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始安七少翻閱著詩榜出品的詩人名錄:“詩士二段鄧鐸的地址,寫的是臨源溶江鎮,咱們要是去尋他的話,豈不是要從陽朔迴溯始安,再從始安北上臨源?這不是走了很多冤枉迴頭路嗎?”
“嗯,夢見兄要找的人,在意的是必須要贏,肯定要選那些等級低一些的,倒不在路程上計量。”周小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道。
陳成一聽有些不高興,七少裏麵他最不愛聽周小三說話,總覺得這小子腦有反骨,像敵方派來的奸細。
什麽叫我隻在乎贏?
隻能去找那些軟柿子捏?
我剛剛戰勝你們視之為神靈的“七絕大詩師”竇明,這麽快就忘了?
雖然那首詩是我抄的,可論起真本事,我和大詩師的境界也就差一點點而已。
沒好氣地拍了一下周小三的小腦袋,道:“放心吧,咱們不會走冤枉路的。順流而下,一路向西!”
“那不是南轅北轍,越來越遠嗎?”
陳成哂笑:“你們別抱著書本當聖經啊,那上麵說的又不一定對!”
“呃,啥叫聖經?”
“……”陳成:“你們知道‘大秦景教’嘛,這就相當於是他們的楞伽經、楞嚴經、金剛經……等等合在一起……”
……
鄧鐸在詩榜出品的詩人名錄上的確說地址在始安北麵的臨源(興安縣),可陳成清楚地記得,陳成和那個廢柴莫炎乃是同鄉,自然都是宜州人,鄧鐸還曾帶上幾個同村的基友,翻山越嶺、漂流柳江,找到遠近聞名的“少年詩士”家,拜訪切磋呢。
結果遇到冷遇,由此引發了桂州詩壇“複聯”與“正義聯盟”的大戰。
鄧鐸這小子肯定是個怪雞賊的人,要不然也搗鼓出那麽多蔫壞的主意,什麽降低段位啊,車輪大戰啊之類。
他的“正義聯盟”,專門打擊買賣段位的行為,自然引起了不少靠買賣段位賺外快的人的不快,在“段位評比”的時候他那一幫人人多勢眾,別人拿他沒辦法,可一旦落了單,自然有人想去對付他——
陳成不也是這麽想的嘛!
狡猾的鄧鐸為了能“安心學習”,自然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不會留在家鄉宜州坐以待斃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前一次在臨源,再往前在始安,總之每次詩榜出“詩人名錄”的時候,記錄的都是他在前一次評比的地址,“複聯”的人按圖索驥找過去,人家已經換了基地,自然就撲了個空啦。
“奸詐啊奸詐!”
“大大的狡猾!”七少感歎,咱們嶺西人,從來淳樸真實,哪像他這麽搞。
幸虧沒信他的,要不然順江而上,走上上百裏的水路,一無所獲,船票錢誰來給呢……
“我已經問過丁幹啦,這小子現在旅居昭州山塘村,咱們順著漓江下去,很快就能找到。”陳成微笑道。
鄧鐸這次打遊擊打到昭州的緣由陳成也清楚得很,一來靠著漓江,由此上溯到陽朔去挑戰大榕樹主人,或是到始安參加詩榜段位評比都很方便;
二來靠近鍾規鍾矩兄弟倆的家鄉,遇到有人前去挑戰的話,可以背靠實力頗強的鍾氏兄弟,聯手作戰。
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對陳成來說,他們仨要是在一起的話那再好沒有,那天令他映像最深、輸得最慘的就是這仨人,一次性解決,不費二次手腳,那是最愜意不過的了。
美好的藍圖勾勒完畢,陳成和七少乘上“四位大詩師專用遊船”,向漓江下遊駛去。
……
漓江上遊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臨源(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
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昭州(平樂縣)恭城河口稱漓江;
下遊統稱桂江,至梧州市匯入西江,全長約437公裏。
也就是說,到了昭州的話,就是漓江水段的終點了。
從桂林到陽朔的水程,曆來是漓江的精華。
離開陽朔到昭州這一段,就不甚出名了,曆來也被驢友們所忽視。
陳成這一番航行,也算是明白了緣由。
