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承認別人優秀並不可恥
李存孝和兩人又聊了幾句,又將這二人介紹給了休屠一家,皇甫家就不用說了,大明的千年世家,而且如今在大明的勢頭也是不斷向上的,人家當年押對了寶,甚至真金白銀的支持李朝宗,如今也是到了收獲的季節,皇甫弘毅如今是雍州道道府,已經抵達了中樞,別以為什麽人都能當雍州道道府的,那不是李朝宗的絕對心腹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而第三代的皇甫明哲,如今也留在了李存寧的身邊,隻要科舉成功之後,基本上就會定死在李存寧的身邊了,將來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這也就是為什麽開國的功勳是一個國家支柱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後人,永遠是最早進入皇室視線的那一批,你也不用覺得這不公平,這就是現實。
科舉已經做到了最可能的公平,可終究沒有絕對的公平,平民百姓的孩子,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走到李朝宗或者李存寧的麵前,可是這些孩子出生之後,就已經落在了這兩位的眼裏,真的有本事的肯定會留在身邊聽用的。
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人都想成為新貴,因為這就是一條最簡單的通天之路,沒有比這條路更快更更簡單的路了,可這條路也不是什麽人都能有的,你要是沒有大氣運大機緣,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
而崔家也很了不得,他們和皇甫家一樣,都是千年的世家,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差不了,而且當初長安城的世家大族以及劉家的遺老遺少們聚集起來鬧事的時候,崔家堅定的站在了李朝宗的一方,這也算是投名狀了,讓崔仲康到了李存寧的身邊,也算是為崔家的再次崛起打下了基礎。
崔仲康自己也很爭氣,在李存寧這裏表現的很好,李朝宗和李存寧將這些都看在了眼裏,而且崔家在李朝宗登基之後,除了將崔仲康推了出來,並沒有讓任何人進入官場的跡象,這也是在向李朝宗表明自己的態度。
從今天開始,我們崔家按照大明皇帝陛下的遊戲規則來規範整個崔家,我們也是堅定不移的站在您這邊的,你不喜歡世家大族,我們就推出去一個崔仲康,您要是用的順手您就用著,用著不順手您退迴來,我們就當個富家翁,絕對老實聽話,我們絕對不找事不惹禍。
要說這千年的世家最惡心的地方就是,他們存在的時間太長了,就算是短時間的從權利的中樞退出了,隻要路朝歌這樣的人一死,他們很快就能再一次崛起。
能熬成千年世家的,哪個都不是白給的,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最基礎的一條,就是要學會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不是讓時代去適應這個家族。
休屠渤泥在知道皇甫明哲和崔仲康來自兩大千年世家的時候並沒有多驚訝,他是草原人不假,但是他也是草原的單於,對於中原王朝的這些世家大族多多少少是有一些了解的,尤其是這種千年的世家,不可能有人不知道,除了路朝歌這個一天到晚除了領兵打仗就什麽也不管的貨之外。
“以後你們就在國子監求學了,多多接觸。”李存孝介紹了雙方之後,說道:“這長安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抬頭不見低頭見,以後就當朋友處。”
李存寧身邊的重要人物,就這麽介紹給草原上來的新朋友了,李存孝是一點也不擔心,就眼前這二位,可不是看不清想不明白的主,把你當朋友沒問題,但是有些事肯定是有個度的,玩歸玩鬧歸鬧,沒人會把家族的未來拿出來開玩笑的,跟著李存寧走,那就是一片坦途,隻要自己不作妖,將來六部尚書必有自己一些之地。
“存孝,你不是說要請我兩頓狀元樓嗎?”崔仲康說道:“今晚上請一頓,叫上休屠公子,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合著,我花著錢好人都讓你當了?”李存孝笑罵道:“你怎麽這麽能算計,比林承軒那貨還能算計。”
“那你請不請?”崔仲康問道。
“請請請請請。”李存孝也是無奈:“那就等你們放學了,直接去狀元樓找我,我安排好了等你們。”
“行。”崔仲康衝著休屠一家拱了拱手:“休屠公子,晚上我們狀元樓不見不散。”
“好。”休屠古爾都拱了拱手。
送走了崔仲康和皇甫明哲兩人,李存孝繼續帶著幾人繼續參觀國子監,現在時間還早,也不著急去曾永德這個國子監祭酒。
老爺子現在可不僅僅是祭酒,人家也是大明的侯爺,還掛著太子少師呢!
