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天災之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樓令預計在三年之內列裝一千五百套鐵質武備,第一年可以列裝八百,到了第二年反而隻能列裝三百,隨後的四百套在第三年完成。
為什麽會那樣?簡單就是樓氏之前有庫存,拿出來就能夠進行使用,後麵則是要再製作。
所謂的一千五百套鐵質武備,不代表有一千五百套甲胄,僅是保證其擁有鐵質的武器。
在甲胄方麵,其實哪一種款式或材料製作而成的甲胄在工序上都不簡單,需要消耗的工時也久。
一個鐵器“旅”之中,樓令預計將分發三百套甲胄。
當然不是樓氏隻有三百套甲胄,隻是數量方麵沒有多麽富裕,列裝之後還要留下一些備用。
有多少用多少之類?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那般做的。
“其餘家族……”樓小白知道樓令以前的顧慮,同時意識到未來會很多事,不得不問道:“那樣子的話,有人索取呢?”
樓小白說的索取包括索要裝備和技術。
樓令:“……”
會有人搶嗎?那可真的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首先,晉君壽曼已經突破了為君者的底線,大肆且公開的掠奪下臣的戰利品。
既然晉君壽曼連那種事情都敢幹,他一旦知道樓氏在鐵的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再得知各種鐵質的產品好用且質量有保證,怎麽可能不會搶。
樓令選擇攤開了來講,他必須讓樓小白三兄弟意識到未來事情的嚴重性。
“有這樣的一國之君,國家注定會陷入動蕩。”樓令先講一個基礎,這個基礎無比的重要。
自小有接受過教育的樓小白,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嚴肅。
“可不止有周王室的國人暴動,隻是天下諸侯為了獲得更大自主權,隻選擇拿周王室的笑話來傳播。”樓令說的不止是好幾次國人暴動,周王室地盤不大,鬧出的笑話卻是非常不少。
樓令視線轉向了遠方,看著那邊的一片青蔥,說道:“中軍將必須有擔當。他不想擔當,眾位卿大夫就該拿欒氏開刀,其餘的中小家族也必然加入行列。”
樓小白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逼迫中軍將驅趕國君,還是弑君?”
能夠有得選,欒書肯定選擇聯合眾貴族驅逐國君,才不會去挑弑君的這一個選項。
樓令沒有什麽好隱瞞樓小白的地方,邁步往前走的同時,示意樓武和樓朔留在原地,隻招唿樓小白隨同散步。
“郤氏對欒書早就不想繼續忍耐,顧全大局……,或者說忌憚旬氏才忍耐著。”樓令是從郤至那裏獲得郤氏對欒書的真實態度。他‘嗬嗬’笑了兩聲,繼續說道:“以旬氏的需要來看,他們已經獲得了絕大部分想要的東西,有郤氏的前者之鑒,哪會與欒書繼續深度捆綁?為父猜測旬氏要丟出程滑當犧牲品,迴報欒氏過往的幫助。”
樓小白知道程滑,親眼所見或耳聞,真心認為程滑就是一個很莽撞且沒有腦子的人。
“那都是有代價的。”樓令沒有明說。
樓小白眨了眨眼睛,說道:“所以,程滑當了司馬?”
以出身來論,程滑可不是程氏的世子,他以前在旬氏從未被委以重任。
那樣的一個人,冒出來的第一時間成了晉國的司馬,而晉國前三任的司馬可不簡單。
擔任過司馬的韓厥現在是下軍將。
樓令在司馬任上完善了軍律,參與了軍隊擴編的大事件。
擺明就是混資曆的郤犨已經預定了一個卿位。
輪到程滑擔任司馬之後,他倒是有心幹出一點什麽成績來,奈何能力實在有限,非但沒有幹成什麽事情,反倒一次次要讓樓令去幫忙進行善後。
談完那一件事情,樓令帶著樓小白重新迴到隊伍之中。
看了那一幕的樓武和樓朔心裏肯定有想法,隻不過他們知道怎麽迴事,長期受到壓製以及對兄長的愛戴之情,並不會醞釀出更大的負麵情緒了。
他們沿著汾水向北走,遊覽沿途的風光。
因為是在樓氏勢力範圍內的關係,自然會有沿途村莊的人過來問候。
到那個時候,樓令會讓樓小白出麵。
這種做法很現實,早就形成威望的樓令該為下一代的繼承人著想,有機會就該讓樓小白與各處負責人多接觸。
什麽繼承人等不及,幹翻老父親之類?當下的時代可不允許那種事情發生。
現下並沒有刻意提倡孝道,因為那是為人子女必要的品德。
所以說,一般是越缺乏什麽,才會更加的去進行提倡。
相反所有人都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有專門提倡的必要嗎?
