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他們還年輕


    從涼州到大明朝,李朝宗一直麵對的問題就是地方官員缺乏,選派官員下放困難,科舉確實是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況,可是在官員選派的問題上,就一定要麵對一定時間內人才短缺這一巨大的問題。


    可就算是這樣,李朝宗也堅持不讓舉薦製死灰複燃,一旦舉薦製死灰複燃,世家大族必然重新複興,從而重新掌控整個朝廷,到時候就變成了另一個大楚。


    這幾年大明的各地官員過的苦,一個知府恨不得當成縣令用,那縣令就更是苦了,不過權利也更大了一些,這些官員算是苦中作樂吧!


    人才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問題,李朝宗必須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將各地官員填滿,為了解決地方官員緊缺的問題,李朝宗已經將中央大量官員派往地方,極力削減長安城在職官員的數量,一切先以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百姓的生產生活為主,至於上麵缺人的問題,那就各部尚書自己扛著吧!你能當這個六部尚書,你就得有辦法給我解決問題,要不然我要你幹什麽用。


    大明的六部尚書壓力其實更大,他們每天要處理的問題堆積如山,好在能當上六部尚書的那都不是凡人,有一個算一個,絕對算是處理政務的一把好手。


    而李朝宗也接受了路朝歌的建議,將更多的政務交到了李存寧的手裏,讓他得到更多的曆練。


    至少目前來看,李存寧幹的很不錯,大方向上隻要不出問題,下麵的千絲萬縷也不會跑偏太多,隻不過一下接過了這麽多的政務,李存寧能休息的時間可就沒有以前那麽充裕了,除了保證自己充足的休息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禦書房度過的。


    而這個保證充足的睡眠,是路朝歌強製的,每天必須睡足四個時辰,少一刻鍾都不行,活必須要幹,休息也必須要休息好,路朝歌可不想自己這個侄子,因為政務將自己的身體累垮了,鍛煉他不是為了練死他。


    “是不是覺得每天都過的很充實?”


    皇宮禦書房,路朝歌本來是找李朝宗說調晏元愷迴來的事情的,可是在禦書房沒看到李朝宗,倒是看見了路竟擇和他的一眾幕僚,比如皇甫明哲,又比如崔仲康。


    皇甫明哲不許多言,他老爹是皇甫弘毅,在處理政務上也算是得了自己老爹真傳,雖然年歲不大,但是處理政務確實不算難事,而崔仲康倒是給了不少人驚喜,確實是一個可造就的人才,李存寧也從來不介意給人才展示自己的機會,不管是皇甫明哲還是崔仲康,亦或者是其他的那些幕僚,在李朝宗那裏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確實挺充實。”李存寧笑著說道:“不過,累也是真的累。”


    “沒辦法啊!”路朝歌笑著說道:“你既然要成為這個國家的未來,那你就要承擔相應的壓力,除非你說我就想當個昏君,大明愛怎麽樣怎麽樣,那你可以不挨累,我和你爹就是這麽走過來的,等你把一切都捋順了,也就沒這麽累了,說白了就是,你幹的還是太少了。”


    “他們幾個怎麽樣?”路朝歌看了一眼李存寧的幾位幕僚:“用的挺順手的吧!”


    “都很不錯啊!”李存寧說道:“主要是有他們在,我的壓力還能小一些。”


    “本來你爹是想給你配幾個老人的。”路朝歌說道:“可是後來他想著,老人雖然穩重,但是缺了一些激情,總是不如年輕人,年輕人雖然在考慮問題上還不夠全麵,但是那股子一往無前的勁頭,是老人家沒有的,給你身邊放太多老人家,你早晚也會變得暮氣沉沉,不好。”


    “年輕人嘛!多曆練曆練,總是會變得更好。”路朝歌繼續說道:“在你身邊的這些人,你也多督促督促他們,早晚是要科舉的,這件事可不能耽誤了,在你身邊用的再好,科舉這條路是一定要走的,誰也不能例外。”


    “我會的。”李存孝應道:“二叔,您來有事?”


