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改變太多的事情了!


    在軍事方麵,一瞬間就會讓局勢發生逆轉,何況是半個月之久?


    “楚軍向哪裏而去?”樓令問道。


    林姒一邊將文牘奉上,一邊說道:“最後的消息是進入陳國。”


    在陳國嗎?那可以選擇向北入侵鄭國,向東攻打宋國。


    樓令猜測,楚軍不出意外的話,會屯駐在陳國境內,看看晉國會不會出兵南下。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樓令要不要將消息告知其他卿大夫。


    想了想的樓令,他覺得不差這十天半個月。


    講事實,哪怕是差十天半個月,過去了那些時間,想做什麽已經來不及了。


    目下最大的問題是,楚國到底會先攻打哪一個國家,連鄭國和楚國一塊打,晉國該怎麽應對。


    因為形勢緊張的關係,晉國高層頻頻開會,針對各種事情進行了無數次的探討。


    唯一確認下來的事情是,坐等鄭國再一次投降楚國,隨後做好入侵鄭國的相關準備。


    林姒匯報楚軍北上消息之後的第十六天,關於楚軍北上的消息可算是讓其他卿位家族知曉。


    “那是快一個月之前的事情,一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楚軍攻打哪個國家,應該是已經發生了。”中行偃講得是事實。


    中行偃問道:“現在再猜測楚國會入侵哪一個國家已經沒有意義,需要做出決定的事情是要不要發兵。”


    晉國集結大軍已經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等於說他們在“新田”郊外幹吃了一個多月的糧食。


    光集結大軍卻是沒有行動,任哪一個國家都受不了。


    那意味著一大批的貴族無法從“士”和“徒”收到稅,國君無法從貴族這裏征到滿額的稅收。


    稅收不上來,光消耗糧食,沒有額外的收獲,誰樂意這樣?


    郤錡沉聲問道:“出兵嗎?”


    既然楚軍已經北上,郤錡覺得可以出兵了。


    樓令欲言又止……


    樓氏在南方有情報網,傳遞迴來的信息是楚軍仍舊駐紮在陳國境內。


    根據已知的情報,樓令能夠判斷出楚國君臣處在畏首畏尾的階段,極可能得知晉軍開拔南下會退往“方城”附近。


    那樣一來,下一次晉軍與楚軍交戰,極大概率就是在“方城”進行,態勢便是楚軍依托“方城”防禦,晉軍以及一眾小弟會非常吃虧。


    樓令不好講出已知的情報,隻能從其它方向切入,說道:“暫時不知道楚軍會不會繼續北上,極可能在我們南下之後退往方城。”


    有這個可能性嗎?可能性簡直就是太大了!


    晉國的高層,有誰不知道“方城”是什麽性質的設施嗎?要是作為高層卻是不知道,肯定是低能兒一個。


    所以了,樓令說完之後,沒有人建議大軍馬上開拔南下。


    去“方城”那邊跟楚軍打?那是楚國的長城,後麵有不少囤積糧食的地方,光是拚糧食的消耗都要讓晉國難受。


    如果晉軍對“方城”下手,肯定有許多可選的位置,隻是不占領楚國的土地,拿下“方城”的某些地段用處不大。


    畢竟,晉軍不是單純為了劫掠而去,衝進“方城”後麵洗劫一波就撤退。


    “下軍將認為當前應該怎麽抉擇?”郤錡很幹脆地問道。


    樓令心裏比較惆悵。


    到現下的形勢,什麽都不做很不合適。


    要是晉國出兵南下,極可能讓楚軍退往“方城”準備打防禦戰。


    可是,晉軍不南下的話,楚軍又不北上攻打鄭國或是東進入侵宋國。


    “我們去打伊洛之戎!”樓令說道。


    這個伊洛之戎在周王室地盤的西南部,等於晉軍渡過大河來到南岸,並且距離鄭國非常近。


    “打伊洛之戎?”中行偃聽得愣住。


    “是,攻打伊洛之戎。”樓令給出解釋:“現在我們不動,楚軍不敢北上。我們動一下,可以逼迫楚軍采取下一步行動。”