他們來到一處河灘停駐下來。
“汾水沿岸決不能開辟農田,尤其是在上遊位置。”樓令肯定懂得這種道理。
要是在河灘開辟農田?上遊的雨要是下得大一些,必然彌漫上來掩蓋農田,隨後再造成大麵積的塌方。
可不止是河堤塌方那樣簡單,還會讓河床增寬,眾多的淤泥將導致河道變淺,日久天長不是堵塞就是造成改道。
現如今的汾水兩岸地形比較複雜,理由當然是植物過於茂密了。
樓氏雖然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用來處理木頭的工具,絕大多數箭矢的箭杆卻是使用蘆葦。
大自然之中當然有不少地方生長蘆葦,隻不過需要大肆采用的話,很早之前就有人工幹預的例子。
比如說,某個家族會動用勞力改造河灘,人為地去栽植蘆葦。
“現在好像沒人會將蘆薈製作成飲料?”樓令沒有魂穿之前經常會喝,包裝是南棒的款式,隻是不知道是不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
樓氏有自己的弓箭手,需要用到的箭矢數量卻是不多。
現下,隻有韓氏需要大量的箭矢。他們這個家族的弓箭手亦是極多,比較詭異的事情是沒有什麽出名的神箭手。
按理來講,韓氏大肆培養弓箭手,數量一多總該有人脫穎而出,偏偏從很久以前到現在,韓氏真的沒有湧現名氣大的弓箭手。
有一點卻是能夠確定,韓氏製作的弓比其它家族更好,尤其是在製作強弓方麵的技藝極強!
樓氏不需要用到大量的箭矢,自然也就不用對河灘進行人為改造,到了季節去收集一批適合用來製作箭矢的蘆葦便是了。
“父親,對岸的水好像退了。”樓小白不是第一次來巡視汾水兩岸。
樓令之前已經注意到。
汾水分東岸和西岸,樓氏在汾水的東岸和西岸都有封地,大多是在汾水西岸。
“難怪祁氏會走東岸。”樓朔嘀咕了一句。
之前,祁氏的隊伍與樓氏隊伍同行,一直到“呂”附近才分別。
要是以往的話,祁奚到了“瓜衍”附近就該找位置過河到東岸,他們這一次到“呂”地過河去西岸,走“陰”地再往北的路線。
不知道有沒有提到過大河改道的事情?當時河水衝刷了兩百數百裏的範圍,受災的國家包括晉國、衛國、曹國、魯國、齊國,又以衛國和齊國的受災情況最為嚴重。
在大河發生改道的四五十年之內,好多區域變成了濕地,不少地方甚至充滿了沼澤。
晉國受到影響的區域集中在東部和東北部,其餘區域一些連接大河的河係也是水位上漲,漫過本來的河堤掩蓋周邊。
在“平陵”西南方位的那個地方,它本來並沒有湖泊,還是大河改道之後才形成湖泊,並且占地麵積極其大。
祁氏的“都”就在那個無名湖泊的東北角方位,由於地勢較低的關係,沒有形成湖泊的區域變成了濕地。
了解地理環境的人一定清楚一點,濕地真不適合棲息,平時能夠不走絕對不會有人刻意途經。
當前距離大河改道也就過去十八年,晉國的“邯鄲”地以東還是一大片的濕地,霍太山的東北方向則是形成了一大片的沼澤地帶。
受到更大影響的衛國,他們幹脆就失去了大河北岸的所有土地控製權,一下子龜縮去了大河南岸。
同樣受到巨大影響的齊國,他們幹脆舍棄了濟水以北的所有行政區,哪怕當地的主權仍舊歸於薑姓呂氏,可實際上濟水北岸幹脆就是荒無人煙。
大自然災害之下,人力很難去撫平,隻能留給時間。
十八年的時間過去,今年要向北而行的祁氏,他們首次走汾水東岸。
“我思來想去,現代的晉中附近,確實是沒有什麽大型湖泊。”樓令之前不知道大河改道的事情,挺晉地怎麽會有一個大湖泊的。
樓令看著汾水之上泛舟漁獵的人,說道:“去人問問,有沒有蝦或螃蟹。”
自然有人受命前去。
當前什麽最好呢?沒有受到各種汙染的水係,水產真的不要太豐富。
尤其是受於各種“專利”限製的關係,反正普通庶民上山砍柴、捕獵或下水捕魚、抓蝦、逮螃蟹都算是觸犯到了專利權,輕者剁手剁腳,嚴重上到會被處死。
山與水係的專利權並不是在貴族控製之下,其實是在一國之君的手中。
一國之君哪怕是派人巡邏,該派出多少人才能盯住所有?