    “本來是要和你爹說的,既然你在,這跟你說也一樣。”路朝歌說道:“晏元愷,我準備把他暫時調迴來一段時間,等他成親之後,我在讓他迴去。”


    “軍隊上的事,您做主就是了。”李存寧說道:“不用和我說的。”


    “一碼歸一碼。”路朝歌說道:“軍隊的事沒有小事,我管著是我管著,但是你必須時刻了解所有人的動向,不能突然有一天,某個將軍迴長安城了,你都不知道怎麽迴事,那可就熱鬧了。”


    “您知道就好了。”李存寧說道。


    “我跟你說正事呢!”路朝歌說道:“我知道那是我知道,但是你也必須知道,這些軍隊說白了都是你的,不是我路朝歌的。”


    “好。”李存寧也不再多說什麽,他知道自己二叔這麽做是為了自己好,他無條件的信任自己的二叔,他二叔也做到了一個長輩該做到的一切。


    “走了。”路朝歌擺了擺手:“注意休息,每天四個時辰的睡眠,一刻鍾也不能少。”


    “知道了。”李存寧笑著將路朝歌送出了禦書房:“二叔,自己家人,何必呢!”


    “我都說了,一碼歸一碼。”路朝歌說道:“你一定要記住,我是你二叔不假,但是你是大明的儲君,大明的一切,你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明白了嗎?”


    “明白了。”李存寧點了點頭。


    “行了,你去忙吧!”路朝歌笑著說道:“我就先迴去了,這幾天研究研究晏元愷的婚事。”


    “對了二叔,林尚書要迴來了。”李存寧說道:“休屠部的單於休屠渤泥也會跟著一起迴來,我爹的意思是,到時候你帶人去迎接一下。”


    “到時候再說吧!”路朝歌說道:“他不是還沒迴來呢嘛!這次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弄迴來多少好處,要是沒我的多,我就惡心死他,每次我迴來他都說我。”


    “據說收獲不小。”李存寧笑著說道:“這次休屠部內附,可是給霍爾那瑟氣的不輕,在林尚書麵前沒少罵你背信棄義呢!”


    “罵唄!”路朝歌無所謂的說道:“他罵的越狠,說明我做的就越對,他又不是我兒子,我沒必要慣著他,他不是想改變草原嗎?那他就去改變好了,在此期間,我要是能讓他消停的改革,我跟他姓。”


    “您這是又有什麽打算了?”李存寧好奇這件事。


    “一直就沒停下來過。”路朝歌說道:“這次休屠部內附,給草原人帶來的震撼可不是一點點那麽簡單,這就等於給了他們一條新的退路,這次休屠渤泥來長安城,一定要大張旗鼓的接待,一定要拿出最高規格,讓這幫草原單於們都看看,跟著大明混才有出路,到時候霍爾那瑟想改革,內部就能惡心死他。”


    “您不是答應了要支持他嗎?”李存寧說道。


    “支持他和惡心他不衝突。”路朝歌說道;“我可以明麵上支持他,暗中給其他人好處,反正是讓他們內耗,我們隻要出一些物資就可以了,他們內耗隻會不斷的削弱自己,我們看熱鬧最後撿便宜就可以了。”


    “存寧,大明之外皆是虎狼。”路朝歌說道:“對他們用任何手段都不算錯,對他們你但凡有一點點仁慈之心,那你都是失敗,他們對我們,可從來沒有心慈手軟過。”


    路朝歌說的道理,李存寧怎麽可能不明白,隻不過他有的時候確實不如路朝歌這般心狠就是了,而路朝歌要做的就是讓李存寧對外一定要狠,狠到所有人都怕你,怕到你隻要抬抬手,他們就會渾身顫抖的地步。


    和李存寧又聊了幾句,路朝歌就離開了皇宮,這個地方他實在是不怎麽喜歡,若不是有事,他一般是不會來的。


    而李存寧其實也不喜歡,這個地方實在太大了,住起來空曠了一些,也少了一些自由。


    雖然李朝宗從來不限製李存寧外出,但現在畢竟是一國儲君,而且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要忙的事情也更多了,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無憂無慮了。


    “你和大將軍聊什麽了?”崔仲康問道。


    “草原的事。”李存寧笑著說道:“這不是休屠渤泥要來長安城了嘛!我二叔的意思是好好利用一下這個機會,讓草原人知道和咱大明混才是唯一的出路,也算是給霍爾那瑟那邊找點麻煩。”


