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盡所能之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軍重新開拔,隨行的有來自齊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的部隊,甚至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商隊在尾隨。
“要是在現代,他們該稱唿為鬣狗了。”樓令現在已經不是司馬,隻是以前擔任司馬期間習慣到處巡視,成為中軍尉仍舊沒有改過來。
“中軍尉。”華元恰好碰到了正在巡邏的樓令,打了個聲招唿。
這個華元是誰?他是宋國的大夫之一,權勢方麵很足。
這一次宋國沒有參與會麵,華元是以私人身份跟著西向。
“元大夫。”樓令當然跟華元認識。
華元笑嗬嗬地說道:“人多勢眾啊!”
可那不,向西的隊伍非常龐大。
樓令迴以笑容,說道:“不多般走動?”
算起來,兩個人並沒有私交,幾次見麵都是在處理公務的場合之上。
華元是宋國公族的華氏之主,有這般的出身,再加上他本身善於交際,自然也就得勢了。
在宋國那一邊,同樣有專門負責對外邦交的家族。
華氏所負責的便是與晉國的邦交,同時華元很積極跟楚國那邊交際,很經常出現在晉國與楚國的談判場合之中。
與此同時,華元還負責與鄭國、吳國的邦交。
晉國、楚國、鄭國、吳國,兩個有資格角逐天下霸主寶座的家族,還有與宋國一直存在衝突的鄭國,另一個近期比較活躍的吳國,能夠看出華氏到底參與了多大的事情了。
樓令其實需要在宋國有朋友,考慮到負責與宋國邦交的家族是範氏,一直忍著沒有伸手過去。
“令大夫這是?”華元不是好奇,純粹沒話找話說而已。
想要結識,可不是需要有共同的話題嗎?
樓令也就主動說了一些事情,不免要提到那些跟在大軍後麵的商隊。
怎麽會有來自列國的商隊?隻要不是突發性質的衝突,哪裏要進行大戰,一般會有商隊進行尾隨。
交戰雙方並不會驅趕尾隨的商隊,甚至很歡迎有商隊尾隨。
說白了,那是交戰雙方約定地點再擺開陣勢交戰,幾乎就沒有什麽秘密,不用怕行蹤被泄露。
如果不是約定地點又明擺車馬的交戰方式,自然是不能隨隨便便讓什麽人尾隨了。
要說隨軍的商隊哪幾家規模最大?無疑問就是晉國的卿位家族。
畢竟,誰收戰利品不是收,卿位家族的眾人也要吃飯,能夠低價收戰利品再高價賣,類似的買賣憑什麽不做呢。
同理,樓氏也有商隊在跟隨,一樣是想撿便宜。
所以了,說是晉國的中軍、下軍和新軍帶著盟友朝秦國的方向進軍,總人數方麵卻是有個將近二十四萬人。
那是光晉國的三個軍團就多達十一萬兩千五百戰兵,一應隨扈三四萬。
齊國、鄭國、衛國、魯國各自帶來一萬兩千五百的戰兵(一個周禮製度下的滿編軍團),總數約七千的隨扈。
曹國、邾國、滕國則是分別來了兩個“旅”和一個“旅”,加上隨扈約有一萬兩千人。
剩下的,便是隨軍的商隊了。
“伯國這一次出征,簡直是史無前例了!”華元說的是姬周王朝時期。
樓令聞言隻是笑了笑。
在更久之前,殷商屢次東征的軍隊也有過幾十萬人,隻不過大多是奴隸兵。
華元事先已經知道晉國完成擴軍,等真正到場親眼見證,隻能說還是被嚇了一大跳。
講事實就是,誰不會被晉國這一次的大動靜嚇到?
那可是十多萬有經過訓練的部隊,並非是隨便拉人湊人頭。
越是了解其中意義的人,他們就越能夠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一些不知道晉國為擴軍準備四五年時間的人,他們以為晉國一下子能夠拉出那麽多合格的士兵,更是被驚掉了下巴。
晉國的一個滿編軍團就是三萬七千五百戰兵,四個滿編軍團多達十五萬戰兵。編製是一個迴事,能夠真正拉出四個滿編軍團是另一迴事,怎麽可能不將人給嚇到?
