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晴晴拿到與自身實力不相符的成績,需要衝誰發脾氣呢?


    陳十一郎。


    因為《夜歸鹿門歌》是陳成為了紀念先師硬塞進來的。


    往屆的曲庫中並沒有這一首。


    既然是“十大金曲”,上下兩千年的歌都有入選,那起碼要有一支現當代的吧?


    因此陳十一郎便向花榜舉辦方建言:


    咱們加一首《夜歸鹿門歌》吧!


    對於小陳“更新曲庫”的行為,大家都很理解,因為所有人都想把曲子全換成自家姑娘擅長的曲目,最好是隋煬帝“亡國之音”專輯,大家都很會唱。


    不同點在於,陳成成功了,而其他人無論是胡媽媽還是蕭阿姨都失敗了。


    胡媽媽甚至還是東道主呢,連她倆都不能隨意更改曲目!


    小陳為何就能成呢?


    因為他叫陳成啊!


    因為陳成臉大啊!


    最重要的,是他有花榜,可以影響輿情啊!


    事實上,除了那些被陳成潑了髒水造謠的人,很多人包括花榜背後的金主,都還是挺歡迎陳成這每日一期、粗粗千把字、發行量幾百份的花榜小報的。


    真的能提高賽事的火熱程度啊!


    甚至隨著花榜小報的推出,相關的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拉動,花榜上盤點到的姑娘,提到的青樓,甚至並不是“廣告植入”,隻是稍微提了一下的某“鴨血粉絲店”,生意都好了不少。


    真有人看了小報,或者聽別人讀了小報的人前來消費的。


    君不見,連作為評委的胡媽媽和蕭阿姨都因為小陳搗鼓出的那些破新聞,也被炒作成了金陵城中的“網紅”了嘛!


    又有才名又有財,還能幫人打廣告,大家可不得重視一下小陳的意見嘛。


    而且,用名揚天下的孟襄陽的詩,代替過去曾出現在榜上的近現代作品,如張柬之的《大堤曲》啊,沈佺期的《古意呈補闕喬知之》啊,宋之問的《龍門應製》啊,傳唱度無疑是更高了一些。


    而且沈、宋這兩位盡管在武後朝紅極一時,到現在風評著實不佳,去掉也是好事。(盡管他倆的詩因為音律和諧辭藻華麗,伎女們還是挺愛唱的。)


    隻是連胡媽媽蕭阿姨都奇怪:選孟浩然就孟浩然吧,你這是想攜帶私貨,我們都懂。


    可為什麽偏偏是《夜歸鹿門歌》呢?


    陳成:老子當年高考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這首《夜歸鹿門歌》,經常今天背,明天就忘了,可偏偏出題老師很愛考,高考時都出現了!


    所以,我覺得姑娘們需要體驗一下小陳我的痛苦!我猜她們——


    也唱不好!


    陳成為啥討厭這首詩呢?


    因為這是一首七古啊!


    不順口啊!


    你自己讀讀什麽“岩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順嗎?


    通嗎?


    流暢嗎?(當然,隻要你確實“背熟”了,還真的蠻順口了)


    同理,陳成也不喜歡同為七古必背篇目的李賀“雁門太守行”,高適“從軍行”!


    這些都沒有律詩那種音樂一般的流暢美感啊!


    雖然文字是每句精彩,精彩到炸裂。


    當然啦,對於外人,小陳自然不可實話實說,要說:


    因為這首詩是孟夫子的代表作,極具個人風格啊!


    而且這首詩是早期作品,有人說是孟夫子40歲作的,小陳我自己聽孟夫子說的是他20歲隱居鹿門時作的——


    問世時間很早,流傳很廣,傳唱度也高啊!


    而且這首詩的“主題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誌趣和道路歸宿”;


    “看似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


    “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


    “氣象清遠,心悰孤寂”!


    “出語灑落,洗脫凡近”!


    能不選它嗎?


    總之,過分解讀一番,無限拔高本詩在中國詩壇的崇高地位,無限拔高孟夫子世外高人的形象,直把胡媽媽蕭阿姨乃至大金主陸大善人糊弄得一愣一愣的。


    簡直感覺不把這首詩選做“大唐現當代詩人代表作”都對不起人,要以死謝罪!


    小陳得逞!


