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問身邊的哥們道:“以老哥高見,今次花榜,誰的獲勝機率最大?”
那人道:“一丈紅慕蓮兒仙子,久經戰陣,經驗豐富,自是有望。”
小陳撇嘴,不以為然。
“昭陽仙子劉昭陽,婀娜多姿,才情高妙,也是熱門。”
小陳依然不悅,微微搖頭。
“可與她倆相比,”那人再道:“赤練仙子李莫愁無論是美貌抑或說才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要說這花魁隻有一人可以入選,舍莫愁其誰?”
小陳微微笑,深以為然。就是你這欲揚先抑的壞毛病不知道是跟那個學的!
“更何況赤練仙子還有潁川神童相助,這些人哪有一個是他的對手?在我看來,今天的比賽根本是沒有懸念的啦。”
小陳大喜!連勝稱讚對方有眼光!
實不相瞞,在下便是當年譽滿兩京,詩傳四海,岐王詩榜榜首,聖人、惠妃尤愛,禦賜銀魚袋,紫微宮許馳馬,更有聖人“十年可為宰相”金口玉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潁川神童,陳十一郎!
隻是我今日獨自出行,與大部隊失去了聯係,至少你現在肯幫我一個小小的忙,我便感激不盡,更有赤練仙子親筆簽名,陳十一郎典藏版“開元怪談榜”等豐厚大禮等你來領!
對方一臉狐疑,但是看著小陳似乎確實有點眼熟。看過花榜現場的人都要說陳十一郎是十位仙女之外的第十一位(陳成:??)甚至屢屢搶了所有仙女的風頭。
隻是小陳平日精心裝扮,風度翩翩。今天受了無妄牢獄之災,形容憔悴,發型淩亂,所以和平日看起來區別不小。
對方將信將疑著,詢問你要讓我幫什麽?
“呃,”名滿兩京的陳十一郎露出難為情的神色:“閣下能不能跟我講講哪裏有茅房可以用?”
對方:“……”
“有毛病!”對方舍了小陳而去。
小陳:“……”
……
秦淮河中的花船上,李季蘭江森和眾人一道,剛剛通過了桃葉渡。
他倆都不知道小陳已經連續兩次錯過花船了。
剛剛第一道詩題亮出來的時候,別的仙女的助理都積極踴躍,唯獨江森眼睛瞪得像銅鈴,眼中卻閃爍不出智慧的光明。
現在江森有點懊惱,幫不上季蘭姐姐一臂之力。
相較於別的仙女和她們的助手們談得熱火朝天,李季蘭這一段時間有些沉寂。
沒有小陳相助,江森能武不能文,又不像賽春樓媚香樓的仙女們,團隊裏有其他候補力量,李季蘭不得不依靠自己了。
自己動筆寫?
就自身的文學素養來看,除了劉昭陽,其他人貌似都不如自己,想勝過她們並不是難事。
可是她們背後的幫手,個個是聞名金陵的賢才。昨天竇曼曼險些就把劉昭陽挑落馬下,自然不是靠的自身才學。
或者,就隻能找一些陳十一郎未公開發表過的其他詩裏找了。
前段時間,在江森每天模仿二公子講故事的口氣,給一群閑得蛋疼的金陵子弟講小紅帽的時候,陳二公子也跟季蘭姐姐講過一點適合女孩子聽的故事。
比如說,還珠格格;
比如說,孝莊秘史;
比如說——納蘭性德。
當然,基本上都是把這些人名都替換成張三李四亂說一通,可季蘭姐姐還都覺得蠻好聽的,時不時被逗得花枝亂顫。
在準備比賽的空隙,李季蘭就迴憶起了其中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伴隨著這個故事,陳十一郎還附帶了三首絕妙詩詞。
等花船開向第二座詩題點了,才開口對江森道:“你家二公子似之前說過一首詩——那個青年才子的故事裏,恰好能在剛剛詩題下用的上。”
江森有點茫然,他喜歡的是“辛巴達神鬼奇航”那種故事,不愛才子佳人的狗血愛情故事啊!