華元說道:“據我所知,楚國也在大肆訓練將士。”
樓令含笑點頭,說道:“卻是不知道楚國新晉訓練了多少士兵。”
類似的消息已經被晉國高層得知。
那不是晉國君臣主觀意識去窺知楚國有什麽動作,其實是楚國君臣自己將消息傳播出去。
能夠理解楚國君臣的想法,他們哪怕是盡力捂住,等待某天出兵與晉軍交戰,有所動作還是會被晉國獲知。
同時,楚國君臣可不想弱了威風,更要提高列國對楚國的信心。
要是列國對楚國失去信心,他們肯定是重新站到晉國這一邊,對楚國形成雪上加霜不至於,起到的影響還是會讓楚國君臣比較難受的。
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呢?
其實就是晉國和楚國展開了軍備競賽,雙方拉足馬力大肆擴軍,誰都不想在明麵弱了氣勢。
兩個有實力角逐天下霸主寶座的國家那樣做,其餘國家很難不受到影響。
所以是,當前有能力擴軍的國家,每一個都在擴軍。
而這一次,晉國要拿秦國開刀,動員了四個滿編軍團,比楚國更早亮出了肌肉。
僅以向西進發的進軍有十一萬多,其餘雜七雜八的人加起來有二十四萬人!
到了戰國階段,或是進入大一統時期,二十四萬人朝同一個方向進軍會很常見。
在春秋時期,類似的場麵可就不多見了。
應該說,晉國的編製沒有擴編之前,各方組成陣營交戰,總參戰人數合起來都極少超過十萬。
這一次,僅僅是晉國向西的三個滿編軍團,戰兵數量卻是突破十萬了。
人一滿萬就是無邊無際,多達二十四萬以上的人朝同一個方向進軍,隊伍被拉了將近三十裏的長龍。
樓令與華元聊了一會,知道交際要分節奏,約定什麽時間一塊吃吃飯,隨後互相進行告辭。
“其實,真的算是開啟新紀元了啊!”樓令說的事情是動用軍隊之多。
因為人數太多的關係,有一項事情變得很窘迫。
什麽事情?那就是用水啊!
部隊在臨近傍晚,進駐了前導部隊搭設的營寨。
中軍大帳這邊。
“行軍路線是由中軍尉規劃?”韓厥問道。
欒書抬頭看了韓厥一眼,笑嗬嗬地說道:“中軍尉嘛,什麽都能管。”
韓厥是說這事嗎?他的意思是,沒有想到樓令還有這般本領,同時意外樓令怎麽對秦國的山川地理那般熟悉。
後麵,欒書迴過味來,說道:“中軍尉有才。”
“……”韓厥承認樓令是有才。
隻是關於那一點,不願意承認的人有許多。
話說,樓令是一員猛將已經是世人認可的事情,他們哪怕看出樓令在其它方麵也有能力,好多就是嘴上不承認的。
武力已經那麽強大,其它地方再強,給不給其餘人發揮的空間了?
什麽風頭都被搶,其餘人怎麽出頭啊!
韓厥一時間沒有搭欒書的話,心裏想道:“我是不是不該太明顯地攔著,多少要樓令教導趙武一些知識?”
在以前,韓厥真的以為樓令在個人武力相關比較強,其它方麵隻能說合格,反正無法跟韓氏或趙氏的底蘊相比。
講事實的話,樓氏確實在各方各麵都無法跟韓氏、趙氏比拚底蘊,哪怕趙氏已經覆滅過一次,還是沒得比。
如果樓令能夠閑下來,把腦子裏掌握的知識整理出來,也隻能說知識比現在先進了兩千多年,到底適不適合當代之類,可真的就不好說了。
那跟沒有完美的製度道理一樣,每一種知識也有分適不適用。
比如,公平公正在很多時候就不適用,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的時代。
很現實的道理,封建王朝更應該突出階級的差別待遇,主要作用是在激勵人們奮鬥向上方麵。
另一個更現實的道理,無論是在什麽時代,普通階層看著能不能影響到高層,區別隻在於高層要不要重視,一旦不重視在什麽年代都一個樣。
“應該給中軍尉分更多的擔子。”欒書說道。
韓厥笑了笑說道:“中軍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了。”
像他們這樣的人,忙碌起來才是最應該的事情,手頭負責的事務也是越多越好。
坐在高位卻是沒有什麽事情能夠做,等同於壓根就沒有實權,其實是很慘的。
“主要是中軍尉很有上進心,你沒有發現這一點嗎?”欒書都不算是暗指了。
韓厥笑著說道:“一位願意做事且懂分寸的中軍尉,不好嗎?”