一般情況下,各地貴族其實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治下的任何人上山或下水,隻是決不允許他們用收獲去做買賣。
樓氏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樓令在晉景公那裏獲得了除外銅礦之外的使用權,到了晉君壽曼這一代沒有被取消。
不好說是晉君壽曼知道或不知道,反正樓氏對山林和水係的利用權沒有過時。
因此,樓氏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山林和水係的資源,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樓氏各階層的餐桌。
“父親要親自下廚嗎?”樓小白瞬間興奮起來。
在一眾樓氏二代的記憶中,小時候為數不多與樓令相處的時間,時不時就能夠吃到沒見過以及好吃的東西。
現下很多調料沒有引進諸夏大地,隻是烹飪手法其實能夠改善口味。
樓令沒有魂穿前的成長環境中,父母異常的忙碌,奶奶幾乎不會過來照顧,哥哥是個十足愛玩的人,他很小就需要掌廚了。
對於一個家庭成員來講,樓令看上去有點慘,何嚐不是得到了鍛煉?
當然了,沒有人想要獲得那般的鍛煉。
總得來說就是,樓令沒有多麽高超的廚藝,烹飪一些食物的技巧卻是掌握。
春秋時代的食物就是白水煮。
注意了!
在春秋時代,什麽食物都是丟進水裏去煮,不注意火候,也不看是什麽食材,反正就是煮到爛。
一些食材煮爛了會很好吃,更多的食材一旦煮爛了也就真的爛到難吃的程度。
同樣是煮肉,樓令卻會控製八分熟左右。
八分熟的肉,它吃肯定不會有什麽毛病,口感方麵一定比煮得爛熟要好很多。
蔬菜之類?其實也講究火候。
或者應該說,什麽食物應該煮到什麽程度才好吃,它們真的存在講究。
一行人迴轉,隻是沒有馬上迴去府宅。
這一座“太原”城的格局跟其餘城池一樣,城東和城西作為交易區,城北主要安置一些手工製造業,中間和城南則是住宅集中區域。
樓小白知道將要去哪裏,離得比較遠就聽到密集的打鐵聲,促狹地對樓武擠了擠眼睛。
在樓氏隻有兩個人擁有精良的鐵質甲胄,也就是樓令與樓小白了。
作為庶子的樓武心裏也清楚不能跟作為嫡長子的樓小白攀比,隻是很渴望擁有一套鐵甲。
他們不用七彎八拐,走著寬敞的大道就直接到達目的地。
在城池的規劃上,樓令知道七彎八拐有七彎八拐的好處,還是像有強迫症那般給城池各區域分劃出坊、閭。
即便是在城外,樓令也根據當代的習俗,設置了明確的“社”這個行政單位。
周邊的村莊之類?一開始有開拓團過來,當時可無法愜意地想選哪裏就是那裏,輪到樓氏大舉發展太原盆地,再規劃則是屬於人為製造麻煩了。
“我讓工匠打造了幾套甲胄,有你們的份。”樓令走進去之前,說了這麽一句。
樓朔知道自己發揮的地方不在戰場,高興歸於高興,沒有多麽激動。
樓武的臉色呆了呆,瞬間激動得漲紅了整張臉……
為什麽會那樣?簡單就是樓氏之前有庫存,拿出來就能夠進行使用,後麵則是要再製作。
所謂的一千五百套鐵質武備,不代表有一千五百套甲胄,僅是保證其擁有鐵質的武器。
在甲胄方麵,其實哪一種款式或材料製作而成的甲胄在工序上都不簡單,需要消耗的工時也久。
一個鐵器“旅”之中,樓令預計將分發三百套甲胄。
當然不是樓氏隻有三百套甲胄,隻是數量方麵沒有多麽富裕,列裝之後還要留下一些備用。
有多少用多少之類?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那般做的。
“其餘家族……”樓小白知道樓令以前的顧慮,同時意識到未來會很多事,不得不問道:“那樣子的話,有人索取呢?”