但是對女孩子來說,肯定還是動人的苦情劇最能引人入勝,經常看得一把鼻涕一把尿的。
陳成對李季蘭講過的故事中的青年才子,就是納蘭性德了。此君就經常成為苦情清宮戲裏的常客,每次都是含恨而終的男二號男三號那種。
納蘭性德號稱“滿人第一才子”、“清初三大才子”,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華貴,優美感傷,因而王國維才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當然,之所以各種編劇都愛編排他,大眾也喜聞樂見,說明他還是有點門道的。
起碼感情生活那真叫一個豐富啊!
納蘭性德出身名門之後,本人在當時也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父親納蘭明珠為朝廷內閣首輔,鹿鼎記上經常拍韋爵爺馬屁。母親是愛新覺羅氏,一看就知道是很硬的關係戶。
可以說,納蘭性德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但是,他真的在乎金錢和地位嗎?
人家在乎的是女人啊!
在他短短30年的壽命當中,有三個女人在她的生命中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
先是他的一個親戚表妹,也是他的初戀,可惜入宮了,“人生若隻如初見”的嫌疑人之一: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而後是他的妻子盧氏,兩人的情誼非常深厚。
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年方十八,婉孌端莊。成婚後,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可僅僅三年之後,盧氏因難產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後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淒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他們的婚姻一開始隻是政治產物,他老丈人盧興祖是漢軍鑲白旗人,任兩廣總督。京官與地方官結親是官員結親的理想模式,朝中有人好做官,地方有人好辦事。
但二人婚後納蘭老哥才發現自己中了獎,跟老婆有著驚人的相似:
天真,爛漫,孩子氣!(還有……矯情……)
很快就把“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表妹忘得一幹二淨!
據說有一次大雨,納蘭小哥在書房看書卻久久不見老婆,四處遍尋不著,突然看見盧氏在後院撐著兩把傘,一把遮自己,一把遮著剛開好的荷花,生怕被淋著。(這事換小陳這種直男就要說矯情做作,講給李季蘭聽她就覺得天真可愛,好卡哇伊哦!果然女人是不同的生物!)
那人道:“一丈紅慕蓮兒仙子,久經戰陣,經驗豐富,自是有望。”
小陳撇嘴,不以為然。
“昭陽仙子劉昭陽,婀娜多姿,才情高妙,也是熱門。”
小陳依然不悅,微微搖頭。
“可與她倆相比,”那人再道:“赤練仙子李莫愁無論是美貌抑或說才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要說這花魁隻有一人可以入選,舍莫愁其誰?”
小陳微微笑,深以為然。就是你這欲揚先抑的壞毛病不知道是跟那個學的!
“更何況赤練仙子還有潁川神童相助,這些人哪有一個是他的對手?在我看來,今天的比賽根本是沒有懸念的啦。”
小陳大喜!連勝稱讚對方有眼光!
實不相瞞,在下便是當年譽滿兩京,詩傳四海,岐王詩榜榜首,聖人、惠妃尤愛,禦賜銀魚袋,紫微宮許馳馬,更有聖人“十年可為宰相”金口玉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潁川神童,陳十一郎!
隻是我今日獨自出行,與大部隊失去了聯係,至少你現在肯幫我一個小小的忙,我便感激不盡,更有赤練仙子親筆簽名,陳十一郎典藏版“開元怪談榜”等豐厚大禮等你來領!
對方一臉狐疑,但是看著小陳似乎確實有點眼熟。看過花榜現場的人都要說陳十一郎是十位仙女之外的第十一位(陳成:??)甚至屢屢搶了所有仙女的風頭。
隻是小陳平日精心裝扮,風度翩翩。今天受了無妄牢獄之災,形容憔悴,發型淩亂,所以和平日看起來區別不小。
對方將信將疑著,詢問你要讓我幫什麽?
“呃,”名滿兩京的陳十一郎露出難為情的神色:“閣下能不能跟我講講哪裏有茅房可以用?”
