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腦子裏的想法有很多,但也不是每一樣他都能想到的,很多東西都講究一個機緣巧合,也或者說是靈光一現,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靈光一現來的。
對於銀行,路朝歌知道的東西不算多,但也絕對夠用,但是和林哲言這種經商天才相比,他知道的那點東西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還是那句話,認知和無知是不能畫等號的,把整個涼州的這些大人物放在同一個時代,若是路朝歌沒有這種超過時代的知識,他在這些人當中,也未必起眼。
把銀行一事和林哲言說明白之後,就沒路朝歌什麽事了,接下來就看林哲言的操作就行了,至於能把銀行的規模弄到多大,那就看林哲言的本事了,他該說的都說了,該出的銀子也都拿出來了,他已經做到了極致了。
路朝歌終於是能好好的睡一覺了,白天睡覺在這麽睡,都不如晚上睡覺來的舒服。
一夜好睡,第二天醒來,路朝歌覺得空氣都比昨天要新鮮的多了。
“殿下。”曲燦伊站在中軍帳外,衝著裏麵說道:“陛下請您去鎮疆城外。”
“戰場打掃好了?”路朝歌走出中軍帳問道。
“是的。”曲燦伊說道:“等著您過去,就開始澆築京觀,陛下讓您把這個穿上。”
說著,揮了揮手,一名小太監抱著另一件玄色龍袍走了上來,恭恭敬敬的遞到路朝歌麵前。
之前的那件,他穿著衝上了戰場,一場大戰下來,早就碎的不成樣子了,他本以為自己就不用穿了,沒成想李朝宗可能想到了他的想法,給他多準備了一件。
他也不準備掙紮了,那名小太監伺候著路朝歌穿上了這件他並不喜歡的玄色龍袍,魏子邦牽來了大黑馬。
“你好像真的老了。”路朝歌笑著摸了摸大黑馬:“咱倆並肩作戰快十年了,作為戰馬你能活到這個歲數,不得不說你這生命力是真頑強。”
這大黑馬從跟在路朝歌身邊開始,可以說是經曆了路朝歌這將近整個十年的一切,單騎擒敵將經曆過,猛衝敵陣也經曆過,就連路朝歌成親那天,騎的也是它,說句不太恰當的,可能連周靜姝陪在路朝歌身邊的時間,都不如這匹大黑馬時間長。
這大黑馬其實也是一身傷痕了,前一次北疆之戰,路朝歌領三千重甲衝陣,路朝歌身受重傷,它其實也一樣,隻不過這貨的生命力確實頑強,那麽重的傷勢不僅緩了過來,甚至狀態和曾經都沒差多少,可終究是十多歲的戰馬了,和當初剛剛被路朝歌降服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大黑馬是通人性的,他聽明白了路朝歌的話,碩大的馬頭靠在了路朝歌的肩膀上。
路朝歌笑著摸著大黑馬的腦袋:“不過,不要緊,以後我也不會在衝陣了,咱倆都消停的,估計你怎麽也還能再活個二三十年的。”
說著,路朝歌就笑了起來。
從魏子邦手裏接過一大盤包子,路朝歌翻身上馬,自己吃著順便喂給大黑馬,人家大黑馬的生活待遇可不低。
一路晃晃悠悠的來到了鎮疆城外,此時的鎮疆城外已經站滿了人,大明的一眾將軍穿著簇新的盔甲,身後的親兵舉著各自的軍旗,那一個個看著比新郎官都喜慶。
沒辦法,這幫貨現在已經不單單是將軍了,已經成為了大明的新貴,他們都是貴族了,身份地位已經不一樣了。
這些人當中,夏侯仲德、謝玉堂、於吉昌、穆斯塔法以及楊延昭,這五位都獲封了公爵,世襲罔替的那種,而餘下的基本上都是侯爵。
這幫人可以算是大明將門的小半壁江山了。
“見過少將軍。”一眾將軍們齊齊躬身行禮,相較於稱唿路朝歌‘殿下’,這些將軍更喜歡稱唿路朝歌為‘少將軍’,這麽多年的稱唿,不是那麽容易改過來的。
“快過來。”李朝宗衝著路朝歌招了招手。
