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存在於真實曆史的遊俠,還是在武俠小說中的大俠,抑或是仙俠世界裏的“蜀山劍俠”,“俠”們的標配武器都是劍。


    劍是身份的象征,這已經單單不是一把鐵片,注入了身份的標誌了。


    見到手持尚方寶劍之人都要跪拜,這是皇權的象征。


    貴族使用佩劍,彰顯自己的地位。


    在武俠小說中,江湖之人會為了爭一把寶劍而掀起風波,倚天劍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朝為官,玉笏是官員們的象征,而身在江湖,劍就是武學之人的標誌。


    可在現實中,劍在戰爭中的實用價值已經無限趨近於零了。


    要說作為武器在戰場上大加廝殺,那還要追溯到講文明,擺道理的春秋時代早期,戰爭的指揮者都是宋襄公“蠢豬式仁義道德”的翩翩君子,大家由於掰不開麵子,往往比劃比劃就完事了的。


    不這樣不行啊,當時的人用的青銅武器既沒辦法做長,也特別脆,至多長戈,短劍之類。


    你真要“武將單挑”,像英雄裏李連傑和甄子丹長槍短劍大戰,不出三招,兵刃非要折斷不可。


    唔,怪不得他倆要在“意念”中進行決鬥呢。


    隨著後來鐵兵器的出現,比如燕國能打造出鋒利的鐵劍,劍的實用性才算逐漸上升。


    而以秦國為代表的青銅重劍,則選擇將青銅這種工藝發揮到極致,秦的劍能鑄很長,比其他國家都長,還不容易折斷,加上秦人的兇悍民風,一時間青銅重劍狂舞,六國頭顱紛飛!


    可也就輝煌了那麽一段時期,到漢朝,鐵製兵器已經成熟,麵對遊牧民族,環首刀逐漸蔚然成風。


    為何出現刀呢?很簡單,上戰場“砍人先砍馬”,單手就可以操作,可比你想法設法戳敵人一個窟窿眼簡單點,容錯率也要高點。


    到唐朝,刀在戰爭中的作用已經發揮到極致,“唐橫刀”、“唐陌刀”,千載之下依然帶著神秘與輝煌的色彩。


    步戰對騎兵,陌刀連人帶馬直接對半劈開;


    麵對破甲的需求,橫刀有硬度且又韌性,刃口窄,再合適不過。其采用的最先進的包鋼工藝,後此工藝被日本引進,得以發展出“武士刀”。


    總之,在大唐,用劍的就是無事生非,想入非非的遊俠;


    真要去當兵打仗,建功立業了,先搞一把刀吧!


    勢大力沉,劈砍犀利,最是擊破首選!


    刀可以直接與對手的防具,武器硬碰硬,以力破巧,基本是打不傷你也能擊退你。


    除了貴,基本沒有缺點。


    無論是包鋼工藝的橫刀,還是劈人斬馬的陌刀,造價實在是高得可怕,所以唐代以後基本不再出現在戰場上。


    歐陽修得到一柄日本產的倭刀後,無限感歎地寫《日本刀歌》說:


    昆夷道遠不複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其先徐福詐秦民,采藥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辭藻。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鏽澀短刀何足雲。


    不僅日本保存了中國失佚的《尚書》百篇,就是這精湛的製刀技術,何嚐不是被華夏廢棄,而在日本興盛,後來甚至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呢?


    至於小陳遍觀眾人的鋒利長劍,全不取用,隻因為他知道——刀比劍厲害。


    大唐鍛造刀的工藝也明顯比製作劍用心,別看各位遊俠的專屬佩劍個個華麗非凡,鑲金戴玉,可是知道他們用來打的都是“春秋”時期那種“文明禮貌”的戰鬥,鐵片就是鐵片,再怎麽搞也鍛造不出什麽神兵利刃來。


    但是如果你去打造的是刀具——


    首先反應是這少俠是不是浪子迴頭,準備去邊疆建功立業、殺敵衛國了,那自然不能隨便應對,萬一真上了戰場,武器不合格,可能是要喪命的。


    事實上,小陳借刀的這位遊俠,真正是打算憑借自己鋒利的寶刀和精湛的武藝,在邊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


    隻可惜,在小陳的三招兩式之下,刀都被拔出來,就被打得哭喊媽媽,從而放棄了去邊疆的想法——


    還是在揚州再當五年少俠吧!