    中行偃露出了似懂非懂的表情。


    “伊洛之戎那片地方在楚國的西北部。我們一旦行動起來,楚軍要麽到西北部駐防,不然就會攻打鄭國或宋國。”樓令看多數人還是沒有懂,更詳細了來解釋,說道:“因為我們可以直接穿插進入楚國西北部,關於這一點楚國君臣很清楚。”


    不管是單獨一個伊洛之戎,或是陸渾戎和蠻氏加進去,完全不夠晉國帶一幫小弟揍的。


    因為晉軍與一幫小弟足夠強大,不存在後路被切斷的危險,隨時可以擊穿某個區域抵達鄭國或楚國。


    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晉軍從三戎之地那邊進軍,稍微拐一個彎就可以從側翼繞過“方城”抵達楚軍腹部!


    正麵去針對“方城”進行攻打?得是有多麽的頭鐵。


    樓令知道的戰例有許多,繞過防線攻打薄弱地區,一再被證實前麵的防線多麽堅固都沒有用。


    很多堅固的防線,它們其實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搞到最後基本上成了勞民傷財的建築物奇觀。


    隻是仍舊那句話,晉國不是遊牧勢力,可以針對楚國搶那麽幾次,次數一多就要讓名聲敗壞掉了。


    所以,晉軍不能是抱著劫掠為目標去攻打楚國,最好是在正麵戰場擊敗楚軍,再進軍楚國實施其它的行動。


    智罃見沒有人反對,說道:“我讚成下軍將的提議。”


    打伊洛之戎?符合晉國的利益啊!


    在之前,晉國已經連續兩年討伐伊洛之戎,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有鑒於荀氏已經多次攻打伊洛之戎,要是這一次順勢將伊洛之戎滅掉,地盤肯定可以讓荀氏分一份。


    當地的環境適合農耕,智罃想要獲取那邊的土地,再向樓氏進行取經,好好地將當地發展起來。


    三戎之地既是後麵的商於之地,商鞅在得到這一塊封地之後進行開發,證明隻要肯開發還是能夠發展起來的。


    智罃目前隻有一塊“智”地,講實話就是與卿大夫的身份比較不符合。


    問題是什麽?智罃過早暴露出野心,長久以來遭到中行偃的壓製,沒有機會增加名下的封地。


    要是能夠占領伊洛之戎的地盤,智罃會請樓令幫忙要一塊地皮,最好樓氏也在那邊分一塊,兩家一塊進行開發。


    “會議過後,找令私下詳細聊。”智罃這一次下了很大的決心,必須增加名下的封地。


    士匄看了智罃一眼,再看向中行偃,又看到中行偃稍微皺眉,說道:“我也讚同下軍將的提議。”


    郤至跟著點了點頭。


    在場當吉祥物的晉君周看到一眾卿大夫紛紛讚成,再一次見識到了樓令的影響力,對站在身後側的樓小白說道:“下軍將真乃是勁臣。”


    什麽叫勁臣?就是在同僚之間很有影響力的人。


    樓小白用困惑的表情與晉君周對視,說道:“我父親的提議很好,一眾卿大夫自然是能夠知道的。”


    討伐異邦在當今列國就是一種政治正確,壓根就不用宣戰和找理由。


    再者說了,很難說今年會不會與楚軍打起來,大軍卻是已經集結完畢,不找一個目標打一場的話,很不合適啊!


    所以,樓令的提議得到通過。


    “如此,出兵討伐伊洛之戎!”晉君周當最後拍板的人。


    一國之君嘛,再是吉祥物,等一眾卿大夫的商議有結果,不得舉手啊?