路朝歌進走幾步來到李朝宗麵前,他想著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該做的麵子工程還是要做的,剛要躬身行禮,就被李朝宗一把攔住了。
“行了。”李朝宗笑了笑:“在我這你還裝什麽裝。”
路朝歌也是笑了笑,然後就看到了李朝宗的麵前,已經準備好了三牲供品。
“這澆築京觀,還要先做個法?”路朝歌好奇的問道。
“敬,戰死北疆的將士們。”李朝宗說道。
李朝宗對於北疆其實是有著別樣的感情的,他爹當年就是北疆大將軍,要是沒有之前的那一檔子是,他八成也會進入大楚戰兵,然後一步一步走到大將軍的位置上。
李朝宗的軍事指揮能力其實並不弱,隻不過有路朝歌存在,他的光環實在是太強了,這才讓李朝宗不需要過多的操心軍隊上的事情,也就掩蓋了他在指揮上的天賦。
這場祭奠沒有什麽禮樂,也沒有什麽過多的煽情,李朝宗舉起手中的酒碗,將三大碗涼州最烈的酒倒在了地上。
“三碗酒,敬北疆男兒。”李朝宗朗聲道:“數百年大楚,中原男兒前赴後繼奔赴北方,戰死者不計其數,可我北疆未曾後退半步,守住了北疆這漫長的邊境線。”
“朕,大明皇帝,李朝宗,在百萬英靈麵前立誓。”李朝宗抽出腰間的‘天子劍’斜指蒼穹:“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隻要大明還存在一天,大明的北疆隻會向北不斷擴展,絕對不會向南後退半步。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氣氛烘托者路朝歌上線,大聲高喊道:“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一眾大明將士齊聲呐喊,震天動地的喊聲驚醒了很多人,包括這兩天一直被林哲言折磨的霍爾那瑟。
聽著這震天動地的喊聲,霍爾那瑟也是心頭一緊,不管這句話是李朝宗的臨場做表麵文章也好,還是他真有這個心思也罷,都已經表明了李朝宗的一種立場,草原永遠不可能成為中原王朝的朋友。
“國與國之間,確實沒有所謂的朋友。”霍爾那瑟喃喃自語:“強大的,終究會強大起來,弱小的終究會湮滅在曆史的塵埃當中,草原不能湮滅,我們要重新強大起來。”
就在霍爾那瑟喃喃自語的時候,楊延昭拖著一塊數萬斤的巨大石碑走了過來。
“這也不是京觀石啊!”路朝歌看著石碑:“你要寫文章啊?”
“英烈碑。”李朝宗說道:“定安縣外有一塊,長安城外有一塊,四疆也要各自有一塊,以後凡是戰死北疆的戰兵,都要將名字篆刻在石碑上,以供後人瞻仰,哪怕未來大明不在了,可這些英烈的英魂,畢竟守護我中原四疆之地。”
“好。”路朝歌很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去幫忙。”
“去吧!”李朝宗點了點頭:“把英烈碑立起來。”
路朝歌小跑了過去,和楊延昭兩人將巨大的石碑拖行到了指定地點,兩人一左一右,將巨大的英烈碑給扶了起來,這大明軍中也就是有這麽兩個力大無雙的猛人,要不然這立英烈碑也夠折騰的了。
巨大的英烈碑被緩緩立起,碑的最左側已經篆刻了一行文字‘以北疆百萬英靈,永鎮北疆之地。’
這幾個字是李朝宗親自寫上去的,夏侯仲德找了最好的師傅篆刻上的,大片的空白,將會寫上篆刻上,自李朝宗控製北疆之後,戰死在北疆的戰兵姓名。
石碑立了起來,路朝歌又迴到了李朝宗的身邊,接下來就要澆築京觀了,這場麵屬實有點刺激,一般人真受不了,也不知道為什麽,路朝歌卻是樂此不疲。
“我去指揮一下。”路朝歌笑著說道。
“不用了。”李朝宗說道:“現在大明軍中,會澆築京觀的也不止你一人,老實看著吧!”
