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在涼州道也算的上是大家族了,作為這一代的領軍人物,周俊彥曾經位列當朝尚書,可因為自己的原因,辭官迴到了涼州道,半路上又被李朝宗請過來當了涼州道靖邊府的知府,雖然官階不高但是責任重大,現在的涼州道的道府空缺出來,這個職務早晚都是他的。
這裏單獨說一下,道府為一道最高的行政長官,而都督則是一道最高軍事長官,這個都督是不長設的,因為各道都有戰兵,而各道的戰兵歸各軍的將軍節製。
作為涼州道的大族,現在在涼州道也算得上唿風喚雨的大人物之一了,當然會有很多人想跟他扯上關係,這不就有很多人把主意打到了周靜姝身上,作為周家的獨女,不僅模樣出眾,而且知書達理,將這等女子娶迴家中,別的不說,以後在涼州道想謀個官身還不是輕而易舉?
可偏偏周俊彥卻不管是誰來,一律都推辭出去,甚至自己家中人介紹的也一樣,就連看都不看一眼,周俊彥的幾個族兄弟,甚至一母同胞的兄弟介紹來的人也一樣,他現在就盯著路朝歌了,而且自己的閨女對路朝歌也有好感,可路朝歌這邊雖然來過,但是一直沒將婚事定下來,作為一個好麵子的讀書人,也不可能直接告訴所有人,我家閨女許給誰誰誰了,若到時候路朝歌這小子不認賬,他的老臉還往哪放。
而周靜姝卻要淡然的多,她知道路朝歌領兵出征了,所以她也不著急,況且這件事女兒家家的顯得太著急也不好,可最近家裏人總是在她耳邊念叨,這家少年如何如何,那家少年怎麽怎麽,可她都聽不進去,在她的心裏,這些人拍馬都趕不上路朝歌。
周靜姝的貼身小丫鬟跟在自己家小姐的身邊,說道:“小姐,你都不知道,這幾天那個姓劉的公子,天天都來府上,老爺都跟他說了,他就是不死心,你說路少爺也是,自從上次來了之後就再也沒來過,你說他是怎麽想的啊?”
“他是做大事的人,聽說前段時間領兵出征了,這幾天剛剛到家。”周靜姝點了點小丫鬟桃兒的腦袋,道:“這些事爹爹自有主張,不用去理會,這些人更多的其實是想和我家聯姻,也好給將來為官打個基礎。”
“小姐,這些人端是不要臉呢!”桃兒氣鼓鼓的說道:“功名不是要靠自己嗎?為什麽要靠關係?”
小丫鬟桃兒對這裏麵的彎彎繞知道的不多,她是個心思單純的,要不然也不會被留在周靜姝的身邊。
周靜姝對桃兒的話雖然讚同,可她也知道這裏麵的醃臢事太多,不是一句兩句能解釋的通的,而且桃兒心思單純,在她身邊也不需要那麽複雜。
此時的周府門外,那真算的上是車水馬龍了,那一個個長相頗為周正的少年郎,打扮的跟新郎官似的,都是為了能讓周靜姝看上一眼,可到現在為止,周靜姝一個人也沒見過。
路朝歌走在這群人身邊,身後跟著兩個親兵,手裏拎著禮物,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少年郎,在看看自己這一身行頭,對身後的親兵說道:“我穿這身是不是太草率了?”
路朝歌本想著過幾天再來,可實在是架不住自己那嫂子天天在耳邊磨叨,這不剛完成祭奠,就被自己那嫂子趕了出來,連禮物都準備好了,沒有辦法的路朝歌隻能帶著兩個親兵來了這邊。
“少將軍,要不咱們找個地方換身衣服?”一個親兵低聲道:“你這一身確實寒酸了些。”
路朝歌的衣服其實並不寒酸,隻是和這些‘花枝招展’的少年比起來,確實要差了不少。
“沒必要吧!”另一名親兵道:“咱們就過去遞上拜帖就成,周家又不是不知道少將軍的身份,還能憑一身衣服就把少將軍給打發了?”
