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軍訓
亡國後,我在娛樂圈殺瘋了 作者:瀟瀟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煜很快就帶著滿滿的收獲從白楊木家離開了。
可惜,嘯天還是得繼續在這裏住著,因為林煜下一步的計劃是組織麾下演員進行軍訓,既然要軍訓,肯定是不能帶上嘯天的。
有軍犬,但是沒有軍貓啊。
不過,嘯天現在的項圈上內置了最先進的微型定位芯片,而且如果有人試圖解除嘯天的項圈,是會自動報警的。
所以,就算嘯天又恢複了在胡同裏半放養的狀態,它的安全也是有所保障的。
林煜迴到公司之後,讓胡一川給所有藝人發布了軍訓的自願報名通知。
真的全憑自願,就算不參加軍訓,也能參加日後的《淩雲之路》選角活動,並且不影響以後在公司的一切晉升。
這種事情,如果不是自願報名,而是給演員壓力逼著他們去做,效果一定不會好。
今年夏天開機的《恰同學少年》和《永不瞑目》也都已經殺青了,公司現在沒什麽大項目,所以雙木成林旗下的藝人基本都是閑著的。
包括陸嶼聲和鐵智誠在內,大部分演員都自願報名了。而今年新簽約的演員裏,和林煜同班的十多個人,更是一個不少。
徐浩然現在是大四,他也要開始忙活畢業大戲和畢業論文了,這次軍訓隻能缺席,不過也情有可原。
天盛影視旗下以及酷鵝旗下的藝人,也都收到了通知,不過報名的比例就沒有這麽高了。要麽就是像趙寧以及曹新傑這樣,之前和林煜有過合作的,要麽就是一些比較邊緣化的藝人,想要到這裏來找一找出路。
軍訓的場地倒是現成的。離燕郊影視城不遠,有一個廢棄的民兵訓練基地,槍支彈藥之類的東西早就沒有了,隻剩下一個訓練場和一些器械。
這塊地皮,現在已經被燕郊影視城收購下來了,準備改建成一個新的綜合性的取景區,現在天氣冷,不好開工,正好有個空檔讓林煜等人搞軍訓。
教官也是現成的,雙木成林的司機班班長老高就是一位退役軍人,此外,公司的其他崗位也有好幾個退役軍人,其中還有一位曾在空軍某部服役,是地勤技術人員,算是非常專業對口了。
現在高中甚至初中,都會在開學之前組織學生進行軍訓,所以這些演員對軍訓並不陌生,很多人都經曆了初中高中大學三次軍訓。
但這一次和之前學生時代的那些軍訓顯然是不一樣,首先一點,之前的軍訓基本上都是在夏天,而現在,已經入冬了。
雖然是廢棄的民兵訓練基地,在宿舍裏也是有暖氣管道的,而且不是集中供暖,而是有鍋爐房要自己燒。
林煜不會克扣這點買煤的錢,所以那鍋爐燒的是真旺,屋子裏的溫度也是真高。在宿舍的時候,甚至想開點窗通個風,或者吃點冰棍什麽的。
但屋子裏越舒服,走出屋子就越難受。既然是要認認真真的搞軍訓,那羽絨服是別想了,老實穿軍大衣吧。
軍大衣和羽絨服比起來,保暖性能其實不差多少,但論輕巧,就差了十萬八千裏了。
厚重的大衣披在身上,冷風把大衣吹的格外堅硬,整個人的行動都變得僵直起來。而要在這種環境下練習令行禁止,也顯得格外艱難。
學生時代的軍訓好歹還拉拉歌,看看電影什麽的,而且一般隻有白天訓練,晚上就自由活動了。
但是現在,白天是一整天的隊列訓練,晚上還得學習軍隊內的各種條令,以及將來拍電影需要了解的一些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五天才發一次手機。
第一個五天堅持下來,發手機的時候,甚至有人哭了。
如果不是林煜一直堅持著,並且每一個細節都做成了示範,恐怕這時候就已經有人要放棄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裏去。雖然還沒有人放棄,但是休息的時候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語,覺得這事兒沒什麽意義了。
一開始說要軍訓,依舊有很多人覺得隻是走個過場,迷彩服一穿,隊列一站,拍點照片,對外宣傳的時候有素材就行了。
到時候,《淩雲之路》這部電影就可以在宣發的時候鼓吹劇組演員們的敬業。
這些年,有太多劇組是這樣的套路了。動不動就說自己對演員進行了封閉式訓練,其實呢,強度還比不上一般的公司團建。
誰也沒想到,林煜會這麽認真,會真的讓人在十二月的寒風裏站一個小時的軍姿,會真的讓人進行一令一動的正步走練習。
第一個五天下來,所有人,包括林煜在內,就沒有不腰酸背痛的。
參加軍訓的,大部分是在三十歲以下,二十五歲左右。陸嶼聲已經三十六了,在這裏算是年齡最大的那一批了。
陸嶼聲平時也算是經常鍛煉了,體態上看不出是奔四的人,但是一進行高強度訓練,就體現出歲月不饒人了,五天時間,直接把陸嶼聲練得比當初剛從西北無人區迴來時還憔悴。
老高都有點看不下去了,避開眾人,找林煜商量:“老板,要不是還是把強度降一降吧。就算是部隊搞役前訓練,現在也是勞逸結合著來,不會像這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是訓練的。”
林煜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地說道:“強度絕對不能降!不僅不能降,老高,你和其他幾個教官商量一下,接下來五天繼續上強度。我的目標是,五天之內,把所有人逼到極限。”
現在搞軍訓,累嗎,苦嗎?
