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師覺得現在是個好時代,好到他這樣的大名士不出來做官都不好意思。
真的是“北闕休上書”?
反話罷了。
真實的意思是:“魏闕心常在,金門詔不忘”。
隻不過當今天子雖然是“明主”,卻並非他想象中的那種明主。
太宗朝的馬周,“直犯龍顏請恩澤”。
可那也隻是太宗朝罷了。
唐太宗能被魏征氣得七竅生煙後說“會須殺此田舍翁!”
第二天仍然要對這個鄉巴佬客客氣氣的。
大唐天子怎麽可能代代如此呢?
何況就連太宗自己也不是能堅持到底的。
重孫李隆基就更加不會了,他生氣了,把下麵人亂棍打死的記錄屢見不鮮。
一旦失去了他的喜愛,再想贏得迴來也幾乎不可能。
孟老師如此,陳十一郎如此,張九齡如此,李林甫如此,廢太子李瑛如此——
唯一例外的那個人叫楊玉環。
偏偏這個時代的一切都與這個君主相關,文化的繁榮,經濟的昌盛,軍事的強大,得罪他幾乎很難在各方麵出頭——乃至日後大唐的衰落,同樣與他密不可分。
陳十一郎,能夠成為這第二個“例外”的人嗎?
又或者,可以不依賴這位“聖主”,開創一個新局麵?
無論如何,陳十一郎需要有點自己獨特的技巧。
……
“等這次病好了,十一郎與我學詩吧!”孟老師撚著胡須微笑道:“我年齡大了,是時候有一個真正的傳人了。”
他也看過陳成那些所謂的“原創”的詩,大多數人一生都寫不出陳十一郎的那些“作品”,孟老師自然不把陳成當作尋常少年看,這是的的確確的一個天才。
天賦甚至要超過他年輕的時候。
可是孟老師依然可以俾睨天下地對陳成說:你跟我學。
小朋友,你可以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陳成看著孟老師那認真且柔和的目光,腦袋忽然一熱:
這半年來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又有點想流淚的感覺——
因為得到一句當世大宗師的首肯,日後就不擔心沒有一身真本事了。
十一郎最缺的就是真本事。
至於人情世故,溜須拍馬——前世在酒店中摸爬滾打,跟各種人虛與委蛇,他可比孟老師、李白、杜甫這些人強多了。
“固所願,不敢求爾!”陳成一揖及地,深深埋下頭去。
孟浩然坦然受了他這一禮,這就算是正式的“拜師”儀式了:“能有十一郎這個傳人,也是上天對我的眷顧——你儀甫大兄,實在不是這塊料。”
孟老師的兒子“孟郊孟儀甫”(不是中唐那個孟郊),比乃父還要純粹,真的隻知道種田。孟浩然想想也無奈。
“‘夫子’現在真的是陳萇的‘夫子’了。”陳成嘻嘻笑道:“但是今天學生沒來得及,也沒準備‘束修’和‘乘壺酒’,當在來日補上。”
“我還有一樽極品的‘劍南道燒春’,當獻於夫子,與夫子浮一大白!”
孟老師一聽到“劍南春”的名字,眼睛都直了,讒得險些口舌冒火,按捺內心的騷動,無可奈何道:“我也知道酒不是個好東西,多次誤我大事,這次還險些要了我性命——可確實離不了,想必是腹中‘酒蟲’這幾個已經被餓癟了。”
師生二人相視大笑。
這時孟儀甫走進門來,見這一老一少喜氣洋洋的,十分納悶,問其故。
等知道了情況,孟儀甫喜道:“恭喜阿爺收得此等高徒!”
又對陳成道:“恭喜萇弟拜得名師!”
然後又道:“太好了!萇弟去把屋外的柴給劈了吧,迴頭我煮鮮魚羹來吃。”
陳成以為自己聽錯了,指著自己道:“我?去劈柴?”
孟儀甫大剌剌地在屋中坐定,翹起二郎腿道:“不是你是誰?”
“先前你是客人,自然得對你客客氣氣的。”
“如今,你是阿爺的入室弟子,我又是你大兄,你不去劈柴,難道你好意思讓大兄我去劈嗎?”
陳成:“……”
靠,失算了!
早知道也要等孟老大把今天的柴劈了再拜師的……
……
走出孟老師的草廬時,陳成趾高氣昂,仿佛得了奧運會冠軍似的——江森見了很奇怪,以前隻在東都二公子發達的那會兒,見到他這種模樣,之後已經頹廢好兩年了。
“我如今身份不同了,是孟夫子官方唯一指定接班人,你跟我說話最好客氣點!去——”陳成指著孟儀甫背迴來的木頭:“把柴劈了吧!”