“這邊是國子監的飯堂。”在路過飯堂的時候,李存孝隨意的介紹了一下:“上萬人在這裏吃飯,也是苦了那些後廚的師傅了,一天到晚累得要死。”
“在國子監的飯堂吃飯可是要收費?”休屠渤泥問道。
“吃住都不收錢。”李存孝說道:“不過能住的地方就那麽多,遠道而來的基本上都住在這裏和城外的臨時營地,就那批從草原上迴來的大楚後裔住的不遠的地方那個臨時營地,條件也算是說的過去,但是肯定比不了家裏就是了。”
“這一年要消耗多少銀子?”休屠渤泥都不敢想。
“那可多了去了。”李存孝說道:“國子監花的銀子不過就是小頭,大頭是那些給下一些孩子開設的書塾,那地方才是花錢的大頭,你想想科舉的人能有多少,能考上秀才功名的又能有多少,可是到了六歲就必須上學的孩子,那可是每年都大把大把的,尤其是這幾年,老百姓日子好過了,日子好過了就想多要幾個孩子,大明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你就說說,就這人口增長的速度,我二叔不對外擴張,這麽多人住哪啊!吃啥啊!”
李存孝是將‘不要臉’這三個字展現的淋漓盡致了,你人口激增就要掠奪別人的土地,你大明的百姓沒吃沒喝,就要去搶別人的,這還要臉嗎?
李存孝的話也震驚了休屠一家,沒聽過這麽不講道理的話,合著全天下都要可這大明轉,大明想要什麽就必須得到什麽,得不到的就硬搶,搶之前還好心好意的找一個不大不小的理由,讓自己出兵都顯得理直氣壯,至於被你們收拾的國家,你可能連他們到底怎麽想的都懶得管。
不過,這就是大明的道理,我弱小的時候,你們欺負我我不也忍了嗎?
現在我強大了,還不允許我報複迴去了?
不管怎麽說,我好歹還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呢!
“若是能在忠州道也建設很多學堂就好了。”休屠古爾都不知道怎麽接李存孝的話,就趕緊轉移話題:“這樣,我們草原上的孩子,也能接受最正統的中原文化了。”
“這個你不用擔心,年初的時候戶部已經做了一次預算了。”李存孝笑著說道:“本來那筆錢其實也不是給忠州道的,那時候我二叔剛剛領兵離開,他的意思是要占領一大片草原作為我們養馬的地方,既然是我們的地盤,那自然要有和大明百姓一樣的生活、居住條件,所以就撥了一大筆銀子,可最後沒用上,休屠部內附了,我二叔也算是占領了一大片地方了,所以這筆錢會用在忠州道的學堂建設上。”
“不知必須準備在忠州道投入多少?”休屠渤泥問道。
“先期差不多六百萬兩。”李存孝說道:“後期肯定還會有後續的投入,至於多少就看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了,情況要是理想,投入的可能就會更多一些。”
“六百萬兩。”休屠渤泥想了想:“不少了。”
“教育投資多少都不算多。”李存孝說道:“國家要強大,首先就要抓好教育,教育的好與壞,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能走多遠,我們當然想讓大明千秋萬代了,所以這些必要的東西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投資,都說商人逐利,其實官員們也是一樣的。”
“而且你們看看。”李存孝指了指那些從飯堂走出來的學子:“這就是投資教育結出來的果實,他們將來都會走上仕途,他們都會為了大明更好不斷的努力。”
“那我們的孩子,以後是不是隻能學習中原文化?”休屠古爾都說道:“是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就會慢慢被淡忘?”
