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陳編導的第二個案子,前麵他自己都吐槽過,但凡看過一點公案小說,甚至周傑《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的,都知道那一點點“玄機”在哪——


    小孩是賣炸糕的,銅錢丟入籃中,難免沾有油漬,錢一旦投入水中,就會浮現油花。


    引誘鄉村父老及過路行人,都來看“審石頭”怪案。偷錢的賊大概已會混進來看希奇的,隻要他的錢上帶油花,直接抓起來,一樁“包大人真是英明”的案子就完美結束。


    可是偏偏自作聰明、重視與觀眾互動的小陳,畫蛇添足般地增加了一個讓觀眾吃炸糕的環節。


    以至於剛剛吃了炸糕的大叔,手還是油汪汪的,掏出的錢自然也是粘上油花了!


    “剛剛吃了那小娃三塊炸糕,要十文錢是有些貴了!”大叔憨憨道:“可是五文錢,老漢還是給得起的!”


    說著,“噗噗噗噗”,又投了四枚銅錢下去。


    無一例外的,每一枚銅錢上都冒出一連串的油花。


    陳成:“……”


    江森:“……”


    扮演“王朝馬漢”實際上是張龍趙虎的倆衙役:“……”


    大叔,你特麽不按套路來啊!


    江森的“包青天”,實則是小陳的牽線木偶,麵對突發情況,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對著陳成連連使眼色:


    現在怎麽幹?


    咱們還接著演嘛?


    是假裝沒看到大叔的油花,繼續讓準備好的演員上場被抓——


    還是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這憨大叔抓了,指認他就是罪犯?


    陳成無力吐槽:特麽這大叔一直就在現場,任誰再蠢都知道不是他好嗎?


    淡定一點!


    繼續演,抓除他以外錢上冒油花者,也就是剛剛那個蒙麵人,不就好了嘛?


    揮手示意繼續!


    得到陳成授意,“少年包青天”也吃了顆定心丸,觀眾們沒多想變故,還在繼續投錢。


    可是意外情況再次發生!


    不少於三個人,錢上都有油花!


    而且,也都不是真兇!


    陳成:“……”


    江森:“……”


    靠……


    這書上寫的,完全不具備現實意義啊!


    這不是坑爹麽!


    如此看來,這個故事也完全是讀書人自己在家扣腦門,想出來的在理想情況下才能發生的事!


    你想啊,包拯所在定遠縣,抑或是開封府,可能隻有一家是賣炸貨的嗎?


    我是殺豬的,手上帶油和血汙,行不行?


    民間故事害死人!撲街寫手誤小陳!


    這下不僅“少年包青天”手足無措,“少年包青天”的陳導演也頭疼起來了!


    群眾們還都被蒙在鼓裏,往裏麵投錢的人還在繼續,被內定為“罪犯”的托,投錢也不是,不投也不是!


    柳察躬一開始也不知道女婿在玩什麽名堂,但見到桶裏的錢冒起了油花,又見陳成、江森兩個眉來眼去,尷尬異常的樣子,很快便心知肚明是怎麽一迴事!


    啞然失笑!


    這小子太想當然,戲演砸了是吧?


    當即附耳,對著陳成耳語兩句。


    一言驚醒夢中人!


    嶽父大人果然是久經官場,經手的大小案件不計其數,這區區小問題根本難不倒他!


    更何況,眼前這樁“案子”,壓根不是現實中發生的,不就是拍腦門想出來的嗎?


    法官、原告、被告,全是你的人,還不是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陳成也不傻,當即高聲喝道:“包青天日斷陽間,夜斷陰間——這一招‘百家錢請石頭神’,端的無比高明!”


    江森早就演不下去了,結果二公子還硬要給他加戲——什麽“日斷陽夜斷陰”,劇本裏根本沒有啊?


    柳察躬倒是適時地“托”了一下女婿:“哎,這位小哥,敢問何為‘百家錢請石頭神’啊?”


    被嶽父喊“哥”,陳成暗說承擔不起,清清嗓子道:“包大人伸張正義,天下聞名。不僅蒙受冤屈的人找包青天申冤,連蒙受冤屈的鬼也找他申!可以招冤魂,下陰曹!正所謂: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陳成越說越離譜,江森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你說我能審鬼——這到底是什麽鬼?


    “鬼能審,石頭神,自然也能審啦!”陳成一本正經道:“但是呢,請這石頭神,需要一個條件,那便是要有一百家人獻錢,這麽多人的善心,就能讓石頭神顯靈,直接開口說出偷錢者是誰啦!”