“我?劈柴?”江森大感不公:“憑什麽孟大兄讓你劈柴,你卻讓我來?”
“嘿嘿,嘿嘿。”陳成諂笑道:“你不是我‘大哥’麽,你不罩著我,誰罩著我?”
“別來這一套!”江森頭搖得像撥浪鼓,然後走到柴堆旁:“劈成多大啊?”
……
一邊監督著江森劈柴,陳成一邊拿著木柴在地上畫來畫去。江森問他畫的是什麽——
“此即大唐之疆域圖是也!”陳成道:“看,這裏便是長安,這裏,便是洛陽。”
“那我們現在是在哪裏呢?”
“襄陽在這,房陵——在這。”
“那你畫的這些線條是什麽意思?”
“嘿嘿,這就是關鍵了。”陳成奸笑道:“你瞧,這個是王維王老師——他現在在長安做殿中侍禦史,9月有‘知南選’的任務,南下的時候會經過襄陽,他會來看望孟老師。”
“這個是太原王少伯,此刻他在嶺南,即將迴長安述職——歸程要經過襄陽,會來看望孟老師。”
“這個是江陵岑參,此刻正遊曆河朔——我們假借王少伯的名義,給他寫一封信,邀請他來襄陽與王少伯‘基友重逢’!”
“這個是湖州錢起,前度因為張丞相的關係,在荊州盤桓兩年,與孟老師有舊,也可以把他請過來!”
“最後,是我高叔叔!”陳成笑道,在地圖上一點:“但現在他不在睢陽家中,而在相州,我修書一封,不出半月,必定能把他請到襄陽來!”
“啊!二公子,你這是想要——”江森一激動,連柴也忘記劈了。
“舉行武林大會!”陳成得意地奸笑,確切地說,是借孟夫子的名義來辦武林大會,讓詩榜前幾位大神,齊聚襄陽,詩歌大戰,共襄盛舉!
此事必然是大唐詩壇極為轟動的大事,不愁沒有關注度!
自己也可以借著拜孟浩然為師和全權負責“天下第一詩道會”的契機,重出江湖!
讓陳十一郎的大名,再一次傳遍大唐!
真的是“北闕休上書”?
反話罷了。
真實的意思是:“魏闕心常在,金門詔不忘”。
隻不過當今天子雖然是“明主”,卻並非他想象中的那種明主。
太宗朝的馬周,“直犯龍顏請恩澤”。
可那也隻是太宗朝罷了。
唐太宗能被魏征氣得七竅生煙後說“會須殺此田舍翁!”
第二天仍然要對這個鄉巴佬客客氣氣的。
大唐天子怎麽可能代代如此呢?
何況就連太宗自己也不是能堅持到底的。
重孫李隆基就更加不會了,他生氣了,把下麵人亂棍打死的記錄屢見不鮮。
一旦失去了他的喜愛,再想贏得迴來也幾乎不可能。
孟老師如此,陳十一郎如此,張九齡如此,李林甫如此,廢太子李瑛如此——
唯一例外的那個人叫楊玉環。
偏偏這個時代的一切都與這個君主相關,文化的繁榮,經濟的昌盛,軍事的強大,得罪他幾乎很難在各方麵出頭——乃至日後大唐的衰落,同樣與他密不可分。
陳十一郎,能夠成為這第二個“例外”的人嗎?
又或者,可以不依賴這位“聖主”,開創一個新局麵?
無論如何,陳十一郎需要有點自己獨特的技巧。
……
“等這次病好了,十一郎與我學詩吧!”孟老師撚著胡須微笑道:“我年齡大了,是時候有一個真正的傳人了。”
他也看過陳成那些所謂的“原創”的詩,大多數人一生都寫不出陳十一郎的那些“作品”,孟老師自然不把陳成當作尋常少年看,這是的的確確的一個天才。
天賦甚至要超過他年輕的時候。
可是孟老師依然可以俾睨天下地對陳成說:你跟我學。
小朋友,你可以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陳成看著孟老師那認真且柔和的目光,腦袋忽然一熱:
這半年來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又有點想流淚的感覺——
因為得到一句當世大宗師的首肯,日後就不擔心沒有一身真本事了。
十一郎最缺的就是真本事。
至於人情世故,溜須拍馬——前世在酒店中摸爬滾打,跟各種人虛與委蛇,他可比孟老師、李白、杜甫這些人強多了。
“固所願,不敢求爾!”陳成一揖及地,深深埋下頭去。
孟浩然坦然受了他這一禮,這就算是正式的“拜師”儀式了:“能有十一郎這個傳人,也是上天對我的眷顧——你儀甫大兄,實在不是這塊料。”
孟老師的兒子“孟郊孟儀甫”(不是中唐那個孟郊),比乃父還要純粹,真的隻知道種田。孟浩然想想也無奈。
“‘夫子’現在真的是陳萇的‘夫子’了。”陳成嘻嘻笑道:“但是今天學生沒來得及,也沒準備‘束修’和‘乘壺酒’,當在來日補上。”
“我還有一樽極品的‘劍南道燒春’,當獻於夫子,與夫子浮一大白!”