“好的留下壞的去除。”李存孝也不加掩飾,好聽點話李存寧來說,難聽的話他李存孝來說就是了:“不過,我想知道,草原上有真正的文化嗎?是你們的侵略文化,還是遊牧文化亦或者是其他什麽,隻要你能說出來,我們可以將他保留,沒問題的。”
“我們草原人的騎射天下無雙。”休屠古爾都說道:“難道這不是值得稱道的地方嗎?”
“算一個。”李存孝點了點頭:“這個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我二叔就多次說過,但從騎射來講,草原人的軍隊絕對天下無雙,就連穆斯塔法將軍麾下的騎兵也未必趕得上。”
“你也覺得草原人的騎射天下無雙嗎?”休屠古爾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為李存孝會說,再優秀的騎射也不是大明戰兵的對手雲雲。
“當然了?”李存孝一臉的理所應當:“草原人是靠這個吃個的,你們若是連自己吃飯的本事都練不到家,還怎麽在草原上生存?”
“你不應該覺得大明戰兵才是天下無雙嗎?”休屠古爾都說道。
“承認別人優秀並不是什麽難事,也不是什麽可恥的事情。”李存孝說道:“我們也要不斷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我很願意承認別人的優秀,甚至願意去學習,就這麽簡單。”
“那我們的騎射可以保存下來了嗎?”休屠古爾都說道。
“這個我做不了主。”李存孝說道:“不過,我會將這件事告訴我大哥,他去和我爹商量,能做主的是他們兩個,要不你們找我二叔也行,我二叔也能做主,不過他太懶了,估計現在他都不想見任何人。”
“大將軍難道也會偷懶嗎?”休屠布爾衣問道。
“偷懶?”李存孝笑道:“他那不是偷懶,他就是明目張膽的懶,隻要不是領兵打仗,其他的事他除了跟我爹說一聲,剩下的什麽都不管,主要是還沒人能管的了他,你上哪說理去。”
“活的倒是灑脫隨性。”休屠渤泥說道:“殿下,若是在忠州道建設學堂,最開始要建設多少?”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李存孝說道:“你們休屠部的人口簿冊不是送到禮部那邊了嗎?等吏部和戶部以及工部那邊核算之後,才能給出一個大概的數字,具體的數字根本定不下來,而且修建的時候也要看情況,畢竟你們要慢慢從遊牧轉向農耕,後續可能還要修建城池什麽的,這裏麵的工程量大的嚇人,我想都不敢想。”
“還要修建城池?”休屠渤泥說道。
“當然了。”李存孝說道:“在保留一定牧民的同時,要開始向農耕進行轉變,修建城池也不單單是為了居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為了貿易,貿易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多重要,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可修建城池的壯丁從何而來?”休屠渤泥說道:“那可是要消耗幾十萬甚至百萬人的,我們休屠部可沒有那麽多的壯丁可以使用。”
“工匠可以招募,給銀子就是了。”李存孝說道:“更何況,我二叔已經叫人去抓壯丁了,都是些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啊!用死了也不心疼。”
“倭國?”休屠渤泥也知道,大明正在對倭國用兵。
“對啊!”李存孝說道:“倭國很快就會成為曆史了,也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怎麽惹我二叔了,反正我二叔的意思就是,那個國家那個民族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等徐大將軍迴來的時候,也就是倭國國滅的時候嘍!”
