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章 所謂的規矩
隨著受邀參加晚宴的官員越來越多,路朝歌將兩個小丫頭送到了偏殿,周靜姝已經來了,為了出席晚宴,她把那身死老沉的禮服又給穿上了,這是路朝歌第二次看到周靜姝穿禮服,該說不說穿上這身禮服之後,周靜姝整個人的氣質都提升了一大截,這可能就是華服之美的原因。
將兩個小家夥交給了周靜姝,路朝歌就準備離開,畢竟這裏多是女眷,他一個老爺們在這待的時間太長不合適。
“你少喝點酒。”周靜姝拽了一下路朝歌:“你就算是千杯不醉,那東西喝多了對身體也沒好處。”
“我盡可能不喝。”路朝歌說道:“再說了,那幫貨現在也沒人願意和我喝酒了,我都喝不醉,那喝著還有什麽意思了,放心吧!”
“你說你,也不知道換身衣服。”周靜姝看著路朝歌身上的衣服,笑著說道:“出門的時候我要是不給你帶衣服,你是不是就準備穿著出門時候那一套來參加晚宴了?”
“有穿的就行唄!”路朝歌說道:“我又不講究這些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趕緊去換身衣服去。”這個時候謝靈韻走了過來:“衣服都給你準備好了,你也不知道過去換,找你半天沒找到人,誰承想你跑這來了。”
“換換換。”路朝歌笑著說道:“我現在就去換。”
“小桃,你帶他去換衣服。”謝靈韻對自己的貼身侍女說道:“換完衣服趕緊把人帶迴來,休屠一家馬上就要進宮了,別耽誤了事。”
謝靈韻的貼身侍女小桃帶著路朝歌去換衣服,等路朝歌換好衣服迴來,李朝宗已經到了正殿,正在和一幫子文武大臣聊天呢!
“朝歌,過來。”李朝宗看到了路朝歌,衝著路朝歌招了招手。
“咋了?”路朝歌走了過去問道。
“剛才哲言說,這個休屠渤泥是個能喝的。”李朝宗說道:“和楊老將軍喝了三天,那幾個小子有一半是被休屠渤泥灌多的,今天你把臉麵給我找迴來。”
“有病吧!”路朝歌一臉無奈的看著李朝宗:“這東西有必要嗎?喝多了就喝多了唄!這也沒什麽關係,這要是在戰場上,我肯定把能找迴來的麵子都找迴來,可就一個喝酒,不至於。而且我媳婦剛才可交代了,讓我少喝點,說酒這東西喝多了對身體不好。”
“又不是讓你天天喝。”李朝宗笑著說道:“就喝這一次,你差那點酒啊!”
“再說吧!”路朝歌想了想:“人家遠來是客,不能把人家往死裏灌不是。”
“屁的客。”邵元培說道:“他是大明的臣,可不是大明的客,他要是把自己當成客人,那我可就有話說了。”
“你一個刑部尚書,你說個屁。”路朝歌看向了邵元培:“我那個碎嘴子兄弟現在怎麽樣了?我都挺長時間沒和他聯係了,也不知道他的近況。”
“挺好的。”一提到自己兒子,邵元培那真是一臉的驕傲:“我在幹兩年我就準備迴家養老嘍!”
“咋地?俸祿不夠你花啊?”路朝歌笑著問道。
“我在中央,我兒子在地方,你覺得合適嗎?”邵元培笑著說道:“咱不能把陛下的恩典當成常理,該退就退,給自己兒子讓地方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
“不至於。”路朝歌說道:“大哥,咱大明還有這說道?父子不同朝?”
“沒有啊!”李朝宗說道:“邵尚書,你就消停幹你的尚書,你兒子有本事自然會被提拔,這些年不提拔他,不是他能力不行,實在是地方上缺少官員,讓他在地方多曆練幾年,等時機成熟了,他自然而然的就迴來了。”
“陛下,我不是這個意思。”邵元培趕緊解釋道:“我家那小子到現在都不成親,我夫人現在恨不得守在他身邊,天天督促他成親,可我在長安城,她也不能離開不是。”
說到這,邵元培還狠狠的瞪了路朝歌一眼。
“你瞪我幹什麽玩意?”路朝歌說道:“又不是我不讓你兒子成親的。”
“你可沒少和他說晚點成親的事。”邵元培說道:“都二十好幾了,我確實是著急啊!”