孟老師一聽到“劍南春”的名字,眼睛都直了,讒得險些口舌冒火,按捺內心的騷動,無可奈何道:“我也知道酒不是個好東西,多次誤我大事,這次還險些要了我性命——可確實離不了,想必是腹中‘酒蟲’這幾個已經被餓癟了。”
師生二人相視大笑。
這時孟儀甫走進門來,見這一老一少喜氣洋洋的,十分納悶,問其故。
等知道了情況,孟儀甫喜道:“恭喜阿爺收得此等高徒!”
又對陳成道:“恭喜萇弟拜得名師!”
然後又道:“太好了!萇弟去把屋外的柴給劈了吧,迴頭我煮鮮魚羹來吃。”
陳成以為自己聽錯了,指著自己道:“我?去劈柴?”
孟儀甫大剌剌地在屋中坐定,翹起二郎腿道:“不是你是誰?”
“先前你是客人,自然得對你客客氣氣的。”
“如今,你是阿爺的入室弟子,我又是你大兄,你不去劈柴,難道你好意思讓大兄我去劈嗎?”
陳成:“……”
靠,失算了!
早知道也要等孟老大把今天的柴劈了再拜師的……
……
走出孟老師的草廬時,陳成趾高氣昂,仿佛得了奧運會冠軍似的——江森見了很奇怪,以前隻在東都二公子發達的那會兒,見到他這種模樣,之後已經頹廢好兩年了。
“我如今身份不同了,是孟夫子官方唯一指定接班人,你跟我說話最好客氣點!去——”陳成指著孟儀甫背迴來的木頭:“把柴劈了吧!”
“我?劈柴?”江森大感不公:“憑什麽孟大兄讓你劈柴,你卻讓我來?”
“嘿嘿,嘿嘿。”陳成諂笑道:“你不是我‘大哥’麽,你不罩著我,誰罩著我?”
“別來這一套!”江森頭搖得像撥浪鼓,然後走到柴堆旁:“劈成多大啊?”
……
一邊監督著江森劈柴,陳成一邊拿著木柴在地上畫來畫去。江森問他畫的是什麽——
“此即大唐之疆域圖是也!”陳成道:“看,這裏便是長安,這裏,便是洛陽。”
“那我們現在是在哪裏呢?”
“襄陽在這,房陵——在這。”
“那你畫的這些線條是什麽意思?”
“嘿嘿,這就是關鍵了。”陳成奸笑道:“你瞧,這個是王維王老師——他現在在長安做殿中侍禦史,9月有‘知南選’的任務,南下的時候會經過襄陽,他會來看望孟老師。”
“這個是太原王少伯,此刻他在嶺南,即將迴長安述職——歸程要經過襄陽,會來看望孟老師。”
“這個是江陵岑參,此刻正遊曆河朔——我們假借王少伯的名義,給他寫一封信,邀請他來襄陽與王少伯‘基友重逢’!”
“這個是湖州錢起,前度因為張丞相的關係,在荊州盤桓兩年,與孟老師有舊,也可以把他請過來!”
“最後,是我高叔叔!”陳成笑道,在地圖上一點:“但現在他不在睢陽家中,而在相州,我修書一封,不出半月,必定能把他請到襄陽來!”
“啊!二公子,你這是想要——”江森一激動,連柴也忘記劈了。
“舉行武林大會!”陳成得意地奸笑,確切地說,是借孟夫子的名義來辦武林大會,讓詩榜前幾位大神,齊聚襄陽,詩歌大戰,共襄盛舉!
此事必然是大唐詩壇極為轟動的大事,不愁沒有關注度!
自己也可以借著拜孟浩然為師和全權負責“天下第一詩道會”的契機,重出江湖!
讓陳十一郎的大名,再一次傳遍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