樓小白說的索取包括索要裝備和技術。
樓令:“……”
會有人搶嗎?那可真的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首先,晉君壽曼已經突破了為君者的底線,大肆且公開的掠奪下臣的戰利品。
既然晉君壽曼連那種事情都敢幹,他一旦知道樓氏在鐵的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再得知各種鐵質的產品好用且質量有保證,怎麽可能不會搶。
樓令選擇攤開了來講,他必須讓樓小白三兄弟意識到未來事情的嚴重性。
“有這樣的一國之君,國家注定會陷入動蕩。”樓令先講一個基礎,這個基礎無比的重要。
自小有接受過教育的樓小白,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嚴肅。
“可不止有周王室的國人暴動,隻是天下諸侯為了獲得更大自主權,隻選擇拿周王室的笑話來傳播。”樓令說的不止是好幾次國人暴動,周王室地盤不大,鬧出的笑話卻是非常不少。
樓令視線轉向了遠方,看著那邊的一片青蔥,說道:“中軍將必須有擔當。他不想擔當,眾位卿大夫就該拿欒氏開刀,其餘的中小家族也必然加入行列。”
樓小白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逼迫中軍將驅趕國君,還是弑君?”
能夠有得選,欒書肯定選擇聯合眾貴族驅逐國君,才不會去挑弑君的這一個選項。
樓令沒有什麽好隱瞞樓小白的地方,邁步往前走的同時,示意樓武和樓朔留在原地,隻招唿樓小白隨同散步。
“郤氏對欒書早就不想繼續忍耐,顧全大局……,或者說忌憚旬氏才忍耐著。”樓令是從郤至那裏獲得郤氏對欒書的真實態度。他‘嗬嗬’笑了兩聲,繼續說道:“以旬氏的需要來看,他們已經獲得了絕大部分想要的東西,有郤氏的前者之鑒,哪會與欒書繼續深度捆綁?為父猜測旬氏要丟出程滑當犧牲品,迴報欒氏過往的幫助。”
樓小白知道程滑,親眼所見或耳聞,真心認為程滑就是一個很莽撞且沒有腦子的人。
“那都是有代價的。”樓令沒有明說。
樓小白眨了眨眼睛,說道:“所以,程滑當了司馬?”
以出身來論,程滑可不是程氏的世子,他以前在旬氏從未被委以重任。
那樣的一個人,冒出來的第一時間成了晉國的司馬,而晉國前三任的司馬可不簡單。
擔任過司馬的韓厥現在是下軍將。
樓令在司馬任上完善了軍律,參與了軍隊擴編的大事件。
擺明就是混資曆的郤犨已經預定了一個卿位。
輪到程滑擔任司馬之後,他倒是有心幹出一點什麽成績來,奈何能力實在有限,非但沒有幹成什麽事情,反倒一次次要讓樓令去幫忙進行善後。
談完那一件事情,樓令帶著樓小白重新迴到隊伍之中。
看了那一幕的樓武和樓朔心裏肯定有想法,隻不過他們知道怎麽迴事,長期受到壓製以及對兄長的愛戴之情,並不會醞釀出更大的負麵情緒了。
他們沿著汾水向北走,遊覽沿途的風光。
因為是在樓氏勢力範圍內的關係,自然會有沿途村莊的人過來問候。
到那個時候,樓令會讓樓小白出麵。
這種做法很現實,早就形成威望的樓令該為下一代的繼承人著想,有機會就該讓樓小白與各處負責人多接觸。
什麽繼承人等不及,幹翻老父親之類?當下的時代可不允許那種事情發生。
現下並沒有刻意提倡孝道,因為那是為人子女必要的品德。
所以說,一般是越缺乏什麽,才會更加的去進行提倡。
相反所有人都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有專門提倡的必要嗎?