“你管那麽多幹啥?”路朝歌說道:“你又不是就這麽一個兒子,你大兒子二兒子不都已經成親有孩子了嗎?你們老邵家也不是後繼無人了。”
“老小老小,家裏的寶。”邵元培說道:“我夫人天天惦記著,我能有什麽辦法。索性就趕緊退了得了,等有人能接我這刑部尚書,我就迴家養老去了。”
“行,咱大明的官員是真行。”李朝宗笑著說道:“人家都是恨不得削尖了腦袋往上爬,我們大明的官員都是想急流勇退的主,楊嗣業如此,現在你邵元培也是如此。”
“那我也迴家養老。”路朝歌有多不要臉,他什麽事幹不出來:“我也給年輕人騰地方,我也迴家拿銀子不幹活,想想就美得很。”
“都給我消停的好好幹。”李朝宗瞪了兩人一眼:“一個個沒個正形。”
“弘毅。”李朝宗衝著不遠處的皇甫弘毅招了招手。
皇甫弘毅趕緊和邴良弼告罪一聲,來到李朝宗麵前。
“你又和工部那邊嘀咕啥呢?”李朝宗好奇的問道。
“見過陛下。”皇甫弘毅說道:“這兩年雍州要大興土木了,我問問他那邊工匠缺不缺。”
“你有辦法招到工匠?”雍州大興土木這件事不是秘密,連市井百姓都知道,尤其是長安城的擴建,更是人盡皆知。
“前幾日,從霍拓那邊來了個商隊。”皇甫弘毅說道:“他能找到霍拓國的壯丁,霍拓國現在很多年輕人無所事事,我就想著能不能把他們弄過來給我們幹活。”
“機會這不就來了嗎?”路朝歌頓時笑了起來:“我一會給徐文澤去信,要人先從倭國抓,累死了不心疼,也不用給賠償,西域人將來可以送到倭國去采礦。”
“不殺幹淨了?”李朝宗笑著說道:“死在哪不是死啊!給我們幹點活產生點經濟價值也是好的啊!反正最後肯定是要死光光的,隻不過是死法不同罷了。”
“那西域那邊暫時先放一放?”皇甫弘毅說道。
“別啊!”路朝歌說道:“該談談啊!再有幾個月,倭國那邊的基本上就結束了,到時候直接送過去開始開礦,一點也不耽誤,多好啊!”
“那霍拓國那邊我接著談。”皇甫弘毅說道:“你得先估算一下,從倭國能弄來多少壯勞力,夠不夠我們使用的,畢竟擴建長安城所需要的不是一萬兩萬人,沒個二三十萬整個工程的進度都會被拖延。”
“放心,倭國那邊弄來二三十萬不是問題。”路朝歌說道:“更何況,農閑的時候,百姓也可以進行招募,他們也願意幹活,咱也不是不給工錢,對吧!”
“咱大明的百姓,我的意思還是盡可能的不招募。”皇甫弘毅說道:“接下來有很多事需要他們做,這種最苦最累的活,還是讓別人幹比較好。”
“隨便你。”路朝歌想了想;“倭國壯丁我負責給你弄到長安城來,怎麽用我才懶得管,反正就一條,工程完工之後,這些人死幹淨就行。”
“把邴大人請過來。”李朝宗對身邊的曲燦伊說道。
邴良弼得了召喚趕緊走了過來躬身行禮。
“邴尚書,若是給你二三十萬青壯,你工部那邊夠不夠用?”李朝宗問道。
“陛下,我不嫌多。”邴良弼說道:“現在不僅雍州這邊找我要工匠,各地都在要工匠和青壯,你給我多少我都能分配下去。”
“這些工匠隻能在雍州道內使用。”李朝宗說道:“這些人必須集中進行管理。”
“若是隻能在雍州之內使用,二三十萬青壯絕對夠用。”邴良弼說道:“我可以把省下來的銀子撥到地方,讓他們自行招募工匠和青壯,尤其是那些不太富裕的地方,百姓們還是很希望多一些官府工程的,他們也能多賺些銀子養家糊口,對於他們來說好事一件。”
“朝歌,那你就給徐文澤去信。”李朝宗說道:“先抓三十萬青壯送迴來,告訴徐文澤,挑身體素質好的抓,那些身體素質不好的,直接就地解決,省的抓迴來浪費糧食。”
“抓迴來保證他們勉強吃飽就行。”路朝歌說道:“別把他們當人看,就當牲口用就是了。”
“這倭國也不知道怎麽得罪你了。”劉子睿笑著走了過來:“讓你恨他恨成這個德行。”
“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需要得罪我,反正它們必須死。”路朝歌看向劉子睿:“二姐夫,若是給倭國機會,你信不信他們幹的事情,比我幹的更可惡?”
