好不好?”陳成腆著臉笑道。
竇明也笑得燦爛:“陳郎君不是惡人,竇某也不想當壞人啊!但是損友相邀,我有什麽辦法呢?我都不知道你以前是不是跟平某人有什麽過節,讓他這麽不待見你——或者說,太待見你了!以至於我和梅英衛都跟著受罪!”
指了指手中的長篙:“我這劃船都還是剛學會的呢!”
陳成見狀,衝身邊幾個小可愛使了使眼色:快勸勸你們竇師兄去!
還有竇亮!他不是你大哥嘛?肯定聽你的!
竇亮心領神會,衝陳成點點頭,挺胸出列。
然後輕舒猿步,跳躍到一米五之外竇明的竹筏上!
我與我大哥,共進退!
周小三緊接著也跳到了竇明兄弟的竹筏上,拜拜了陳夢見,不跟你玩了!
陳成目瞪口呆!
當場叛變啊!
你們究竟還想不想聽葫蘆娃的故事了!
“葫蘆娃的故事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就是,你自己都說了葫蘆小金剛之後再無葫蘆娃了。”
“壓根沒拍第三部……”
始安七少發現了,沒有必要跟陳成“死”在同一條船上啊!
既然你的為人都那麽讓我們“不齒”了,我們還不如跟著我們竇師兄去仙姑寨,更有麵子呢!
七少其他幾個有樣學樣,也都準備跳到竇明的竹筏上,卻被竇明喝止——
“別!我玩這個也不熟練,當心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剩餘五人這才沒有繼續“叛逃”,卻也與陳成保持一段距離,說好了“半個時辰不理他”。
陳成慨歎一聲:我是寫詩贏也不行,輸也不行,真的好難辦啊!你們要求太高了!
現在還要孤立我!憑什麽啊!
竇大詩師!你以為光憑你,就可以阻攔我的去路嘛?
告訴你!沒門!
陳成頗有英雄氣概道!
然後卷起袖子,作勢要跳到河裏——
嗨!我會遊泳!
直接遊過去!
你能咋的!
慢慢劃船玩吧,說不定我還比你們更快到仙姑寨呢!
“別別別!”看著陳成被逼急了,都要“羞憤”地跳河了,莫炎莫動二廢柴趕緊把他拉住,立秋了,跳河容易著涼啊!
竇明也哭笑不得:“你既然能過梅英衛那一關,那必然也能過竇某人這一關啊!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何必要當‘落湯雞’呢!”
陳成心想:對於你們大詩師來說,贏一局詩戰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可對我來說,可不是動一下兩下嘴皮子的事!想贏你,肯定和梅英衛一樣,又要說大段的故事,我累啊!
而且就算說了還不一定能贏,不當現實裏的“落湯雞”,也會被你打成“落湯雞”,甚至還是“落水狗”呢!
莫炎莫動卻鼓動陳成去跟竇明雞蛋撞石頭——
你都已經詩師九段五了,隻要再贏一個夠分量的大人物,你就能晉升為大詩師了!
大詩師!
陳成的眼睛有點閃亮,是啊,我就能成為“陳大詩師”了,多麽誘惑啊!
可是特麽你也知道那是“雞蛋裏挑骨頭”啊!
梅英衛和路承允畢竟我贏過,我大概知道他們倆評詩是什麽標準;
可是竇明我是真不知道他的路數,變化多端,連他歎服“碧蓮峰”那次,我都不知道是什麽讓他驚訝成那樣!
就……很普通啊!
難道……也是陶淵明的關係?
畢竟那首詩裏說“陶潛彭澤五株柳”嘛!
剛剛戰勝梅英衛也是借了陶淵明的聲名,如此看來,想贏大詩師,必加陶淵明呀!
“白給的大詩師段位不要啊?”對麵竇明一聲笑,打破陳成的遐想。竇明從周小三口中聽到陳成從梅英衛那裏又“偷來”二段,與大詩師無限逼近了。
陳成定定神,哪裏白給了啊!大榕樹的腰帶我永遠不能忘!但還是要敢於亮劍!
話說這次還要以腰帶作為賭注嘛?
“我現在又不是‘大榕樹主人’,要腰帶做什麽?”竇明笑道,尋思了片刻道:“不過既然你若是勝了我,可以晉升為大詩師,那這‘大詩師’的稱號可不能白得!這樣,你還是拿你腰間那條腰帶作賭注吧!“
陳成:“……”早知道就不提這一話茬了!
明明是你攔路硬要跟我比,而不是我想跟你比好不好!怎麽還讓我給你賭注!
