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問,陳武帝的都城建康在哪個方向呢?


    有什麽意義!


    陳後主陳叔寶在隋朝大兵壓境下束手就擒。


    百年滄桑之後,世間已經沒有了陳朝的建康,隻有大唐的江寧!(後世的南京!)


    你隻可以看到東風吹拂著長江,江流不以外物為轉移的,浩蕩著向東去……


    沒有這二十集,此電視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應該為5.8分;


    布景道具不錯的話,再加1分;


    加了這二十集,豆瓣評分上升到9.1,但是觀眾紛紛以“胡扯八道”“虐主”為由拒絕觀看,收視率暴降至原先的的10%。


    這裏麵不罵,還能說“好”的——


    就是眼前誇小陳的詩寫得“絕妙”的人了!


    而棄劇的人,就是眼前暴跳如雷的王文卿了:“胡說八道!胡言亂語!不知所雲!過分解讀!”


    王文卿甩開四弟申詩樹的手,手指都要點到陳成的鼻尖了:“我都不與你計較別的,就問你!陳武帝到了宣城,在哪裏釣了魚——我們宣城人都不知道,你卻又從哪裏知道的?”


    “這都已經過去兩百年了!”


    王文卿冷笑不止!


    陳成拱拱手:“在下是大唐會稽郡司馬陳公——諱‘定’之玄孫!”


    “公之祖父,乃是前南朝陳的宜都王!”


    宜都王陳叔明!


    後主陳叔寶的弟弟!


    陳宣帝的第六子!


    所以,陳成敘述著陳武帝光輝與頹唐過往,既是前朝故事,也是他的家事。


    我家老祖愛在哪釣魚在哪釣魚,你管得著麽?


    那時候整個江南都是我們陳家的!


    圍觀者“哦”了一聲,恍然大悟的樣子。


    陳成自報家世的手法也有點好玩,繞了一個大圈——


    他不直說自己是陳宣帝之後,或者更直接點說是陳霸先之後(仍有點小差別,因為宣帝是武帝的侄子而不是兒子),卻要先說自己曾祖父在大唐做的什麽官——


    意思就是:各位不要誤會哈,我們家雖然是“前朝餘孽”,現在卻已經“從良”了,也是好人哈,沒有什麽陰謀詭計的。


    之所以這樣,還不是因為小陳我實在是被你們那些不靠譜的謠言搞怕了麽……


    追溯到前朝,小陳我最多認個王,皇帝那是絕對不敢認的,我又不是陳叔寶的後代,更不是什麽陳朝正朔……


    四秀之長王中流長歎一聲,站起來道:“陳小友之詩,已有‘黍離之悲’矣!沒經過國破家亡的人,想寫出如此淒愴之句,絕頂難事!我三弟輸了,無話可說!”


    黍離之悲——這可是相當高的評價!


    黍離,出自詩經“王風”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說的是周朝東遷之後,東周大夫路過鎬京,看到埋沒在荒草中的舊時宗廟遺址,悲傷不已。千年來也不斷被傳唱著。


    後世被公認有黍離之悲的詩作,也就杜甫《春望》、劉禹錫的《烏衣巷》、薑夔的《揚州慢》等寥寥數首而已!


    陳成沒想到對方作為對手竟然能把自己抬高到如此位置,嚇了一跳!


    對王中流能夠對自己的詩不吝褒獎也十分感動!


    可問題是,大唐的長安、洛陽現在還好好的呢,你說小陳我有“黍離之悲”,不是誅心之論麽!


    別給老子添麻煩!


    “不敢當,不敢當!偶發感想罷了,哪有那樣的高度!”他這驚慌失措的樣子,反而與他此時的年齡相符合了,讓人覺得好笑。


    眾人也終於弄清楚明明王文卿屢次相激,他卻不肯吟哪怕一句“金戈鐵馬”——有陳朝宗室這層關係在,你太“尚武”了朝廷難免會懷疑你有謀反野心啊!


    王中流說王文卿“輸得無話可說”,王文卿自己卻不這樣認為!


    他分明還有很多話想說!


    “我不服!就算他這一首寫得極好,可他那所謂的‘第二首’是真的省卻了,還是寫不出來,仍然是兩說!”


    “隻要他拿不出能勝我的這第二首詩,想讓我服軟,門都沒有!”


    王文卿上躥下跳,對於老大擅自替自己做主的行為也格外不滿!


    蕪湖老哥看不過眼,宣城話都蹦出來了道:“他的第二首詩不是已經有了嗎!你莫要再‘芹西的’了!”(大聲鬼叫的意思)


    “在哪裏!我怎麽沒看到!”王文卿怒目,認為此人也是個為虎作倀之人!


    而且還是為“外地的虎”作倀!


    “你自己那首詩不就是麽!”


    “我自己——”王文卿一呆。


    看似又是一句“胡說八道”,可特麽還……


    真有道理……


    第一首,天下大亂。


    第二首,大英雄出來救民於水火。


    當陳霸先起兵之時,未嚐沒有王文卿所說“即戰應複擊楫業,襲扣胡奴跨馬歸”的忠君報國之思。


    來到蕪湖、宣城、當塗等地與侯景大決戰,也的確“狂風與浪爭熄日,隼影同虯嘯壑雷”。


    當他廢掉君主,自己稱帝,難道不正是覺得“一瞬黃龍成暮老”(梁武帝),其後“三朝吳帝事難為”(梁室宗親),所以幹脆自己出來當皇帝嗎?


    誠實地說,他當皇帝後,幹得挺不錯。


    肯定比年老佞佛後的梁武帝強,也比梁武帝的子孫們強。


    他的侄子陳宣帝當皇帝,也不錯。


    隻是後主陳叔寶確實太差勁了。


    王文卿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詩放在陳成這兩首中間,如此契合!


    如此天衣無縫!


    自己辛辛苦苦,簡直就是專門幫他寫的!


    王文卿惱啊,恨啊!


    更要命的是,王文卿也不得不承認,從對手今天數首詩的表現來看,他的詩力遠在自己之上,甚至在二哥之上!


    就算人家不用他王三秀的詩,自己寫,肯定也寫得比他要好很多!


    人家故意不寫,就是侮辱你啊!


    就是打著你的臉啊!


    我給你的詩添個開頭,續個結尾——


    就是為了告訴你,你的詩夾在中間,對比多麽鮮明,詩力多麽不濟!


    除了自己落敗後的沮喪,王文卿想到的最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麵!


    這小子,試圖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我王三秀認為,大丈夫,就要中流擊水,建功立業!


    可是這小子卻說,大丈夫即便做到這些,做得再好,最後免不了身死國滅,乃至被挫骨揚灰!永世不得超生!


    你的追求是虛無縹緲的!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這是——


    毀滅老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滅人格,誅人心!


    把問題轉到哲學境界的王文卿悲憤欲絕,目眥盡裂:


    “你們所有人,難道都被此人所蠱惑了嗎?”


    “此人的詩,的確夠好!”


    “可裏麵的思想,卻是有毒的啊!”


    搖著手指,咬著牙關,看著陳成簡直就要哭出來了:“紹生啊,紹生!我是萬沒想到,你竟然歹毒至斯啊!”


    陳成原本看著王三秀簡直要瘋掉了,嚇得不輕,再聽到他這句話,格外吃驚!


    指著自己,擰著眉頭,試探問:“我?紹生?”


    除了王三秀的另外三秀更意外:“你?不是?”


    蕪湖老哥一攤手,歎道:“難道不是——紹生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