    高層有了決定,意誌被傳達下去,各方麵的動作無比迅速。


    當然不是所有大軍全部去入侵伊洛之戎。


    說白了,伊洛之戎不配獲得那種超高規格的待遇。


    根據樓令的建議,中軍前往“虎牢”駐紮,下軍和新軍逗留在“王野”,上軍攻打伊洛之戎。


    這個決議的提起並不流暢,主要是中行偃存在遲疑。


    中行偃之所以遲疑,又是跟擔憂智罃實力膨脹有關。


    暴脾氣的郤至直接跟中行偃懟上,才讓上軍負責攻打伊洛之戎。


    樓令其它的意見則是順暢被通過。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一點,中行偃不是非要跟樓令作對,單純就是出於對家族的需要進行考慮。


    晉國的大軍從“新田”開拔離開,半個月之後通過“孟津”抵達大河南岸。


    “令。”智罃之前沒有太好的機會,找到機會與樓令獨處又不會引人注意:“說道,這一次,無論如何你都要幫我。”


    樓令聽得愣住,納悶地說道:“你倒是說,需要幫你什麽?”


    “攻打伊洛之戎的時候,占領那邊的土地。我求你向中軍將提議永久占領,分智氏一塊地方。”智罃說到這裏頓了頓,沒有看到樓令有拒絕的跡象,才繼續往下說道:“樓氏不想多一塊封地嗎?我們兩家一起在那邊獲取封地。這樣就能夠互相守望了。”


    樓令這一次有點皺眉,說道:“現階段在那邊有封地?可以占領下來,隻是一定會被三戎一再襲擾,合適嗎?”


    如果三戎真的那麽好消滅,他們活不到現在。


    那邊並不是廣袤的平原,有著幾條大型的水係,山林其實也蠻多的。


    要隻是三戎合流倒沒有什麽,他們根本無法正麵擊敗晉軍。


    可是,一旦三戎采取襲擾戰,他們也的確使用過襲擾戰,不止在那邊的開發會變得困難,晉國的西南部也別想消停了。


    “我們還會怕被騷擾?”智罃像是沒有意識到長久麵臨騷擾會多麽令人頭疼。


    樓令知道智氏當前麵臨的困境,想了想說道:“我可以幫智氏在那邊爭取到地盤,也可以在那邊為自己爭取一塊地盤,隻是需要拉上郤氏。屆時在那邊獲取到封地的人應該是步毅,麻煩不會少。”


    這一次換智罃稍微愣了愣神,好一會才說道:“也對,步毅沒有拿到卿位,中軍將需要進行補償,有可能在那邊安排一塊封地。”


    其實,樓令對於獲取那邊的封地興趣不是太大,考慮到以後的戰略目標,需要對智氏進行扶持而已。


    所以了,並非智罃是樓令的大舅哥,求到頭上就讓樓令無條件出力。


    “魏氏呢?那邊就在魏氏的‘魏’地邊上。”智罃問道。


    論界線的話,智罃主動提到魏氏,其實就是過界了。


    畢竟,魏氏名義上是樓氏的附庸啊。


    隻不過,大家都知道魏氏怎麽迴事。


    智罃與樓令的關係擺在那裏,有時候稍微過界反而顯得親密。


    樓令看一眼智罃,說道:“我會問一問。”


    要不是因為阿嬌的關係,僅僅智罃兩次以上站錯立場,早就被樓令收拾了。


    後麵,智罃很果決地處理首尾,漸漸重新跟樓令恢複親密度,看上去好像沒有了嫌隙。


    事實會是怎麽樣?嫌隙一旦產生,便是破了的鏡子,再拚湊起來一定存在裂縫。


    樓令不是一個太小雞肚腸的人,為了達到某些目標,甚至會選擇無視掉產生的恩怨。


    幹大事者,誰不是這樣呢?


    說白了就是,一切隻看利益。


    智罃達到目的,高興地離開了。


    “派人問一問顆大夫在哪,請他過來一敘。”樓令吩咐下去。


    大概兩刻鍾之後,魏顆出現在了樓令的麵前。


    樓令沒有彎彎繞繞,直接問魏顆:“占領伊洛之戎的地皮,你要不要嚐試謀取一塊土地?”


