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新買雙溪定何似,餘生欲寄白雲中”;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可以說,如果屋子旁邊沒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王老師定然不會買來住的。
甚至“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也可以改成“清溪石上流”——畢竟王老師自己也明說了,這首詩他還沒寫出來。
但是自從紹生出現之後,小陳就基本上不動當代人的詩作,雖然能“激發”他們寫出別的好詩,可就是有負罪感。
後世的人,反正大部分人到自己今生死的時候都還沒有出生,那就無礙了。
而且隻要不寫“海”,其他隻要沾水字的詩可以說是無窮無盡,還沒想就已經一大堆往外冒了,比如王建“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陸遊“溪漲清風拂麵,月落繁星滿天”,隻看自己心情喜好,選哪一首了。
比賽來到第四輪,任憑誰也要承認:
今天的比賽,實際上就是趙湘廬表兄弟二人和陳成的“三國演義”了。
其他人的詩歌,明顯與他們有層次上的差距。
並且任憑誰也能看得出來,這仨人有仇。
那我們還比個什麽?
就看你們仨鬥個你死我活好了!
“我這一輪的作品,名曰‘耶溪泛舟’。”三人說好了似的,輪流選擇“發牌權”,這次的發牌人變成了紹生。
“若耶溪”在詩歌史上可謂是大名鼎鼎,就是後世紹興市區的“平水江”。
著名的原因就在於,南北朝時詩人王籍有著名詩篇《入若耶溪》,頸聯曰“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靜一動間生動刻畫若耶溪岸幽靜風景,曆朝曆代都有對此聯大加讚賞,並紛紛仿效的。
以後,隻要你是個詩人,到浙江定然要到若耶溪劃船打卡,唐代有李白、崔灝、元稹、劉長卿,宋有王安石、蘇東坡、陸遊,明有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相當於古代的“迪士尼水上樂園”。
不僅劃船為樂,你還要寫詩哇!
於是有了獨孤及“萬山蒼翠色,兩溪清淺流”、李白“若耶溪畔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丘為“一川草長綠,四時那得辨”等等名句了。
因為有前人珠玉在前,又有今人無數大牌明星為其背書,所以紹生剛說出詩作的名字,眾人的胃口就全被掉起來了,因為如果你不是有足夠的自信說此詩好,你是不敢與前人今人一同涉獵這個“‘紅海’題材”的。
“詩曰:
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眾人且聽且歎:這位敢涉險這一名題,果然有兩把刷子!
詩一落筆,就描繪出了一幅落日餘輝中,漁舟唱晚、輕棹擊水的耶溪夕照圖,江南獨有的景色恬靜優美!
斜陽照到水麵,煙雨空蒙,一層一層的細浪,受了殘陽的反照,光彩粼粼!在明淨如鏡的溪水中泛舟,觀賞遊魚追逐嬉戲,何等怡然自樂,樂而忘返!
而江南的風土人情、漁村的和諧,“白首釣翁”,“新妝浣女”,正是桃源仙境裏一樣的人物。與他們陌路相逢,素不相識,卻也在脈脈相視中,感到情感想通!
“清溪麗景,閑遠餘情,不改一字——然綺語自足矣!”周賓感慨道:“這一輪,我需擱筆了。”這已經到了他認可的“真情流露”範疇,所以不需要他再作詩了。
其他人雖然也認可他的評點,可心中卻暗自說:還不是覺得跟那三位有層次上的差距!
再寫,也不是人家對手啊!
看樣子,“表哥”經過上一輪的稍作休息,狀態已經迴來了,又拿出妙不可言層級的作品來了。
“我的詩曰:聞表哥新作‘耶溪詩’有感!”香爐道。
眾人一聽狂暈!
他這詩剛寫出來,你的“讀後感”就寫出來了?
這首詩是:
“詩會聞新製,同聲和者多。
還看耶溪泛,不羨綠珠歌。
相聚休閑日,春餘景氣和。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淩波!”
這下連陳成聽了都要狂暈了!
這倆人也太惡心了!
還搞出了新套路來了!
還自帶托兒是吧!
一唱一和,自吹自擂;
一捧一逗,自拋自扣!