雖然他說自己一行人的旅行是“一路向西”,實則離開陽朔之後是在往東南方航行。
相比較桂林到陽朔的“七扭八拐”,這一段可就要平直得多,也單調得多。
常言道,“看山喜不平”,就要“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越過了這座山,才能看到另一座山的風景,才能給人驚喜之感。
不僅真實風景,就連玩遊戲都是如此,任天堂扛鼎大作《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都說是“開放世界遊戲”的模板,就是因為你必須要攀爬道山頂上,才能看到下一個地點到底有什麽。
而離開陽朔之後,一馬平川,風波不興,就好像被人劇透了幹淨,自然就無法提起遊客的興致。
陽朔之前的漓江,就像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蜂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迴,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無愧“百裏畫廊”之稱。
惋惜來時沒好好看夠之餘,逐漸接受了漓江下遊的不同景象,公道說,前一段超越滿分的話,這一段也還是有八十分的。
遊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就是不愁天氣變化:晴天,看青峰倒影;
陰天,看漫山雲霧;
雨天,看煙雨彌江。
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行於奇峰之間,雨幕似輕紗籠罩江山之上,依然是美的享受。
數十裏水路之後,江流徹底南向,複行數十裏,昭州也就到了。
昭州自古便是桂林出往廣東的南大門,位於漓江、荔江、茶江三江匯合處,可謂“去哪裏都方便”。
大唐武德八年時州、縣治營建好以後,一直為曆代州、郡、府、署、縣治之地,因為縣城西有一個“昭崗潭”,這才取名“昭州”。
棄船登岸後,一行人改為陸路,去尋鄧鐸所在的村子。
徒步自然沒有乘船時那麽舒爽,走不了一會兒小朋友們就嚷嚷著累了,年齡最小的蔣飛更是要一個健仆背負前行,讓陳成想到了《活著》上麵的葛優演的敗家子,觀感極為不佳。
“你走不了就留在船上嗎,反正有他們六個已經夠了。”陳成漫不經心道,一臉“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的可有可無樣子,這拙劣的激將法卻很管用,當即撇下健仆,氣哼哼地表示“本小郎還能再走十萬八千裏”。
陳成好笑之餘,提議說咱們道前麵的茶攤歇歇腳吧。
到了茶攤,就見到另有一群少年,東張西望,看個不停,不知道在等什麽。
這幾個少年,看穿著打扮就知道即便不是富家子弟,卻也不是幹活的人,幾個少年窩在一塊,一看就不像是有啥正經人。
陳成對旁人興趣不大,也沒有管他們。
這時聽到中間有個少年開口道:
秋雨止還落,友人遲未來。
可憐花落盡,不共一樽開!
陳成一聽,略微有些驚異:
擦!出口成詩,可以啊!
“秋雨止還落,友人遲未來”不就是“雨停了你小子還不來”嗎!
“可憐花落盡”不就是“我等到花兒都謝了”嗎!
“不共一樽開”不就是“你不來這酒就沒辦法開壇喝”嗎!
那對方來了之後的情景陳成也可想而知了,免不了“自罰三杯”啦。
本來是幾句發牢騷的話,對方卻文縐縐地搗鼓出這麽四句詩來,著實讓陳成忍不住高看了兩眼。
他打量他們,他們也注意到了陳成一夥人。
他們不像幹活的,陳成一行人就更不像幹活的了。
大家都聚眾出行,要幹什麽?
“勞駕賢兄,多嘴問一句,你們是在等什麽人嗎?”陳成看對方也注意到自己了,就打了聲招唿。
幾個人對視一眼,有個人對陳成說:“我們在等一位詩友,相邀去參加詩戰——”
這小子沒啥心眼,直接就把幾個人的意圖說了出來,讓另外的隊友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的嘴巴也太不嚴了,萬一走漏了風聲,讓敵人有所準備。提前跑路咋辦?
