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


    風雪交加。


    圍牆之外,皚皚積雪如厚重的棉被,覆蓋著大地。


    雪花在寒風中肆意飛舞,仿佛天地間唯一的舞者。


    嗚嗚嗚——


    寒風如刀,刮在圍牆上守衛的臉上,他們即便戴上了麵罩,但寒冷依舊穿透了麵罩。


    他們的眉毛,連帶著針織麵罩都是冰雪。


    而圍牆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溫室大棚被厚重的雪壓得微微彎曲,仿佛是在迎接這場自然的考驗。


    暖意蒸騰的大棚內,人們穿著薄薄的短袖,揮動著鋤頭挖土,汗水在他們的額頭上凝結,與外麵的冰冷形成鮮明對比。


    溫室大棚頂上。


    幾個男人拿著鏟子在大棚頂上鏟雪。


    這個溫室大棚采用的是pvc陽光板材質,與塑料薄膜所不同,更加堅固,甚至能夠站上人。


    此外,溫室大棚主體框架采用的都是龍骨精鋼,極為穩固,承壓能力極強。


    如果放在末世前的那種普通,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的溫室大棚,早就頂不住了。


    雪,太大了。


    如果是一般的中小雪,或者是間斷性下雪,根本不需要有人在溫室大棚頂上清除積雪。


    光靠溫室大棚自帶的熱係統,就能夠將溫室大棚上麵的積雪融化。


    但現在一直在下暴雪,連續幾天不清除積雪,容易將大棚壓變形,即便再堅固的龍骨框架,也是有局限的。


    單正盡量穩住身子,用鏟子推開積雪,往邊上推。


    嘩啦啦——


    積雪被推到了溫室大棚邊緣,邊緣有坡度,滑落下去。


    “特麽的,才兩日沒清理積雪,這積雪厚度就快半米高了,當初搞這個溫室大棚,應該設計成三角形的,這樣就不需要鏟雪了。”單正罵罵咧咧,一邊幹著活,一邊吐槽道。


    在前麵的孫守聽到單正的話後,開口解釋道:


    “大哥,三角形大棚在頂部會形成尖銳的角度,這會大大降低空間利用率的。相比之下,拱形或平麵形大棚能提供更均勻的空間分布,使得作物能夠更均勻地接受光照和水分,從而提高產量。”


    “嘰嘰歪歪。”


    單正心情不好,“你小子怎麽知道這些的?”


    孫守笑著說道:


    “之前的培訓課啊,秦老師他們不是跟我們普及過這些知識嘛。”


    “哦。”單正翻了個白眼。


    大冬天,下著這麽大的雪,他們還得站在這麽高的溫室大棚上清除積雪,真是難受啊。


    北境這邊人少,種植人員加上作戰人員,都不到3000人。


    但北境這邊種植麵積又廣闊,他們這些種植人員,不僅僅要維持溫室大棚的正常種植,又得清掃積雪。


    甚至,有些人還要輪崗上圍牆守衛。


    沒辦法,他們這邊的人不到總部基地的三分之一。


    遇到這種極端天災時候,他們要比以前忙太多了。


    隨著積雪被他們從溫室大棚棚頂推下去,下麵的人也趕緊將大棚兩邊的積雪用鏟車鏟到一邊。


    累。


    唿吸急促,吸入的冷空氣,讓他們的喉嚨極為難受。


    甚至有些人喉嚨因為太幹燥,破裂出血,吐出來的唾沫都是帶著血星的。


    唿啦唿啦~


    北境外城中,屹立在那根杆子上的大樟樹基地旗幟,迎風飄揚。


    一輛車從內城中駛出。


    嘎吱~


    越野車停了下來,李浩然穿著厚厚的軍大衣走了下來。


    踩在積雪上,他半個靴子都陷入積雪之中。


    十厘米厚的積雪。


    “今天是誰負責外城路麵的鏟雪工作?”李浩然朝著後麵的朱曉問道。


    朱曉想了想後迴答道:


    “應該是老鷹他們。”


    “讓老鷹過來,怎麽積雪還這麽厚?”李浩然皺眉道。


    朱曉聞言,趕緊解釋道:


    “李主管,不是我幫他們說話,而是人手實在不夠,北境外城數萬畝,這麽大的麵積,他們又要忙著清掃積雪,又要種植,實在是幹不過來啊。”


    李浩然聞言,想了想後說道:


    “上車,轉一圈了解下情況。”