“在詩會上聽了我表哥的新詩,讚同附和他的真是多呀!看了表哥你寫的耶溪泛舟詩,我連綠珠唱的歌都不想聽了呢!”
還能這樣嗎?
你還能再肉麻一點嘛?
能!
你看他後麵說,“希望表哥你在劃船的時候,有神鳥和你作伴,有‘淩波仙子’穿著羅襪陪著你”——還帶工口服務呢!
靠!
秀歸秀,奇葩歸奇葩,可這哥倆的策略陳成也看出來了,已經放棄兩個人名列榜一榜二的不切實際想法了,香爐打輔助,全力保紹生突圍了。
但是你們倆組合拳我就怕了麽?
我這雙拳,還就要敵一敵你們的四手!
既然已經有同場競技的對手放棄了,陳成也不需顧忌他人想法,直接亮出自己的作品——選的是李清照名篇“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耶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耶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哎呀,妙極了!”
不出意外,這詩引得在場諸君一致拍案叫絕,尤其是最後兩句廣為傳誦的名句,更是讓大唐這些沒聽過中國第一女詞人新妙之句的土包子們格外有新鮮感!
怎麽想出來的!
“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如今陳郎君卻意想天開地將它裝上小船,給人一種具體可觸的真實感!
而且還怕愁太重,小船載不動,則愁又顯得有重量了!
再聯係前句的“輕”字,似乎還可看到這小船在重愁堆擠下被慢慢壓向水麵之狀,從而獲得了一種動態感!
“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想象驚人,實在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哇!”自信滿滿的周賓剛剛誇讚了紹生,現在又忍不住站到陳成這一邊來了,而且還對自己今天來參加詩會感到荒謬:他們都寫成這個樣子了,我還摻和個什麽勁啊!
嗯,幹脆直接退賽?
“陳兄弟,為何是這般這小兒女之態?”紹生挑不到陳成其他地方的毛病,隻能從質疑他這詩太像女子手筆來取笑。
卻不知,這還真是女子寫的。
“我樂意,不行嘛!要你管!”陳成傲嬌地一擰頭,還真有幾分女孩子無理取鬧的樣子。
柳繪一看他這幅“惺惺作態”的樣子,就知道他模仿的是平日裏誰的姿態,羞惱地擰了他一巴掌。
陳成用這首詞也是來拆紹生的台的。
紹生剛說了若耶溪的春天多麽優美好玩,陳成緊跟著就來了一句“載不動,許多愁”。
真的是“愁”麽?
從他念這首詩時咬牙切齒的樣子,紹生分明是聽出了“許多仇”的意味。
“既然都有妙品,那麽——開始投票吧!”劉保這個主持人知道就別給他們鬥嘴的機會,免得打起來,直接開啟了投票環境。
“我投表哥!”
“我投陳郎君!”
六位才子投成了三比三。
“我也選陳兄弟。”周賓一錘定音,幫助陳成獲得“詩人互投”的第一。
對他來說,兩首詩都是妙品,誰贏都可以,但是趙湘廬力挺表哥就讓他看不過去了:
幫親不幫理雖然是人之常情,可你無腦吹捧,著實有些惡心!這就不在真性情的範疇內了!
在大眾評審環節,陳成獲得的優勢更大,因為“載不動許多愁”是大多數人更能直觀的好,稍微含蓄的,大家就鑒賞不來了。
如此在前四輪的比拚中,紹生、陳成各取兩輪的第一,但是因為紹生的小分更占優勢,故而仍然排在總榜第一位。
本來“趙湘廬”是紹生力捧的新人,可眼看著還是扶不起來,當不得陳成的對手,在第四輪的“馬屁詩”之後也退出了冠軍爭奪者行列。
若要分得勝負,必須看這最末輪的終極考核了。
兩位冠軍爭奪者也都對最末輪的第一虎視眈眈。
眾人也都對於兩位候選人的才力議論紛紛。
毫無疑問,紹生的平均水準更高,最差也隻會落到第三,基本上一出手就沒有凡品;
陳成呢,絕對高度更高,更能給人驚喜,可也不要忘了,他也寫出了“喂馬且劈柴,加餐食菜苔”這種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作品。
“周賓兄,依你看,哪一位的獲勝幾率更大呢?”齊才子問。
“陳兄弟正在起勢,一首比一首好,看樣子——”周賓的意思,是更看好陳成的樣子。
陳成假裝冥思,實則傾耳傾聽著,雖然知道“雞爪撓”本來就更偏向自己,可聽他讚賞的話,心中還是有點竊喜的。
“那依周兄看,這二位才力,孰更為高呢?”齊才子又問道。
嗯?