    “霍爾那瑟現在一門心思的要統一草原。”皇甫明哲說道:“這件事本來就沒那麽容易,草原上誰不想當草原王,就算是有我們的支持,霍爾那瑟要統一草原也要幾年時間,甚至更久,這就是我們拉攏草原各部的機會,隻要我們拉攏了足夠多的人,這草原姓什麽,就可想而知了。”


    “霍爾那瑟這步棋走的真實足夠臭。”崔仲康說道:“想改變一個民族的生活、意識形態,不是那麽容易的,更何況還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轉變,穆斯塔法的成功,那是因為有大量的支持,我們對霍爾那瑟的支持,肯定達不到這種地步,就看他這第一步邁的大不大了,若是這第一步邁出去的實在太大,估計他沒好日子過了。”


    “他總覺得,有些事需要人去做,為什麽不能是他。”皇甫明哲嗤笑道:“可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改革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更何況還是一個遊牧民族,一個內部永遠不可能穩定的民族,這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看著吧!”崔仲康說道:“早晚有一天他一定會後悔的,而且後悔之後也無力迴天了。”


    “不說他了。”李存寧笑著說道:“休屠渤泥眼看就要到長安城了,禮部那邊接待的規格什麽的定下來了嗎?”


    “定下來了。”皇甫明哲在一大堆奏折裏找出了禮部的奏折,遞給了李存寧:“規格應該算是不低了。”


    “改。”李存寧看了看奏折:“通知禮部那邊,休屠渤泥抵達長安當天,我會親自去迎接。”


    “太高了吧!”崔仲康愣了一下:“一個草原的單於而已,大將軍去迎接已經是高規格了,您去不合適。”


    “合適。”李存寧說道:“我得讓草原人看見咱大明的誠意不是嗎?表麵文章而已,我李存寧也能做。”


    李存寧這麽一說,兩個人就明白過來了,千金買馬骨而已,這算不得什麽高深莫測的伎倆,可很多人就吃這一套,而且格外的好用。


    “這一次不僅休屠渤泥會來,他還會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他的妻子一同前來。”李存寧繼續說道:“說是留在長安城學習禮儀文化,說白了就是當人質的,除了他們還有很多當年前楚時期被抓走的中原百姓的後人,這些人都要妥善安置。”


    “城外的臨時營地應該夠用。”皇甫明哲說道:“我明天去看一下,若是不夠用,在搭建一處臨時營地就是了,這些人不可能留在長安城這邊,最有可能的就是北方的那幾個地方,沒準將來就遷移到冀州那邊了。”


    “短時間內可能性不大。”崔仲康說道:“大將軍暫時沒打算動劉子騰,地方上缺少合適的官員,占領的地方越大缺少的官員也就越多。”


    “這就是現在咱們麵對的最大的問題。”皇甫明哲說道:“想解決,就隻能不斷開科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科舉要改成三年一考了,這可能就會繼續降低官員進入官場的速度,實在是太難了。”


    “其實,這就是我們和草原麵對的一樣的問題。”崔仲康說道:“改革肯定是要有代價的,隻是 這個代價的大小罷了,我們這個代價相對來說要小很多。”


    “陣痛期。”李存寧笑著說道:“我二叔經常這麽說,若是我們扛不住就全完了,所以這些年不管怎麽樣,我們都一定要扛住,扛住了我們就贏了。”


    “雖然你在這,但是這話我還是得說。”李存寧看向了崔仲康:“世家大族掌控朝堂,對一個國家來說,確實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我爹也和我說了。”崔仲康說道:“其實,世家大族早就該換一種生存模式了,尤其是在大將軍對世家大族舉起戰刀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應該開始轉變了,隻不過是有很多人以為自己能對付的了大將軍,結果就是……”


    “若是換成我,我在沒見識到我二叔的狠辣之前,我也不會改變。”李存寧笑著說道:“人其實都是這樣的,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永遠也不知道疼。”


    世家大族對於大明來說,可以存在但是絕對不會有掌握朝堂的機會,除非他們能恢複當年的舉薦製,不過李朝宗不會同意,路朝歌也不會同意,這兩個人隻要有一個人還活著,舉薦製你就別想死灰複燃,等這兩位不在了,科舉就變成了常態了,那時候舉薦製就沒有人會想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伐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披甲莽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披甲莽夫並收藏征伐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