欒書別過頭,皺了皺眉,重新迴頭看向韓厥,笑眯眯地說道:“但願他一直懂分寸。”
對此,韓厥不好搭話。
韓厥多少了解欒書的為人,懂得區分跟欒書或樓令誰更該親近,之前下意識為樓令遮擋一二。
“懂分寸是嗎?那便罷了。”欒書說著“嗬嗬”笑了兩聲,內心裏更加堅定要做點什麽,不能讓樓令將除了自己之外的一眾卿大夫團結到一塊。
欒書現在最怕的事情是幾個卿位家族勾連,那樣子他最好的下場也是恢複剛剛擔任中軍尉時期,做一個沒有實權的招牌;最壞的下場當然是在國君與同僚的包夾中,得到先氏或趙氏的下場。
晉國權爭的血淋淋是由晉景公率先開啟,有過類似的例子,敢問誰敢馬虎大意?
同時也是因為誰都不敢掉以輕心,以至於互相之間哪怕在合作也會進行提防。
韓厥不想被卷入任何事情之中,能做的也就是在言語上為樓令遮掩一二,真正起衝突的話,一定是旁觀的。
“我聽說,中軍尉最近一直在幫新軍佐處理公務?”欒書這可不是沒話找話說了。
韓厥不想搭話,也不看欒書一眼。
欒書繼續笑嗬嗬地說道:“這算不算中軍尉提前了解卿大夫需要做的事項?”
算嗎?
作為郤氏家臣的鄭丘緩,他一直在幫郤至處理公務,能說是在提前熟悉卿大夫該做什麽?
韓厥先錯愕,隨後看向欒書,問道:“中軍將什麽意思?”
欒書卻是隻笑,不再多說一句話了。
有些事情留有想象空間最好。
那些事情,說開反而沒有什麽意思。
隻有提一個開頭,再讓人去想,想越多就腦補更多,通常也就會產生危機感。
很多離間的操作,就是那樣幹的!
在那些卿位家族之中,韓氏算是實力偏弱的一個。
如果有誰盯上了卿位,是不是代表韓氏被踹下去的風險更大呢?
韓厥當然是起到了那般的擔憂,努力靜下心來思考,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麽,用詭異的表情掃了欒書一眼。
韓厥掃過去的那一眼並沒有被欒書察覺到。
“欒書有太多的動作,他也一直在樹敵。”
“之前,先氏和趙氏並不是卿大夫中最弱。”
“倒下的卻是先氏與趙氏啊!”
這一刻,韓厥更加堅定一點,一定要低調再低調,免得做越多風險越大,過程中也一再得罪人。
軍帳內安靜不到一刻鍾,欒書重新開啟了話題。
人數越多,出現的事項肯定也就更多。
欒書這幾天隻在摸索樓令安排行軍路線的理由,一陣了解下來之後,講實話是佩服的。
在行軍路線的安排上,樓令主要是派人尋找水源,保證二十多萬人的用水情況。
別以為隻是尋找水源很簡單,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需要考慮到的方方麵麵卻是極多!
他們的交戰對象是秦國。
想來秦國一旦找到機會,才不會放棄偷襲或埋伏。
那樣一來,樓令除了要保障全軍的用水之外,行軍路線的規劃要避免中了埋伏,後續的後勤供應路線規劃等等。
至於說秦軍在水源下毒?哪怕是水潭,該下多大劑量的毒才有用?
另外,傻子才會去流動的水源投毒。
不要被各種小說誤導,什麽鶴頂紅,啥玩意之類,一點點就能夠殺人。
事實是什麽?在化工用品出現之前,想用毒殺人的話,一點點劑量可不行的。
樓令現在負責的事情並不多,他也不想去負責太多的事情。
中軍尉什麽都能管,真的負擔起太多的事情,管得來是分內之事,管不來可就要糟糕了啊!