“他還真是狠的下心。”休屠渤泥一輩子也是打打殺殺的,滅人滿門的事他也不是沒幹過,但是亡族滅種的事,他還真沒幹過,可人家路朝歌就水靈靈的幹了,甚至還幹的理直氣壯,甚至幹的滿朝文武沒一個站出來反對的。
“反正也不是中原百姓,死了就死了唄!”李存孝說道:“對敵人不要那麽仁慈,省的遭報應。”
就路朝歌那一套套的說辭,李存孝學的那才叫一個明白,尤其是對待異族這方麵,不僅李存孝學了個十之八九,李存寧才是學到精髓的那一個,別看那小子一天溫文爾雅的,真狠起來,李存孝在他麵前都不夠看的。
李存孝和兩人又聊了幾句,又將這二人介紹給了休屠一家,皇甫家就不用說了,大明的千年世家,而且如今在大明的勢頭也是不斷向上的,人家當年押對了寶,甚至真金白銀的支持李朝宗,如今也是到了收獲的季節,皇甫弘毅如今是雍州道道府,已經抵達了中樞,別以為什麽人都能當雍州道道府的,那不是李朝宗的絕對心腹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而第三代的皇甫明哲,如今也留在了李存寧的身邊,隻要科舉成功之後,基本上就會定死在李存寧的身邊了,將來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這也就是為什麽開國的功勳是一個國家支柱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後人,永遠是最早進入皇室視線的那一批,你也不用覺得這不公平,這就是現實。
科舉已經做到了最可能的公平,可終究沒有絕對的公平,平民百姓的孩子,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走到李朝宗或者李存寧的麵前,可是這些孩子出生之後,就已經落在了這兩位的眼裏,真的有本事的肯定會留在身邊聽用的。
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人都想成為新貴,因為這就是一條最簡單的通天之路,沒有比這條路更快更更簡單的路了,可這條路也不是什麽人都能有的,你要是沒有大氣運大機緣,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
而崔家也很了不得,他們和皇甫家一樣,都是千年的世家,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差不了,而且當初長安城的世家大族以及劉家的遺老遺少們聚集起來鬧事的時候,崔家堅定的站在了李朝宗的一方,這也算是投名狀了,讓崔仲康到了李存寧的身邊,也算是為崔家的再次崛起打下了基礎。
崔仲康自己也很爭氣,在李存寧這裏表現的很好,李朝宗和李存寧將這些都看在了眼裏,而且崔家在李朝宗登基之後,除了將崔仲康推了出來,並沒有讓任何人進入官場的跡象,這也是在向李朝宗表明自己的態度。
從今天開始,我們崔家按照大明皇帝陛下的遊戲規則來規範整個崔家,我們也是堅定不移的站在您這邊的,你不喜歡世家大族,我們就推出去一個崔仲康,您要是用的順手您就用著,用著不順手您退迴來,我們就當個富家翁,絕對老實聽話,我們絕對不找事不惹禍。
要說這千年的世家最惡心的地方就是,他們存在的時間太長了,就算是短時間的從權利的中樞退出了,隻要路朝歌這樣的人一死,他們很快就能再一次崛起。
能熬成千年世家的,哪個都不是白給的,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最基礎的一條,就是要學會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不是讓時代去適應這個家族。
休屠渤泥在知道皇甫明哲和崔仲康來自兩大千年世家的時候並沒有多驚訝,他是草原人不假,但是他也是草原的單於,對於中原王朝的這些世家大族多多少少是有一些了解的,尤其是這種千年的世家,不可能有人不知道,除了路朝歌這個一天到晚除了領兵打仗就什麽也不管的貨之外。
“以後你們就在國子監求學了,多多接觸。”李存孝介紹了雙方之後,說道:“這長安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抬頭不見低頭見,以後就當朋友處。”
李存寧身邊的重要人物,就這麽介紹給草原上來的新朋友了,李存孝是一點也不擔心,就眼前這二位,可不是看不清想不明白的主,把你當朋友沒問題,但是有些事肯定是有個度的,玩歸玩鬧歸鬧,沒人會把家族的未來拿出來開玩笑的,跟著李存寧走,那就是一片坦途,隻要自己不作妖,將來六部尚書必有自己一些之地。
“存孝,你不是說要請我兩頓狀元樓嗎?”崔仲康說道:“今晚上請一頓,叫上休屠公子,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合著,我花著錢好人都讓你當了?”李存孝笑罵道:“你怎麽這麽能算計,比林承軒那貨還能算計。”
“那你請不請?”崔仲康問道。
“請請請請請。”李存孝也是無奈:“那就等你們放學了,直接去狀元樓找我,我安排好了等你們。”
“行。”崔仲康衝著休屠一家拱了拱手:“休屠公子,晚上我們狀元樓不見不散。”
“好。”休屠古爾都拱了拱手。
送走了崔仲康和皇甫明哲兩人,李存孝繼續帶著幾人繼續參觀國子監,現在時間還早,也不著急去曾永德這個國子監祭酒。
老爺子現在可不僅僅是祭酒,人家也是大明的侯爺,還掛著太子少師呢!
