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晴晴昨晚的簽運很差,沒能發揮出自己優秀的嗓音,現在盡管對於和陳十一郎、李莫愁二人作戰心中沒底,可這第一首歌唱得還是相當出色的,沒有聽她昨晚唱《夜歸鹿門歌》的觀眾,都很奇怪,歌唱得這麽好,怎麽還是墊底啊?


    那其他人該有多麽出彩!


    賽晴晴自己也是這麽想的:沒讓她早點抽到“沈宋”,如今隻能在這一輪並不是最注重唱功的迴合稍微彌補缺憾!


    沈佺期與宋之問同為上元進士,同作協律郎和考功員外郎,同是武周朝著名宮庭詩人,數十年前,可以說就是大周朝並駕齊驅的“雙驕”。


    他倆受歡迎的程度,以及各種明爭暗鬥的故事,堪稱是一千二百年前的“譚張爭霸”。


    可是後來宋之問因太平公主事受牽連,流放途中被當今天子李隆基下詔處斬,沈佺期也傳聞“謅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貴佞”,逐漸從大唐詩壇銷聲匿跡。


    沈佺期和李季蘭是老鄉,都是吳興(湖州)人,她也說昔年佺期公的詩文在吳興是很受歡迎的,可是現在也逐漸熱度冷卻,被人淡忘。


    最當紅的明星也終有過氣的一天啊!


    但是陳成在現場聽到賽晴晴唱沈佺期的詩,的確音韻和諧,格外動聽,暗自稱讚:


    看來“沈宋”的詩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畢竟他倆的詩格律謹嚴精密,史是律詩體製定型的代表詩人嘛!這方麵還是值得小陳我學習的。


    既然你唱沈佺期,那我也唱沈佺期吧!


    陳十一郎授意,李季蘭登台。


    眾人發現“李莫愁”今天終於不玩“退賽”的遊戲了,心思大寬。


    而且從服裝到裝飾,無處不透著華美,加上她這種令人覺得未來可能是風尚的妝容,任誰也不能不叫好!


    可是季蘭姐姐隻是中看的花瓶嗎?


    人家的實力強著呢!


    鎮定自若,演唱起了沈佺期的《被彈》:


    是時盛夏中,暵赫多瘵疾。


    瞪目眠欲閉,喑嗚氣不出。


    有風自扶“搖”,鼓蕩無倫匹。


    安得吹浮雲,令我見白日!


    你看,從這詩裏看,被文學史視為“文學弄臣”的老沈,也在被彈劾之後失去了當年的風光,也有“總為浮雲能蔽日”的愁思!


    苦啊!


    難呀!


    這首並不是沈佺期春風得意時的名作,又是五言古詩,在場眾人都不是太熟悉。


    而且也不是專門的曲子,隻是套用的常用來演繹無言詩的舊曲。


    可是……


    “赤練仙子”一開口,他們就發現,賽晴晴盡管夠好了——


    和“李莫愁”仍然不是一個檔次的啊!


    怎麽這種詞,這種滿腹牢騷的詩,唱出來也是如此動聽!


    讓人不由得進入到她渲染給眾人的情緒中!


    聽她唱第一句,就知道“夜鶯兒”已經輸了。


    如果昨晚她正正經經地把《玉樹後庭花》唱下來,現在冠軍早就沒有懸念了。


    可是沒有如果。


    而且這一輪,本來比賽的就是誰會唱的歌多,而不是誰唱得更好。


    李季蘭唱完下台之後,賽晴晴再一次登台。


    與此同時,五塊場地同時進行了比賽,並沒有哪一位唱了一首肚子裏就沒有了貨,然後就認輸的。


    賽晴晴也不想,在她和請來的幫手們搜索枯腸時,終於又想到了一首詩——


    前宰相張說的《奉和聖製寒食作應製》,從標題上就可得知,這是一首李隆基先寫,他再附和而坐的“拍馬屁”的詩:


    寒食春過半,花穠鳥複嬌。


    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


    鬥敵雞殊勝,爭球馬絕調。


    晴空數雲點,香樹百風“搖”。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舊燒。


    皇情愛嘉節,傳曲與簫韶。


    你看,寒食根本算不上是什麽“佳節”,可“奉和聖製”嘛,最後免不了也要點題一下,說說聖人對群下的關懷。


    陳成聽賽晴晴唱這歌,自己都樂了:


    當年自己“當紅”的時候,光在宮宴上聽到這種詩了!


    許久沒聽到,現在聽了,還真的感覺有些親切呢!


    他也很感慨,為什麽張說、賀知章這樣的老先生,如此擅長“奉和聖製”,每迴拍的馬屁雖然都差不多,可總也能有一些新意,這種“越老越妖”的功力,真的是小陳學不來的啊!


    但也要批評賀監賀老,詩名聞名天下,所有人也都知道這老頭很會寫詩——


    可是已經八十多了,你要問這老頭有啥代表作,還真的想不出來!


    別說《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迴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迴”哈,就那,到現在這時候都沒寫出來呢!


    還不是精力都用在“奉和聖製”上了嘛!


    張說也是。


    所以小陳從來都不覺得張說“奉和聖製”的那些詩多有價值,反而是那些發牢騷、瞎雞兒感慨的詩,更能代表這位老人家、這位名相的心聲。


    和季蘭姐姐稍作討論,李季蘭便登台帶來了第二首歌,張說《雜詩》:


    抱薰心常焦,舉旆心常“搖”。


    天長地自久,歡樂能幾朝。


    君看西陵樹,歌舞為誰嬌。


    ……


    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後生。


    應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這首好幾十句,李季蘭唱起來,竟然毫不費力,一個字也沒有記錯,讓人嘖嘖稱奇!


    這姑娘,分明就是來炫技的啊!


    明明隻唱第一句,就已經滿足了要求了,可她偏偏要一直唱到最後一句“應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真不嫌累!


    記憶力也是真好!


    更可怕的是,“李莫愁”和陳十一郎的套路,分明是見招拆招,對方唱了一首什麽詩,他倆就能從這人的詩裏找一首其他的詩來應對!


    而且李莫愁和陳十一郎挑出的這首,還要比賽晴晴那邊的更好!


    沈佺期的《守歲應製》隻是春風得意時寫的陳詞濫調,可是《被彈》卻是失意時內心真實的情感流露,“安得吹浮雲,令我見白日”更是被後人屢次化用。


    張說張燕公的《奉和聖製寒食作應製》也隻是那麽多拍馬屁的詩裏寫完了就扔就忘的應酬之作,小陳選的《雜詩》盡管連名字都沒有,可也沒有懷疑這首詩表達的情感比賽晴晴那首深刻多了!


    厲害啊!


    不但要贏!


    還要在各方麵都贏,贏得漂亮!


    無論演唱還是選題!


    但陳成也要感歎,自己畢竟隻是提個名,季蘭姐姐能唱出來,那才是真的了不起!


    可我的意思也是說,你唱一句就行了……


    唱那麽多,給了人家過度解讀的時間……


    而且拖得時間太長了,又讓賽晴晴那邊想出來新的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