“要是在現代,他們該稱唿為鬣狗了。”樓令現在已經不是司馬,隻是以前擔任司馬期間習慣到處巡視,成為中軍尉仍舊沒有改過來。
“中軍尉。”華元恰好碰到了正在巡邏的樓令,打了個聲招唿。
這個華元是誰?他是宋國的大夫之一,權勢方麵很足。
這一次宋國沒有參與會麵,華元是以私人身份跟著西向。
“元大夫。”樓令當然跟華元認識。
華元笑嗬嗬地說道:“人多勢眾啊!”
可那不,向西的隊伍非常龐大。
樓令迴以笑容,說道:“不多般走動?”
算起來,兩個人並沒有私交,幾次見麵都是在處理公務的場合之上。
華元是宋國公族的華氏之主,有這般的出身,再加上他本身善於交際,自然也就得勢了。
在宋國那一邊,同樣有專門負責對外邦交的家族。
華氏所負責的便是與晉國的邦交,同時華元很積極跟楚國那邊交際,很經常出現在晉國與楚國的談判場合之中。
與此同時,華元還負責與鄭國、吳國的邦交。
晉國、楚國、鄭國、吳國,兩個有資格角逐天下霸主寶座的家族,還有與宋國一直存在衝突的鄭國,另一個近期比較活躍的吳國,能夠看出華氏到底參與了多大的事情了。
樓令其實需要在宋國有朋友,考慮到負責與宋國邦交的家族是範氏,一直忍著沒有伸手過去。
“令大夫這是?”華元不是好奇,純粹沒話找話說而已。
想要結識,可不是需要有共同的話題嗎?
樓令也就主動說了一些事情,不免要提到那些跟在大軍後麵的商隊。
怎麽會有來自列國的商隊?隻要不是突發性質的衝突,哪裏要進行大戰,一般會有商隊進行尾隨。
交戰雙方並不會驅趕尾隨的商隊,甚至很歡迎有商隊尾隨。
說白了,那是交戰雙方約定地點再擺開陣勢交戰,幾乎就沒有什麽秘密,不用怕行蹤被泄露。
如果不是約定地點又明擺車馬的交戰方式,自然是不能隨隨便便讓什麽人尾隨了。
要說隨軍的商隊哪幾家規模最大?無疑問就是晉國的卿位家族。
畢竟,誰收戰利品不是收,卿位家族的眾人也要吃飯,能夠低價收戰利品再高價賣,類似的買賣憑什麽不做呢。
同理,樓氏也有商隊在跟隨,一樣是想撿便宜。
所以了,說是晉國的中軍、下軍和新軍帶著盟友朝秦國的方向進軍,總人數方麵卻是有個將近二十四萬人。
那是光晉國的三個軍團就多達十一萬兩千五百戰兵,一應隨扈三四萬。
齊國、鄭國、衛國、魯國各自帶來一萬兩千五百的戰兵(一個周禮製度下的滿編軍團),總數約七千的隨扈。
曹國、邾國、滕國則是分別來了兩個“旅”和一個“旅”,加上隨扈約有一萬兩千人。
剩下的,便是隨軍的商隊了。
“伯國這一次出征,簡直是史無前例了!”華元說的是姬周王朝時期。
樓令聞言隻是笑了笑。
在更久之前,殷商屢次東征的軍隊也有過幾十萬人,隻不過大多是奴隸兵。
華元事先已經知道晉國完成擴軍,等真正到場親眼見證,隻能說還是被嚇了一大跳。
講事實就是,誰不會被晉國這一次的大動靜嚇到?
那可是十多萬有經過訓練的部隊,並非是隨便拉人湊人頭。
越是了解其中意義的人,他們就越能夠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一些不知道晉國為擴軍準備四五年時間的人,他們以為晉國一下子能夠拉出那麽多合格的士兵,更是被驚掉了下巴。
晉國的一個滿編軍團就是三萬七千五百戰兵,四個滿編軍團多達十五萬戰兵。編製是一個迴事,能夠真正拉出四個滿編軍團是另一迴事,怎麽可能不將人給嚇到?