“泄密者”卻無所謂,反正都找到這裏了,也不怕對方開溜。
“兄台一行人這麽大的陣仗,又是做什麽呢?”對方不迴答問題,反問陳成道。
“我也是要去參加一場詩戰。”陳成微微笑道。
他沒有什麽顧忌,他要是和某某人作戰,最好有一大幫見證者,要不然贏了也沒意思。
幾人一聽他也要參加詩戰,勁頭有些起來,看他一眼問:“你要去挑戰誰?”
“宜州鄧鐸。”陳成直言不諱道。
對方幾個人顯然有些驚訝:“你也是要去挑戰鄧鐸?”
這個“也”字讓陳成也驚訝了下:“呃,原來……”
你們也一樣嗎?
幾個人摸不清陳成的底細,不答話。
陳成心想,和鄧鐸有嫌疑的,不用說,肯定是——複聯那幫人啦。
把猜想一說,幾個人更加驚訝,隻能承認自己幾個人都是“複聯”的成員。
起先大家都是經濟條件一般的讀書人,吟詩作賦也沒想過要用來改善生活。
結果忽然出了一位“百年最年輕詩士”的莫炎莫大少,高價收購段位,幾個人一嚐鮮,自然賺了不少外快,好好瀟灑了幾個月。
結果到了下一次評比,卻出現了鄧鐸一行人,專門打壓這種行為,這無疑影響了他們的財路,於是結成同盟來應對。
前次在逍遙樓,“複聯”被狡詐的“正義聯盟”打得很慘,別說外快了,自己本身的段位都被打壓得不輕,鄧鐸這個始作俑者簡直令大家恨之入骨,這才想著趁他落單的空兒,“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要用他們那種“車輪大戰”的方法去對付鄧鐸,狠狠挫一挫這小子的銳氣!
最好連他的詩士段位也打掉,看他以後還神氣不神氣!
陳成一聽對方要車輪大戰鄧鐸,一下子很感興趣。
坦率說,他是因為自命清高,覺得一群人圍攻陳十一郎是理所當然的事,才沒對鄧鐸等人動火。
實際上來說,他們那種做法有失公平。
現在有人也要這麽對付他,真是有趣!
這幾個人之所以在這裏等待,就是因為原定的車輪大戰五人組,還缺一位詩士四段沒來,他們覺得,一定是這小子自認為比不過鄧鐸,不肯犧牲自己的段位,所以放鴿子了。
一聽說“詩士四段放鴿子”,陳成忍不住看了一眼周小三,讓他莫名其妙。
“呃,那個,鄧鐸不也隻是詩士二段麽,你們要是還有更高段位的人,想來不怕的啊!”
幾個人一副“你怎麽這麽天真”的樣子,說鄧鐸的實力,起碼有詩士七八段,他們幾個人沒有必勝的信心,必須要用車輪大戰磨死他,隻是四個人的話,肯定沒信心啊!
陳成暗笑,心說你們慫包成這樣,那是鐵定贏不了鄧鐸的啊!
當然請纓:“我是詩士三點五段,名義詩士四段——”
不如,就讓我來補一補你們這欠缺?
幾個人一聽,眼前一亮!
是啊,這個朋友的目的和我們是一樣,一個好漢三個幫,必須要多集結一些實力,複聯才有可能取勝嘛!
何況陳成還不是一個人,還帶著這麽少年!
十幾個人上去,磨也磨死鄧鐸了!
“那個,你們別指望他們哈,”陳成道:“這幾個都是打醬油的。”
始安七少:“……”
……
臨時集結的“複仇者聯盟”來到鄧鐸所在山塘村。
山塘村的東南方、東北方以及西方,分別有用青大方石砌建起的3米多高的門樓,石門兩邊都留有了望孔,村子周遭是用小石塊砌成的2米多高的石牆。
從這上麵看,該村的村民怕是很缺安全感,總在防備著什麽。
曲曲折折安放著幾條幽深逼仄的深巷,巷子錯落有致,四通八達,全部用方形或長形青石板鋪就的路麵,石板路兩旁稀疏長著些許苔蘚或叫不上名字的野草。獨具匠心、精雕細作的村落建築一下子闖入眼簾,頗具特色。
這個下午的天氣很悶熱,在明晃晃的陽光下汗流浹背的陳成覺得,這村子看上去不像是世外桃源的隱居地,反而有點像是山寨——
四處都有人用警示的目光盯著,懷著對外來者的不信任。
令人費解。
“嗯,夢見兄要找的人,在意的是必須要贏,肯定要選那些等級低一些的,倒不在路程上計量。”周小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道。
陳成一聽有些不高興,七少裏麵他最不愛聽周小三說話,總覺得這小子腦有反骨,像敵方派來的奸細。
什麽叫我隻在乎贏?