    他又想把自己的“寶刀”改造迴遊俠的劍,抹不開麵子。


    小陳倒是知道,他的刀工藝不俗,造價不菲,對上糙漢的生鐵殺豬刀,完全不吃虧。


    “再來吧!”小陳揚刀示意。


    對方看了看自己,把自己的殺豬刀摸出來,放到了一邊。


    看樣子,並不準備使用此“寶刀”?


    你以為你是國產淩淩漆那把神刀嘛?


    小陳和眾人都納悶著,糙漢走到小陳剛剛打彎的那把劍旁邊,把彎得很滑稽的長劍撿了起來。


    難不成他想……


    “我用這個,閣下不介意吧?”糙漢和顏悅色道,小陳和眾遊俠心中都感到有些荒謬,這玩意難道還能再接著用?


    “你用好了!”小陳點頭:“可是,不要怪我沒有提醒閣下,我借的這柄刀,可是不俗!”


    見對方想用這把彎劍對付自己,明顯有些托大了,又有瞧不起人的意思,小陳不高興,各位遊俠也很是不滿。


    “無妨。”糙漢又笑道,將彎劍的彎折處抵在自己的膝蓋上,一點點將其扳直——


    可是小陳這把劍,本來就是隨便打造著玩玩的,又沒什麽千錘百煉的工藝,彎了一會兒,還是有些別扭,可是糙漢並不在乎,就要用這劍對付小陳了。


    雙方按兵不動,卻又在同一時間暴起突擊!


    小陳右手持刀,由身體左麵畫弧線至頭頂,再由頭頂畫弧線至身體右麵,將刀停於腋下身後方藏起,猛地展開!


    大開大合!


    正是夜戰八方藏刀式!


    這一招磅礴大氣中帶著咄咄逼人的意味,卻是讓糙漢一見之下眼睛中滿是精光!


    這小子!有點水!


    “當當當!”


    小陳知道刀的主人已經不在意這把兵刃了,所以使用起來毫無顧忌,每一招每一式都是衝著對方的死地砍殺的,刀鋒卷起片片的火星,煞是好看。小陳那原先的長劍現在是次品,對方就更加不會珍惜,悉數去迎接,一道道缺口在劍刃上出現,卻在他的手中非常穩,不見絲毫地顫動,仿佛他那雙手並不是肉長的,而是一雙帖鉗。


    小陳連續八斬,連推再進,把對方逼退了一丈有餘的距離,糙漢也不見慌亂,雙手握劍,猛然一個跳步,直接刺向小陳的左眼,又快又疾,疏忽間就要插到眼眶,小陳揚手一揮,長弧線撩起,將劍撥往一旁,身體也向後躍出半丈的距離。


    小陳的刀,周全,迅猛,糙漢的劍,陰毒,敏銳,將兩種兵刃各自的特點在片刻之間的交鋒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可是這並不是已經鬥了十數迴合,隻是一次禮尚往來而已。


    接下來,小陳不斷嚐試搶攻,糙漢穩紮防守,往往在小陳刀鋒連斬的高潮過後,一個猝不及防的刺擊,怪異的用劍手段,不像是中國劍眼花繚亂、天女撒花般的瀟灑,反而像是西洋擊劍時那種追尋破綻,一擊斃命的手法。


    看得眾揚州少年都嘖嘖稱奇,對這糙漢的看法屢次改變。


    從他用殺豬刀淩亂沒有章法的手法看,應該是一個隻知道蠻力的粗人;


    可是看到他用劍時靈巧的步伐,矯健的擊劍,令人恍惚覺得他變了一個人,甚至無端地帶有幾分瀟灑!


    這樣的人,才像是一個劍俠啊!


    馮邦感歎著,馬上又反省自己怎麽可以這麽想,自己的玉佩還被這強人霸占著呢!


    兩人在兩種不像是原配的武器上的造詣,都遠遠超過在場人,哪怕是對小陳異常熟悉的卜海峰的想象。


    兩人都是高手,即便使的兵刃招數都不順便,可所使的一招一式,竟然都是殺傷力極大的殺招,威力極大!


    哪個占上風,還真不好說!


    可是盡管看著激烈,小陳的額頭卻漸漸冒了冷汗出來,因為他發覺,自己的刀法,對方竟然無不爛熟於胸的樣子,舉重若輕,應對起來比剛剛留了幾分力時使用的長劍還要輕鬆!


    隻要對方想,甚至還可以在刀鋒流轉的中途,也毒舌吐信似的來那麽一下——


    會使得小陳更加防不勝防!