陳成有些奇怪,這跟剛才的問題不是一樣的嗎?
您就是魯豫?
瞎雞兒問?問了又問?
可轉念一想,的確還是不一樣。
能贏得比賽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那個,除了詩歌本身的質量,與評委的觀念、觀眾的情緒甚至場外的因素都有關——
比如2020扣籃大賽的戈登,憾失冠軍可不是因為他扣得不夠好。
而自己呢,就是一個比賽型選手,總能在最合適的場合,挑選最合適的詩,就好像當初憑著“五鳳樓前唿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這種無厘頭的“詩”都能在千秋節詩會脫穎而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陳成正得意著,哪知道周賓不假思索道:“紹生更佳!”
陳成一愣:大哥,你沒搞錯吧?
正困惑不解著,周賓對齊才子解釋道:“紹生以吳越一地山水,對抗天下所有的山水!”
這句沒頭沒腦的話,不光齊才子沒明白,連陳成也聽得暈頭轉向。
轉念一琢磨才明白,對方說的是:
已經換了四輪的詩題了,紹生卻沒有變過自己的主題。
他的海,便是吳越的東海;
他的江,是吳越的建德江;
他的潮,是吳越的錢塘潮;
他的溪,是吳越的若耶溪。
活動範圍不超過數個州縣,可是已經寫盡了滄海清溪。
無論什麽樣的題材,他都能信手拈來,超塵脫俗。
陳成呢?
他的海,不知道是哪裏的海,更像是硬湊一個在詩裏;
他的江,也是遠在江夏之地的大江;
他的溪,也是順在紹生後麵說是“若耶溪”,但這詩的著力點並不在哪一條溪,無論若耶溪、清溪、白溪、雙溪,哪一條都可以。
甚至猜測,是先有“載不動許多愁”,才有前麵這些無關緊要做配的句子的。
恐怕隻有“錢塘潮”是他真的去看過,才那麽真切感染人。
紹生那些詩,是真的在寫詩。
陳成的詩,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拜服,才有的。
對方明明是在吐槽自己,可是陳成卻恍然如被醍醐灌頂一般,一下子清醒了!
是啊,自己每次都是在選擇那些最能吸人眼球的奇絕之作,要壓倒別人!
可是這些詩,與自己的情感,並沒有相同的地方啊!
他理想不是海子那樣的“門朝大海,春暖花開”,登上黃鶴樓也沒感覺“龜蛇鎖大江”,隻說“這吊門票真貴景區真坑”,更不會喪夫的李清照那樣涕淚哀愁。
選擇這些詩的時候,隻為了得到一個評價:厲害!
可,不走心啊!
王維老師的對他的評價更加毒辣:十一郎不會作詩,他隻會模仿別人,隻是他模仿的功夫很到家罷了。
真正厲害的詩人,可以摒棄一切花裏胡哨的東西,無所謂大江大河,山和大海——
孟夫子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寫自家門前那點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可是他仍然能成為一代宗師。
因為這個宅男,真的覺得他家門口的風景就是最好的,最有詩意的,這才大言不慚說“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自己這麽多年爭強好勝,幾乎嬴下來每一次詩會比拚,哪怕和王維王老師、王昌齡王大叔同場競技都能不落下風——
可仍然沒有人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代宗師。
也不會有人認為自己和他倆是一個層級的。
名聲已經這麽大了,“代表作”也那麽多了,可自己是不是也該有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融入真情實感,而不是被人認為“隻是炫技”呢?