路朝歌想想也是,其實他和周靜姝的事基本上已經定下來了,隻是還沒開始走那個繁瑣的流程罷了。
路朝歌擠過人群,在一片咒罵聲中來到周府門前,看著堵在門口的周府管家,遞上了自己的拜帖。
這周府管家是周俊彥身邊的老人了,他是見過路朝歌的,當他看到路朝歌的時候,那眼睛都亮了,也沒接拜帖,而是躬身行禮,道:“路少爺裏麵請。”
老管家的這一舉動頓時引來了諸多不滿,下麵的一片聲討之聲,老管家讓開身子,讓路朝歌進了府門,朗聲道:“諸位,剛剛進去的那位,是涼州道都督李朝宗的弟弟,與我家老爺是舊識,今次來可能隻是探望我家老爺夫人。”
這老管家跟在周俊彥身邊多年,什麽場麵沒見過,就這個小場麵算得了什麽?而且他說的話也很講究,隻說古人又說可能是探望,這裏麵的意思就讓這些人慢慢猜去吧!
路朝歌進了周府,早有人通報的老夫人,老夫人笑著迎了出來,那笑的跟一朵花一樣,看著路朝歌的眼神,就像老丈母娘看女婿一般,路朝歌見老夫人親自迎了出來,不敢托大,趕緊行禮,道:“見過嬸嬸,嬸嬸最近身體可安康。”
“好好好,都好。”周夫人笑著說道:“聽你伯父說之前領兵出去了,可有受傷?”
“都是一些皮外傷,不當事。”路朝歌笑著道:“勞煩嬸嬸掛念。”
說著,讓兩名親兵將禮物奉上,按理說老夫人是不應該親手接過的,這些都是禮數,可那些禮數都是對外人的,她可沒拿路朝歌當外人,接過禮物道:“朝歌有心了,每次來都帶這麽多東西。”
將路朝歌迎進了大堂,叫人上了茶,周俊彥這個時候還在府衙辦公,一時半刻迴不來,老夫人陪著路朝歌聊著家常,而不多時,周家的那些親戚一個個來到了周府,都聽說路朝歌來了,都想看看這個少年到底如何優秀,讓周俊彥那老頭子死盯著不放。
周家的親戚不少,老夫人耐著性子給路朝歌一一介紹,路朝歌也不失禮數,給每一位長輩見了禮,周家是詩書傳家,大多都是讀書人,對於禮儀教化這些看的特別的重。
見路朝歌禮數還算周全,也就沒去雞蛋裏挑骨頭,非要說路朝歌的不是。
老夫人見這幫親戚沒有為難路朝歌,也就鬆了一口氣,隨後這一群人就開始與路朝歌閑聊,說是閑聊可每句話裏麵都帶著點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周老夫人卻在這幫親戚之中看到了一個她不想見到的人,那個劉家的大公子。
這劉家在涼州道也算的上是大族,與周家也是門當戶對,可周老夫人半拉眼睛瞧不上這劉家大公子。
這劉家大公子名叫劉繼玉,長相沒得說那真是儀表堂堂,別說是路朝歌了,就連林哲言都未必有這小子長得好看,今年十九歲的他本該早早成親,卻不知為何到現在都沒成親,而自從在街上偶然間見到周靜姝之後,簡直驚為天人,誓要娶周靜姝為妻。
劉繼玉的老父親一聽自己的大兒子終於想通了,要成親了,那激動的是熱淚盈眶啊!二話不說就找了媒人,來周府提親。
若是在遇到路朝歌之前,周俊彥可能就答應這門婚事了,可有路朝歌在前,這個劉家大公子怎麽都入不了老兩口的眼,就將這事給推了,若是放在別人家裏,女方都拒絕了,你就不好在上門了,可這個劉繼玉倒是個癡情的種,老爹不管了那就自己來,隔三差五就來周府,還美其名曰向周俊彥討教學問,兩家都是涼州道的大族,多多少少有一些利益往來,周俊彥也不好駁了劉家的麵子,倒是每次都見上一見。
可這劉繼玉還真不是那塊材料,周俊彥每次跟劉繼玉聊到學問的時候,這個劉繼玉總是想著法的將話題往周靜姝身上引,久而久之周俊彥也就厭煩了,能不見就不見了。
路朝歌在這邊應付著周家的親戚,劉繼玉卻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敢問這為公子,可有功名在身?”
路朝歌一愣,看著站在不遠處的劉繼玉,心道:“我這是遇到情敵了?”
