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饋贈了如此難得的禮物,了卻了劉慎虛經年來的心結,道謝之餘,小陳便問起了劉慎虛贈與紹生的詩中,有什麽深意——


    劉慎虛笑說也沒什麽深意,隻是勸誡他莫要再做那剽詩竊文之詩了——


    “道由白雲盡”,不就是說,你小子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隻剩白雲在眼前了,無路可走,你小子難道還想上天嘛?


    “時有落花,遠聞流水”,便是說,你依靠著別人掉落的花瓣,拾人牙慧,抬高自己的聲名——事實上,那些聲名並非你可所有,也想落花流水一樣你留存不住。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就更好理解,小夥子你要是改邪歸正,想憑自己的真本事獲得天下人的尊重,那麽別無他法,必須像隱士我一樣,深入簡出,刻苦讀書,苦兮兮地度過十年八年,你的功夫就到家了,從而“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了!


    小陳目瞪口呆!


    這劉叔叔也是個猜謎高手麽!


    罵人都能罵得如此風雅過人?


    勸人向善也是如此“苦口婆心”!


    還像你一樣,“深入簡出,刻苦讀書,苦兮兮地度過十年八年”……你咋不上天呢!


    做一個文抄公不就是因為偷懶怕事,想不勞而獲麽!


    小陳又想問劉慎虛,紹生迴答他的那幾句詩是什麽意思——


    從當時劉慎虛和王大叔兩個人的反應來看,他二人分明是了然於心的。


    可是,他倆不說,自己又不好意思問,自己要是連紹生的詩的弦外之音都聽不出來,那豈不是坐實了自己是個草包,根本比不了人家?


    紹生能現場作詩,還沒惹得王大叔劉慎虛恥笑,說明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小陳沒問,劉慎虛自己卻主動道:“那個抄詩的青年,不會再在江左惹事了,如此,王大兄與我就不去計較了,十一郎也不用為此事再憂心了。”


    哈?紹生保證了不再侵犯版權?在江左銷聲匿跡?


    這你們是怎麽看出來的?


    小陳腦筋不大夠轉,但是既然他倆都這麽說,那紹生想來是不敢再招搖撞騙了!


    這是好事哇!


    小陳此番出山的要解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一時間,內心無比舒適,唯一遺憾的是劉慎虛看破沒有點破,最後給紹生溜了麵子,沒讓他當場受到所有人的鄙夷和譴責,小陳的這口氣不算完全出掉。


    哼哼,反正等數月後孟夫子詩集悉數版印,通行天下,你的那些破事,經曆的人自然都知曉,譴責鄙夷也少不了。


    快意之餘,想想劉慎虛平實熱忱地對小陳說這番話,看看他曆經世事卻依舊閃亮的眸子,每次盯向小陳,小陳卻一陣心虛,不敢看他,目光躲閃過去。


    他說紹生的話,怎麽那麽像……


    也是對自己說的?


    是啊,一條一條的,往小陳身上,其實也對得上。


    難道小陳我是一個比紹生更大的“文抄公”的事實,已經被劉叔叔洞悉了?


    哎呀,隻需小陳剽竊,不需紹生抄詩,小陳我這雙標,的確是有點惡心啊!


    小陳臉上火辣辣的,一想到那麽多詩人窮極一生之力都未能以詩揚名,以詩發達,小陳卻不勞而獲,到處裝b,連揚州詩壇的頒獎禮自己都沒“出席”,卻還上榜,實在是太壞啦!


    不行!我也要迴歸深山,刻苦修煉,洗心革麵,要靠真本事,再也不要“拾人牙慧”啦!


    小陳越想越慚愧的時候,王昌齡也幫腔了:“十一郎,你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滿是責備之意!


    小陳心中更加慌亂,難道劉慎虛看穿了自己和紹生一樣的貓膩,也說與王大叔聽了,現在連王大叔都要譴責自己了嗎?


    無措之際,王大叔卻接著批評道:“挺卿年歲還未及三十呢,你一口一個叔父,豈不是將他叫老了?”


    原來不是批評,隻是一句調侃,調侃劉慎虛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比小陳也大不了十幾歲,卻被他叫得老氣橫秋了。


    小陳一呆,打量著劉慎虛胡須長長,鬢染秋霜的樣子,心想:這特麽是二十幾歲?


    小陳我前生又不是沒經曆過二十幾歲,哪一天不油頭粉麵,胡子刮得幹幹淨淨,出了門高中生都叫他“同學”?


    眼前這位“劉叔叔”真的比四十多的王大叔看起來小不了幾歲麽!


    啊,是的,因為他也是“神童”出身,很早就踏足詩壇麽!跟那麽多大詩人有過交集,才讓人下意識認為他已經很老了。


    “有誌不在年高,學問不問先後麽。”小陳嘴巴也很順:“既是與王大叔、孟夫子平輩相交,小陳這聲‘叔父’還是當得起的。”我特麽又不是故意裝嫩,說自己年齡小,嗲聲嗲氣裝小寶寶,而是劉慎虛看起來真的很“虛”很滄桑啊!


    “那王大叔說,”小陳把問題交迴去:“不叫‘叔父’,叫什麽?”


    “叫‘大哥’嘛!”王昌齡理所當然道。劉慎虛和王昌齡一樣,家族排行也是老大。


    劉慎虛:“……”


    小陳:“……”


    咱是不是可以這麽推,十幾歲小陳叫快三十歲的劉慎虛大哥,劉慎虛叫四十多歲的王昌齡大哥,王昌齡叫五十出頭的孟浩然大哥,孟夫子叫六十多歲的張九齡大哥,張九齡叫八十多歲的賀知章大哥——


    然後,小陳看到白發蒼蒼的賀監,就可以叫一聲:“喝酒去哇,賀大哥!”


    賀知章見是小陳,便大喜道:“來了老弟?”


    呃……


    人說周伯通硬要拉著郭靖、楊過結拜,把射雕、神雕的輩分搞得一塌糊塗;


    大唐詩壇的輩分,就是被你們這些詩人全搞亂的!


    每個人都是親兄熱弟,後人研究起來也是一筆亂賬。


    現在劉叔叔不是劉叔叔了,是劉大哥?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啊!


    是的,跟你一樣披發深山,刻苦修行,作詩的水平是上去了,可相貌就成您這般“未老先衰”,活像是996的程序猿了!那小陳要這美貌還有何用呢?


    不能聽他的!


    小陳的目標是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看盡人世繁華;


    而不是殘燈古佛,苦吟章句間,韶華逝盡啊!


    不能聽他的!


    本質上,劉大哥就是一個有學曆的孟夫子,就連孟夫子都沒劉大哥這麽苦吟,還要飲酒作樂呢……


    王昌齡看著思緒如飛,胡思亂想的小陳笑道:“要說同是神童,挺卿當年可比十一郎張狂多了,沒有誰是在他眼裏的啊!看誰都不服氣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