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清晨,左七軍拔營,開始順流而下。


    經過太平軍的掃蕩,九江下遊的清軍紛紛潰敗。吳捷在九江又籌得上百民船,讓騎兵營也全部上船。左七軍全軍乘船,直追先鋒軍而去。


    羅大綱和賴漢英早在24日便奪取了安慶。安慶是當時的安徽省會,地處金陵上遊,是長江下遊交通樞紐、兵家必爭之地。安慶一失,能夠屏護金陵的隻有蕪湖了。


    28日,左七軍先鋒抵達安慶。此時,韋昌輝的後衛軍正在安慶一帶集結休整。


    吳捷並不在安慶停留,繼續向東進軍,先後越過後衛軍、中軍,於3月2日進抵銅陵,在此追上賴漢英、羅大綱,歸入先鋒軍序列。


    賴、羅二人在銅陵縣城為吳捷接風。三人相見,甚是高興,有說不完的話。


    一見麵,吳捷便問起安慶之戰的情景。他說:“安慶為安徽省會,又是金陵鎖鑰、長江江防要點。羅大哥和賴國舅智勇雙全,不知怎麽打下的安慶?”


    說起安慶之戰,羅大綱眉飛色舞,向吳捷簡要敘述了安慶之戰的經過。原來,守安慶以守小孤山要塞、宿鬆縣為要。眼見太平軍大軍壓境,守衛小孤山、宿鬆縣的清軍一觸即潰。


    羅大綱笑得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說:“老弟,你可別不信,這小孤山要塞,我們先鋒軍一槍沒放就拿下來了。”


    吳捷笑著說:“原來清妖如此不中用,一聽到大哥和國舅的威名,就忙不迭地逃跑了。”


    小孤山要塞、宿鬆縣一失,安慶門戶大開,太平軍得以長驅直入,直逼安慶。


    清朝欽差大臣、兩江總督陸建瀛首先潰逃,倉皇逃往下遊。主帥一逃,安慶城內的文武大員更加動搖。


    安徽並不富裕,安慶城也不大,城牆高不到兩丈,城內外隻有四千多兵勇,根本抵擋不住太平軍的虎狼之師。


    安徽巡撫蔣文慶本想移師廬州,可他是巡撫,有守土之責,不能輕易離城。此人總算有些膽量,沒有擅離職守。


    安慶城內存有餉銀五十萬兩,蔣文慶委托安慶知府將餉銀運到廬州,以圖後舉。但知府膽小,自己先逃出了城。布政使見狀,自告奮勇去押運餉銀,實則步知府後塵,隻身倉皇逃命。


    24日清晨,太平軍羅大綱、賴漢英部進抵安慶城南,在長江北岸登陸。


    講到這,羅大綱洋洋得意,問吳捷道:“老弟,你知道我們先鋒軍是怎麽進的安慶城嗎?”


    吳捷當然不知道了。


    羅大綱說:“老弟絕對想不到。我們在城南百姓家借了數具梯子,又在軍中招募五十個牌尾,由陳丕成率領,乘著夜色爬上了南門。城頭上的清妖還要抵抗,奈何陳丕成甚是悍勇,一人解決了兩個清妖。


    “其他清妖見狀,紛紛跳下城頭。陳丕成打開南門,天軍一擁而入。城內清軍不敢抵抗,從城北奪路而逃。安慶城防瞬間瓦解,先鋒軍再次奪下堅城。”


    又是陳丕成,小小年紀便立功無數,將來前途不可限量矣。


    吳捷忍不住問道:“大哥,陳丕成今年就要脫籍成‘牌麵’了吧。”


    太平軍兵製,童子兵十六歲之前稱“牌尾”,滿十六歲之後脫籍,成為“牌麵”,也即正式軍人。


    陳丕成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英王陳玉成。


    羅大綱說:“不錯,他今年就要滿十六歲了。待奪了金陵,天王必會大賞功臣。陳玉成有叔叔陳承鎔作奧援,又智勇雙全,將來成就不會小。”


    若能爭取陳丕成加入複興會,無疑也是件大功勞。吳捷眼神一動,被羅大綱逮個正著。像是讀懂了自己的心思一樣,羅大綱說道:


    “陳丕成心氣太高,又迷信拜上帝會,為人精明,我不能把他放在身邊。而且,他叔叔陳承鎔和天王、東王走得很近,深得二人信任。此人做我親兵一年多,對我還算忠心,但我始終不敢信任他。等他脫籍時,我得把他打發到別處去。”


    吳捷點點頭,由陳丕成想起李壽成,說道:“我在九江時,遇到一個將才,名叫李壽成,現在胡以晄丞相手下做先鋒。此人雖是個旅帥,但有大才,不知兩位大哥是否聽說過?”