這點,不如紹生。
對方無論是抄,是改編,還是自己寫——總是一種風格。
可能,他才是孟夫子最佳的傳人。
思索糾結間,最後一輪壓軸之題公布:
一個“泉”字。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新買雙溪定何似,餘生欲寄白雲中”;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可以說,如果屋子旁邊沒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王老師定然不會買來住的。
甚至“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也可以改成“清溪石上流”——畢竟王老師自己也明說了,這首詩他還沒寫出來。
但是自從紹生出現之後,小陳就基本上不動當代人的詩作,雖然能“激發”他們寫出別的好詩,可就是有負罪感。
後世的人,反正大部分人到自己今生死的時候都還沒有出生,那就無礙了。
而且隻要不寫“海”,其他隻要沾水字的詩可以說是無窮無盡,還沒想就已經一大堆往外冒了,比如王建“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陸遊“溪漲清風拂麵,月落繁星滿天”,隻看自己心情喜好,選哪一首了。
比賽來到第四輪,任憑誰也要承認:
今天的比賽,實際上就是趙湘廬表兄弟二人和陳成的“三國演義”了。
其他人的詩歌,明顯與他們有層次上的差距。
並且任憑誰也能看得出來,這仨人有仇。
那我們還比個什麽?
就看你們仨鬥個你死我活好了!
“我這一輪的作品,名曰‘耶溪泛舟’。”三人說好了似的,輪流選擇“發牌權”,這次的發牌人變成了紹生。
“若耶溪”在詩歌史上可謂是大名鼎鼎,就是後世紹興市區的“平水江”。
著名的原因就在於,南北朝時詩人王籍有著名詩篇《入若耶溪》,頸聯曰“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靜一動間生動刻畫若耶溪岸幽靜風景,曆朝曆代都有對此聯大加讚賞,並紛紛仿效的。
以後,隻要你是個詩人,到浙江定然要到若耶溪劃船打卡,唐代有李白、崔灝、元稹、劉長卿,宋有王安石、蘇東坡、陸遊,明有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相當於古代的“迪士尼水上樂園”。
不僅劃船為樂,你還要寫詩哇!
於是有了獨孤及“萬山蒼翠色,兩溪清淺流”、李白“若耶溪畔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丘為“一川草長綠,四時那得辨”等等名句了。
因為有前人珠玉在前,又有今人無數大牌明星為其背書,所以紹生剛說出詩作的名字,眾人的胃口就全被掉起來了,因為如果你不是有足夠的自信說此詩好,你是不敢與前人今人一同涉獵這個“‘紅海’題材”的。
“詩曰:
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眾人且聽且歎:這位敢涉險這一名題,果然有兩把刷子!
詩一落筆,就描繪出了一幅落日餘輝中,漁舟唱晚、輕棹擊水的耶溪夕照圖,江南獨有的景色恬靜優美!
斜陽照到水麵,煙雨空蒙,一層一層的細浪,受了殘陽的反照,光彩粼粼!在明淨如鏡的溪水中泛舟,觀賞遊魚追逐嬉戲,何等怡然自樂,樂而忘返!
而江南的風土人情、漁村的和諧,“白首釣翁”,“新妝浣女”,正是桃源仙境裏一樣的人物。與他們陌路相逢,素不相識,卻也在脈脈相視中,感到情感想通!
“清溪麗景,閑遠餘情,不改一字——然綺語自足矣!”周賓感慨道:“這一輪,我需擱筆了。”這已經到了他認可的“真情流露”範疇,所以不需要他再作詩了。
其他人雖然也認可他的評點,可心中卻暗自說:還不是覺得跟那三位有層次上的差距!
再寫,也不是人家對手啊!
看樣子,“表哥”經過上一輪的稍作休息,狀態已經迴來了,又拿出妙不可言層級的作品來了。
“我的詩曰:聞表哥新作‘耶溪詩’有感!”香爐道。
眾人一聽狂暈!
他這詩剛寫出來,你的“讀後感”就寫出來了?
這首詩是:
“詩會聞新製,同聲和者多。
還看耶溪泛,不羨綠珠歌。
相聚休閑日,春餘景氣和。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淩波!”
這下連陳成聽了都要狂暈了!
這倆人也太惡心了!
還搞出了新套路來了!
還自帶托兒是吧!
一唱一和,自吹自擂;
一捧一逗,自拋自扣!