他們來到一處河灘停駐下來。
“汾水沿岸決不能開辟農田,尤其是在上遊位置。”樓令肯定懂得這種道理。
要是在河灘開辟農田?上遊的雨要是下得大一些,必然彌漫上來掩蓋農田,隨後再造成大麵積的塌方。
可不止是河堤塌方那樣簡單,還會讓河床增寬,眾多的淤泥將導致河道變淺,日久天長不是堵塞就是造成改道。
現如今的汾水兩岸地形比較複雜,理由當然是植物過於茂密了。
樓氏雖然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用來處理木頭的工具,絕大多數箭矢的箭杆卻是使用蘆葦。
大自然之中當然有不少地方生長蘆葦,隻不過需要大肆采用的話,很早之前就有人工幹預的例子。
比如說,某個家族會動用勞力改造河灘,人為地去栽植蘆葦。
“現在好像沒人會將蘆薈製作成飲料?”樓令沒有魂穿之前經常會喝,包裝是南棒的款式,隻是不知道是不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
樓氏有自己的弓箭手,需要用到的箭矢數量卻是不多。
現下,隻有韓氏需要大量的箭矢。他們這個家族的弓箭手亦是極多,比較詭異的事情是沒有什麽出名的神箭手。
按理來講,韓氏大肆培養弓箭手,數量一多總該有人脫穎而出,偏偏從很久以前到現在,韓氏真的沒有湧現名氣大的弓箭手。
有一點卻是能夠確定,韓氏製作的弓比其它家族更好,尤其是在製作強弓方麵的技藝極強!
樓氏不需要用到大量的箭矢,自然也就不用對河灘進行人為改造,到了季節去收集一批適合用來製作箭矢的蘆葦便是了。
“父親,對岸的水好像退了。”樓小白不是第一次來巡視汾水兩岸。
樓令之前已經注意到。
汾水分東岸和西岸,樓氏在汾水的東岸和西岸都有封地,大多是在汾水西岸。
“難怪祁氏會走東岸。”樓朔嘀咕了一句。
之前,祁氏的隊伍與樓氏隊伍同行,一直到“呂”附近才分別。
要是以往的話,祁奚到了“瓜衍”附近就該找位置過河到東岸,他們這一次到“呂”地過河去西岸,走“陰”地再往北的路線。
不知道有沒有提到過大河改道的事情?當時河水衝刷了兩百數百裏的範圍,受災的國家包括晉國、衛國、曹國、魯國、齊國,又以衛國和齊國的受災情況最為嚴重。
在大河發生改道的四五十年之內,好多區域變成了濕地,不少地方甚至充滿了沼澤。
晉國受到影響的區域集中在東部和東北部,其餘區域一些連接大河的河係也是水位上漲,漫過本來的河堤掩蓋周邊。
在“平陵”西南方位的那個地方,它本來並沒有湖泊,還是大河改道之後才形成湖泊,並且占地麵積極其大。
祁氏的“都”就在那個無名湖泊的東北角方位,由於地勢較低的關係,沒有形成湖泊的區域變成了濕地。
了解地理環境的人一定清楚一點,濕地真不適合棲息,平時能夠不走絕對不會有人刻意途經。
當前距離大河改道也就過去十八年,晉國的“邯鄲”地以東還是一大片的濕地,霍太山的東北方向則是形成了一大片的沼澤地帶。
受到更大影響的衛國,他們幹脆就失去了大河北岸的所有土地控製權,一下子龜縮去了大河南岸。
同樣受到巨大影響的齊國,他們幹脆舍棄了濟水以北的所有行政區,哪怕當地的主權仍舊歸於薑姓呂氏,可實際上濟水北岸幹脆就是荒無人煙。
大自然災害之下,人力很難去撫平,隻能留給時間。
十八年的時間過去,今年要向北而行的祁氏,他們首次走汾水東岸。
“我思來想去,現代的晉中附近,確實是沒有什麽大型湖泊。”樓令之前不知道大河改道的事情,挺晉地怎麽會有一個大湖泊的。
樓令看著汾水之上泛舟漁獵的人,說道:“去人問問,有沒有蝦或螃蟹。”
自然有人受命前去。
當前什麽最好呢?沒有受到各種汙染的水係,水產真的不要太豐富。
尤其是受於各種“專利”限製的關係,反正普通庶民上山砍柴、捕獵或下水捕魚、抓蝦、逮螃蟹都算是觸犯到了專利權,輕者剁手剁腳,嚴重上到會被處死。
山與水係的專利權並不是在貴族控製之下,其實是在一國之君的手中。
一國之君哪怕是派人巡邏,該派出多少人才能盯住所有?