    他們上了越野車,這輛越野車的底盤距離地麵有半米高,算是底盤比較高的車了。


    在大雪之中,那種底盤低的車根本就開不了。


    越野車在雪地中行駛,行駛了一段路之後,他們發現前麵的主幹路積雪厚度低了許多。


    就在他們前方,就有四輛鏟雪車並排鏟雪。


    路上,他們又看到了溫室大棚上正在忙活著鏟雪的人,還有溫室大棚中間,也有鏟車在鏟雪。


    一路走來,到處都是鏟雪的人。


    李浩然看到這一幕後,這才明白過來,老鷹他們並不是偷懶,而是因為著實是幹不過來。


    內城一千號人,但麵積隻有數千畝,外城兩千號人,但麵積有數萬畝,而且絕大部分都種植了莊稼。


    每日光是管理這些溫室大棚,起碼就要上千號人。


    圍牆值守也要大幾百人,這樣算下來,估計就隻有三四百人在清掃積雪了。


    加上輪崗休息,人手就更短缺了。


    李浩然看到一處溫室大棚門敞開著,裏麵的熱氣蒸騰而出。


    他連忙讓朱曉停車,走了過去。


    他還沒走到溫室大棚門口,就看到一輛小型卡車從裏麵行駛出來。


    卡車車鬥上覆蓋了一層防水布,看那鼓鼓囊裝著的,應該是剛剛收割下來的糧食。


    由於溫室大棚的空間原因,中大型卡車無法進入溫室大棚,所以糧食運輸隻能夠通過這種小型的卡車或者皮卡車。


    李浩然走進了溫室大棚中。


    一座溫室大棚有三畝,將近兩千平,溫室大棚都是統一規格的。


    溫室大棚中,有一輛玉米收割機,在不斷收割那些玉米,旁邊並排行駛了一輛小卡車。


    這台收割機,可以將玉米棒子外麵的那一層葉子剝開,露出裏麵的玉米粒,然後經由傳送帶,輸送到了旁邊的那輛卡車上。


    此外,剩餘的玉米須與玉米葉子被噴到邊上。


    玉米須拿來晾曬製作成煙絲。


    至於玉米葉與玉米杆,則拿來做飼料,喂養給北境中的牲畜。


    北境之中,也有養殖場,不過規模沒有總部基地大。


    這邊養殖的豬牛羊,除了供給給北境中的人食用之外,絕大部分都拿來輸送給了石油城。


    這也是為何石油城一直能夠穩定供應肉製品的原因,光靠幸存者在外麵狩獵抓捕到野生動物是無法滿足交易集市市場需求的。


    哢擦哢嚓——


    在玉米收割機後麵,有十幾人把玉米須薅下來,丟到一個籃筐中,然後將整個玉米杆與玉米葉子,丟到後麵的粉碎機中。


    粉碎機將玉米杆與玉米葉子打碎,充當飼料。


    看著眼前糧食收獲場麵,李浩然的心情也變好了許多。


    .........


    距離李浩然不遠的地方,有個人蹲在地上,捏起地上的土壤研究查看。


    口中喃喃道:


    “土壤肥力有些不夠了,下一季度恐怕就得把秸稈還田了。”


    這些玉米杆、玉米葉,除了拿來充當飼料之外,其實也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和覆蓋物。直接將秸稈撒在土地上,可以逐漸分解並提供養分,幫助土壤保持濕度、減輕害草和培肥植物。


    如果每次都將的秸稈帶走,又不對土壤增加肥料的話,久而久之,土壤會變得越來越貧瘠,到後麵莊稼產量越來越低。


    現在北境種植這麽多的莊稼,肥料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1、從總部基地運輸的化肥。


    2、北境中的人與牲畜排泄物,經過堆肥處理後形成有機肥。


    3、靠這些糧食的杆子葉子粉碎後,還田堆肥。


    “秦老師,李主管來了。”秦洛書旁邊過來一個人,低聲提醒道。


    秦洛書聞言,趕緊往後看去,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李浩然。


    李浩然的身份可不低,據他所知,乃是大樟樹基地管委會會長的兒子,冰封天災到來之前,會長把他兒子送到了北境這地方來。


    估計是鍍金來了。


    李浩然在北境的身份是內務主管,這個職位除了軍事,北境中的一切事務他都可以管理,農業也不例外。


    位高權重。


    秦洛書是章齊物教授的學生,章齊物是末世前農學界的泰鬥級別人物。


    師出高門,他現在在北境中主管農業種植一事。


    他頭上有兩個領導,一個是謝偉山,更高的一個領導則是這位李浩然了。


    謝偉山本身種植水平並沒有他高,但資曆比他強,加入大樟樹基地時間長許久,所以擔任正職,秦洛書擔任副職。


    但謝偉山有其他事情負責,非常忙。


    所以基本上北境中的種植管理工作,都由秦洛書負責。


    秦洛書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朝著李浩然走去。


    “李主管,您來啦。”


    “最近有多少座溫室大棚在進行收割呀?”李浩然看到了秦洛書後,點了點頭問道。


    秦洛書開口迴答道:


    “內城有5座,外城有55座,總計有60座溫室大棚,共有180畝莊稼在最近一周要收割!”


