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捷屬下兵力不多,隻有區區五千人。


    他令吳如孝領後二軍,守鎮江的西麵、南麵,確保天京至鎮江交通暢通,主要對手是清軍向榮部。向榮已是欽差大臣,專辦江南軍務。


    左七軍則主要負責鎮江的城防、江防,還要負責防衛鎮江東麵,主要對手是清江蘇巡撫楊文定部。


    向榮見太平軍占據金陵,開始率領數萬大軍向天京東麵進發,擺出爭奪天京、鎮江的架勢。


    楊文定本來負責守衛鎮江,如今丟了鎮江,正恐被清廷治罪,亦糾偏了上萬兵勇,以常州為基地,從東麵威逼鎮江。


    以五千人守衛鎮江,還要確保天京至鎮江交通暢通,吳捷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太平軍攻占鎮江,繳獲大量糧食彈藥,後勤給養是不成問題的。擺在吳捷麵前最緊迫的,還是兵源問題。


    若要募兵,最簡單易行的便是強拉壯丁。華夏人丁興盛,江南人口尤其稠密。


    按照太平軍的慣行做法,隻要部隊下一次鄉村,就能強行抓來許多農民。隻要在鎮江城內推行男女別營,就能強行將鎮江市民轉為太平軍兵勇。


    可這樣的新兵一上戰場就大量潰退,反而成為太平軍的累贅。吳捷絕對不會采用這種做法,既失民心,又帶壞部隊。


    清軍常備軍不多,遇有戰事往往臨時募勇,或依托鄉間財主自行練勇,或花重金招募壯勇。但華夏一向重文輕武,特別是江南一帶,即便是普通農民,也恥於當兵。


    清軍臨時募來的壯勇,多是城市裏的無業遊民、地痞流氓,往往還未和太平軍戰鬥,就望風而逃。


    吳捷招募新兵,既不要強拉新兵,也不要招募城市遊民。他別出心裁,準備從農村貧民中招募新兵。


    農村貧民沒有土地,卻是農村人口的主體,也是華夏人口的主體。隻要分給他們土地,就能取得他們的支持。


    平均地權,把農村土地收歸國有,統一分給農民,這是近代華夏土地革命的核心問題。


    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掌握了破解內憂外患的鑰匙。到時,要糧有糧,要兵有兵,還會愁手上兵力單薄嗎?


    然而,吳捷鎮守鎮江,卻不能貿然推行分田到戶。


    一方麵,鎮江離天京太近,一有風吹草動,洪楊就會警覺。分田到戶這樣的措施,動作太大,難免不會觸動洪楊二人敏感的神經。以吳捷現有的力量,根本不能和他們分庭抗禮。


    另一方麵,清軍大兵壓境。鎮江地處漕運咽喉,乃敵所必爭之地。這也決定了,吳捷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防禦戰鬥上,沒有多餘的力量推行分田到戶。


    吳捷知道,天京糧食短缺,楊秀清正在醞釀西征。安徽、湖北都沒有強有力的對手,西征軍一定能夠長驅直入,一路勢如破竹。


    隻要西征軍順利,天京就能確保無虞。吳捷、羅大綱就得老老實實地呆在鎮江、揚州坐冷板凳,麵對向榮、琦善這兩支清軍最能打的部隊,替西征軍、北伐軍吸引火力。


    這是楊秀清的如意算盤。


    楊秀清不知道的是,曾國藩正在湖南加緊編練湘軍。勢如破竹的太平軍將在湖南遇到湘軍,被初出茅廬的湘軍打得落花流水。


    西征軍大敗之時,便是吳捷、羅大綱獲得起用之時。在參加西征之前,吳捷得加緊擴軍。


    聽康可銓報告,後二軍軍心不穩,很多新兵蠢蠢欲動,出現了開小差的現象。吳如孝的對策簡單粗暴,就是在新兵臉上刺字,受到康可銓的激烈反對。有些新兵為了逃跑,寧願毀容,刮去臉上的刺青。


    吳捷要擴軍,首先要得到民心。他沒法大規模實施分田到戶政策,隻好先拿“公田”下手。在江南,“公田”十分普遍,幾乎占到全部土地的一半,特別是“寺田”、“族田”,遍地都是。


    此類“族田”、“寺田”以公共之田做偽裝,在客觀上也能起到緩和土地矛盾的作用。因此,江南雖然人多地少,但農民起義不多,不像廣西、湖南等地遍地都是會黨。


    所謂“寺田”是寺廟的田產。鎮江佛教昌盛,名刹很多多。例如金山上有金山寺,許仙和白素貞的愛情故事便源於此。北固山上有甘露寺,是劉備和孫夫人政治婚姻的見證。焦山上有定慧寺,始建於東漢年間,曆史極為悠久。