“這邊是國子監的飯堂。”在路過飯堂的時候,李存孝隨意的介紹了一下:“上萬人在這裏吃飯,也是苦了那些後廚的師傅了,一天到晚累得要死。”
“在國子監的飯堂吃飯可是要收費?”休屠渤泥問道。
“吃住都不收錢。”李存孝說道:“不過能住的地方就那麽多,遠道而來的基本上都住在這裏和城外的臨時營地,就那批從草原上迴來的大楚後裔住的不遠的地方那個臨時營地,條件也算是說的過去,但是肯定比不了家裏就是了。”
“這一年要消耗多少銀子?”休屠渤泥都不敢想。
“那可多了去了。”李存孝說道:“國子監花的銀子不過就是小頭,大頭是那些給下一些孩子開設的書塾,那地方才是花錢的大頭,你想想科舉的人能有多少,能考上秀才功名的又能有多少,可是到了六歲就必須上學的孩子,那可是每年都大把大把的,尤其是這幾年,老百姓日子好過了,日子好過了就想多要幾個孩子,大明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你就說說,就這人口增長的速度,我二叔不對外擴張,這麽多人住哪啊!吃啥啊!”
李存孝是將‘不要臉’這三個字展現的淋漓盡致了,你人口激增就要掠奪別人的土地,你大明的百姓沒吃沒喝,就要去搶別人的,這還要臉嗎?
李存孝的話也震驚了休屠一家,沒聽過這麽不講道理的話,合著全天下都要可這大明轉,大明想要什麽就必須得到什麽,得不到的就硬搶,搶之前還好心好意的找一個不大不小的理由,讓自己出兵都顯得理直氣壯,至於被你們收拾的國家,你可能連他們到底怎麽想的都懶得管。
不過,這就是大明的道理,我弱小的時候,你們欺負我我不也忍了嗎?
現在我強大了,還不允許我報複迴去了?
不管怎麽說,我好歹還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呢!
“若是能在忠州道也建設很多學堂就好了。”休屠古爾都不知道怎麽接李存孝的話,就趕緊轉移話題:“這樣,我們草原上的孩子,也能接受最正統的中原文化了。”
“這個你不用擔心,年初的時候戶部已經做了一次預算了。”李存孝笑著說道:“本來那筆錢其實也不是給忠州道的,那時候我二叔剛剛領兵離開,他的意思是要占領一大片草原作為我們養馬的地方,既然是我們的地盤,那自然要有和大明百姓一樣的生活、居住條件,所以就撥了一大筆銀子,可最後沒用上,休屠部內附了,我二叔也算是占領了一大片地方了,所以這筆錢會用在忠州道的學堂建設上。”
“不知必須準備在忠州道投入多少?”休屠渤泥問道。
“先期差不多六百萬兩。”李存孝說道:“後期肯定還會有後續的投入,至於多少就看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了,情況要是理想,投入的可能就會更多一些。”
“六百萬兩。”休屠渤泥想了想:“不少了。”
“教育投資多少都不算多。”李存孝說道:“國家要強大,首先就要抓好教育,教育的好與壞,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能走多遠,我們當然想讓大明千秋萬代了,所以這些必要的東西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投資,都說商人逐利,其實官員們也是一樣的。”
“而且你們看看。”李存孝指了指那些從飯堂走出來的學子:“這就是投資教育結出來的果實,他們將來都會走上仕途,他們都會為了大明更好不斷的努力。”
“那我們的孩子,以後是不是隻能學習中原文化?”休屠古爾都說道:“是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就會慢慢被淡忘?”
