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二次西征前,吳捷曾向參戰的高級將領強調過,複興軍打下湖南、湖北後,不會在西麵繼續擴張。屆時,複興軍得停止軍事行動,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基層政權上。


    總體上,二次西征比較順利。湖南方麵,南路軍預計將在8月中旬完成對湖南全境的軍事占領。


    盡管吳捷並不主張繼續擴張,南路軍仍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很多人向司令部寫信,建議繼續發動攻勢。


    特別是,廣東經濟發達,受到英國艦隊的軍事威脅。清軍在廣州附近集結了精銳部隊,在粵北疏於防備。若複興軍此時從湖南攻入廣東,必能得手。


    但吳捷堅持既定戰略,不準在西征方向上繼續擴張。他熟悉近代史,對於當前形勢有著不同凡人的理解。


    1856年3月底,克裏米亞戰爭正式結束。英國、法國、沙俄等歐洲列強紛紛調頭東向,把目光投向東亞。


    1856年10月,英國人借口“亞羅號”事件,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西方稱之為“亞羅戰爭”。


    同年,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與英國人組成英法聯軍,加入第二次鴉片戰爭。


    但直至1857年12月,第二次鴉片戰爭尚未發生大的戰事。因為這一年發生了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規模宏大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稱之為“第一次民族獨立戰爭”,英國稱之為“印度兵變”。


    英國艦隊本打算借口“亞羅號事件”侵略華夏,中途得知印度發生兵變,隻得調頭返航至印度,鎮壓印度民族起義。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印度民族大起義對東亞局勢亦產生了重大影響。英國人鎮壓完印度起義後,解散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展開全方位的、直接的殖民統治。


    英國對印度的控製大大加強,從此開始以印度為前進基地,侵略緬甸、阿富汗、中國等亞洲國家。


    如今是1857年7月,英軍主力仍在印度,在廣東存在感一般。而廣東方麵剛剛鎮壓完天地會起義,練就了一支編配新式槍炮的綠營。


    複興會對湖南的占領尚未完成,擴軍也未完成。此時進攻廣東,將極大地拉長補給線,並不明智。


    吳捷發動二次西征,把複興軍精銳都抽調至兩湖戰場。此舉使複興軍能夠順利殲滅湘軍主力、奪占湖南湖南,但也造成天京戰場兵力空虛,戰事皆連不利。


    清軍江南、江北兩大營共有綠營精銳約七萬人。其中江南大營有四萬人,和春為統帥,張國梁副之。江北大營約有三萬人,德興阿為統帥。


    太平軍一破江南、江北兩大營沒多久,天國爆發天京事變,未能追殲清軍江南、江北兩大營殘餘。清軍借助天京事變,重建江南、江北兩大營。


    清軍兩大營七萬人是綠營中的精銳,也是清朝正規軍中唯二的能夠進行機動作戰的精銳部隊。(另一支為僧格林沁的馬隊,負有護衛京畿之責,不能輕易離京。)


    如今,清軍兩大營趁複興軍主力在二次西征,正在加緊圍攻天京、鎮江。清軍主攻鎮江,準備先拿下鎮江,再集中兵力進攻天京。


    在清軍看來,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首都,也是複興軍的老巢。攻克天京,對於清軍來說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但對吳捷來說,複興會的核心根據地在江西九江,天京的得失並不像清軍想象的那麽重要。


    所以,他敢於集中兵力,冒著丟失天京的風險,毅然決然發動二次西征。


    現在,二次西征取得空前大捷,天京方麵卻接連告警。據留守天京的康可銓匯報,複興軍在天京以東隻剩鎮江一座孤城,就連瓜洲都被清軍攻占了。


    鎮江守將為太平軍吳如孝,與鎮江城外的秦日綱互相支撐,勢難持久。康可銓估計,鎮江城撐不過這個冬天,必會被清軍所破。


    客觀上來講,秦日綱在天京以東主持戰事,手下不到一萬五千太平軍,卻要對付清軍兩大營七萬人,確實難以抵擋。


    以康可銓的能力,守衛天京還是不成問題的。但吳捷決定趁此機會,從西征戰場抽調兵力,迴師東征,一勞永逸地解決清軍江南、江北兩大營,攻占江蘇、浙江膏腴之地。


    他剛向湖南軍政委員會透露了東征之事,左宗棠立馬發言道:


    “會長天資英縱,複興軍所向披靡,何不出奇製勝,派遣一支精兵,直取燕京呢?”


    此話一出,連黃冕都大吃一驚。左宗棠畢竟是舊知識分子,受過忠君孝悌的教育。


    如今,他卻急著獻計給吳捷,是為了報複鹹豐誅殺左宗棠的密諭?還是他性格使然,大嘴巴的的毛病又犯了呢?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吳捷連想都沒多想,說道:“太平軍曾孤軍北伐,兩萬老兄弟全軍覆沒。殷鑒不遠,我們要先鞏固好沿江根據地。北伐的事,要從長計議,先做好萬全的準備。”


    左宗棠頗不服氣,說道:“會長,當年明朝永樂帝南下靖難,幾乎隻靠一支孤軍直取南京。奪下南京之後,建文帝死難,明朝皇位立馬傳至永樂帝手中,漢地十三省絕少有反抗者。


    “燕京為清朝首都,隻要咱們能夠奪下燕京,各省必有響應者。這比我們一省一省的征伐可要簡單、快捷多了!”


    左宗棠神情鄭重,吳捷不得不認真對待他的提議。他想了想,對道:


    “永樂帝南下靖難,奪下了建文帝的皇位。這在當時人的觀念裏,此事乃是朱家的家事。若我們北取燕京,在時人看來,無異於改朝換代,各省恐怕難有響應。”


    左宗棠正要分辯,馮桂芳卻搶先說道:


    “也不盡然。清朝與元朝一樣,乃異族統治漢族。當今的華夏,滿人不超過一百萬人,八旗兵丁不超過二十萬,漢人卻有四億人。


    “觀當今的清朝,清廷中樞仍然把滿漢之防擺在內憂外患的首位。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鎮江的八旗守軍為了防止漢人給英軍帶路,對鎮江的漢人實行預防性屠殺。


    “曾國藩率領湘軍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卻始終得不到鹹豐的信任,不給官,不給餉。地方漢族士紳也與清廷離心離德,若我們能夠直取燕京,各省必定會有響應者。


    “直取燕京,可以釜底抽薪,直擊清廷命門。到時,不說各地督撫群起響應,天地會、白蓮教等會黨也會見機而起……”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左宗棠也不甘示弱,獻計道:“太平軍北伐,走的是陸路。我們複興軍水師強盛,可以組織一支艦隊,走海路直抵天津。


    “然後,陸師在大沽口登陸,水師炮艇沿海河溯往內陸,先奪天津,再奪燕京,完全可行!”


    馮桂芳是左七軍軍長,堪稱複興會第一流的人才。左宗棠之才更不必說,得到了曆史的檢驗。


    他們兩個人都主張北伐應優先於東征,使吳捷不得不鄭重考慮北伐之議。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銀票+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第一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晚清第一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