    鎮江的寺廟香火旺盛,田產也極為可觀。太平軍滅絕佛教,鎮江的和尚逃散一空,吳捷正好可以把寺田平分給貧民。


    所謂的“族田”是宗族內的公田。明清年間,華夏宗族勢力強大。皇權隻到縣城一級,無法深入鄉間,全靠族長維持鄉間秩序。


    族長行使族權的經濟基礎,便是“族田”。族長控製族田,固然可以在族內組織教育,賑濟災荒,興辦公共事業。但大多數情況下,族長以族田控製族權,譬如逼迫族人服從族權,逼迫寡婦守節,逼迫幼女纏足,打擊新興思想,是農村社會進步的最大阻礙。


    蘇南、浙北一帶,族田尤其昌盛。在無錫、蘇州有些地方,族田竟然占到當地土地的四五成。


    吳捷沒收族田,也就能夠摧毀鄉間的宗族秩序,將政權觸角順利伸向農村。


    當然,吳捷把寺田、族田分給無田少田的貧民,貧民也就有義務到太平軍中服役,有義務向太平軍繳納田賦。


    很多貧民幾輩子都是佃農,做夢都想有一畝自己的水田。吳捷燒毀田契,無償把寺田、族田的土地分給他們,他們感恩戴德。為了保衛這得之不易的水田,他們自然也會踴躍參軍,站在太平軍這邊。


    平分寺田、族田的工作由吳捷親自抓,分派雷振邦、康可銓在左七軍、後二軍防區內實施。


    不得不說,這種土地改革隻是革了“公田”,並未觸及地主的“私田”。形勢所逼,吳捷也隻能暫時這樣。


    這天,吳捷來到金山附近,視察平分寺田情況。這裏是左七軍的防區,由雷振邦負責分配土地。


    聽說太平軍統帥來了,在場的農民紛紛湧了上來。他們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卻個個精神狀態振奮,全無往日萎靡不振、麻木不仁的頹態。


    一見到吳捷,眾人紛紛跪下,說道:


    “我們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才遇到大帥這樣的明君。”


    “大帥把田地分給我們,我們從此也有了自己的田地,從此也就有了盼頭。”


    “小人家裏世世代代都是佃農,一年到頭辛苦勞作,過年時連口熱飯都吃不上。大帥為我們貧苦佃農作主,我們感激不盡,今生今世甘願為大帥做牛做馬。”


    ……


    雖然老百姓說得有些誇張,但看得出來,他們都是真心的,都發自內心地擁護吳捷。


    吳捷心情澎湃,自己曆盡艱辛,多次經曆槍林彈雨,多次身陷絕境,好不容易在太平軍中掙下一份功名,榮膺炎一將軍,統率左七軍和後二軍。


    與顯赫的官位相比,吳捷更樂意聽到老百姓樸素的讚美聲。將來,他還要以複興會為骨幹力量,把老百姓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吳捷熱淚盈眶,對老百姓們說道:


    “父老鄉親們,我們左七軍和後二軍是一向關愛百姓的,把公田平分給大家,讓大家有田耕,也是我們的愛民之舉。希望大家珍惜手中的田地,好好耕田,按時交賦。希望大家擁護我們左七軍和後二軍,踴躍報名參軍,保護大家的家園,保護大家的田產。”


    老百姓們紛紛表示,會熱烈擁護吳大帥,努力種田,積極參軍。


    數百本地百姓推著近百輛小車路過,小車上載滿了糧食、油鹽。看到太平軍在此,一個鄉紳飛也似地跑過來,翻身就拜,說道:


    “這位大帥,敝人是丹徒楊大財主的管家,受主家委托,特向大帥獻米五百石、油五十升、鹽兩百斤,請大帥笑納。”


    吳捷入駐鎮江後,不少地主憚於他的威名,紛紛過來送糧送財。他們表麵上說是要犒勞太平軍,實則要討好吳捷,請吳捷不要沒收他們的財產。


    雖然財主貪財,但畢竟是華夏社會精英。日後複興會發展工業,興辦教育,還得倚重他們。


    吳捷不便和他們翻臉,便笑著說道:“迴去告訴楊大財主,他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有一點,請他務必照辦,以後收佃農租子,最多隻能收取三成。若他不依,我必興兵討伐,把他的田產充公。”


    吳捷雖然笑著說話,那鄉紳卻聽得膽戰心驚,忙不迭地說:“大帥一心為民,我們豈有不從之理。請大帥放心,今年開始,我們一定減輕租子。”


    當時,蘇南一帶田租,一般在六七成左右。吳捷強迫地主減租到三成,直接將租子腰斬一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第一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晚清第一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