    可是,從目前演出的效果來看,並沒有取得預料中的程度。


    很明顯太難了,不但沒有顯示出孟夫子詩歌的高妙,反而因為賽晴晴演繹得不好,削弱了藝術感染力,連賽晴晴本人都深感委屈,悵恨連連。


    陳成也自討了一個沒趣——


    要不是賽晴晴抽中,而是季蘭姐姐抽中的話,經過孟夫子唯一高足,小陳我鞭辟入裏地闡述,她一定能夠領悟本詩的無窮妙趣,說不定明天就有隱居到鹿門山當女道士的想法呢!


    再穿上小陳我的男裝,演出隱逸情趣,脫盡塵世煙火,肯定也能備受好評。


    算了算了,被別人抽到就抽到了吧,從演出效果來看,孟夫子的詩的確與這種場合格格不入,季蘭姐姐演繹起《夜歸鹿門歌》來,怕也比賽晴晴強不到哪去,就當是夜鶯兒幫赤練仙子排了雷了。


    陳成最喜歡李季蘭抽到的“金曲”是梁武帝蕭衍的“莫愁曲”,這首歌他已經聽李季蘭唱過了,那叫一個真的好聽呀!


    更何況“李莫愁”的名字就是從這首歌裏來的,由她來唱“莫愁曲”簡直是不二人選。


    不僅小陳這麽想,在場觀眾大多數怕都是這麽想,很期待出現這一有趣場景:


    聽李莫愁唱莫愁曲。


    可是非常不幸,第四個出場的竇曼曼就抽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莫愁曲》,而唱功並不甚好的“雪膚佳人”因為這首歌好聽,拿到了超出自己水平的“八又十分之三三三”分(8.333……),直把抽到《夜歸鹿門歌》、唱功更好的賽晴晴氣到半死。


    也把視“莫愁曲”為囊中之物的小陳氣得半死。


    看來自己作為“傳媒大亨”,對於比賽的操控力還是不足啊!


    黑哨吹得還不夠黑啊!


    隻能希望季蘭姐姐後麵可以抽到自己視為第二備選的“水調”了。


    對,就是隋煬帝亡國之音的那一首。


    要問陳十一郎流傳度最廣的詩是哪一首?


    無疑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了。


    因為這首詩十分風靡,導致現在大家唱起《水調》時,並不全是過去唱的“南朝天子愛風流”,也有陳十一郎的“不知天上宮闕”了。


    隻是大家並不愛陳十一郎那首《水調》的曲調,還是用過去隋煬帝“聲韻悲切的商調曲”,舊曲換新詞。


    當然,現在誰要是抽到了《水調》,唱的是陳十一郎“明月幾時有”的詞,也不能說是違規吧?


    陳公為什麽隻塞孟夫子的詩,不塞自己的詩?


    因為小陳我的詩本來就在十首金曲裏嘛!哈哈哈!


    硬是要小陳把自己的詩強行塞在曲庫裏,他也放不開自己的臉麵,不好意思。


    隻是如果是李季蘭唱的話,肯定是要給陳十一郎麵子,唱陳十一郎的詞的。(蘇軾:難道不是老子的詞嘛?)


    可是,想什麽不來什麽!


    接下來第六位出場的妹子,就抽中了《水調》!


    而且她也沒給陳十一郎什麽麵子,沒有唱“明月幾時有”;


    也沒有給隋煬帝、李隆基麵子,唱“天子愛風流”;


    而是唱的依附於韋後的前朝宰相李嶠《汾陰行》改變的《水調》:“年年秋雁飛”。


    直把陳十一郎氣得半死:


    你特麽都看到本作者坐在這裏了,你要是給我一個麵子,唱“明月幾時有”的詞,我明天在花榜小報上給你美言幾句,你的身價不就被抬上去了嘛!


    一點不曉得做人!


    而且李嶠因為韋後的關係,盡管三次擔任宰相,卻深為睿宗、玄宗夫子不喜,一貶再貶!


    尤其是開元二年,當今天子將其貶為“廬州別駕”,最後以70歲高齡就這麽死在合肥任上!


    妹子啊,妹子,你不僅情商低,不會做人,連起碼的政治覺悟也沒有啊!


    妹子本人也很委屈啊,我特麽根本沒聽過你這什麽“明月幾時有”,《水調》我隻會這麽一個版本的詞啊!


    最後得分果然不高,隻有五分!


    還沒等陳十一郎當麵指點這位姑娘,現場一陣騷動,紹生家的香爐也打起了精神!


    因為,暫列榜首的“昭陽仙子”登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