    可對方似乎就是要有意摸查小陳的功底,就是這樣閑庭信步地防守反擊,不多出一招進攻路數,要憑著激昂的鬥誌和猛烈的刀勢逼壓對方,克敵致勝,那真是談何容易?


    小陳不由得心說,這一次的激戰,是他生平壓力最大的一次!


    雖然他並沒有經曆過幾次真刀真槍的大戰!


    糙漢貌似粗魯,其實聰明之極,眼見小陳的進攻漸漸緩慢了下來,微微一笑,別一隻手在身後,長劍舞動,劍法施展開來!


    竟似下過數年苦功一般!


    接連向小陳連刺帶削,七次逼近麵門,小陳隻得胡亂舞刀,用刀影將自己籠罩在內,沒被傷到。


    無論他自己,還是其他旁觀的有心人,都看得出糙漢使用的,竟然就是小陳上次麵對他時使用的劍法!


    可是,比小陳的劍法,更多了幾分寫意和大氣,絲毫不見束手束腳的窘迫,哪怕是隻用一隻手,那也要來得神妙得多!


    “十一郎悟性怕是沒這糙漢高!”卜海峰暗暗心驚,為小陳捏一把汗。


    幸好小陳並不隻是劍術棍術,所謂十八般武藝件件都是接觸過一些,刀法雖隻有“夜戰八方”來得熟練,可畢竟對方用的是自己的劍法,也能盤算得出對方下一手的勢頭,總算在這點上占了便宜,所以還可跟他打成平手,持續僵持不敗。


    圍觀的少年見場麵越來越焦灼,並不知小陳應對越來越吃力,卻是狂唿“蔡少俠必勝!砍掉這廝的腦袋!”


    兩人各走沈穩凝重的路子,出手越來越慢,眼看著糙漢已經把小陳剛剛給他施展的那一套劍術,完全依樣畫葫蘆地使用了一遍,不由得笑道:“小兄弟,你這刀法,還是使得太快了些,勁力不長,若是敢慢一些,刀刀都加入十成的力道,怕我還要更加難以應對一些!”


    他在閃電般的出招中,竟然能保持氣息穩定,說出的話每個人都聽得見,更加令人驚愕。


    小陳不想落入下風,強忍著血氣道:“多承指教!我這刀法,師傅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那就是你師傅想錯了。”糙漢大笑,質疑了一下火雲邪神的八字箴言。


    兩人全神拚鬥,翻翻滾滾,又戰了半柱香的時間,招數一個見臻圓熟,一個零碎散落!


    小陳見他的劍法越使越精,暗暗驚心!


    因為這正是他的看家本事,裴將軍劍術!


    隻是教了鄭寶旦三招,都夠這傻小子學好幾個月了。


    暗下尋思:他學劍的本事比我強行用刀的本事好太多了,時間一長,我這點三腳貓的刀法就要不管用,力氣又不如他!


    越拖下去,越不是他的對手!


    須得立時變招,否則必敗無疑!


    當下使一招“長橋臥波”,本來是先砍下手刀,再砍上手刀!卻故意變招,先砍上手刀,再砍下手刀!


    小陳叫道:“看刀!”單刀陡然翻起,第二刀下手刀竟又變為上手刀!


    這是他臨時起意的刀法,看似是剛剛那套戰場刀法的重複,實際上根本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出人意料之舉!


    糙漢自以為已經熟知小陳這不斷重複的刀法,萬料不到小陳這是在慢慢逗引他,讓他不加戒備!


    一個措手不及,小陳的刀鋒已在他左臂上劃了一道口子!


    旁觀眾人,一齊驚唿!


    糙漢驀地推出一掌,小陳躲過,可馬上他提劍的手又斬落下來!


    小陳再一次敏銳躲過!


    糙漢受傷的左臂猛地掄出,衝著小陳的右臂用力一戳!


    全臂俱麻!


    血氣上湧!


    不知為何,點的是手,小陳卻感覺渾身血脈都被封住了,天暈地旋地栽倒在地!


    揚州遊俠兒們一齊湧上!


    糙漢也有些意外自己的這記暴擊!


    拋去手中長劍,皺起眉頭,看了看自己的雙指。


    泛紅,通紅。


    隨即掀起小陳的衣袖,看他的手臂。


    小陳的手臂上並未感覺疼痛,可是卻無比酥軟,仿佛不再屬於自己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小陳的胳膊上,由淺入深地長出一隻“赤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