隻能去找那些軟柿子捏?
我剛剛戰勝你們視之為神靈的“七絕大詩師”竇明,這麽快就忘了?
雖然那首詩是我抄的,可論起真本事,我和大詩師的境界也就差一點點而已。
沒好氣地拍了一下周小三的小腦袋,道:“放心吧,咱們不會走冤枉路的。順流而下,一路向西!”
“那不是南轅北轍,越來越遠嗎?”
陳成哂笑:“你們別抱著書本當聖經啊,那上麵說的又不一定對!”
“呃,啥叫聖經?”
“……”陳成:“你們知道‘大秦景教’嘛,這就相當於是他們的楞伽經、楞嚴經、金剛經……等等合在一起……”
……
鄧鐸在詩榜出品的詩人名錄上的確說地址在始安北麵的臨源(興安縣),可陳成清楚地記得,陳成和那個廢柴莫炎乃是同鄉,自然都是宜州人,鄧鐸還曾帶上幾個同村的基友,翻山越嶺、漂流柳江,找到遠近聞名的“少年詩士”家,拜訪切磋呢。
結果遇到冷遇,由此引發了桂州詩壇“複聯”與“正義聯盟”的大戰。
鄧鐸這小子肯定是個怪雞賊的人,要不然也搗鼓出那麽多蔫壞的主意,什麽降低段位啊,車輪大戰啊之類。
他的“正義聯盟”,專門打擊買賣段位的行為,自然引起了不少靠買賣段位賺外快的人的不快,在“段位評比”的時候他那一幫人人多勢眾,別人拿他沒辦法,可一旦落了單,自然有人想去對付他——
陳成不也是這麽想的嘛!
狡猾的鄧鐸為了能“安心學習”,自然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不會留在家鄉宜州坐以待斃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前一次在臨源,再往前在始安,總之每次詩榜出“詩人名錄”的時候,記錄的都是他在前一次評比的地址,“複聯”的人按圖索驥找過去,人家已經換了基地,自然就撲了個空啦。
“奸詐啊奸詐!”
“大大的狡猾!”七少感歎,咱們嶺西人,從來淳樸真實,哪像他這麽搞。
幸虧沒信他的,要不然順江而上,走上上百裏的水路,一無所獲,船票錢誰來給呢……
“我已經問過丁幹啦,這小子現在旅居昭州山塘村,咱們順著漓江下去,很快就能找到。”陳成微笑道。
鄧鐸這次打遊擊打到昭州的緣由陳成也清楚得很,一來靠著漓江,由此上溯到陽朔去挑戰大榕樹主人,或是到始安參加詩榜段位評比都很方便;
二來靠近鍾規鍾矩兄弟倆的家鄉,遇到有人前去挑戰的話,可以背靠實力頗強的鍾氏兄弟,聯手作戰。
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對陳成來說,他們仨要是在一起的話那再好沒有,那天令他映像最深、輸得最慘的就是這仨人,一次性解決,不費二次手腳,那是最愜意不過的了。
美好的藍圖勾勒完畢,陳成和七少乘上“四位大詩師專用遊船”,向漓江下遊駛去。
……
漓江上遊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臨源(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
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昭州(平樂縣)恭城河口稱漓江;
下遊統稱桂江,至梧州市匯入西江,全長約437公裏。
也就是說,到了昭州的話,就是漓江水段的終點了。
從桂林到陽朔的水程,曆來是漓江的精華。
離開陽朔到昭州這一段,就不甚出名了,曆來也被驢友們所忽視。
陳成這一番航行,也算是明白了緣由。
雖然他說自己一行人的旅行是“一路向西”,實則離開陽朔之後是在往東南方航行。
相比較桂林到陽朔的“七扭八拐”,這一段可就要平直得多,也單調得多。
常言道,“看山喜不平”,就要“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越過了這座山,才能看到另一座山的風景,才能給人驚喜之感。