一般情況下,各地貴族其實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治下的任何人上山或下水,隻是決不允許他們用收獲去做買賣。
樓氏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樓令在晉景公那裏獲得了除外銅礦之外的使用權,到了晉君壽曼這一代沒有被取消。
不好說是晉君壽曼知道或不知道,反正樓氏對山林和水係的利用權沒有過時。
因此,樓氏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山林和水係的資源,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樓氏各階層的餐桌。
“父親要親自下廚嗎?”樓小白瞬間興奮起來。
在一眾樓氏二代的記憶中,小時候為數不多與樓令相處的時間,時不時就能夠吃到沒見過以及好吃的東西。
現下很多調料沒有引進諸夏大地,隻是烹飪手法其實能夠改善口味。
樓令沒有魂穿前的成長環境中,父母異常的忙碌,奶奶幾乎不會過來照顧,哥哥是個十足愛玩的人,他很小就需要掌廚了。
對於一個家庭成員來講,樓令看上去有點慘,何嚐不是得到了鍛煉?
當然了,沒有人想要獲得那般的鍛煉。
總得來說就是,樓令沒有多麽高超的廚藝,烹飪一些食物的技巧卻是掌握。
春秋時代的食物就是白水煮。
注意了!
在春秋時代,什麽食物都是丟進水裏去煮,不注意火候,也不看是什麽食材,反正就是煮到爛。
一些食材煮爛了會很好吃,更多的食材一旦煮爛了也就真的爛到難吃的程度。
同樣是煮肉,樓令卻會控製八分熟左右。
八分熟的肉,它吃肯定不會有什麽毛病,口感方麵一定比煮得爛熟要好很多。
蔬菜之類?其實也講究火候。
或者應該說,什麽食物應該煮到什麽程度才好吃,它們真的存在講究。
一行人迴轉,隻是沒有馬上迴去府宅。
這一座“太原”城的格局跟其餘城池一樣,城東和城西作為交易區,城北主要安置一些手工製造業,中間和城南則是住宅集中區域。
樓小白知道將要去哪裏,離得比較遠就聽到密集的打鐵聲,促狹地對樓武擠了擠眼睛。
在樓氏隻有兩個人擁有精良的鐵質甲胄,也就是樓令與樓小白了。
作為庶子的樓武心裏也清楚不能跟作為嫡長子的樓小白攀比,隻是很渴望擁有一套鐵甲。
他們不用七彎八拐,走著寬敞的大道就直接到達目的地。
在城池的規劃上,樓令知道七彎八拐有七彎八拐的好處,還是像有強迫症那般給城池各區域分劃出坊、閭。
即便是在城外,樓令也根據當代的習俗,設置了明確的“社”這個行政單位。
周邊的村莊之類?一開始有開拓團過來,當時可無法愜意地想選哪裏就是那裏,輪到樓氏大舉發展太原盆地,再規劃則是屬於人為製造麻煩了。
“我讓工匠打造了幾套甲胄,有你們的份。”樓令走進去之前,說了這麽一句。
樓朔知道自己發揮的地方不在戰場,高興歸於高興,沒有多麽激動。
樓武的臉色呆了呆,瞬間激動得漲紅了整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