    賴漢英點點頭,說道:“從武昌出發時,我在北路軍佐助胡丞相,見過李壽成。此人確是個人才,隻因資曆太淺,名聲還不顯赫。”


    吳捷看了眼賴漢英,笑道:“我在九江時極力籠絡他,向東王保舉他,又送給他一百撚子。他在軍中沒什麽根基,兩位大哥日後遇到他,可以盡力籠絡他,鼓動他加入複興會。”


    羅大綱若有所思,說道:“你二人既說他是人才,他必有過人之處。到時我留心便是,若有機會,便想辦法籠絡他。隻是,老弟好不容易招到五百撚子,一出手就送出去一百個,未免太闊綽了。”


    吳捷笑笑,便把撚子犯上作亂、李壽成及時救駕的事說了一遍。羅、吳二人感歎不已,稱讚吳捷處置得當。


    正是中午,到了開飯時間,親兵送來酒菜,三人邊吃邊聊。羅大綱想起錢糧的事,說道:“吳老弟,你猜下,我這次和賴國舅打下安慶,繳獲多少錢糧?”


    羅大綱喜歡賣弄,吳捷了解他,隻推說不知,催促他快講。羅大綱說:


    “安慶城內藏有餉銀近五十萬兩,製錢四萬餘串。府倉、太湖倉、常平倉三座糧倉,共有米穀三萬餘石。另有大炮、彈藥、軍械、輜重等無算,真可謂收獲滿滿。”


    安慶是安徽的省城,城內藏有錢糧無數。先鋒軍繳獲如此巨大,也無需大驚小怪。


    隻是,按照太平軍的“聖庫”製度,一切繳獲都要納入聖庫,由典聖庫等統一調配物資。實際上,各路軍頭往往私自截留繳獲的物資,這已是太平軍中沒有公開的秘密。


    吳捷當然要奉承羅大綱一頓,好討他的歡心。


    賴漢英接著說:“我和大綱決定,截留二十萬兩白銀,留做複興會活動經費。”


    這是公事,吳捷也不推脫,說道:“有經費是極好的。如今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弄塊根據地。我估計,等天軍打下金陵,就要發動北伐、西征。到時候,咱們一起努力,爭取拿下九江,做為複興會的大本營。”


    賴漢英想了想,說道:“天王這邊,我會向他進言,幫助老弟鎮守九江。至於北伐嘛……”


    賴漢英猶豫不語。羅大綱接下話茬,說道:“天軍定都金陵,孤軍北伐,兇多吉少矣。咱們千萬不可參加北伐,西征卻是可以的。”


    吳捷眼前一亮,為羅大綱的見識所折服,說道:“東王可以不留人守九江,卻不應該不留人守安慶。這安慶是金陵門戶,守住安慶,就能阻擋住向榮、琦善的大軍。此時棄守安慶,等打下了金陵,還得迴過頭來和清妖爭奪安慶,難免又要大費周折。”


    此刻,太平軍中軍在池州,後衛軍還在安慶。


    清軍共有兩支生力軍,頗能戰鬥。一支由欽差大臣琦善率領,正在廬州一帶逡巡不前。另一支由欽差大臣向榮率領,正在九江一帶逡巡不前。


    琦善和向榮都是官場老油子,對當前局勢洞若觀火。太平軍五十萬大軍,水陸齊下,清軍根本守不住金陵。若他們不自量力,膽敢前往金陵支援,必將玉石俱焚。


    曾國藩評價當前的局勢,說清軍假若援助金陵,則“先到先敗,後到後敗,同到同敗,不到不敗”。向榮和琦善都深諳此中奧秘,兩人稱病不前,試圖保存己方實力,進而保住自己的頂戴。


    客觀來說,這的確是二人解決當前困境的“最優解”。二人稱病不前,坐視金陵陷落,卻也保存了各自的實力,為清廷保留了有生力量。


    日後,二人分別在揚州、金陵近郊孝陵衛,組建清軍江北、江南大營,長期圍困天京,成為太平軍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靨。


    洪楊二人已經決定放棄安慶重鎮,全軍進攻金陵。


    若說放棄九江,尚能理解。但安慶離金陵近,放棄安慶實屬不該。這個決定,未免暴露了楊秀清戰略眼光不足的毛病。


    三人也為此歎息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第一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晚清第一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