“雖然我沒有證據,但是你說的我信。”劉子睿笑著說道:“你對異族的態度決定了,大明周邊的那些小國在你眼裏都算不上人,他們的死活在你這裏不過就是個數字罷了。”
“這些國家也是到了血黴了。”劉子墨也走了過來,笑著說道:“怎麽就和大明做了鄰居。”
“其實也可以不做鄰居啊!”路朝歌笑著說道:“你看看休屠部,他們不就從鄰居變成了自己人嘛!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內附也還是個很好的選擇嘛!成為大明的一員和成為大明的一員還是有區別的。”
“什麽區別?”路朝歌最後半句話給所有人都弄的愣住了,誰也沒聽出來這到底有什麽區別,李朝宗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成為大明的一員,是你主動一些,大家友好一些。”路朝歌笑著說道:“後半句成為大明的一員,是我主動一些,大家不那麽友好,就是這個區別。”
“好麽,沒有第三條路走了是不是?”劉子揚笑著說道:“你這是要把他們往死路上逼啊!”
“我從來都是師出有名,隻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待著,我是不喜歡用戰爭的手段來讓人屈服的。”路朝歌說道:“我一貫主張就是,大家要愛好和平,和平才是發展的基石。”
“路朝歌,你能說出這句話來,就證明你有多不要臉。”劉子墨笑罵道:“你愛好和平,你要是愛好和平,那這世間就沒有好戰分子了。”
“你看看你這話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路朝歌笑著說道:“說正事說正事。”
“邴尚書,倭國的青壯抓迴來之後,我會讓我麾下的親軍進行看管。”路朝歌說道:“你需要的時候,就派人去叫人就是,我的親軍會隨時跟隨,保證他們乖乖的幹活不給你搗亂,但是吃喝方麵也要給一些,幹活怎麽也得吃個半飽不是,而且工程那麽多,這些人不幹完活最好別死,你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死個千八百的不心疼,但是死個上萬人可就麻煩了,到時候還得抓。”
“若是有戰兵幫忙看管就再好不過了。”邴良弼趕緊說道:“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些青壯不服教化,到時候我們這些讀書人確實是擺弄不明白它們。”
“交給戰兵就是了。”路朝歌說道:“他們對管教畜生還是很有一套的。”
“朝歌,我可是聽說了,倭國人矮小,就他們那樣的,能幹活嗎?”劉子墨說道。
“兩個人當一個半人用唄!”路朝歌說道:“反正是免費的勞動力,誰會在乎他們是不是能頂幾個人啊!”
“陛下,休屠渤泥攜家眷已經在外等候。”禮部官員走了過來說道:“您先去後麵稍待,等休屠渤泥進來之後,您在出來。”
“嗯!”李朝宗點了點頭,然後和一眾文武官員點了點頭,轉身就離開了。
“諸位大人,請入座吧!”禮部官員又說道。
數十名宮娥魚貫而入,引領著這些文武官員去找自己的座位,路朝歌就不明白了,為什麽李朝宗還要迴避。
“大人物都是最後登場的。”劉子睿笑著說道:“你以為這是咱自己家的家宴,怎麽開心怎麽來?規矩多著呢!”
“原來是這樣。”路朝歌點了點頭:“雖然不理解,但是我很尊重。”
“你不是成天到晚把規矩掛在嘴邊嘛!”劉子墨笑著說道:“這些都是規矩,不過對於你來說,也不重要。”
“確實不重要。”路朝歌落座後,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喜歡別人遵守我的規矩,其實我不太喜歡規矩。”
“你就是不講理。”劉子揚笑著說道:“不過,總是需要有一個能破壞一些規矩的人存在,不然很多陋習會一直存在下去,規矩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打破的,打破某種規矩之後,時代發展才會更進一步,對不對?”