可路朝歌也沒把這人當迴事,道:“我就一白丁,哪裏有什麽功名,從小倒是讀過一些書,但是對於功名來說沒有什麽大的用處。”
這話路朝歌說的不假,他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他讀的最多的就是兵書戰策一類的書籍,而在這個時代若是想有功名在身,首先你得有人舉薦你才行,其次你必須詩詞歌賦至少都要樣樣精通,最後就是會寫文章,那些文章路朝歌看著都腦袋疼,更別說讓他寫了,再說就他那兩筆字,寫出來也得讓人撕了。
“這涼州道周家詩書傳家,豈能與你這白丁為伍?”劉繼玉的話已經很不客氣了。
路朝歌是誰?他是慣孩子的主嗎?顯然他不是,而且他還是一個自認為莽夫的人,既然是莽夫,那就要幹點莽夫該幹的事才可以。
“關你屁事。”路朝歌戲虐的說道:“管好自己得了,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主,也好意思來質疑我?”
“有辱斯文簡直有辱斯文。”劉繼玉憤怒的說道:“你這樣的人怎麽配蹬周府的大門。”
“要不我說你多管閑事呢?”路朝歌譏諷道:“周家結交什麽樣的朋友與你何幹?更何況你把自己當根蔥,可誰拿你蘸醬呢?別自覺讀過幾本書,就了不得的樣子,我就問你,你這些書讀了之後,可造福一方百姓了?可讓涼州道的流民安身立命了?或者就在不久前,西域五國聯軍進犯巍寧關,你讀的這些書殺了一個敵人了?”
“那你又做了什麽?”劉繼玉喝問道
“路將軍親率大軍深入敵國,連破兩國王都,斬殺了月氏國王族,迫使木托國、月氏國撤兵。”這個時候,從廳堂的大門外,傳來一個動聽的聲音“為了戰局,他敢親身犯險,不知道劉公子你又做了什麽呢?”
隻見周靜姝款款走進大堂,對著周遭的親戚長輩們行禮,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周靜姝是不能露麵的,她本來是在門外偷聽,可當她聽到劉繼玉對路朝歌發難的時候,就控製不住自己的小脾氣了。
路朝歌見到周靜姝,先是行禮,道:“那個……就是你送我的那個平安福,我去西域的時候戴在了身上,可不知道什麽時候給丟了。”
路朝歌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一改剛才那副兇神惡煞的表情,對著周靜姝連連賠禮。
周老夫人見自己的女兒出來了,趕緊上前拉著自己女兒的手,道:“靜姝,你怎麽出來了?”
劉繼玉也沒想到周靜姝能來,而且看樣子來了不是一時半刻了,剛剛自己的樣子應該是被周靜姝看了個一清二楚,最為要命的是,周靜姝在替路朝歌說話,而且看樣子兩個人還互送了禮物,那是什麽?那就算是定情信物了。
這裏單獨說一下,道府為一道最高的行政長官,而都督則是一道最高軍事長官,這個都督是不長設的,因為各道都有戰兵,而各道的戰兵歸各軍的將軍節製。
作為涼州道的大族,現在在涼州道也算得上唿風喚雨的大人物之一了,當然會有很多人想跟他扯上關係,這不就有很多人把主意打到了周靜姝身上,作為周家的獨女,不僅模樣出眾,而且知書達理,將這等女子娶迴家中,別的不說,以後在涼州道想謀個官身還不是輕而易舉?
可偏偏周俊彥卻不管是誰來,一律都推辭出去,甚至自己家中人介紹的也一樣,就連看都不看一眼,周俊彥的幾個族兄弟,甚至一母同胞的兄弟介紹來的人也一樣,他現在就盯著路朝歌了,而且自己的閨女對路朝歌也有好感,可路朝歌這邊雖然來過,但是一直沒將婚事定下來,作為一個好麵子的讀書人,也不可能直接告訴所有人,我家閨女許給誰誰誰了,若到時候路朝歌這小子不認賬,他的老臉還往哪放。
而周靜姝卻要淡然的多,她知道路朝歌領兵出征了,所以她也不著急,況且這件事女兒家家的顯得太著急也不好,可最近家裏人總是在她耳邊念叨,這家少年如何如何,那家少年怎麽怎麽,可她都聽不進去,在她的心裏,這些人拍馬都趕不上路朝歌。
周靜姝的貼身小丫鬟跟在自己家小姐的身邊,說道:“小姐,你都不知道,這幾天那個姓劉的公子,天天都來府上,老爺都跟他說了,他就是不死心,你說路少爺也是,自從上次來了之後就再也沒來過,你說他是怎麽想的啊?”
“他是做大事的人,聽說前段時間領兵出征了,這幾天剛剛到家。”周靜姝點了點小丫鬟桃兒的腦袋,道:“這些事爹爹自有主張,不用去理會,這些人更多的其實是想和我家聯姻,也好給將來為官打個基礎。”
“小姐,這些人端是不要臉呢!”桃兒氣鼓鼓的說道:“功名不是要靠自己嗎?為什麽要靠關係?”