我今天就這一條腰帶,沒腰帶的話我也不好意思出門啊!
莫炎小聲道:“陳兄弟盡管去與他比!不要擔心腰帶的事,如果你萬一輸給他了,我就把——”原本要指著自己腰間的,忽然“指鋒一轉”:“我就把莫動的腰帶給你用。”
莫動捂住自己的腰:憑什麽啊!
“你反正去那邊也沒事,不如早點迴去休息嘛。”莫大公子善解人意道。莫動暗自撇嘴:我也想去碰碰運氣啊!
“既然陳郎君都拿腰帶作為賭注了,”竇明笑道:“那你出題吧。”
始安七少剛要阻止竇明把出題權讓給陳成,因為這小子很可能早就擬好了題目,準備了宿稿——
但竇大詩師還是安撫住了他們,示意不要插話。
陳成迴憶了一下道:“此前不知大詩師廬山真麵目,一共比過四首詩,有道是:
哥哥坐筏頭,小陳岸上走。
陽朔大榕樹,江上雲雨休。
才探龍王洞,又將碧蓮收!
如今第五題,小陳好發愁!愁!”
與竇明比的幾首詩,“小竹筏順水流”,“江雨”,“龍王洞”,“碧蓮峰”,曆曆在目。
隻是莫炎莫動十分汗顏:
你這詩也太令人“想入非非”了吧?
什麽“江山一番雲雨”啊,什麽“探龍王洞”啊,什麽“收碧蓮”啊,總讓我們想到很多別的東西。
聽陳郎君的詩,真是“漲姿勢”啊!
第五題我們建議寫“老漢推車”!
倒是思想境界更高、脫離低級趣味的竇明不以為怪,點點頭道:“這就是你這一場交出的詩作,寫一首心路曆程的五古——我仍然以‘七絕’對之,有道是……”
陳成狂汗了一下,您也太認真了吧!我這首“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一聽就是打油詩是吧!
你要跟我“這首詩”來比,那可太賴皮了!
見陳成的著急的樣子,竇明再次大笑:“我逗你玩呢!莫要慌!”
你都說了“如今第五題,小陳好發愁”了,我自然會多給時間讓你擬定的。
“不!”陳成否定道:“因為想題目很費神,所以還是由大詩師代勞吧!”
“我出啊?”
陳成把出題權又交還給了竇明,這讓七少有點驚訝,尤其是周小三,他在陳成的草稿中已經發現了陳成把竇明當假想敵時,根據前四題所擬定的幾種題目,無非都是吟賞嶺南景致的一些詩。
當然囉,雖然陳成提前有準備,但以周小三的眼光看來,寫得都很爛,完全不可能是竇師兄的對手。
不過陳成既然能把出題權還給大家尊敬的竇師兄,表明陳某人沒有要“埋伏”竇師兄一把,始安七少還是比較滿意的。“半個時辰不跟他玩”,還是起到了作用啊!
要不然他肯定已經無恥地拿出自己的宿稿來了!
“要我來出題嘛……”竇明沉吟著,忽然看了一眼身後的仙姑寨,微微笑道:“咱二人各做一首‘閨怨詩’,何如?”
撲通!
陳成腳下一軟,險些從竹筏上一頭栽倒進河裏!
大哥!
畫風不對!
畫風不對啊!
竇大詩師的習慣,不都是吟誦自然風物,清風明月嘛!
怎麽突然轉到“風月”上來了!
竇明對於自己這一出人意表的出題選擇也很滿意,笑道:“陳郎人事未知,是寫不了麽?”
“寫得!”陳成應道。
寫“閨怨”就寫“閨怨”啊!who怕who!
閨怨詩是中國詩中一個很獨特的門類,就是寫少婦、少女在閨閣中的憂愁和怨恨。一個感情細膩,多愁善感的女人,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時候,很容產生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情緒,這就很適合用詩來表現啦!
這種詩有女人自己寫的,但絕大多數還是男人模擬女人的口氣寫的——
畢竟女人識字的不多嘛!
舉例來說呢,最早在《詩經》裏就有了,《衛風·伯兮》說“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也就是“自從丈夫東行後,頭發亂得像蓬草”。
化妝品老娘一樣不缺,可是打扮給誰看呢?嗯?問你呢?李佳琦?
以後的《古詩十九首》中的很多首啊,再加上梁武帝蕭衍同誌膾炙人口的《莫愁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都是這種“女子發牢騷”優良傳統的延續。
但你要說閨怨詩最厲害的,那還要數此時的大唐了。
起碼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幾首,應該都是唐詩(廢話!畢竟宋詩明清詩看的人本來就不多啊!):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閨意》)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當然閨怨詩最出名,還要數王昌齡大叔的這一首: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甚至搞不好就是這首詩,所以這一類題材的詩才會被叫做“閨怨詩”!(詩名《閨怨》)
這就好像王大叔的《西宮春怨》、《長信秋詞》導致“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這一類都叫“宮怨詩”!