“在詩會上聽了我表哥的新詩,讚同附和他的真是多呀!看了表哥你寫的耶溪泛舟詩,我連綠珠唱的歌都不想聽了呢!”
還能這樣嗎?
你還能再肉麻一點嘛?
能!
你看他後麵說,“希望表哥你在劃船的時候,有神鳥和你作伴,有‘淩波仙子’穿著羅襪陪著你”——還帶工口服務呢!
靠!
秀歸秀,奇葩歸奇葩,可這哥倆的策略陳成也看出來了,已經放棄兩個人名列榜一榜二的不切實際想法了,香爐打輔助,全力保紹生突圍了。
但是你們倆組合拳我就怕了麽?
我這雙拳,還就要敵一敵你們的四手!
既然已經有同場競技的對手放棄了,陳成也不需顧忌他人想法,直接亮出自己的作品——選的是李清照名篇“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耶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耶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哎呀,妙極了!”
不出意外,這詩引得在場諸君一致拍案叫絕,尤其是最後兩句廣為傳誦的名句,更是讓大唐這些沒聽過中國第一女詞人新妙之句的土包子們格外有新鮮感!
怎麽想出來的!
“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如今陳郎君卻意想天開地將它裝上小船,給人一種具體可觸的真實感!
而且還怕愁太重,小船載不動,則愁又顯得有重量了!
再聯係前句的“輕”字,似乎還可看到這小船在重愁堆擠下被慢慢壓向水麵之狀,從而獲得了一種動態感!
“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想象驚人,實在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哇!”自信滿滿的周賓剛剛誇讚了紹生,現在又忍不住站到陳成這一邊來了,而且還對自己今天來參加詩會感到荒謬:他們都寫成這個樣子了,我還摻和個什麽勁啊!
嗯,幹脆直接退賽?
“陳兄弟,為何是這般這小兒女之態?”紹生挑不到陳成其他地方的毛病,隻能從質疑他這詩太像女子手筆來取笑。
卻不知,這還真是女子寫的。
“我樂意,不行嘛!要你管!”陳成傲嬌地一擰頭,還真有幾分女孩子無理取鬧的樣子。
柳繪一看他這幅“惺惺作態”的樣子,就知道他模仿的是平日裏誰的姿態,羞惱地擰了他一巴掌。
陳成用這首詞也是來拆紹生的台的。
紹生剛說了若耶溪的春天多麽優美好玩,陳成緊跟著就來了一句“載不動,許多愁”。
真的是“愁”麽?
從他念這首詩時咬牙切齒的樣子,紹生分明是聽出了“許多仇”的意味。
“既然都有妙品,那麽——開始投票吧!”劉保這個主持人知道就別給他們鬥嘴的機會,免得打起來,直接開啟了投票環境。
“我投表哥!”
“我投陳郎君!”
六位才子投成了三比三。
“我也選陳兄弟。”周賓一錘定音,幫助陳成獲得“詩人互投”的第一。
對他來說,兩首詩都是妙品,誰贏都可以,但是趙湘廬力挺表哥就讓他看不過去了:
幫親不幫理雖然是人之常情,可你無腦吹捧,著實有些惡心!這就不在真性情的範疇內了!
在大眾評審環節,陳成獲得的優勢更大,因為“載不動許多愁”是大多數人更能直觀的好,稍微含蓄的,大家就鑒賞不來了。
如此在前四輪的比拚中,紹生、陳成各取兩輪的第一,但是因為紹生的小分更占優勢,故而仍然排在總榜第一位。
本來“趙湘廬”是紹生力捧的新人,可眼看著還是扶不起來,當不得陳成的對手,在第四輪的“馬屁詩”之後也退出了冠軍爭奪者行列。
若要分得勝負,必須看這最末輪的終極考核了。
兩位冠軍爭奪者也都對最末輪的第一虎視眈眈。
眾人也都對於兩位候選人的才力議論紛紛。
毫無疑問,紹生的平均水準更高,最差也隻會落到第三,基本上一出手就沒有凡品;
陳成呢,絕對高度更高,更能給人驚喜,可也不要忘了,他也寫出了“喂馬且劈柴,加餐食菜苔”這種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作品。
“周賓兄,依你看,哪一位的獲勝幾率更大呢?”齊才子問。
“陳兄弟正在起勢,一首比一首好,看樣子——”周賓的意思,是更看好陳成的樣子。
陳成假裝冥思,實則傾耳傾聽著,雖然知道“雞爪撓”本來就更偏向自己,可聽他讚賞的話,心中還是有點竊喜的。
“那依周兄看,這二位才力,孰更為高呢?”齊才子又問道。
嗯?