華元說道:“據我所知,楚國也在大肆訓練將士。”
樓令含笑點頭,說道:“卻是不知道楚國新晉訓練了多少士兵。”
類似的消息已經被晉國高層得知。
那不是晉國君臣主觀意識去窺知楚國有什麽動作,其實是楚國君臣自己將消息傳播出去。
能夠理解楚國君臣的想法,他們哪怕是盡力捂住,等待某天出兵與晉軍交戰,有所動作還是會被晉國獲知。
同時,楚國君臣可不想弱了威風,更要提高列國對楚國的信心。
要是列國對楚國失去信心,他們肯定是重新站到晉國這一邊,對楚國形成雪上加霜不至於,起到的影響還是會讓楚國君臣比較難受的。
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呢?
其實就是晉國和楚國展開了軍備競賽,雙方拉足馬力大肆擴軍,誰都不想在明麵弱了氣勢。
兩個有實力角逐天下霸主寶座的國家那樣做,其餘國家很難不受到影響。
所以是,當前有能力擴軍的國家,每一個都在擴軍。
而這一次,晉國要拿秦國開刀,動員了四個滿編軍團,比楚國更早亮出了肌肉。
僅以向西進發的進軍有十一萬多,其餘雜七雜八的人加起來有二十四萬人!
到了戰國階段,或是進入大一統時期,二十四萬人朝同一個方向進軍會很常見。
在春秋時期,類似的場麵可就不多見了。
應該說,晉國的編製沒有擴編之前,各方組成陣營交戰,總參戰人數合起來都極少超過十萬。
這一次,僅僅是晉國向西的三個滿編軍團,戰兵數量卻是突破十萬了。
人一滿萬就是無邊無際,多達二十四萬以上的人朝同一個方向進軍,隊伍被拉了將近三十裏的長龍。
樓令與華元聊了一會,知道交際要分節奏,約定什麽時間一塊吃吃飯,隨後互相進行告辭。
“其實,真的算是開啟新紀元了啊!”樓令說的事情是動用軍隊之多。
因為人數太多的關係,有一項事情變得很窘迫。
什麽事情?那就是用水啊!
部隊在臨近傍晚,進駐了前導部隊搭設的營寨。
中軍大帳這邊。
“行軍路線是由中軍尉規劃?”韓厥問道。
欒書抬頭看了韓厥一眼,笑嗬嗬地說道:“中軍尉嘛,什麽都能管。”
韓厥是說這事嗎?他的意思是,沒有想到樓令還有這般本領,同時意外樓令怎麽對秦國的山川地理那般熟悉。
後麵,欒書迴過味來,說道:“中軍尉有才。”
“……”韓厥承認樓令是有才。
隻是關於那一點,不願意承認的人有許多。
話說,樓令是一員猛將已經是世人認可的事情,他們哪怕看出樓令在其它方麵也有能力,好多就是嘴上不承認的。
武力已經那麽強大,其它地方再強,給不給其餘人發揮的空間了?
什麽風頭都被搶,其餘人怎麽出頭啊!
韓厥一時間沒有搭欒書的話,心裏想道:“我是不是不該太明顯地攔著,多少要樓令教導趙武一些知識?”
在以前,韓厥真的以為樓令在個人武力相關比較強,其它方麵隻能說合格,反正無法跟韓氏或趙氏的底蘊相比。
講事實的話,樓氏確實在各方各麵都無法跟韓氏、趙氏比拚底蘊,哪怕趙氏已經覆滅過一次,還是沒得比。
如果樓令能夠閑下來,把腦子裏掌握的知識整理出來,也隻能說知識比現在先進了兩千多年,到底適不適合當代之類,可真的就不好說了。
那跟沒有完美的製度道理一樣,每一種知識也有分適不適用。
比如,公平公正在很多時候就不適用,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的時代。
很現實的道理,封建王朝更應該突出階級的差別待遇,主要作用是在激勵人們奮鬥向上方麵。
另一個更現實的道理,無論是在什麽時代,普通階層看著能不能影響到高層,區別隻在於高層要不要重視,一旦不重視在什麽年代都一個樣。
“應該給中軍尉分更多的擔子。”欒書說道。
韓厥笑了笑說道:“中軍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了。”
像他們這樣的人,忙碌起來才是最應該的事情,手頭負責的事務也是越多越好。
坐在高位卻是沒有什麽事情能夠做,等同於壓根就沒有實權,其實是很慘的。
“主要是中軍尉很有上進心,你沒有發現這一點嗎?”欒書都不算是暗指了。
韓厥笑著說道:“一位願意做事且懂分寸的中軍尉,不好嗎?”