雖然一個“閨”一個“宮”,但隻是“怨”的場地不一樣大,道理基本是相通的。
綜上可以發現兩點:
一是大家熟知的“閨怨”詩,七言絕句數量很多,甚至是大半比重!
難道七言絕句這種題材特別適合表達發騷,啊不,少女懷春、少婦含愁的情緒嗎?
另一方麵,就是無論是“閨怨”抑或是“宮怨”詩,王昌齡大叔都是絕對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堪稱“婦女之友”!
甚至很有可能,正是因為對他的模仿,才使得閨怨最適合用七絕來寫!
竇明既然號稱“七絕大詩師”,那怎麽能沒有一首自己的七絕“閨怨詩”來作為代表作呢?
而陳成作為王昌齡大叔非常看重的子侄,半個傳人,又怎能不在“閨怨詩”上有所作為,從而致敬這位總是在過分(錯誤)解讀、可卻非常了解女性心理的“七絕聖手”呢?
閨怨之戰,一觸即發!
“詩師九又二分之一段,陳夢見!請賜教!”
“大詩師二段,竇明!願領教!”
“不是平某人,還能有誰呢?”竇明用長篙抵住陳成的竹筏前端,不讓繼續前進。
“平師兄也太小氣了吧!”始安七少憤憤不平道:“區區一個陳夢見,需要用兩位大詩師來攔路嗎?”
竇明樂了:“如果你們梅師兄能攔住陳夢見的話,那我就不會在這裏見到你們了啊!”
肯定是梅英衛失手了,大家才會半路相逢,否則竇大詩師自己劃著小竹筏,就往莫氏莊園和梅大詩師一起吃“豬油拌菜心”了。
梅英衛好說話,讓他做這個壞人,指不定半路就放水了,平鴻軒不放心啊!
就好像在始安的時候,所有人都說梅大詩師完爆隻有“詩之力”段位的陳成,可是人家大詩師愣是要在自己的雞蛋裏挑骨頭,給陳成一局“鼓勵性”的勝利。
他也是最早肯定陳成起碼有“詩師”實力的權威專家,雖然即便當時陳成自己都對自己的實力不自信,一度想要撤出嶺南。
相較起來,竇明大詩師就要嚴格不少,從其他人從未在陽朔大榕樹取得過一場勝局就可以看得出來,友誼賽?鼓勵局?不存在的。
梅英衛最拿手的五絕詩,竇大詩師照挑毛病!
陳成與他的三句對壘中,也是兩平一負,加賽贏了七絕,卻還是抄襲陳成自己都看不上的《碧蓮峰》,無厘頭地贏的。
竇大詩師不找麻煩還好,隻要他有心要阻撓你去參賽,絕逼比梅大詩師難對付!
“竇大詩師,大家在一塊都這麽熟了,我又不是什麽壞人,幹的又不是什麽壞事,你就假裝沒看見,放我們過去,好不好?”陳成腆著臉笑道。
竇明也笑得燦爛:“陳郎君不是惡人,竇某也不想當壞人啊!但是損友相邀,我有什麽辦法呢?我都不知道你以前是不是跟平某人有什麽過節,讓他這麽不待見你——或者說,太待見你了!以至於我和梅英衛都跟著受罪!”
指了指手中的長篙:“我這劃船都還是剛學會的呢!”
陳成見狀,衝身邊幾個小可愛使了使眼色:快勸勸你們竇師兄去!
還有竇亮!他不是你大哥嘛?肯定聽你的!
竇亮心領神會,衝陳成點點頭,挺胸出列。
然後輕舒猿步,跳躍到一米五之外竇明的竹筏上!
我與我大哥,共進退!
周小三緊接著也跳到了竇明兄弟的竹筏上,拜拜了陳夢見,不跟你玩了!
陳成目瞪口呆!
當場叛變啊!
你們究竟還想不想聽葫蘆娃的故事了!
“葫蘆娃的故事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就是,你自己都說了葫蘆小金剛之後再無葫蘆娃了。”
“壓根沒拍第三部……”
始安七少發現了,沒有必要跟陳成“死”在同一條船上啊!
既然你的為人都那麽讓我們“不齒”了,我們還不如跟著我們竇師兄去仙姑寨,更有麵子呢!