不僅真實風景,就連玩遊戲都是如此,任天堂扛鼎大作《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都說是“開放世界遊戲”的模板,就是因為你必須要攀爬道山頂上,才能看到下一個地點到底有什麽。
而離開陽朔之後,一馬平川,風波不興,就好像被人劇透了幹淨,自然就無法提起遊客的興致。
陽朔之前的漓江,就像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蜂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迴,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無愧“百裏畫廊”之稱。
惋惜來時沒好好看夠之餘,逐漸接受了漓江下遊的不同景象,公道說,前一段超越滿分的話,這一段也還是有八十分的。
遊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就是不愁天氣變化:晴天,看青峰倒影;
陰天,看漫山雲霧;
雨天,看煙雨彌江。
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行於奇峰之間,雨幕似輕紗籠罩江山之上,依然是美的享受。
數十裏水路之後,江流徹底南向,複行數十裏,昭州也就到了。
昭州自古便是桂林出往廣東的南大門,位於漓江、荔江、茶江三江匯合處,可謂“去哪裏都方便”。
大唐武德八年時州、縣治營建好以後,一直為曆代州、郡、府、署、縣治之地,因為縣城西有一個“昭崗潭”,這才取名“昭州”。
棄船登岸後,一行人改為陸路,去尋鄧鐸所在的村子。
徒步自然沒有乘船時那麽舒爽,走不了一會兒小朋友們就嚷嚷著累了,年齡最小的蔣飛更是要一個健仆背負前行,讓陳成想到了《活著》上麵的葛優演的敗家子,觀感極為不佳。
“你走不了就留在船上嗎,反正有他們六個已經夠了。”陳成漫不經心道,一臉“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的可有可無樣子,這拙劣的激將法卻很管用,當即撇下健仆,氣哼哼地表示“本小郎還能再走十萬八千裏”。
陳成好笑之餘,提議說咱們道前麵的茶攤歇歇腳吧。
到了茶攤,就見到另有一群少年,東張西望,看個不停,不知道在等什麽。
這幾個少年,看穿著打扮就知道即便不是富家子弟,卻也不是幹活的人,幾個少年窩在一塊,一看就不像是有啥正經人。
陳成對旁人興趣不大,也沒有管他們。
這時聽到中間有個少年開口道:
秋雨止還落,友人遲未來。
可憐花落盡,不共一樽開!
陳成一聽,略微有些驚異:
擦!出口成詩,可以啊!
“秋雨止還落,友人遲未來”不就是“雨停了你小子還不來”嗎!
“可憐花落盡”不就是“我等到花兒都謝了”嗎!
“不共一樽開”不就是“你不來這酒就沒辦法開壇喝”嗎!
那對方來了之後的情景陳成也可想而知了,免不了“自罰三杯”啦。
本來是幾句發牢騷的話,對方卻文縐縐地搗鼓出這麽四句詩來,著實讓陳成忍不住高看了兩眼。
他打量他們,他們也注意到了陳成一夥人。
他們不像幹活的,陳成一行人就更不像幹活的了。
大家都聚眾出行,要幹什麽?
“勞駕賢兄,多嘴問一句,你們是在等什麽人嗎?”陳成看對方也注意到自己了,就打了聲招唿。
幾個人對視一眼,有個人對陳成說:“我們在等一位詩友,相邀去參加詩戰——”
這小子沒啥心眼,直接就把幾個人的意圖說了出來,讓另外的隊友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的嘴巴也太不嚴了,萬一走漏了風聲,讓敵人有所準備。提前跑路咋辦?
“泄密者”卻無所謂,反正都找到這裏了,也不怕對方開溜。
“兄台一行人這麽大的陣仗,又是做什麽呢?”對方不迴答問題,反問陳成道。
“我也是要去參加一場詩戰。”陳成微微笑道。
他沒有什麽顧忌,他要是和某某人作戰,最好有一大幫見證者,要不然贏了也沒意思。
幾人一聽他也要參加詩戰,勁頭有些起來,看他一眼問:“你要去挑戰誰?”