“說的太對了。”路朝歌笑著說道:“規矩總是需要有人來打破的。”
幾人聊天的功夫,一名太監帶著休屠一家走了進來,他們要先拜見了李朝宗和謝靈韻之後,休屠渤泥的夫人才會和謝靈韻一起去到偏殿,反正都是所謂的規矩。
隨著受邀參加晚宴的官員越來越多,路朝歌將兩個小丫頭送到了偏殿,周靜姝已經來了,為了出席晚宴,她把那身死老沉的禮服又給穿上了,這是路朝歌第二次看到周靜姝穿禮服,該說不說穿上這身禮服之後,周靜姝整個人的氣質都提升了一大截,這可能就是華服之美的原因。
將兩個小家夥交給了周靜姝,路朝歌就準備離開,畢竟這裏多是女眷,他一個老爺們在這待的時間太長不合適。
“你少喝點酒。”周靜姝拽了一下路朝歌:“你就算是千杯不醉,那東西喝多了對身體也沒好處。”
“我盡可能不喝。”路朝歌說道:“再說了,那幫貨現在也沒人願意和我喝酒了,我都喝不醉,那喝著還有什麽意思了,放心吧!”
“你說你,也不知道換身衣服。”周靜姝看著路朝歌身上的衣服,笑著說道:“出門的時候我要是不給你帶衣服,你是不是就準備穿著出門時候那一套來參加晚宴了?”
“有穿的就行唄!”路朝歌說道:“我又不講究這些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趕緊去換身衣服去。”這個時候謝靈韻走了過來:“衣服都給你準備好了,你也不知道過去換,找你半天沒找到人,誰承想你跑這來了。”
“換換換。”路朝歌笑著說道:“我現在就去換。”
“小桃,你帶他去換衣服。”謝靈韻對自己的貼身侍女說道:“換完衣服趕緊把人帶迴來,休屠一家馬上就要進宮了,別耽誤了事。”
謝靈韻的貼身侍女小桃帶著路朝歌去換衣服,等路朝歌換好衣服迴來,李朝宗已經到了正殿,正在和一幫子文武大臣聊天呢!
“朝歌,過來。”李朝宗看到了路朝歌,衝著路朝歌招了招手。
“咋了?”路朝歌走了過去問道。
“剛才哲言說,這個休屠渤泥是個能喝的。”李朝宗說道:“和楊老將軍喝了三天,那幾個小子有一半是被休屠渤泥灌多的,今天你把臉麵給我找迴來。”
“有病吧!”路朝歌一臉無奈的看著李朝宗:“這東西有必要嗎?喝多了就喝多了唄!這也沒什麽關係,這要是在戰場上,我肯定把能找迴來的麵子都找迴來,可就一個喝酒,不至於。而且我媳婦剛才可交代了,讓我少喝點,說酒這東西喝多了對身體不好。”
“又不是讓你天天喝。”李朝宗笑著說道:“就喝這一次,你差那點酒啊!”
“再說吧!”路朝歌想了想:“人家遠來是客,不能把人家往死裏灌不是。”
“屁的客。”邵元培說道:“他是大明的臣,可不是大明的客,他要是把自己當成客人,那我可就有話說了。”
“你一個刑部尚書,你說個屁。”路朝歌看向了邵元培:“我那個碎嘴子兄弟現在怎麽樣了?我都挺長時間沒和他聯係了,也不知道他的近況。”
“挺好的。”一提到自己兒子,邵元培那真是一臉的驕傲:“我在幹兩年我就準備迴家養老嘍!”
“咋地?俸祿不夠你花啊?”路朝歌笑著問道。
“我在中央,我兒子在地方,你覺得合適嗎?”邵元培笑著說道:“咱不能把陛下的恩典當成常理,該退就退,給自己兒子讓地方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
“不至於。”路朝歌說道:“大哥,咱大明還有這說道?父子不同朝?”
“沒有啊!”李朝宗說道:“邵尚書,你就消停幹你的尚書,你兒子有本事自然會被提拔,這些年不提拔他,不是他能力不行,實在是地方上缺少官員,讓他在地方多曆練幾年,等時機成熟了,他自然而然的就迴來了。”
“陛下,我不是這個意思。”邵元培趕緊解釋道:“我家那小子到現在都不成親,我夫人現在恨不得守在他身邊,天天督促他成親,可我在長安城,她也不能離開不是。”
說到這,邵元培還狠狠的瞪了路朝歌一眼。
“你瞪我幹什麽玩意?”路朝歌說道:“又不是我不讓你兒子成親的。”
“你可沒少和他說晚點成親的事。”邵元培說道:“都二十好幾了,我確實是著急啊!”