七少其他幾個有樣學樣,也都準備跳到竇明的竹筏上,卻被竇明喝止——
“別!我玩這個也不熟練,當心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剩餘五人這才沒有繼續“叛逃”,卻也與陳成保持一段距離,說好了“半個時辰不理他”。
陳成慨歎一聲:我是寫詩贏也不行,輸也不行,真的好難辦啊!你們要求太高了!
現在還要孤立我!憑什麽啊!
竇大詩師!你以為光憑你,就可以阻攔我的去路嘛?
告訴你!沒門!
陳成頗有英雄氣概道!
然後卷起袖子,作勢要跳到河裏——
嗨!我會遊泳!
直接遊過去!
你能咋的!
慢慢劃船玩吧,說不定我還比你們更快到仙姑寨呢!
“別別別!”看著陳成被逼急了,都要“羞憤”地跳河了,莫炎莫動二廢柴趕緊把他拉住,立秋了,跳河容易著涼啊!
竇明也哭笑不得:“你既然能過梅英衛那一關,那必然也能過竇某人這一關啊!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何必要當‘落湯雞’呢!”
陳成心想:對於你們大詩師來說,贏一局詩戰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可對我來說,可不是動一下兩下嘴皮子的事!想贏你,肯定和梅英衛一樣,又要說大段的故事,我累啊!
而且就算說了還不一定能贏,不當現實裏的“落湯雞”,也會被你打成“落湯雞”,甚至還是“落水狗”呢!
莫炎莫動卻鼓動陳成去跟竇明雞蛋撞石頭——
你都已經詩師九段五了,隻要再贏一個夠分量的大人物,你就能晉升為大詩師了!
大詩師!
陳成的眼睛有點閃亮,是啊,我就能成為“陳大詩師”了,多麽誘惑啊!
可是特麽你也知道那是“雞蛋裏挑骨頭”啊!
梅英衛和路承允畢竟我贏過,我大概知道他們倆評詩是什麽標準;
可是竇明我是真不知道他的路數,變化多端,連他歎服“碧蓮峰”那次,我都不知道是什麽讓他驚訝成那樣!
就……很普通啊!
難道……也是陶淵明的關係?
畢竟那首詩裏說“陶潛彭澤五株柳”嘛!
剛剛戰勝梅英衛也是借了陶淵明的聲名,如此看來,想贏大詩師,必加陶淵明呀!
“白給的大詩師段位不要啊?”對麵竇明一聲笑,打破陳成的遐想。竇明從周小三口中聽到陳成從梅英衛那裏又“偷來”二段,與大詩師無限逼近了。
陳成定定神,哪裏白給了啊!大榕樹的腰帶我永遠不能忘!但還是要敢於亮劍!
話說這次還要以腰帶作為賭注嘛?
“我現在又不是‘大榕樹主人’,要腰帶做什麽?”竇明笑道,尋思了片刻道:“不過既然你若是勝了我,可以晉升為大詩師,那這‘大詩師’的稱號可不能白得!這樣,你還是拿你腰間那條腰帶作賭注吧!“
陳成:“……”早知道就不提這一話茬了!
明明是你攔路硬要跟我比,而不是我想跟你比好不好!怎麽還讓我給你賭注!
我今天就這一條腰帶,沒腰帶的話我也不好意思出門啊!
莫炎小聲道:“陳兄弟盡管去與他比!不要擔心腰帶的事,如果你萬一輸給他了,我就把——”原本要指著自己腰間的,忽然“指鋒一轉”:“我就把莫動的腰帶給你用。”
莫動捂住自己的腰:憑什麽啊!
“你反正去那邊也沒事,不如早點迴去休息嘛。”莫大公子善解人意道。莫動暗自撇嘴:我也想去碰碰運氣啊!
“既然陳郎君都拿腰帶作為賭注了,”竇明笑道:“那你出題吧。”
始安七少剛要阻止竇明把出題權讓給陳成,因為這小子很可能早就擬好了題目,準備了宿稿——
但竇大詩師還是安撫住了他們,示意不要插話。
陳成迴憶了一下道:“此前不知大詩師廬山真麵目,一共比過四首詩,有道是:
哥哥坐筏頭,小陳岸上走。
陽朔大榕樹,江上雲雨休。
才探龍王洞,又將碧蓮收!
如今第五題,小陳好發愁!愁!”
與竇明比的幾首詩,“小竹筏順水流”,“江雨”,“龍王洞”,“碧蓮峰”,曆曆在目。
隻是莫炎莫動十分汗顏:
你這詩也太令人“想入非非”了吧?