    魏顆明顯有些懵,一小會才反應過來,說道:“下軍將照顧,魏氏感恩。”


    多增加一塊封地?哪怕是沒有經過開發的土地,能夠光明正大又名正言順拿到手,有家族會不心動嗎?


    樓令簡單的點頭。


    魏顆滿臉感激地問道:“不知道有什麽可以為下軍將效勞的地方?”


    魏氏欠下了樓氏的很多恩情,長久以來沒有找到機會還上。


    其實,樓氏已經變得比魏氏強大不少,魏氏想要報恩確實是有些困難。


    要是魏氏願意一直當樓氏的附庸,再多的恩情都沒有關係。


    可是,魏氏不會長久當其他家族的附庸。


    魏氏曾經當過郤氏和荀氏的附庸,很小心沒有欠下太大的恩情,脫離之前也想方設法給還了,要不哪來的和平分手?


    等魏氏成了樓氏的附庸,欠的恩情一次比一次大,偏偏樓氏又沒有遭遇到什麽危機,搞得魏氏想報恩都沒法報。


    “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樓令是真的知道,繼續往下說道:“以實力而言,魏氏確實可以窺視卿位。某天,魏氏也會獲得卿位。以前和現在幫助魏氏,不是為了綁住魏氏,隻希望你們別學欒氏恩將仇報便好。兩個家族能夠一直保持友好,未來很長時間內守望相助。”


    樓令知道魏氏想達成什麽目標?關於這一點,魏顆並不懷疑。


    兩個家族曾經要結盟一塊對卿位發起衝刺,結果魏錡搞事情,禍害得魏氏十分危險。


    既然兩個家族一度會結盟朝相同的目標衝刺,樓令怎麽可能不知道魏氏的最終目標?


    所以,魏顆對此絲毫沒有懷疑,存在疑慮的地方是樓令在獲得卿位之後,會不會阻止魏氏獲取卿位。


    現在?最讓魏顆高興的事情是樓令非但不會阻止,相反還願意幫忙,一下子讓魏顆生出了極盡的感激。


    兩人再閑聊一小會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等晉君周到了“虎牢”駐紮,晉國的使者四處出動,分別前往各個小弟的都城,召喚他們到“虎牢”會盟。


    以晉國如日中天的現實,沒有國家得到召喚敢不參加會盟。


    事實上,一直看晉國不順眼的齊國,齊國君臣在現階段都不敢有所忤逆,得到晉國的召喚就如約帶上三個滿編軍團出發了。


    現在的情況是,晉國已經有所行動,選擇權再一次交到了楚國君臣手上。


    楚國本就是想要扭轉局麵才搞大動作,要是晉國有所行動,他們卻是不做迴應,天下人會怎麽看?


    當晉國的行動傳到楚國君臣耳朵裏,他們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討論。


    楚君審承認目前楚國不如晉國,隻是這種承認不可能說出來,乃至於要進行掩蓋。


    最後,楚君審的決定是同時入侵鄭國和宋國。


    二十五萬之中,十五萬由楚君審親率攻打鄭國,主要是想逼迫鄭國投降;剩下的十萬由許偃充當主將,展開對宋國的征討。


    楚國做出迴應,無論楚國君臣或是鄭國君臣都以為屯駐在“虎牢”附近的晉軍會馬上開拔逼近,他們卻是料錯了。


    晉君周對沒有馬上展開行動給了找上門的子孔迴應,理由是在等其他諸侯前來“虎牢”舉行會盟。


    會盟完畢之後,晉君周會不會馬上率聯軍救援鄭國?對此晉君周委婉表示不會那麽快。


    這純粹就是晉國要臉,沒有一邊口頭答應鄭國會支援,然後給了承諾又不實現。


    當時,子孔就知道事情要糟,一再懇求無果隻能返迴“新鄭”。


    迴去的子孔將晉國的態度說出來,直接讓一眾君臣失聲。


    “他們要坐視我們被楚軍入侵。”子產對自己的父親子國說道。


    子國看上去沒有感到意外,迴應道:“這件事情我去‘新田’的時候已經看出來了。”