    陳成說出這個設定,令在場人恍然大悟:原來讓我們掏錢不僅是彌補小孩,還為了幹這個啊!


    原本知道是在演戲,不想掏錢的,現在想一睹“石頭神”真容,紛紛徑向掏出銅錢來!


    別說一百家一人一錢,就是湊一千錢,真看到這什麽神,也是值得的啊!


    看著桶裏,約莫五六十錢的樣子,眾人來了勁,就從五十錢開始計數好了!畢竟有那吃炸糕大叔給了五錢,可他那也隻算一戶而已。


    “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都要看湊到100錢的時候,石頭怎麽開始說話。


    江森以為二公子突發奇想,增加了新的設定,也不慌了,同樣跟著老百姓去看桶裏的錢有多少。


    “啪!”二公子不知什麽時候溜到他身後,打了他屁股一下。


    “準備開始抓人了!”陳成瞪他,小聲道。


    “啥?”江森心說,這還沒到一百錢呢!


    陳成狂暈:大哥,你不會真準備看石頭神顯靈吧?


    兩句話交待下關節,江森慌忙伸手:“動手抓人!”


    “王朝馬漢”也興致勃勃看著眾人投錢,也沒反應過來:“抓誰?”


    “抓——”“少年包青天”將手一指:“抓他!”


    抓哪個,本來就是內定的。


    隻要現在能給對方“羅織”上罪名就ok了!


    迴歸了正常主線,江森的心裏便有底了,喊道“把這偷錢的賊抓起來,帶上公堂!”


    眾人莫名其妙,議論紛紛,每人心裏都想:“‘包青天’是憑什麽說這漢子是偷錢賊呢?”


    重新升堂,江森威風凜凜,摸了摸眉心的月牙,開口問漢子:“你叫什麽名字,家住那裏?”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這小孩的錢的,從實招來!”


    “青天!小人沒有偷他的錢,真是冤枉啊!還望大人明鑒。”王小三連連求饒。


    ““各位鄉親父老!賣炸糕的小孩錢上有油漬,一旦投入水中,就會浮現油花!”江森解釋道:“我想每個人出門帶錢,若發見錢上有油漬,大都會洗幹淨的,免得弄髒衣服,對吧?”


    眾人裏麵有人到現在才反應過來這裏麵的關節,連連稱妙。


    可王小三就心裏直唿“不妙”了,衝著江森連連使眼色:小哥!別搞錯啦!說好的,我投入有油花的錢,你就抓我——可特麽我看到別人的錢也冒油花,這還沒投錢呢!


    江森沒理會他,繼續道:“可是呢,大家也看到了,不止一位,錢上都帶油!”


    眾人連連點頭:是啊!這樣就找不出誰是偷錢者了!


    “於是呢,老包我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江森洋洋得意道。


    陳成撇撇嘴:那是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嗎?明明是我跟你說的。


    柳察躬看看女婿,心道:那是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嗎?明明是老子指點你的!(禁止套娃!)


    江森微笑道:“我讓手下說出‘百戶錢請石頭神’的事,你想啊,這個時候,是不是所有人期待著達成數字,看著石頭神顯靈啊?”


    眾人連聲稱是,所有人都一起喊數字了。


    “可是,有一個人,不但不想看到石頭神顯靈,甚至害怕石頭神顯靈——”江森挑眉道,雖然他毛發很是稀疏:“這個人是誰呀?”


    “呀!是小偷!”眾人恍然大悟!


    的確,在這個時候,怕是小偷都要怕死了!


    “那麽,”少年包青天拋出他英明的推理:“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桶中錢的數量上時,隻有一個人,不停去看大石頭!”


    “甚至,在錢即將夠數,‘石頭神’快要顯靈的時候,他不是和大家一起叫好,而是意欲拔腳逃跑!”


    醍醐灌頂!


    在場的老百姓恍然大悟!


    是啊!


    清白者都等著看熱鬧,隻有犯罪者,才會畏懼那塊可能讓他無所遁形的大石頭!


    “啪!”說是“王朝”實則“趙虎”的衙役一把從王小三腰間摘下他的錢袋,沉甸甸的,抖了抖,全部灑在水桶中!


    嘩!


    一大片油花翻湧而起!


    全場驚唿!