什麽“江山一番雲雨”啊,什麽“探龍王洞”啊,什麽“收碧蓮”啊,總讓我們想到很多別的東西。
聽陳郎君的詩,真是“漲姿勢”啊!
第五題我們建議寫“老漢推車”!
倒是思想境界更高、脫離低級趣味的竇明不以為怪,點點頭道:“這就是你這一場交出的詩作,寫一首心路曆程的五古——我仍然以‘七絕’對之,有道是……”
陳成狂汗了一下,您也太認真了吧!我這首“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一聽就是打油詩是吧!
你要跟我“這首詩”來比,那可太賴皮了!
見陳成的著急的樣子,竇明再次大笑:“我逗你玩呢!莫要慌!”
你都說了“如今第五題,小陳好發愁”了,我自然會多給時間讓你擬定的。
“不!”陳成否定道:“因為想題目很費神,所以還是由大詩師代勞吧!”
“我出啊?”
陳成把出題權又交還給了竇明,這讓七少有點驚訝,尤其是周小三,他在陳成的草稿中已經發現了陳成把竇明當假想敵時,根據前四題所擬定的幾種題目,無非都是吟賞嶺南景致的一些詩。
當然囉,雖然陳成提前有準備,但以周小三的眼光看來,寫得都很爛,完全不可能是竇師兄的對手。
不過陳成既然能把出題權還給大家尊敬的竇師兄,表明陳某人沒有要“埋伏”竇師兄一把,始安七少還是比較滿意的。“半個時辰不跟他玩”,還是起到了作用啊!
要不然他肯定已經無恥地拿出自己的宿稿來了!
“要我來出題嘛……”竇明沉吟著,忽然看了一眼身後的仙姑寨,微微笑道:“咱二人各做一首‘閨怨詩’,何如?”
撲通!
陳成腳下一軟,險些從竹筏上一頭栽倒進河裏!
大哥!
畫風不對!
畫風不對啊!
竇大詩師的習慣,不都是吟誦自然風物,清風明月嘛!
怎麽突然轉到“風月”上來了!
竇明對於自己這一出人意表的出題選擇也很滿意,笑道:“陳郎人事未知,是寫不了麽?”
“寫得!”陳成應道。
寫“閨怨”就寫“閨怨”啊!who怕who!
閨怨詩是中國詩中一個很獨特的門類,就是寫少婦、少女在閨閣中的憂愁和怨恨。一個感情細膩,多愁善感的女人,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時候,很容產生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情緒,這就很適合用詩來表現啦!
這種詩有女人自己寫的,但絕大多數還是男人模擬女人的口氣寫的——
畢竟女人識字的不多嘛!
舉例來說呢,最早在《詩經》裏就有了,《衛風·伯兮》說“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也就是“自從丈夫東行後,頭發亂得像蓬草”。
化妝品老娘一樣不缺,可是打扮給誰看呢?嗯?問你呢?李佳琦?
以後的《古詩十九首》中的很多首啊,再加上梁武帝蕭衍同誌膾炙人口的《莫愁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都是這種“女子發牢騷”優良傳統的延續。
但你要說閨怨詩最厲害的,那還要數此時的大唐了。
起碼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幾首,應該都是唐詩(廢話!畢竟宋詩明清詩看的人本來就不多啊!):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閨意》)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當然閨怨詩最出名,還要數王昌齡大叔的這一首: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甚至搞不好就是這首詩,所以這一類題材的詩才會被叫做“閨怨詩”!(詩名《閨怨》)
這就好像王大叔的《西宮春怨》、《長信秋詞》導致“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這一類都叫“宮怨詩”!
雖然一個“閨”一個“宮”,但隻是“怨”的場地不一樣大,道理基本是相通的。
綜上可以發現兩點:
一是大家熟知的“閨怨”詩,七言絕句數量很多,甚至是大半比重!
難道七言絕句這種題材特別適合表達發騷,啊不,少女懷春、少婦含愁的情緒嗎?
另一方麵,就是無論是“閨怨”抑或是“宮怨”詩,王昌齡大叔都是絕對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堪稱“婦女之友”!
甚至很有可能,正是因為對他的模仿,才使得閨怨最適合用七絕來寫!
竇明既然號稱“七絕大詩師”,那怎麽能沒有一首自己的七絕“閨怨詩”來作為代表作呢?
而陳成作為王昌齡大叔非常看重的子侄,半個傳人,又怎能不在“閨怨詩”上有所作為,從而致敬這位總是在過分(錯誤)解讀、可卻非常了解女性心理的“七絕聖手”呢?
閨怨之戰,一觸即發!
“詩師九又二分之一段,陳夢見!請賜教!”
“大詩師二段,竇明!願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