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新綠卻溫柔,頻倚闌幹不可遊……


    情知已被山遮斷,晚日寒鴉一片愁……


    在場的人默念著這幾句,內心很受衝擊!


    陳成吟誦的這首詩,根源仍然是來自辛棄疾的詞,也是名篇:


    鷓鴣天·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因為“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這句可以用在愛情上的名句,小陳也是想不熟都難。


    不過這闕詞的好,不僅僅在這句會被人誤以為是現代情歌歌詞的“不信人間有白頭”,寫景卻也寫得極好。


    “柳塘新綠”,這是初春,塘中春波漲綠,已夠賞心悅目了,後麵“溫柔”何解?


    自然相對於嚴冬,初春的水顯得“溫”,但說它“溫柔”,卻已經是包含了主人公的感情——


    一塘春水,既倒映著天光雲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遊著對對鴛鴦或其他水禽自然可以聯想到與意中人歡聚之時是何等的“溫柔”了。


    這才是真正的“通感”,因為溫柔的可不是水,而是人嘛!


    後一句說“頻倚闌幹不可遊”讓人困惑——


    因為小陳不僅改動了兩個字,還調整了辛棄疾詞的語句順序。


    為什麽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杆上,一直凝望,卻不出去走走呢?


    下一句就給了答案:


    因為男女主人公已經被山巒所阻隔。


    沒有你,我一個人出去也沒有意思。


    寧願在欄杆這一直凝望,盼著你迴來(當然不可能迴來),而不能罷休。


    這也就知道了,第一句寫的美景,其實是對相逢時甜蜜的感觸,並不是此刻的心境。


    真到眼前呢?


    “晚日寒鴉”!


    落日的餘輝染紅天際,也染紅長亭古道和目之所極的一切,這是空間。


    夕陽愈來愈淡,夜幕即將降落,這是時間。


    也暗示了主人公在這裏一直停留的時間之久,內心自然是“一片愁苦”了!


    因此,盡管沒有用上“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這兩句新奇之句,光是“晚日寒鴉”與“柳塘新綠”就足夠把後世八十集的狗血言情劇表達得一清二楚了!


    什麽叫大家手筆?


    什麽叫“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這就是!


    小陳老實說,也隻是即興把這首爛熟於心的詞隨機重組了一下,誰知道依然如此清妙!


    (這既是原詞“工於發端,渾然一氣”的好處,也是格律詩的好處。雖然有時候說不過分拘泥格律也能流暢優美,但是遵從格律的話,打斷了順序,按照規則重組,依然可以得到一首符合音韻的好詩!王之渙的《涼州詞》由詩改詞便是另一個例子。)


    申詩樹原本還想說明一下自己和詩的“新愁”“舊愁”是有所指的,見人家的成品比自己高到不知哪裏去了,再做說明的話隻能是自討沒趣,隻能恨恨地憋著。


    盡管小陳已經說了這首仍然不是他所作,可是在場的人還是被此詩的高妙驚愕了半晌無話,也很清楚以申詩樹的才華,斷是寫不出這種句子來的。


    猥瑣發育了片刻,人群中又有人跳腳挑陳成的毛病道:“你既然說了,用的是高人的奇句,那自然不算是你自己的本事,便是抄抄組組,我有高人的詩,我也能做到!並不見得你的詩才就能高過申兄。”


    “依我看,要想較出高低,還是得寫自己的詩才行!”


    該言論又引起在場諸人的紛紛附和,認為有理。


    “他和的我的詩,感情我先前寫的那首,就不算是我的詩了嗎?”陳成笑道:“行!就依你們,要寫什麽題材,盡管放馬過來好了,我都奉陪!”


    這些人未免也太維護本地人了,硬是強詞奪理,陳成甚至都要有點理解假師兄紹生為何那麽張狂了!


    不說點狠話,這些人是真的不把你當迴事啊!


    申詩樹連續三次被陳成奚落,已然大怒,準備重新擦槍,與對方再來戰過。


    卻不想脾氣火爆的第三秀,王文卿一聲暴喝:“我來會會你!”拍拍申詩樹的肩膀道:“四弟且稍作休息,愚兄倒要教他一番做人道理!”


    “好。”陳成微微笑,誰來都不怕。


    “這是四秀的第三秀,王文卿——剛剛他在樓上大唿小叫,你也聽到過了。”蕪湖老哥不失時機地提醒陳成道,引起身邊人對他怒目相視。


    “多謝老哥介紹!”陳成還以為經過剛剛的事情,蕪湖老哥已經要拋棄自己,投入本地團的懷抱了呢!


    蕪湖老哥無視家鄉人的怒目,嘻嘻笑道:“我最喜歡的便是看熱鬧,越熱鬧才越好哩!——先前也說過了,王文卿與名字是相反的,他最喜歡的詠‘武’的。”也不知道怎麽的,他第一次看到陳成就覺得很投緣,可能長得好看的人總是在這上麵討巧。


    “詠‘武’?”陳成眨眨眼睛,宣城這地方,又不是什麽邊塞重鎮,還能出一個“邊塞詩人”不成?


    這倒是有點好玩了。


    而且有點好笑的是,“四秀”今天約戰的是孟浩然“門人”,孟浩然隻擅長山水詩,定然是不擅長邊塞詩的——


    那這三秀王文卿搞不好還是四秀用來對付紹生的“秘密武器”呢!


    盡管陳成很想看“四秀”和紹生“狗咬狗”(因為人家對他不客氣,現在小陳已經視雙方都為敵人了),可也很感興趣王文卿在這山水優美之地,究竟能寫出怎樣的“邊塞詩”或者說“戰爭詩”。


    “開始寫吧!”王文卿心情急躁,直接就抓筆在手,看小陳三不急、四不慌,很是不滿:“你缺什麽,盡管要!”


    陳成微笑:“我就想先看看你寫的什麽!”


    王文卿冷哼一聲,揮毫潑墨,筆走龍蛇,光是氣勢便讓在場宣城名士精神為之一振!


    王文卿畢竟年長申詩樹數歲,功力也比申詩樹高了不少!


    四秀中中氣最足、最豪邁的一位!


    寫起詩來,也從來是文不加點,一字不刪!


    很快,一首七律寫完,筆一扔,橫眉挑釁陳成。


    手下人連忙將他的詩吹幹,舉起來,給在場的人看——


    陳成一看,詩題寫的是“與大兄、二兄、四弟齊登宣州北望樓”:


    越主江台分野地,


    幹邪立此意崔巍。


    狂風與浪爭熄日,


    隼影同虯嘯壑雷。


    一瞬黃龍成暮老,


    三朝吳帝事難為。


    即戰應複擊楫業,


    襲扣胡奴跨馬歸!


    即便陳成抱著“江南文人難寫行伍豪情”的態度,粗粗一讀卻不得不說,氣勢的確頗高!


    王文卿見小陳訝異的樣子,自得一笑,乜斜道:“你說怎樣?”


    陳成歎了口氣,叉手道:“我不擅長寫軍旅題材的詩。”


    四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齊聲大笑,仿佛不出所料。


    江左文人也都紛紛鼓掌,喝起彩來!


    外地人,此番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