    “還說錢不是你投的?”江森抓起一大把還在不斷冒油花的銅錢,厲聲嗬斥,陳成都想給他頒發個“最佳瞬間獎”:“證據在此,你——休想抵賴!”


    老百姓們更是被感動、振奮到不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包青天,實在是太英明睿智啦!


    王小三聽完,已然是“麵如土色”,連忙爬在地板上,叩頭如搗蒜,承認自己偷了小孩的錢,表示願意聽從“包青天”的任何處罰!


    “哎呀呀,就是他!你看,他連靴子都是穿的剛剛偷錢的那雙!”


    “可不是麽,我剛剛就注意了,我們都在看水桶裏的錢,隻有他一直看石頭!鬼鬼祟祟,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


    “還想跑呢,我早料到了,直接堵住了他的去路!”一群事後諸葛亮們得意洋洋,紛紛表明自己剛剛的“先見之明”!


    當然咯,“包青天”還是要勝人一籌,那是肯定的!


    這些人的胡說八道聽得陳成和“王小三”都啼笑皆非,心說:


    如果真有這麽一樁案子的話,那“王小三”畏懼石頭還說得過去!


    問題是,他是一個“演員”,抑或隻是一個“死跑龍套的”啊!


    人設而已!


    剛剛“陳導演”臨時改戲,他也不知道怎麽辦,大家都在期盼石頭神的時候,他也是看熱鬧的一員,不過是沒有開口數數而已!


    怎麽可能想逃跑?


    真是無稽之談!


    可是自作聰明又愛好虛榮普通群眾們,想象力是無窮的,腦補能力是杠杠的!


    魯迅先生說: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果體,立刻想到xxx……中國人的想象,總是能夠如此躍進!(真是魯迅說的!)


    江森有驚無險地完成了第二幕劇,十分高興,向眾人叉手道:“各位鄉親今天能破案全賴大家支持合作,為了表達對廣大鄉親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厚愛(其實也就一上午的事),剛剛投錢的諸位,一律五倍返還!”


    一文錢變五文錢,兩文錢變十文錢!


    而剛剛投了五文錢的大叔,直接獲贈了二十五錢!


    關鍵是他還吃了三塊炸糕!


    可不是笑得合不攏腿嗎?


    當然,小恩小惠也是小陳的慣用伎倆了,那天麵對無辜被坑的商販的憤怒,眼看著嶽父還沒上任就要名聲掃地(盡管小陳的詩煽風點火要負很大責任),也是小陳大筆撒錢,處理了公關危機。


    後麵誤會解開,也是讓那些商販們好好稱頌了一下柳明府——盡管他壓根沒參與過這事。


    又有戲看,又有錢賺,又有糕吃,臨溪百姓對“普法欄目劇”的熱情瞬間達到了高潮,看這黑不溜秋的“包青天”,簡直是越發順眼起來了!


    陳成擦擦冷汗,一場“演出事故”消弭於無形,完全要靠嶽父大人的及時意見,薑還是老的辣!


    “不!”柳察躬微笑著擺擺手。


    他指出,女婿這個“錢上有油”的構思,“妙則妙矣”,實際隻是紙上談兵,或者說能演出來,但現實斷案是不可能用上的。


    就連他出的解圍的主意,也隻能讓在場的觀眾信服,真遇上類似的事?


    嘿嘿,一點用處都沒有!


    你想啊,一個縣,好幾萬人,審塊石頭,全縣人都來看?


    你又怎麽知道,兇手一定會來?


    就算“全縣人”都來了,在場幾萬人看你審石頭,那時候,眾人看啥的都有,你眼睛都看花了,也不能把有異常表現的賊人找出來啊!


    小陳越聽越慚愧,果然啊,這些小伎倆能蒙蔽在場的無知百姓,可是卻糊弄不了一直在一線辦案的嶽父大人!


    都怪從小熟知的那些公案故事,把小陳我耍得團團轉,大大誤我!


    直到大半年後,小陳在北方遇到了另一位詩壇天下聞名的大宗師,他才知道,後世那麽“縣令巧斷懸案”故事的始作俑者是誰——當然,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你這胡鬧已經夠了吧?”柳察躬問,說是“胡鬧”,其實他並沒有怪女婿的意思,同樣認為,有這樣“懲惡揚善”的故事,對老百姓們的確是一種有益的教化。


    “不不。”陳成微笑:“還有一個驚喜給您。”


    當然,不是什麽“巧妙斷案”了,小陳現在明白了,那些都是逗小孩玩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