“宜州鄧鐸。”陳成直言不諱道。
對方幾個人顯然有些驚訝:“你也是要去挑戰鄧鐸?”
這個“也”字讓陳成也驚訝了下:“呃,原來……”
你們也一樣嗎?
幾個人摸不清陳成的底細,不答話。
陳成心想,和鄧鐸有嫌疑的,不用說,肯定是——複聯那幫人啦。
把猜想一說,幾個人更加驚訝,隻能承認自己幾個人都是“複聯”的成員。
起先大家都是經濟條件一般的讀書人,吟詩作賦也沒想過要用來改善生活。
結果忽然出了一位“百年最年輕詩士”的莫炎莫大少,高價收購段位,幾個人一嚐鮮,自然賺了不少外快,好好瀟灑了幾個月。
結果到了下一次評比,卻出現了鄧鐸一行人,專門打壓這種行為,這無疑影響了他們的財路,於是結成同盟來應對。
前次在逍遙樓,“複聯”被狡詐的“正義聯盟”打得很慘,別說外快了,自己本身的段位都被打壓得不輕,鄧鐸這個始作俑者簡直令大家恨之入骨,這才想著趁他落單的空兒,“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要用他們那種“車輪大戰”的方法去對付鄧鐸,狠狠挫一挫這小子的銳氣!
最好連他的詩士段位也打掉,看他以後還神氣不神氣!
陳成一聽對方要車輪大戰鄧鐸,一下子很感興趣。
坦率說,他是因為自命清高,覺得一群人圍攻陳十一郎是理所當然的事,才沒對鄧鐸等人動火。
實際上來說,他們那種做法有失公平。
現在有人也要這麽對付他,真是有趣!
這幾個人之所以在這裏等待,就是因為原定的車輪大戰五人組,還缺一位詩士四段沒來,他們覺得,一定是這小子自認為比不過鄧鐸,不肯犧牲自己的段位,所以放鴿子了。
一聽說“詩士四段放鴿子”,陳成忍不住看了一眼周小三,讓他莫名其妙。
“呃,那個,鄧鐸不也隻是詩士二段麽,你們要是還有更高段位的人,想來不怕的啊!”
幾個人一副“你怎麽這麽天真”的樣子,說鄧鐸的實力,起碼有詩士七八段,他們幾個人沒有必勝的信心,必須要用車輪大戰磨死他,隻是四個人的話,肯定沒信心啊!
陳成暗笑,心說你們慫包成這樣,那是鐵定贏不了鄧鐸的啊!
當然請纓:“我是詩士三點五段,名義詩士四段——”
不如,就讓我來補一補你們這欠缺?
幾個人一聽,眼前一亮!
是啊,這個朋友的目的和我們是一樣,一個好漢三個幫,必須要多集結一些實力,複聯才有可能取勝嘛!
何況陳成還不是一個人,還帶著這麽少年!
十幾個人上去,磨也磨死鄧鐸了!
“那個,你們別指望他們哈,”陳成道:“這幾個都是打醬油的。”
始安七少:“……”
……
臨時集結的“複仇者聯盟”來到鄧鐸所在山塘村。
山塘村的東南方、東北方以及西方,分別有用青大方石砌建起的3米多高的門樓,石門兩邊都留有了望孔,村子周遭是用小石塊砌成的2米多高的石牆。
從這上麵看,該村的村民怕是很缺安全感,總在防備著什麽。
曲曲折折安放著幾條幽深逼仄的深巷,巷子錯落有致,四通八達,全部用方形或長形青石板鋪就的路麵,石板路兩旁稀疏長著些許苔蘚或叫不上名字的野草。獨具匠心、精雕細作的村落建築一下子闖入眼簾,頗具特色。
這個下午的天氣很悶熱,在明晃晃的陽光下汗流浹背的陳成覺得,這村子看上去不像是世外桃源的隱居地,反而有點像是山寨——
四處都有人用警示的目光盯著,懷著對外來者的不信任。
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