對方:“……”
“有毛病!”對方舍了小陳而去。
小陳:“……”
……
秦淮河中的花船上,李季蘭江森和眾人一道,剛剛通過了桃葉渡。
他倆都不知道小陳已經連續兩次錯過花船了。
剛剛第一道詩題亮出來的時候,別的仙女的助理都積極踴躍,唯獨江森眼睛瞪得像銅鈴,眼中卻閃爍不出智慧的光明。
現在江森有點懊惱,幫不上季蘭姐姐一臂之力。
相較於別的仙女和她們的助手們談得熱火朝天,李季蘭這一段時間有些沉寂。
沒有小陳相助,江森能武不能文,又不像賽春樓媚香樓的仙女們,團隊裏有其他候補力量,李季蘭不得不依靠自己了。
自己動筆寫?
就自身的文學素養來看,除了劉昭陽,其他人貌似都不如自己,想勝過她們並不是難事。
可是她們背後的幫手,個個是聞名金陵的賢才。昨天竇曼曼險些就把劉昭陽挑落馬下,自然不是靠的自身才學。
或者,就隻能找一些陳十一郎未公開發表過的其他詩裏找了。
前段時間,在江森每天模仿二公子講故事的口氣,給一群閑得蛋疼的金陵子弟講小紅帽的時候,陳二公子也跟季蘭姐姐講過一點適合女孩子聽的故事。
比如說,還珠格格;
比如說,孝莊秘史;
比如說——納蘭性德。
當然,基本上都是把這些人名都替換成張三李四亂說一通,可季蘭姐姐還都覺得蠻好聽的,時不時被逗得花枝亂顫。
在準備比賽的空隙,李季蘭就迴憶起了其中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伴隨著這個故事,陳十一郎還附帶了三首絕妙詩詞。
等花船開向第二座詩題點了,才開口對江森道:“你家二公子似之前說過一首詩——那個青年才子的故事裏,恰好能在剛剛詩題下用的上。”
江森有點茫然,他喜歡的是“辛巴達神鬼奇航”那種故事,不愛才子佳人的狗血愛情故事啊!
但是對女孩子來說,肯定還是動人的苦情劇最能引人入勝,經常看得一把鼻涕一把尿的。
陳成對李季蘭講過的故事中的青年才子,就是納蘭性德了。此君就經常成為苦情清宮戲裏的常客,每次都是含恨而終的男二號男三號那種。
納蘭性德號稱“滿人第一才子”、“清初三大才子”,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華貴,優美感傷,因而王國維才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當然,之所以各種編劇都愛編排他,大眾也喜聞樂見,說明他還是有點門道的。
起碼感情生活那真叫一個豐富啊!
納蘭性德出身名門之後,本人在當時也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父親納蘭明珠為朝廷內閣首輔,鹿鼎記上經常拍韋爵爺馬屁。母親是愛新覺羅氏,一看就知道是很硬的關係戶。
可以說,納蘭性德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但是,他真的在乎金錢和地位嗎?
人家在乎的是女人啊!
在他短短30年的壽命當中,有三個女人在她的生命中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
先是他的一個親戚表妹,也是他的初戀,可惜入宮了,“人生若隻如初見”的嫌疑人之一: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而後是他的妻子盧氏,兩人的情誼非常深厚。
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年方十八,婉孌端莊。成婚後,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可僅僅三年之後,盧氏因難產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後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淒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他們的婚姻一開始隻是政治產物,他老丈人盧興祖是漢軍鑲白旗人,任兩廣總督。京官與地方官結親是官員結親的理想模式,朝中有人好做官,地方有人好辦事。
但二人婚後納蘭老哥才發現自己中了獎,跟老婆有著驚人的相似:
天真,爛漫,孩子氣!(還有……矯情……)
很快就把“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表妹忘得一幹二淨!
據說有一次大雨,納蘭小哥在書房看書卻久久不見老婆,四處遍尋不著,突然看見盧氏在後院撐著兩把傘,一把遮自己,一把遮著剛開好的荷花,生怕被淋著。(這事換小陳這種直男就要說矯情做作,講給李季蘭聽她就覺得天真可愛,好卡哇伊哦!果然女人是不同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