澆築京觀其實也沒多難,就是將草原人的屍體摞在一起,然後用水泥進行澆築,除了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其他的沒什麽大不了的。
數十架雲梯車被推了出來,一隊隊戰兵衝了出來,他們爬上雲梯車,這個年代可沒有傳送帶,想要澆築京觀,那全是人力完成的。
路朝歌站在李朝宗的身邊,看著那些死去的草原人驚恐的麵容,內心卻無比平靜。
“果然,隻有死了的草原人,才是好的草原人。”路朝歌看著眼前那巨大的京觀說道。
“霍爾那瑟那樣的也不錯。”李朝宗說道:“至少現在看起來還挺好的,未來……未必。”
“中原王朝和草原人,不會成為朋友的。”路朝歌說道:“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就更不可能了,我們隻能是敵人,一方消滅另一方,這份上千年的恩怨才能消除。”
“把你抓的那些草原將軍帶過來吧!”李朝宗想了想:“讓他們也看看這京觀的澆築過程。”
“我這就叫人去。”路朝歌點頭應下。
“魏子邦。”路朝歌衝著魏子邦招了招手。
“少將軍。”魏子邦走了過來。
“帶人,去把那些草原將軍押解過來。”路朝歌說道:“讓他們好好看看這壯觀的場景。”
“是。”魏子邦應道。
隨後,李朝宗和路朝歌哥倆都不說話了,就這麽看著京觀的澆築,這場景路朝歌看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於這些東西沒什麽觀感,倒是李朝宗看的津津有味。
時間不長,魏子邦帶著人押解這一眾被生擒活捉的草原將軍們來到了京觀澆築的現場。
“都來了。”路朝歌看著被押解過來的眾人:“都過來好好看看,這就是和我們大明作對的下場。”
說著,路朝歌又指向了一旁擺放著的一具屍體,這具屍體就是花木爾帖的,本來已經被砍成兩段的花木爾帖,如今已經被重新縫合在了一起,作為這次北疆之戰,草原之中戰死的最高級別的將軍,他當然會被擺在京觀的最頂端。
“這位就是花木爾帖,想必你們都很熟悉。”路朝歌繼續說道:“他將成為這個巨大京觀的尖,他會注視著北方,看著你們草原一點一點的被我們大明消滅掉。”
“就是可惜了。”路朝歌歎了口氣:“當時沒想到會有今天這一遭,要不然我怎麽也得把岔蘇台的屍體保存好,然後把他放在最上麵,讓他看看,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導致的後果,有多麽嚴重。”
“路朝歌,你如此做,就不怕激起草原人的怒火嗎?”朝合圖看著那在澆築的巨大京觀,心裏也是一陣害怕,草原人有草原人的規矩,再草原上,人死之後是要入土的,不能入土的話,這人就不能轉世重生,就要當一輩子的孤魂野鬼。
“怒火?”路朝歌冷笑道:“草原人的怒火我已經見識過兩次了,一次草原王被抓了,另一次……”
說著,路朝歌指了指京觀:“被我大明皇帝陛下澆築成京觀了,那我到是想看看第三次是什麽樣的,我很期待。”
草原人的怒火,路朝歌會怕這個?
和草原人打了兩次,兩次他都贏了,雖然這不應該是他驕傲的借口,可是他憑什麽不驕傲,現在的大明能壓著你草原打,未來的大明同樣可以,畢竟路朝歌對戰兵有所期待,對那位被稱為大明第一科學狂人的劉宇寧也有所期待。
二十萬具屍體不可能就澆築成一個京觀,這要是放在一起,能不能澆築先不說,你去哪找那麽高大的雲梯車去。
一上午的時間,數百個京觀終於澆築好了,而這個時候,符子捷帶著人抬過來一塊相對較小的石碑,這才是京觀石。
將京觀石立在了一座京觀旁邊,曲燦伊帶著兩名小太監,恭恭敬敬的捧著筆墨走到李朝宗身後,接下來李朝宗要在京觀石上留下幾個字或者一句話。
