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聞言一呆:這個時候你小子就開始玩關公戰秦瓊了嗎?
挺潮啊!
可問題是,不管你潮不潮,也不能不給錢啊!
這不是白嫖小陳的勞動麽!
可小陳並沒有一個底層的勞動者的覺悟,鄭公子交不起學費,那咱們師生情誼就到此為止了。
之所以還大發慈悲,將正宗的裴將軍棍術傳你幾招,還不是衝著你贈予的這麵“金銀平脫天馬鸞鳳寶鏡”嘛!
要說鄭公子也著實慷慨,特意幫小陳挑的這麵銅鏡精美極了,直徑足有一尺,鏡的背麵,泛著銀光,兩隻揚翅起舞的鳳鳥,栩栩如生;奔馬揚蹄,氣勢逼人。
能把這兩種完全不相幹的東西弄在一塊,還沒有違和感,製鏡的工匠當真是功力超神了。
鏡麵像是陽光照射下的平靜湖麵,能清晰映出人影,小陳看到鏡子中的自己,都覺得自帶了美顏效果和懷舊濾鏡。
這寶鏡,送給小郡主,愛美的小姑娘見了,肯定很喜歡。
就是從揚州到東都再到長安,路途遙遙,稍有磕碰,鏡麵撞出一個小坑,那就太不美了。
不行!我要投1000錢的快遞險,絕對不能搞壞了!
鄭寶旦提議:要不要再雇個鏢,一旦有分毫損壞,就屠他們鏢局全家啊?
小陳:滾蛋!我又不是殷素素!
“……”鄭寶旦疑惑:誰是殷素素?武功高嗎?
小陳:她兒子武功更高!
鄭寶旦:“……”
……
坑爹的小陳就這樣要向鄭公子辭行了,鄭寶旦還依依不舍,小陳語重心長道:不要做這種小兒女姿態嘛!我又不是不迴來了!
你好好練今日我授予你的這幾招,別以為看著簡單,實則在真實戰場上施展開來,妙用無窮,切不可在平常“操練”中施展,叫旁人學了去。
等我再到揚州時(那要看鄭寶旦啥時候能攢出長期聘請小陳的學費了),還是要檢校你的所學的。
鄭寶旦自然應聲不迭,又說要帶小陳去看一件“好寶物”。
小陳隨他來到鄭宅正堂,猛地看見一尊大尺寸立鏡,銅鏡麵平整如水一般,上等的長方漆金木框透露著庸俗的審美,精美漆畫木鏡背、帶有名家手筆鏡銘的漆畫木鏡掩,簡直是自帶金光閃閃效果,亮瞎小陳的狗眼啊!
一尊如同屏風般巨大的銅鏡,簡直富貴到極點啊!
一說到“穿衣鏡”,後世人第一反應就是一人高的玻璃鏡,事實上“西洋玻璃穿衣鏡”在明代開始進口到中國,先是皇家與富貴階級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應用,再逐漸在中國家庭中普及,這導致後世人很難想象,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曆史上,宮廷與富貴階級一直使用銅屏風式的穿衣鏡來鑒照儀容的,一般的古裝劇也不會打造這種道具——
因為真的費錢啊!
小陳試圖摩挲這件大寶貝,卻又怕碰壞了,驚愕又豔羨說:“昔日在皇宮中都沒見過如此大、如此精美的穿衣鏡——”
這鄭家,真是奢靡得一塌糊塗啊!
鄭寶旦奇怪:“蔡少俠還去過皇宮?“
小陳咳嗽一聲:“我那不是,聽別人說的麽。“
鄭寶旦笑道:“那你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皇宮中不但有,還有比這大得多的呢!”
中宗李顯在位時,曾經下令揚州鑄造一麵“方丈鏡”,這麵鏡巨大到能夠將騎在馬上的中宗連同其坐騎一起映照在鏡內,畢竟所謂“方丈”,便是說這麵銅鏡長寬都達一丈之廣,幾乎是揚州出產過的最巨大的一麵鏡子!
這麵大鏡的背麵特意鑄出桂樹紋的浮雕,桂花全部貼以金箔,桂葉部分則是用銀箔貼成,於是一棵金花銀葉的桂樹佇立在鏡背上,宛然一輪月影在人間的再現!
中宗喜歡在重大儀式上架設這座丈高巨鏡,自己騎馬立在鏡前,連人帶馬全部映入鏡中,顯得特別威風。
“還有這等寶物?那我怎麽沒見過?”小陳頻繁出入紫微宮、興慶宮和大明宮,按道理有這麽大的鏡子,肯定會擺在顯眼的位置。
嗯,當今天子登基的時候,在“勤儉節約”上,很是作了一番表麵文章,如此奢靡之物,雖然說彰顯了大唐氣象,可李隆基肯定不會用,就跟燒毀奢靡華服一樣,指不定哪一年銅價上漲的時候,已經被他下令迴爐重造,全用來製“開通元寶”銅錢了呢。
但人總會變的嘛,現在當今天子已經事實上亙古未有的奢侈無度,到天寶年間就會更奢靡。要是那寶鏡真的被毀了,估計李隆基已經後悔不迭了吧,哈哈!