小丫鬟桃兒對這裏麵的彎彎繞知道的不多,她是個心思單純的,要不然也不會被留在周靜姝的身邊。
周靜姝對桃兒的話雖然讚同,可她也知道這裏麵的醃臢事太多,不是一句兩句能解釋的通的,而且桃兒心思單純,在她身邊也不需要那麽複雜。
此時的周府門外,那真算的上是車水馬龍了,那一個個長相頗為周正的少年郎,打扮的跟新郎官似的,都是為了能讓周靜姝看上一眼,可到現在為止,周靜姝一個人也沒見過。
路朝歌走在這群人身邊,身後跟著兩個親兵,手裏拎著禮物,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少年郎,在看看自己這一身行頭,對身後的親兵說道:“我穿這身是不是太草率了?”
路朝歌本想著過幾天再來,可實在是架不住自己那嫂子天天在耳邊磨叨,這不剛完成祭奠,就被自己那嫂子趕了出來,連禮物都準備好了,沒有辦法的路朝歌隻能帶著兩個親兵來了這邊。
“少將軍,要不咱們找個地方換身衣服?”一個親兵低聲道:“你這一身確實寒酸了些。”
路朝歌的衣服其實並不寒酸,隻是和這些‘花枝招展’的少年比起來,確實要差了不少。
“沒必要吧!”另一名親兵道:“咱們就過去遞上拜帖就成,周家又不是不知道少將軍的身份,還能憑一身衣服就把少將軍給打發了?”
路朝歌想想也是,其實他和周靜姝的事基本上已經定下來了,隻是還沒開始走那個繁瑣的流程罷了。
路朝歌擠過人群,在一片咒罵聲中來到周府門前,看著堵在門口的周府管家,遞上了自己的拜帖。
這周府管家是周俊彥身邊的老人了,他是見過路朝歌的,當他看到路朝歌的時候,那眼睛都亮了,也沒接拜帖,而是躬身行禮,道:“路少爺裏麵請。”
老管家的這一舉動頓時引來了諸多不滿,下麵的一片聲討之聲,老管家讓開身子,讓路朝歌進了府門,朗聲道:“諸位,剛剛進去的那位,是涼州道都督李朝宗的弟弟,與我家老爺是舊識,今次來可能隻是探望我家老爺夫人。”
這老管家跟在周俊彥身邊多年,什麽場麵沒見過,就這個小場麵算得了什麽?而且他說的話也很講究,隻說古人又說可能是探望,這裏麵的意思就讓這些人慢慢猜去吧!
路朝歌進了周府,早有人通報的老夫人,老夫人笑著迎了出來,那笑的跟一朵花一樣,看著路朝歌的眼神,就像老丈母娘看女婿一般,路朝歌見老夫人親自迎了出來,不敢托大,趕緊行禮,道:“見過嬸嬸,嬸嬸最近身體可安康。”
“好好好,都好。”周夫人笑著說道:“聽你伯父說之前領兵出去了,可有受傷?”
“都是一些皮外傷,不當事。”路朝歌笑著道:“勞煩嬸嬸掛念。”
說著,讓兩名親兵將禮物奉上,按理說老夫人是不應該親手接過的,這些都是禮數,可那些禮數都是對外人的,她可沒拿路朝歌當外人,接過禮物道:“朝歌有心了,每次來都帶這麽多東西。”
將路朝歌迎進了大堂,叫人上了茶,周俊彥這個時候還在府衙辦公,一時半刻迴不來,老夫人陪著路朝歌聊著家常,而不多時,周家的那些親戚一個個來到了周府,都聽說路朝歌來了,都想看看這個少年到底如何優秀,讓周俊彥那老頭子死盯著不放。
周家的親戚不少,老夫人耐著性子給路朝歌一一介紹,路朝歌也不失禮數,給每一位長輩見了禮,周家是詩書傳家,大多都是讀書人,對於禮儀教化這些看的特別的重。
見路朝歌禮數還算周全,也就沒去雞蛋裏挑骨頭,非要說路朝歌的不是。
老夫人見這幫親戚沒有為難路朝歌,也就鬆了一口氣,隨後這一群人就開始與路朝歌閑聊,說是閑聊可每句話裏麵都帶著點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周老夫人卻在這幫親戚之中看到了一個她不想見到的人,那個劉家的大公子。
這劉家在涼州道也算的上是大族,與周家也是門當戶對,可周老夫人半拉眼睛瞧不上這劉家大公子。
這劉家大公子名叫劉繼玉,長相沒得說那真是儀表堂堂,別說是路朝歌了,就連林哲言都未必有這小子長得好看,今年十九歲的他本該早早成親,卻不知為何到現在都沒成親,而自從在街上偶然間見到周靜姝之後,簡直驚為天人,誓要娶周靜姝為妻。