“好的留下壞的去除。”李存孝也不加掩飾,好聽點話李存寧來說,難聽的話他李存孝來說就是了:“不過,我想知道,草原上有真正的文化嗎?是你們的侵略文化,還是遊牧文化亦或者是其他什麽,隻要你能說出來,我們可以將他保留,沒問題的。”
“我們草原人的騎射天下無雙。”休屠古爾都說道:“難道這不是值得稱道的地方嗎?”
“算一個。”李存孝點了點頭:“這個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我二叔就多次說過,但從騎射來講,草原人的軍隊絕對天下無雙,就連穆斯塔法將軍麾下的騎兵也未必趕得上。”
“你也覺得草原人的騎射天下無雙嗎?”休屠古爾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為李存孝會說,再優秀的騎射也不是大明戰兵的對手雲雲。
“當然了?”李存孝一臉的理所應當:“草原人是靠這個吃個的,你們若是連自己吃飯的本事都練不到家,還怎麽在草原上生存?”
“你不應該覺得大明戰兵才是天下無雙嗎?”休屠古爾都說道。
“承認別人優秀並不是什麽難事,也不是什麽可恥的事情。”李存孝說道:“我們也要不斷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我很願意承認別人的優秀,甚至願意去學習,就這麽簡單。”
“那我們的騎射可以保存下來了嗎?”休屠古爾都說道。
“這個我做不了主。”李存孝說道:“不過,我會將這件事告訴我大哥,他去和我爹商量,能做主的是他們兩個,要不你們找我二叔也行,我二叔也能做主,不過他太懶了,估計現在他都不想見任何人。”
“大將軍難道也會偷懶嗎?”休屠布爾衣問道。
“偷懶?”李存孝笑道:“他那不是偷懶,他就是明目張膽的懶,隻要不是領兵打仗,其他的事他除了跟我爹說一聲,剩下的什麽都不管,主要是還沒人能管的了他,你上哪說理去。”
“活的倒是灑脫隨性。”休屠渤泥說道:“殿下,若是在忠州道建設學堂,最開始要建設多少?”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李存孝說道:“你們休屠部的人口簿冊不是送到禮部那邊了嗎?等吏部和戶部以及工部那邊核算之後,才能給出一個大概的數字,具體的數字根本定不下來,而且修建的時候也要看情況,畢竟你們要慢慢從遊牧轉向農耕,後續可能還要修建城池什麽的,這裏麵的工程量大的嚇人,我想都不敢想。”
“還要修建城池?”休屠渤泥說道。
“當然了。”李存孝說道:“在保留一定牧民的同時,要開始向農耕進行轉變,修建城池也不單單是為了居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為了貿易,貿易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多重要,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可修建城池的壯丁從何而來?”休屠渤泥說道:“那可是要消耗幾十萬甚至百萬人的,我們休屠部可沒有那麽多的壯丁可以使用。”
“工匠可以招募,給銀子就是了。”李存孝說道:“更何況,我二叔已經叫人去抓壯丁了,都是些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啊!用死了也不心疼。”
“倭國?”休屠渤泥也知道,大明正在對倭國用兵。
“對啊!”李存孝說道:“倭國很快就會成為曆史了,也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怎麽惹我二叔了,反正我二叔的意思就是,那個國家那個民族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等徐大將軍迴來的時候,也就是倭國國滅的時候嘍!”
“他還真是狠的下心。”休屠渤泥一輩子也是打打殺殺的,滅人滿門的事他也不是沒幹過,但是亡族滅種的事,他還真沒幹過,可人家路朝歌就水靈靈的幹了,甚至還幹的理直氣壯,甚至幹的滿朝文武沒一個站出來反對的。
“反正也不是中原百姓,死了就死了唄!”李存孝說道:“對敵人不要那麽仁慈,省的遭報應。”
就路朝歌那一套套的說辭,李存孝學的那才叫一個明白,尤其是對待異族這方麵,不僅李存孝學了個十之八九,李存寧才是學到精髓的那一個,別看那小子一天溫文爾雅的,真狠起來,李存孝在他麵前都不夠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