心中又鄙夷了一番當今天子,奇怪道:“你怎麽這麽清楚?”
鄭公子你要說他傻吧,還有幾分小聰明;
可要說他頭腦正常吧,連隔江金陵與京口的位置他都不大弄得清,偏偏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就跟真的一樣。
莫非……
“沒錯啊!”鄭寶旦頗有幾分得意道:“那‘方丈鏡’,便是我鄭氏打造的!”
這事還真確有其事,張鷟《朝野僉載》就詳細描述過此鏡。
小陳點頭,再次感歎鄭家如此巨富,果然有獨到的本事——接朝廷的訂單,還能差了錢?
“當然咯,那麽大的鏡子,也不能光我一家。是揚州十幾家的巧匠一起——”鄭公子也知道牛皮不能吹炸了:“但是主持製造的,真的是我鄭氏的工匠……”
說話間,小陳繞到了巨鏡之後,看到襯在銅鏡背麵的木板上,以漆繪的形式,描繪了曆朝孝子賢孫的形象與事跡,並題有說明文字,什麽“郭巨埋兒”啊,“老萊子娛親”啊之類,都是被魯迅先生狠狠批評的故事。
“那個,寶旦啊,要是你把這寶鏡送給我,我倒是可以考慮將全套棍法和劍術都傳授於你。”陳成半開玩笑道,聽說中宗的“方丈鏡”,看這麵寶鏡倒也沒有先前那麽敬畏了。
鄭寶旦雖然很想學全套的棍法劍術,可還是被嚇一跳:“我要是敢把這寶物送與你,那就不是‘郭巨埋兒’了,是‘我爹埋兒’了!”
陳成:“……”有你說的那麽誇張麽……
也許是擔心小陳覬覦此寶鏡——畢竟他武藝之高,動起手來鄭宅的這些膿包家丁都不夠他看的,鄭寶旦趕忙招唿幾個人,用“鏡掩”把鏡子遮起來——
為了防止鏡麵因氧化而烏暗,這等寶鏡配備了“鏡掩”,形式為一麵與鏡麵大小相同的木板,當無人照鏡時,用它來遮蓋住銅鏡。
小陳又是一陣無語,我特麽是吃相那麽難看的人嗎,就不能等我走了再遮起來?做得太明顯了吧!
挺潮啊!
可問題是,不管你潮不潮,也不能不給錢啊!
這不是白嫖小陳的勞動麽!
可小陳並沒有一個底層的勞動者的覺悟,鄭公子交不起學費,那咱們師生情誼就到此為止了。
之所以還大發慈悲,將正宗的裴將軍棍術傳你幾招,還不是衝著你贈予的這麵“金銀平脫天馬鸞鳳寶鏡”嘛!
要說鄭公子也著實慷慨,特意幫小陳挑的這麵銅鏡精美極了,直徑足有一尺,鏡的背麵,泛著銀光,兩隻揚翅起舞的鳳鳥,栩栩如生;奔馬揚蹄,氣勢逼人。
能把這兩種完全不相幹的東西弄在一塊,還沒有違和感,製鏡的工匠當真是功力超神了。
鏡麵像是陽光照射下的平靜湖麵,能清晰映出人影,小陳看到鏡子中的自己,都覺得自帶了美顏效果和懷舊濾鏡。
這寶鏡,送給小郡主,愛美的小姑娘見了,肯定很喜歡。
就是從揚州到東都再到長安,路途遙遙,稍有磕碰,鏡麵撞出一個小坑,那就太不美了。
不行!我要投1000錢的快遞險,絕對不能搞壞了!
鄭寶旦提議:要不要再雇個鏢,一旦有分毫損壞,就屠他們鏢局全家啊?
小陳:滾蛋!我又不是殷素素!
“……”鄭寶旦疑惑:誰是殷素素?武功高嗎?
小陳:她兒子武功更高!
鄭寶旦:“……”
……
坑爹的小陳就這樣要向鄭公子辭行了,鄭寶旦還依依不舍,小陳語重心長道:不要做這種小兒女姿態嘛!我又不是不迴來了!
你好好練今日我授予你的這幾招,別以為看著簡單,實則在真實戰場上施展開來,妙用無窮,切不可在平常“操練”中施展,叫旁人學了去。
等我再到揚州時(那要看鄭寶旦啥時候能攢出長期聘請小陳的學費了),還是要檢校你的所學的。
鄭寶旦自然應聲不迭,又說要帶小陳去看一件“好寶物”。
小陳隨他來到鄭宅正堂,猛地看見一尊大尺寸立鏡,銅鏡麵平整如水一般,上等的長方漆金木框透露著庸俗的審美,精美漆畫木鏡背、帶有名家手筆鏡銘的漆畫木鏡掩,簡直是自帶金光閃閃效果,亮瞎小陳的狗眼啊!