欒書別過頭,皺了皺眉,重新迴頭看向韓厥,笑眯眯地說道:“但願他一直懂分寸。”
對此,韓厥不好搭話。
韓厥多少了解欒書的為人,懂得區分跟欒書或樓令誰更該親近,之前下意識為樓令遮擋一二。
“懂分寸是嗎?那便罷了。”欒書說著“嗬嗬”笑了兩聲,內心裏更加堅定要做點什麽,不能讓樓令將除了自己之外的一眾卿大夫團結到一塊。
欒書現在最怕的事情是幾個卿位家族勾連,那樣子他最好的下場也是恢複剛剛擔任中軍尉時期,做一個沒有實權的招牌;最壞的下場當然是在國君與同僚的包夾中,得到先氏或趙氏的下場。
晉國權爭的血淋淋是由晉景公率先開啟,有過類似的例子,敢問誰敢馬虎大意?
同時也是因為誰都不敢掉以輕心,以至於互相之間哪怕在合作也會進行提防。
韓厥不想被卷入任何事情之中,能做的也就是在言語上為樓令遮掩一二,真正起衝突的話,一定是旁觀的。
“我聽說,中軍尉最近一直在幫新軍佐處理公務?”欒書這可不是沒話找話說了。
韓厥不想搭話,也不看欒書一眼。
欒書繼續笑嗬嗬地說道:“這算不算中軍尉提前了解卿大夫需要做的事項?”
算嗎?
作為郤氏家臣的鄭丘緩,他一直在幫郤至處理公務,能說是在提前熟悉卿大夫該做什麽?
韓厥先錯愕,隨後看向欒書,問道:“中軍將什麽意思?”
欒書卻是隻笑,不再多說一句話了。
有些事情留有想象空間最好。
那些事情,說開反而沒有什麽意思。
隻有提一個開頭,再讓人去想,想越多就腦補更多,通常也就會產生危機感。
很多離間的操作,就是那樣幹的!
在那些卿位家族之中,韓氏算是實力偏弱的一個。
如果有誰盯上了卿位,是不是代表韓氏被踹下去的風險更大呢?
韓厥當然是起到了那般的擔憂,努力靜下心來思考,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麽,用詭異的表情掃了欒書一眼。
韓厥掃過去的那一眼並沒有被欒書察覺到。
“欒書有太多的動作,他也一直在樹敵。”
“之前,先氏和趙氏並不是卿大夫中最弱。”
“倒下的卻是先氏與趙氏啊!”
這一刻,韓厥更加堅定一點,一定要低調再低調,免得做越多風險越大,過程中也一再得罪人。
軍帳內安靜不到一刻鍾,欒書重新開啟了話題。
人數越多,出現的事項肯定也就更多。
欒書這幾天隻在摸索樓令安排行軍路線的理由,一陣了解下來之後,講實話是佩服的。
在行軍路線的安排上,樓令主要是派人尋找水源,保證二十多萬人的用水情況。
別以為隻是尋找水源很簡單,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需要考慮到的方方麵麵卻是極多!
他們的交戰對象是秦國。
想來秦國一旦找到機會,才不會放棄偷襲或埋伏。
那樣一來,樓令除了要保障全軍的用水之外,行軍路線的規劃要避免中了埋伏,後續的後勤供應路線規劃等等。
至於說秦軍在水源下毒?哪怕是水潭,該下多大劑量的毒才有用?
另外,傻子才會去流動的水源投毒。
不要被各種小說誤導,什麽鶴頂紅,啥玩意之類,一點點就能夠殺人。
事實是什麽?在化工用品出現之前,想用毒殺人的話,一點點劑量可不行的。
樓令現在負責的事情並不多,他也不想去負責太多的事情。
中軍尉什麽都能管,真的負擔起太多的事情,管得來是分內之事,管不來可就要糟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