李朝宗昂首闊步走到京觀石前,曲燦伊將毛筆沾滿墨汁遞到李朝宗的手裏。
李朝宗沉思片刻,提筆子在京觀石上寫下六個大字。
“今日始,大明立。”路朝歌高聲將六個字念了出來。
這六個字寫的特別貼切,尤其是應景。
這場仗,是大明的立國之戰,這一戰也是在向世人宣告,大明將立於人世間,就算四周皆是虎狼,我大明也是巋然不動,凡敢想與我大明為敵著,這就是下場。
對於銀行,路朝歌知道的東西不算多,但也絕對夠用,但是和林哲言這種經商天才相比,他知道的那點東西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還是那句話,認知和無知是不能畫等號的,把整個涼州的這些大人物放在同一個時代,若是路朝歌沒有這種超過時代的知識,他在這些人當中,也未必起眼。
把銀行一事和林哲言說明白之後,就沒路朝歌什麽事了,接下來就看林哲言的操作就行了,至於能把銀行的規模弄到多大,那就看林哲言的本事了,他該說的都說了,該出的銀子也都拿出來了,他已經做到了極致了。
路朝歌終於是能好好的睡一覺了,白天睡覺在這麽睡,都不如晚上睡覺來的舒服。
一夜好睡,第二天醒來,路朝歌覺得空氣都比昨天要新鮮的多了。
“殿下。”曲燦伊站在中軍帳外,衝著裏麵說道:“陛下請您去鎮疆城外。”
“戰場打掃好了?”路朝歌走出中軍帳問道。
“是的。”曲燦伊說道:“等著您過去,就開始澆築京觀,陛下讓您把這個穿上。”
說著,揮了揮手,一名小太監抱著另一件玄色龍袍走了上來,恭恭敬敬的遞到路朝歌麵前。
之前的那件,他穿著衝上了戰場,一場大戰下來,早就碎的不成樣子了,他本以為自己就不用穿了,沒成想李朝宗可能想到了他的想法,給他多準備了一件。
他也不準備掙紮了,那名小太監伺候著路朝歌穿上了這件他並不喜歡的玄色龍袍,魏子邦牽來了大黑馬。
“你好像真的老了。”路朝歌笑著摸了摸大黑馬:“咱倆並肩作戰快十年了,作為戰馬你能活到這個歲數,不得不說你這生命力是真頑強。”
這大黑馬從跟在路朝歌身邊開始,可以說是經曆了路朝歌這將近整個十年的一切,單騎擒敵將經曆過,猛衝敵陣也經曆過,就連路朝歌成親那天,騎的也是它,說句不太恰當的,可能連周靜姝陪在路朝歌身邊的時間,都不如這匹大黑馬時間長。
這大黑馬其實也是一身傷痕了,前一次北疆之戰,路朝歌領三千重甲衝陣,路朝歌身受重傷,它其實也一樣,隻不過這貨的生命力確實頑強,那麽重的傷勢不僅緩了過來,甚至狀態和曾經都沒差多少,可終究是十多歲的戰馬了,和當初剛剛被路朝歌降服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大黑馬是通人性的,他聽明白了路朝歌的話,碩大的馬頭靠在了路朝歌的肩膀上。
路朝歌笑著摸著大黑馬的腦袋:“不過,不要緊,以後我也不會在衝陣了,咱倆都消停的,估計你怎麽也還能再活個二三十年的。”
說著,路朝歌就笑了起來。
從魏子邦手裏接過一大盤包子,路朝歌翻身上馬,自己吃著順便喂給大黑馬,人家大黑馬的生活待遇可不低。
一路晃晃悠悠的來到了鎮疆城外,此時的鎮疆城外已經站滿了人,大明的一眾將軍穿著簇新的盔甲,身後的親兵舉著各自的軍旗,那一個個看著比新郎官都喜慶。
沒辦法,這幫貨現在已經不單單是將軍了,已經成為了大明的新貴,他們都是貴族了,身份地位已經不一樣了。
這些人當中,夏侯仲德、謝玉堂、於吉昌、穆斯塔法以及楊延昭,這五位都獲封了公爵,世襲罔替的那種,而餘下的基本上都是侯爵。
這幫人可以算是大明將門的小半壁江山了。
“見過少將軍。”一眾將軍們齊齊躬身行禮,相較於稱唿路朝歌‘殿下’,這些將軍更喜歡稱唿路朝歌為‘少將軍’,這麽多年的稱唿,不是那麽容易改過來的。
“快過來。”李朝宗衝著路朝歌招了招手。