“你管那麽多幹啥?”路朝歌說道:“你又不是就這麽一個兒子,你大兒子二兒子不都已經成親有孩子了嗎?你們老邵家也不是後繼無人了。”
“老小老小,家裏的寶。”邵元培說道:“我夫人天天惦記著,我能有什麽辦法。索性就趕緊退了得了,等有人能接我這刑部尚書,我就迴家養老去了。”
“行,咱大明的官員是真行。”李朝宗笑著說道:“人家都是恨不得削尖了腦袋往上爬,我們大明的官員都是想急流勇退的主,楊嗣業如此,現在你邵元培也是如此。”
“那我也迴家養老。”路朝歌有多不要臉,他什麽事幹不出來:“我也給年輕人騰地方,我也迴家拿銀子不幹活,想想就美得很。”
“都給我消停的好好幹。”李朝宗瞪了兩人一眼:“一個個沒個正形。”
“弘毅。”李朝宗衝著不遠處的皇甫弘毅招了招手。
皇甫弘毅趕緊和邴良弼告罪一聲,來到李朝宗麵前。
“你又和工部那邊嘀咕啥呢?”李朝宗好奇的問道。
“見過陛下。”皇甫弘毅說道:“這兩年雍州要大興土木了,我問問他那邊工匠缺不缺。”
“你有辦法招到工匠?”雍州大興土木這件事不是秘密,連市井百姓都知道,尤其是長安城的擴建,更是人盡皆知。
“前幾日,從霍拓那邊來了個商隊。”皇甫弘毅說道:“他能找到霍拓國的壯丁,霍拓國現在很多年輕人無所事事,我就想著能不能把他們弄過來給我們幹活。”
“機會這不就來了嗎?”路朝歌頓時笑了起來:“我一會給徐文澤去信,要人先從倭國抓,累死了不心疼,也不用給賠償,西域人將來可以送到倭國去采礦。”
“不殺幹淨了?”李朝宗笑著說道:“死在哪不是死啊!給我們幹點活產生點經濟價值也是好的啊!反正最後肯定是要死光光的,隻不過是死法不同罷了。”
“那西域那邊暫時先放一放?”皇甫弘毅說道。
“別啊!”路朝歌說道:“該談談啊!再有幾個月,倭國那邊的基本上就結束了,到時候直接送過去開始開礦,一點也不耽誤,多好啊!”
“那霍拓國那邊我接著談。”皇甫弘毅說道:“你得先估算一下,從倭國能弄來多少壯勞力,夠不夠我們使用的,畢竟擴建長安城所需要的不是一萬兩萬人,沒個二三十萬整個工程的進度都會被拖延。”
“放心,倭國那邊弄來二三十萬不是問題。”路朝歌說道:“更何況,農閑的時候,百姓也可以進行招募,他們也願意幹活,咱也不是不給工錢,對吧!”
“咱大明的百姓,我的意思還是盡可能的不招募。”皇甫弘毅說道:“接下來有很多事需要他們做,這種最苦最累的活,還是讓別人幹比較好。”
“隨便你。”路朝歌想了想;“倭國壯丁我負責給你弄到長安城來,怎麽用我才懶得管,反正就一條,工程完工之後,這些人死幹淨就行。”
“把邴大人請過來。”李朝宗對身邊的曲燦伊說道。
邴良弼得了召喚趕緊走了過來躬身行禮。
“邴尚書,若是給你二三十萬青壯,你工部那邊夠不夠用?”李朝宗問道。
“陛下,我不嫌多。”邴良弼說道:“現在不僅雍州這邊找我要工匠,各地都在要工匠和青壯,你給我多少我都能分配下去。”
“這些工匠隻能在雍州道內使用。”李朝宗說道:“這些人必須集中進行管理。”
“若是隻能在雍州之內使用,二三十萬青壯絕對夠用。”邴良弼說道:“我可以把省下來的銀子撥到地方,讓他們自行招募工匠和青壯,尤其是那些不太富裕的地方,百姓們還是很希望多一些官府工程的,他們也能多賺些銀子養家糊口,對於他們來說好事一件。”
“朝歌,那你就給徐文澤去信。”李朝宗說道:“先抓三十萬青壯送迴來,告訴徐文澤,挑身體素質好的抓,那些身體素質不好的,直接就地解決,省的抓迴來浪費糧食。”
“抓迴來保證他們勉強吃飽就行。”路朝歌說道:“別把他們當人看,就當牲口用就是了。”
“這倭國也不知道怎麽得罪你了。”劉子睿笑著走了過來:“讓你恨他恨成這個德行。”
“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需要得罪我,反正它們必須死。”路朝歌看向劉子睿:“二姐夫,若是給倭國機會,你信不信他們幹的事情,比我幹的更可惡?”