    出使歸來的子國,他並沒有如實向鄭君惲和一眾同僚稟告,選擇了捂蓋子。


    當然不是子國有天大的膽子,完全是講了自會讓眾人惶恐和糾結。


    要是晉國想要坐視楚國攻打鄭國,受於負麵名聲的拖累,他們根本無法扭轉晉國君臣的意誌。


    子產聽眾人開始討論要不要投降楚國,看見子孔極力反對,更多的大臣卻是非要投降的態度,控製不住歎氣出聲。


    “沒辦法的,長久形成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隻有等吃了大虧,或是局勢真的明朗,他們才敢下達決心。”子國跟著歎了一聲。


    子產平靜地說道:“隻有損失極其慘重才能讓他們清醒。”


    “我看晉國的樓氏之主,一定會給我們慘痛的教訓。”子產補了一句。


    這倒不是子產了解晉國的現狀。


    當今的信息傳播沒有那麽便捷,可能發生在某處的事情已經過了一兩年,結果另一個地方的人才聽到。


    那是子產從有限的信息中判斷出樓令非常針對鄭國,隻不過沒有洞悉到樓令是奔著滅掉鄭國的這個最終目標。


    鄭國君臣因為晉國不說明什麽時候支援而在吵吵鬧鬧,入侵的楚軍卻是勢如破竹。


    十五萬楚軍在楚君審的統率下,幾乎沒有遭到什麽反抗直逼“新鄭”城下。


    楚君審抵達“新鄭”郊外立刻派人入城,要求鄭君惲立刻投降。


    鄭君惲從孫安這裏知道是會盟形式的投降,假裝猶豫再猶豫同意投降。


    隨後,鄭君惲與楚君審在“新鄭”郊外舉行會盟。


    “晉國有三個軍團駐紮在‘虎牢’附近,他們隨時有可能南下。”鄭君惲一臉希冀地看著楚君審,說道:“我們是在‘新鄭’等晉軍南下,還是主動前往交戰呢?”


    楚君審笑嗬嗬地說道:“吃酒!”


    交戰?


    交戰你個頭啊!


    要是有十足的信心擊敗晉軍,楚國用得著這麽畏首畏尾嗎?!


    鄭君惲當然不會因為楚君審沒有表態就此放過,不顧臉麵一再提起。


    “本王接下來會率軍前往宋國,逼迫宋國投降。”楚君審笑眯眯地對鄭君惲說道:“鄭國集結大軍在‘新鄭’擋住晉軍,等本王打完宋國,再率軍過來支援。”


    隻是講戰略的話,楚國做這樣的安排,好像還顯得挺合理的?


    畢竟,宋國不是弱國,能夠逼迫他們屈服,哪怕宋國不當楚國的小弟,起碼會讓晉國少三個可以使用的宋國軍團。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以楚君審對宋國的了解,宋國投降的可能性極低。


    那樣一來,宋國誓死不降,不就可以讓楚君審名正言順不迴援鄭國了嗎?


    是不是可以看明白了?


    楚國雖然表現出一副要跟晉國拚了的架勢,但是他們缺乏足夠的信心,隻是想要虛張聲勢,壓根沒有跟晉國血拚的打算。


    虛張聲勢有沒有用?肯定有用。


    起碼,列國無法判斷楚國究竟還行不行。


    隻要有國家認為楚國還能繼續跟晉國爭霸,天下格局就仍舊是兩強並立,一來可以減少周邊鄰國對楚國展開複仇,二來多少能夠增加列國對晉國的抵抗之心。


    如果諸侯明確知道晉國一家獨大,他們再不願意也要接受晉國的任意剝削,晉國從諸侯那裏盡情吸血,隻光想到那種可能性就讓楚國君臣渾身上下的哪裏都感到不舒服。


    鄭國果然再一次投降楚國,消息傳到“虎牢”讓樓令聽到,直接當眾“哈哈哈”大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耀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耀與忠誠並收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