路朝歌進走幾步來到李朝宗麵前,他想著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該做的麵子工程還是要做的,剛要躬身行禮,就被李朝宗一把攔住了。
“行了。”李朝宗笑了笑:“在我這你還裝什麽裝。”
路朝歌也是笑了笑,然後就看到了李朝宗的麵前,已經準備好了三牲供品。
“這澆築京觀,還要先做個法?”路朝歌好奇的問道。
“敬,戰死北疆的將士們。”李朝宗說道。
李朝宗對於北疆其實是有著別樣的感情的,他爹當年就是北疆大將軍,要是沒有之前的那一檔子是,他八成也會進入大楚戰兵,然後一步一步走到大將軍的位置上。
李朝宗的軍事指揮能力其實並不弱,隻不過有路朝歌存在,他的光環實在是太強了,這才讓李朝宗不需要過多的操心軍隊上的事情,也就掩蓋了他在指揮上的天賦。
這場祭奠沒有什麽禮樂,也沒有什麽過多的煽情,李朝宗舉起手中的酒碗,將三大碗涼州最烈的酒倒在了地上。
“三碗酒,敬北疆男兒。”李朝宗朗聲道:“數百年大楚,中原男兒前赴後繼奔赴北方,戰死者不計其數,可我北疆未曾後退半步,守住了北疆這漫長的邊境線。”
“朕,大明皇帝,李朝宗,在百萬英靈麵前立誓。”李朝宗抽出腰間的‘天子劍’斜指蒼穹:“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隻要大明還存在一天,大明的北疆隻會向北不斷擴展,絕對不會向南後退半步。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氣氛烘托者路朝歌上線,大聲高喊道:“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絕不向南。”
一眾大明將士齊聲呐喊,震天動地的喊聲驚醒了很多人,包括這兩天一直被林哲言折磨的霍爾那瑟。
聽著這震天動地的喊聲,霍爾那瑟也是心頭一緊,不管這句話是李朝宗的臨場做表麵文章也好,還是他真有這個心思也罷,都已經表明了李朝宗的一種立場,草原永遠不可能成為中原王朝的朋友。
“國與國之間,確實沒有所謂的朋友。”霍爾那瑟喃喃自語:“強大的,終究會強大起來,弱小的終究會湮滅在曆史的塵埃當中,草原不能湮滅,我們要重新強大起來。”
就在霍爾那瑟喃喃自語的時候,楊延昭拖著一塊數萬斤的巨大石碑走了過來。
“這也不是京觀石啊!”路朝歌看著石碑:“你要寫文章啊?”
“英烈碑。”李朝宗說道:“定安縣外有一塊,長安城外有一塊,四疆也要各自有一塊,以後凡是戰死北疆的戰兵,都要將名字篆刻在石碑上,以供後人瞻仰,哪怕未來大明不在了,可這些英烈的英魂,畢竟守護我中原四疆之地。”
“好。”路朝歌很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去幫忙。”
“去吧!”李朝宗點了點頭:“把英烈碑立起來。”
路朝歌小跑了過去,和楊延昭兩人將巨大的石碑拖行到了指定地點,兩人一左一右,將巨大的英烈碑給扶了起來,這大明軍中也就是有這麽兩個力大無雙的猛人,要不然這立英烈碑也夠折騰的了。
巨大的英烈碑被緩緩立起,碑的最左側已經篆刻了一行文字‘以北疆百萬英靈,永鎮北疆之地。’
這幾個字是李朝宗親自寫上去的,夏侯仲德找了最好的師傅篆刻上的,大片的空白,將會寫上篆刻上,自李朝宗控製北疆之後,戰死在北疆的戰兵姓名。
石碑立了起來,路朝歌又迴到了李朝宗的身邊,接下來就要澆築京觀了,這場麵屬實有點刺激,一般人真受不了,也不知道為什麽,路朝歌卻是樂此不疲。
“我去指揮一下。”路朝歌笑著說道。
“不用了。”李朝宗說道:“現在大明軍中,會澆築京觀的也不止你一人,老實看著吧!”