陳成有些奇怪,這跟剛才的問題不是一樣的嗎?
您就是魯豫?
瞎雞兒問?問了又問?
可轉念一想,的確還是不一樣。
能贏得比賽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那個,除了詩歌本身的質量,與評委的觀念、觀眾的情緒甚至場外的因素都有關——
比如2020扣籃大賽的戈登,憾失冠軍可不是因為他扣得不夠好。
而自己呢,就是一個比賽型選手,總能在最合適的場合,挑選最合適的詩,就好像當初憑著“五鳳樓前唿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這種無厘頭的“詩”都能在千秋節詩會脫穎而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陳成正得意著,哪知道周賓不假思索道:“紹生更佳!”
陳成一愣:大哥,你沒搞錯吧?
正困惑不解著,周賓對齊才子解釋道:“紹生以吳越一地山水,對抗天下所有的山水!”
這句沒頭沒腦的話,不光齊才子沒明白,連陳成也聽得暈頭轉向。
轉念一琢磨才明白,對方說的是:
已經換了四輪的詩題了,紹生卻沒有變過自己的主題。
他的海,便是吳越的東海;
他的江,是吳越的建德江;
他的潮,是吳越的錢塘潮;
他的溪,是吳越的若耶溪。
活動範圍不超過數個州縣,可是已經寫盡了滄海清溪。
無論什麽樣的題材,他都能信手拈來,超塵脫俗。
陳成呢?
他的海,不知道是哪裏的海,更像是硬湊一個在詩裏;
他的江,也是遠在江夏之地的大江;
他的溪,也是順在紹生後麵說是“若耶溪”,但這詩的著力點並不在哪一條溪,無論若耶溪、清溪、白溪、雙溪,哪一條都可以。
甚至猜測,是先有“載不動許多愁”,才有前麵這些無關緊要做配的句子的。
恐怕隻有“錢塘潮”是他真的去看過,才那麽真切感染人。
紹生那些詩,是真的在寫詩。
陳成的詩,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拜服,才有的。
對方明明是在吐槽自己,可是陳成卻恍然如被醍醐灌頂一般,一下子清醒了!
是啊,自己每次都是在選擇那些最能吸人眼球的奇絕之作,要壓倒別人!
可是這些詩,與自己的情感,並沒有相同的地方啊!
他理想不是海子那樣的“門朝大海,春暖花開”,登上黃鶴樓也沒感覺“龜蛇鎖大江”,隻說“這吊門票真貴景區真坑”,更不會喪夫的李清照那樣涕淚哀愁。
選擇這些詩的時候,隻為了得到一個評價:厲害!
可,不走心啊!
王維老師的對他的評價更加毒辣:十一郎不會作詩,他隻會模仿別人,隻是他模仿的功夫很到家罷了。
真正厲害的詩人,可以摒棄一切花裏胡哨的東西,無所謂大江大河,山和大海——
孟夫子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寫自家門前那點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可是他仍然能成為一代宗師。
因為這個宅男,真的覺得他家門口的風景就是最好的,最有詩意的,這才大言不慚說“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自己這麽多年爭強好勝,幾乎嬴下來每一次詩會比拚,哪怕和王維王老師、王昌齡王大叔同場競技都能不落下風——
可仍然沒有人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代宗師。
也不會有人認為自己和他倆是一個層級的。
名聲已經這麽大了,“代表作”也那麽多了,可自己是不是也該有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融入真情實感,而不是被人認為“隻是炫技”呢?
這點,不如紹生。
對方無論是抄,是改編,還是自己寫——總是一種風格。
可能,他才是孟夫子最佳的傳人。
思索糾結間,最後一輪壓軸之題公布:
一個“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