    “嗯。”


    李浩然點了點頭,問道:“我看你剛剛蹲在地上,是在幹什麽?”


    秦洛書迴答道:


    “我剛剛是在查看土壤肥力,這個溫室大棚中的土壤肥力有些不夠了,我想著下一季收割之後,就不要把秸稈製作成飼料,而是拿去還田。”


    “為什麽?”李浩然問道,他不太懂還田這兩個字的意思。


    秦洛書想了想,沒有用很專業的術語迴答,而是轉換了一下,用最為樸素的語言說道:


    “土壤也需要有營養,沒有營養種植出來的莊稼就收成就不好。這個營養來源,可以是化肥,也可以是有機肥,像這種秸稈經過發酵之後就可以變成有機肥。”


    “現在不知道冰封天災會持續多久,總部基地之前送過來的化肥越用越少,到後麵肯定不夠用,所以我想著幹脆把桔梗粉碎後灑迴到土壤中。這就是還田。”


    李浩然算是聽明白了,他感慨道:


    “行,農業方麵我不懂,都靠你,反正我給你最大權限,一定要保證一件事,就是在冰封天災之中,也不要停止種植!”


    “明白!”秦洛書心中長籲一口氣。


    他不怕有領導指揮,就怕領導啥也不懂亂指揮。


    一個懂得放權的領導,彌足珍貴。


    現在謝偉山基本對北境的農業種植不怎麽過問,現在李浩然也給了他權限,他做起事情來,才不會感覺束手束腳。


    李浩然在溫室大棚中呆了一會,主要他也不懂農業方麵的事情,所以呆了沒多久便離開了。


    隨後上車,朱曉帶著他在北境外城中行駛巡查。


    北境麵積很大,外城數萬畝即便是開車也需要點時間才能夠走完。


    何況是現在暴雪天氣。


    他們跟在鏟雪車後麵,慢慢行駛。


    李浩然通過車窗,看著外城中的情況。


    這輛越野車在末世前算是高端品牌,有著除霧功能,所以即便內外溫差較大,他依舊能夠看清外麵的情況。


    車內,開啟了暖氣。


    李浩然看著外麵,車內非常安靜,隻有發動機的聲音。


    半晌。


    李浩然看著這個高大健壯的朱曉,好奇地問道:


    “朱曉,你加入基地多少年啦?”


    朱曉撓了撓頭,單手控製著方向盤。


    “應該有五六年了吧,具體算不清了,反正我和郭鵬他們一起進來的,他估計知道具體時間。”


    “哈哈,挺好。”


    李浩然笑了笑,但又不知道該繼續說些什麽。


    他身處北境中掌管著北境內務,位高權重。


    肯定需要拉攏一些信得過的人,布置自己的親信。


    不然什麽都聽下麵人的,容易被蒙蔽。


    可是他又不太懂得如何籠絡人心,這就讓他有些難受。


    旁邊的這個朱曉,是他這段時間接觸、觀察下來,印象最好的。


    膽子大,性格直,心直口快,對基地又忠誠。


    是他最想籠絡的一個人之一。


    他之所以想要布局一些自己信得過的人,也是由於北境這邊比較特殊。


    地處北方,遠離了大樟樹基地,而且沒有一個李家人。


    之前的老謝被調派迴到了總部基地,新入駐紮了蕭軍。


    他現在,自然是相信蕭軍。


    但蕭軍掌握這麽大的地盤,掌握了這麽大的權利,時間久了也有可能會叛變。


    權利是最容易腐蝕人心的。


    所以,他來這邊也是為了製衡蕭軍,避免那種不好的事情發生。


    “咳咳,生活中有啥困擾嗎?”李浩然硬著頭皮問道。


    朱曉被問的一頭霧水,“倒是沒有,就是感覺吧,有些無聊,我聽肖虎說,石油城那邊可多新鮮玩意了,那邊還有個擂台賽,我感覺不錯。”


    “額.....”


    李浩然有些不知道怎麽迴答。


    特麽石油城那邊定位與北境這邊不一樣啊。


    對外方麵。


    北境是全封閉式的,大樟樹基地總部是半封閉式的,石油城是開放性的。


    根本不一樣的好吧。


    不過這個擂台賽,倒是可以搞。


    正好現在娛樂活動少,冬日之中,大家在暖房之中搏擊娛樂一下,也挺好的。


    李浩然點了點頭說道:


    “行,那這個北境內部擂台賽就交給你來籌辦了,獎品這邊我來審批,給你開綠燈。”


    “啊?”朱曉懵了。


    “我就是說說。”


    “你說的很好,就這麽辦,這件事交給你了。”李浩然說道。


    朱曉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得!


    又來一件事,還是自己找的。


    內心暗道:“早知道我嘴就不那麽欠了!靠!”


    .........


    (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末世:開局中獎3000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根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根韭菜並收藏重生末世:開局中獎3000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