“雖然我沒有證據,但是你說的我信。”劉子睿笑著說道:“你對異族的態度決定了,大明周邊的那些小國在你眼裏都算不上人,他們的死活在你這裏不過就是個數字罷了。”
“這些國家也是到了血黴了。”劉子墨也走了過來,笑著說道:“怎麽就和大明做了鄰居。”
“其實也可以不做鄰居啊!”路朝歌笑著說道:“你看看休屠部,他們不就從鄰居變成了自己人嘛!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內附也還是個很好的選擇嘛!成為大明的一員和成為大明的一員還是有區別的。”
“什麽區別?”路朝歌最後半句話給所有人都弄的愣住了,誰也沒聽出來這到底有什麽區別,李朝宗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成為大明的一員,是你主動一些,大家友好一些。”路朝歌笑著說道:“後半句成為大明的一員,是我主動一些,大家不那麽友好,就是這個區別。”
“好麽,沒有第三條路走了是不是?”劉子揚笑著說道:“你這是要把他們往死路上逼啊!”
“我從來都是師出有名,隻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待著,我是不喜歡用戰爭的手段來讓人屈服的。”路朝歌說道:“我一貫主張就是,大家要愛好和平,和平才是發展的基石。”
“路朝歌,你能說出這句話來,就證明你有多不要臉。”劉子墨笑罵道:“你愛好和平,你要是愛好和平,那這世間就沒有好戰分子了。”
“你看看你這話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路朝歌笑著說道:“說正事說正事。”
“邴尚書,倭國的青壯抓迴來之後,我會讓我麾下的親軍進行看管。”路朝歌說道:“你需要的時候,就派人去叫人就是,我的親軍會隨時跟隨,保證他們乖乖的幹活不給你搗亂,但是吃喝方麵也要給一些,幹活怎麽也得吃個半飽不是,而且工程那麽多,這些人不幹完活最好別死,你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死個千八百的不心疼,但是死個上萬人可就麻煩了,到時候還得抓。”
“若是有戰兵幫忙看管就再好不過了。”邴良弼趕緊說道:“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些青壯不服教化,到時候我們這些讀書人確實是擺弄不明白它們。”
“交給戰兵就是了。”路朝歌說道:“他們對管教畜生還是很有一套的。”
“朝歌,我可是聽說了,倭國人矮小,就他們那樣的,能幹活嗎?”劉子墨說道。
“兩個人當一個半人用唄!”路朝歌說道:“反正是免費的勞動力,誰會在乎他們是不是能頂幾個人啊!”
“陛下,休屠渤泥攜家眷已經在外等候。”禮部官員走了過來說道:“您先去後麵稍待,等休屠渤泥進來之後,您在出來。”
“嗯!”李朝宗點了點頭,然後和一眾文武官員點了點頭,轉身就離開了。
“諸位大人,請入座吧!”禮部官員又說道。
數十名宮娥魚貫而入,引領著這些文武官員去找自己的座位,路朝歌就不明白了,為什麽李朝宗還要迴避。
“大人物都是最後登場的。”劉子睿笑著說道:“你以為這是咱自己家的家宴,怎麽開心怎麽來?規矩多著呢!”
“原來是這樣。”路朝歌點了點頭:“雖然不理解,但是我很尊重。”
“你不是成天到晚把規矩掛在嘴邊嘛!”劉子墨笑著說道:“這些都是規矩,不過對於你來說,也不重要。”
“確實不重要。”路朝歌落座後,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喜歡別人遵守我的規矩,其實我不太喜歡規矩。”
“你就是不講理。”劉子揚笑著說道:“不過,總是需要有一個能破壞一些規矩的人存在,不然很多陋習會一直存在下去,規矩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打破的,打破某種規矩之後,時代發展才會更進一步,對不對?”
“說的太對了。”路朝歌笑著說道:“規矩總是需要有人來打破的。”
幾人聊天的功夫,一名太監帶著休屠一家走了進來,他們要先拜見了李朝宗和謝靈韻之後,休屠渤泥的夫人才會和謝靈韻一起去到偏殿,反正都是所謂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