劉繼玉的老父親一聽自己的大兒子終於想通了,要成親了,那激動的是熱淚盈眶啊!二話不說就找了媒人,來周府提親。
若是在遇到路朝歌之前,周俊彥可能就答應這門婚事了,可有路朝歌在前,這個劉家大公子怎麽都入不了老兩口的眼,就將這事給推了,若是放在別人家裏,女方都拒絕了,你就不好在上門了,可這個劉繼玉倒是個癡情的種,老爹不管了那就自己來,隔三差五就來周府,還美其名曰向周俊彥討教學問,兩家都是涼州道的大族,多多少少有一些利益往來,周俊彥也不好駁了劉家的麵子,倒是每次都見上一見。
可這劉繼玉還真不是那塊材料,周俊彥每次跟劉繼玉聊到學問的時候,這個劉繼玉總是想著法的將話題往周靜姝身上引,久而久之周俊彥也就厭煩了,能不見就不見了。
路朝歌在這邊應付著周家的親戚,劉繼玉卻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敢問這為公子,可有功名在身?”
路朝歌一愣,看著站在不遠處的劉繼玉,心道:“我這是遇到情敵了?”
可路朝歌也沒把這人當迴事,道:“我就一白丁,哪裏有什麽功名,從小倒是讀過一些書,但是對於功名來說沒有什麽大的用處。”
這話路朝歌說的不假,他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他讀的最多的就是兵書戰策一類的書籍,而在這個時代若是想有功名在身,首先你得有人舉薦你才行,其次你必須詩詞歌賦至少都要樣樣精通,最後就是會寫文章,那些文章路朝歌看著都腦袋疼,更別說讓他寫了,再說就他那兩筆字,寫出來也得讓人撕了。
“這涼州道周家詩書傳家,豈能與你這白丁為伍?”劉繼玉的話已經很不客氣了。
路朝歌是誰?他是慣孩子的主嗎?顯然他不是,而且他還是一個自認為莽夫的人,既然是莽夫,那就要幹點莽夫該幹的事才可以。
“關你屁事。”路朝歌戲虐的說道:“管好自己得了,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主,也好意思來質疑我?”
“有辱斯文簡直有辱斯文。”劉繼玉憤怒的說道:“你這樣的人怎麽配蹬周府的大門。”
“要不我說你多管閑事呢?”路朝歌譏諷道:“周家結交什麽樣的朋友與你何幹?更何況你把自己當根蔥,可誰拿你蘸醬呢?別自覺讀過幾本書,就了不得的樣子,我就問你,你這些書讀了之後,可造福一方百姓了?可讓涼州道的流民安身立命了?或者就在不久前,西域五國聯軍進犯巍寧關,你讀的這些書殺了一個敵人了?”
“那你又做了什麽?”劉繼玉喝問道
“路將軍親率大軍深入敵國,連破兩國王都,斬殺了月氏國王族,迫使木托國、月氏國撤兵。”這個時候,從廳堂的大門外,傳來一個動聽的聲音“為了戰局,他敢親身犯險,不知道劉公子你又做了什麽呢?”
隻見周靜姝款款走進大堂,對著周遭的親戚長輩們行禮,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周靜姝是不能露麵的,她本來是在門外偷聽,可當她聽到劉繼玉對路朝歌發難的時候,就控製不住自己的小脾氣了。
路朝歌見到周靜姝,先是行禮,道:“那個……就是你送我的那個平安福,我去西域的時候戴在了身上,可不知道什麽時候給丟了。”
路朝歌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一改剛才那副兇神惡煞的表情,對著周靜姝連連賠禮。
周老夫人見自己的女兒出來了,趕緊上前拉著自己女兒的手,道:“靜姝,你怎麽出來了?”
劉繼玉也沒想到周靜姝能來,而且看樣子來了不是一時半刻了,剛剛自己的樣子應該是被周靜姝看了個一清二楚,最為要命的是,周靜姝在替路朝歌說話,而且看樣子兩個人還互送了禮物,那是什麽?那就算是定情信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