澆築京觀其實也沒多難,就是將草原人的屍體摞在一起,然後用水泥進行澆築,除了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其他的沒什麽大不了的。
數十架雲梯車被推了出來,一隊隊戰兵衝了出來,他們爬上雲梯車,這個年代可沒有傳送帶,想要澆築京觀,那全是人力完成的。
路朝歌站在李朝宗的身邊,看著那些死去的草原人驚恐的麵容,內心卻無比平靜。
“果然,隻有死了的草原人,才是好的草原人。”路朝歌看著眼前那巨大的京觀說道。
“霍爾那瑟那樣的也不錯。”李朝宗說道:“至少現在看起來還挺好的,未來……未必。”
“中原王朝和草原人,不會成為朋友的。”路朝歌說道:“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就更不可能了,我們隻能是敵人,一方消滅另一方,這份上千年的恩怨才能消除。”
“把你抓的那些草原將軍帶過來吧!”李朝宗想了想:“讓他們也看看這京觀的澆築過程。”
“我這就叫人去。”路朝歌點頭應下。
“魏子邦。”路朝歌衝著魏子邦招了招手。
“少將軍。”魏子邦走了過來。
“帶人,去把那些草原將軍押解過來。”路朝歌說道:“讓他們好好看看這壯觀的場景。”
“是。”魏子邦應道。
隨後,李朝宗和路朝歌哥倆都不說話了,就這麽看著京觀的澆築,這場景路朝歌看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於這些東西沒什麽觀感,倒是李朝宗看的津津有味。
時間不長,魏子邦帶著人押解這一眾被生擒活捉的草原將軍們來到了京觀澆築的現場。
“都來了。”路朝歌看著被押解過來的眾人:“都過來好好看看,這就是和我們大明作對的下場。”
說著,路朝歌又指向了一旁擺放著的一具屍體,這具屍體就是花木爾帖的,本來已經被砍成兩段的花木爾帖,如今已經被重新縫合在了一起,作為這次北疆之戰,草原之中戰死的最高級別的將軍,他當然會被擺在京觀的最頂端。
“這位就是花木爾帖,想必你們都很熟悉。”路朝歌繼續說道:“他將成為這個巨大京觀的尖,他會注視著北方,看著你們草原一點一點的被我們大明消滅掉。”
“就是可惜了。”路朝歌歎了口氣:“當時沒想到會有今天這一遭,要不然我怎麽也得把岔蘇台的屍體保存好,然後把他放在最上麵,讓他看看,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導致的後果,有多麽嚴重。”
“路朝歌,你如此做,就不怕激起草原人的怒火嗎?”朝合圖看著那在澆築的巨大京觀,心裏也是一陣害怕,草原人有草原人的規矩,再草原上,人死之後是要入土的,不能入土的話,這人就不能轉世重生,就要當一輩子的孤魂野鬼。
“怒火?”路朝歌冷笑道:“草原人的怒火我已經見識過兩次了,一次草原王被抓了,另一次……”
說著,路朝歌指了指京觀:“被我大明皇帝陛下澆築成京觀了,那我到是想看看第三次是什麽樣的,我很期待。”
草原人的怒火,路朝歌會怕這個?
和草原人打了兩次,兩次他都贏了,雖然這不應該是他驕傲的借口,可是他憑什麽不驕傲,現在的大明能壓著你草原打,未來的大明同樣可以,畢竟路朝歌對戰兵有所期待,對那位被稱為大明第一科學狂人的劉宇寧也有所期待。
二十萬具屍體不可能就澆築成一個京觀,這要是放在一起,能不能澆築先不說,你去哪找那麽高大的雲梯車去。
一上午的時間,數百個京觀終於澆築好了,而這個時候,符子捷帶著人抬過來一塊相對較小的石碑,這才是京觀石。
將京觀石立在了一座京觀旁邊,曲燦伊帶著兩名小太監,恭恭敬敬的捧著筆墨走到李朝宗身後,接下來李朝宗要在京觀石上留下幾個字或者一句話。
李朝宗昂首闊步走到京觀石前,曲燦伊將毛筆沾滿墨汁遞到李朝宗的手裏。
李朝宗沉思片刻,提筆子在京觀石上寫下六個大字。
“今日始,大明立。”路朝歌高聲將六個字念了出來。
這六個字寫的特別貼切,尤其是應景。
這場仗,是大明的立國之戰,這一戰也是在向世人宣告,大明將立於人世間,就算四周皆是虎狼,我大明也是巋然不動,凡敢想與我大明為敵著,這就是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