一尊如同屏風般巨大的銅鏡,簡直富貴到極點啊!
一說到“穿衣鏡”,後世人第一反應就是一人高的玻璃鏡,事實上“西洋玻璃穿衣鏡”在明代開始進口到中國,先是皇家與富貴階級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應用,再逐漸在中國家庭中普及,這導致後世人很難想象,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曆史上,宮廷與富貴階級一直使用銅屏風式的穿衣鏡來鑒照儀容的,一般的古裝劇也不會打造這種道具——
因為真的費錢啊!
小陳試圖摩挲這件大寶貝,卻又怕碰壞了,驚愕又豔羨說:“昔日在皇宮中都沒見過如此大、如此精美的穿衣鏡——”
這鄭家,真是奢靡得一塌糊塗啊!
鄭寶旦奇怪:“蔡少俠還去過皇宮?“
小陳咳嗽一聲:“我那不是,聽別人說的麽。“
鄭寶旦笑道:“那你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皇宮中不但有,還有比這大得多的呢!”
中宗李顯在位時,曾經下令揚州鑄造一麵“方丈鏡”,這麵鏡巨大到能夠將騎在馬上的中宗連同其坐騎一起映照在鏡內,畢竟所謂“方丈”,便是說這麵銅鏡長寬都達一丈之廣,幾乎是揚州出產過的最巨大的一麵鏡子!
這麵大鏡的背麵特意鑄出桂樹紋的浮雕,桂花全部貼以金箔,桂葉部分則是用銀箔貼成,於是一棵金花銀葉的桂樹佇立在鏡背上,宛然一輪月影在人間的再現!
中宗喜歡在重大儀式上架設這座丈高巨鏡,自己騎馬立在鏡前,連人帶馬全部映入鏡中,顯得特別威風。
“還有這等寶物?那我怎麽沒見過?”小陳頻繁出入紫微宮、興慶宮和大明宮,按道理有這麽大的鏡子,肯定會擺在顯眼的位置。
嗯,當今天子登基的時候,在“勤儉節約”上,很是作了一番表麵文章,如此奢靡之物,雖然說彰顯了大唐氣象,可李隆基肯定不會用,就跟燒毀奢靡華服一樣,指不定哪一年銅價上漲的時候,已經被他下令迴爐重造,全用來製“開通元寶”銅錢了呢。
但人總會變的嘛,現在當今天子已經事實上亙古未有的奢侈無度,到天寶年間就會更奢靡。要是那寶鏡真的被毀了,估計李隆基已經後悔不迭了吧,哈哈!
心中又鄙夷了一番當今天子,奇怪道:“你怎麽這麽清楚?”
鄭公子你要說他傻吧,還有幾分小聰明;
可要說他頭腦正常吧,連隔江金陵與京口的位置他都不大弄得清,偏偏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就跟真的一樣。
莫非……
“沒錯啊!”鄭寶旦頗有幾分得意道:“那‘方丈鏡’,便是我鄭氏打造的!”
這事還真確有其事,張鷟《朝野僉載》就詳細描述過此鏡。
小陳點頭,再次感歎鄭家如此巨富,果然有獨到的本事——接朝廷的訂單,還能差了錢?
“當然咯,那麽大的鏡子,也不能光我一家。是揚州十幾家的巧匠一起——”鄭公子也知道牛皮不能吹炸了:“但是主持製造的,真的是我鄭氏的工匠……”
說話間,小陳繞到了巨鏡之後,看到襯在銅鏡背麵的木板上,以漆繪的形式,描繪了曆朝孝子賢孫的形象與事跡,並題有說明文字,什麽“郭巨埋兒”啊,“老萊子娛親”啊之類,都是被魯迅先生狠狠批評的故事。
“那個,寶旦啊,要是你把這寶鏡送給我,我倒是可以考慮將全套棍法和劍術都傳授於你。”陳成半開玩笑道,聽說中宗的“方丈鏡”,看這麵寶鏡倒也沒有先前那麽敬畏了。
鄭寶旦雖然很想學全套的棍法劍術,可還是被嚇一跳:“我要是敢把這寶物送與你,那就不是‘郭巨埋兒’了,是‘我爹埋兒’了!”
陳成:“……”有你說的那麽誇張麽……
也許是擔心小陳覬覦此寶鏡——畢竟他武藝之高,動起手來鄭宅的這些膿包家丁都不夠他看的,鄭寶旦趕忙招唿幾個人,用“鏡掩”把鏡子遮起來——
為了防止鏡麵因氧化而烏暗,這等寶鏡配備了“鏡掩”,形式為一麵與鏡麵大小相同的木板,當無人照鏡時,用它來遮蓋住銅鏡。
小陳又是一陣無語,我特麽是吃相那麽難看的人嗎,就不能等我走了再遮起來?做得太明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