確實累,也苦。
陸嶼聲是90後,其他人,大部分都是零零後,小的時候,生活條件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這一代人比7080後更加有自信,因為他們是在一個強大的國家裏成長起來的。
但是,《淩雲之路》這部電影要描述的,卻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麵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們的軍人以及科研人員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技術攻關。
想要表現出那種在逆境中頑強拚搏的精神麵貌,就必須繼續壓榨這些人的精力。
可惜,嘯天還是得繼續在這裏住著,因為林煜下一步的計劃是組織麾下演員進行軍訓,既然要軍訓,肯定是不能帶上嘯天的。
有軍犬,但是沒有軍貓啊。
不過,嘯天現在的項圈上內置了最先進的微型定位芯片,而且如果有人試圖解除嘯天的項圈,是會自動報警的。
所以,就算嘯天又恢複了在胡同裏半放養的狀態,它的安全也是有所保障的。
林煜迴到公司之後,讓胡一川給所有藝人發布了軍訓的自願報名通知。
真的全憑自願,就算不參加軍訓,也能參加日後的《淩雲之路》選角活動,並且不影響以後在公司的一切晉升。
這種事情,如果不是自願報名,而是給演員壓力逼著他們去做,效果一定不會好。
今年夏天開機的《恰同學少年》和《永不瞑目》也都已經殺青了,公司現在沒什麽大項目,所以雙木成林旗下的藝人基本都是閑著的。
包括陸嶼聲和鐵智誠在內,大部分演員都自願報名了。而今年新簽約的演員裏,和林煜同班的十多個人,更是一個不少。
徐浩然現在是大四,他也要開始忙活畢業大戲和畢業論文了,這次軍訓隻能缺席,不過也情有可原。
天盛影視旗下以及酷鵝旗下的藝人,也都收到了通知,不過報名的比例就沒有這麽高了。要麽就是像趙寧以及曹新傑這樣,之前和林煜有過合作的,要麽就是一些比較邊緣化的藝人,想要到這裏來找一找出路。
軍訓的場地倒是現成的。離燕郊影視城不遠,有一個廢棄的民兵訓練基地,槍支彈藥之類的東西早就沒有了,隻剩下一個訓練場和一些器械。
這塊地皮,現在已經被燕郊影視城收購下來了,準備改建成一個新的綜合性的取景區,現在天氣冷,不好開工,正好有個空檔讓林煜等人搞軍訓。
教官也是現成的,雙木成林的司機班班長老高就是一位退役軍人,此外,公司的其他崗位也有好幾個退役軍人,其中還有一位曾在空軍某部服役,是地勤技術人員,算是非常專業對口了。
現在高中甚至初中,都會在開學之前組織學生進行軍訓,所以這些演員對軍訓並不陌生,很多人都經曆了初中高中大學三次軍訓。
但這一次和之前學生時代的那些軍訓顯然是不一樣,首先一點,之前的軍訓基本上都是在夏天,而現在,已經入冬了。
雖然是廢棄的民兵訓練基地,在宿舍裏也是有暖氣管道的,而且不是集中供暖,而是有鍋爐房要自己燒。
林煜不會克扣這點買煤的錢,所以那鍋爐燒的是真旺,屋子裏的溫度也是真高。在宿舍的時候,甚至想開點窗通個風,或者吃點冰棍什麽的。
但屋子裏越舒服,走出屋子就越難受。既然是要認認真真的搞軍訓,那羽絨服是別想了,老實穿軍大衣吧。
軍大衣和羽絨服比起來,保暖性能其實不差多少,但論輕巧,就差了十萬八千裏了。
厚重的大衣披在身上,冷風把大衣吹的格外堅硬,整個人的行動都變得僵直起來。而要在這種環境下練習令行禁止,也顯得格外艱難。
學生時代的軍訓好歹還拉拉歌,看看電影什麽的,而且一般隻有白天訓練,晚上就自由活動了。
但是現在,白天是一整天的隊列訓練,晚上還得學習軍隊內的各種條令,以及將來拍電影需要了解的一些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五天才發一次手機。
第一個五天堅持下來,發手機的時候,甚至有人哭了。
如果不是林煜一直堅持著,並且每一個細節都做成了示範,恐怕這時候就已經有人要放棄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裏去。雖然還沒有人放棄,但是休息的時候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語,覺得這事兒沒什麽意義了。
一開始說要軍訓,依舊有很多人覺得隻是走個過場,迷彩服一穿,隊列一站,拍點照片,對外宣傳的時候有素材就行了。
到時候,《淩雲之路》這部電影就可以在宣發的時候鼓吹劇組演員們的敬業。
這些年,有太多劇組是這樣的套路了。動不動就說自己對演員進行了封閉式訓練,其實呢,強度還比不上一般的公司團建。
誰也沒想到,林煜會這麽認真,會真的讓人在十二月的寒風裏站一個小時的軍姿,會真的讓人進行一令一動的正步走練習。
第一個五天下來,所有人,包括林煜在內,就沒有不腰酸背痛的。
參加軍訓的,大部分是在三十歲以下,二十五歲左右。陸嶼聲已經三十六了,在這裏算是年齡最大的那一批了。
陸嶼聲平時也算是經常鍛煉了,體態上看不出是奔四的人,但是一進行高強度訓練,就體現出歲月不饒人了,五天時間,直接把陸嶼聲練得比當初剛從西北無人區迴來時還憔悴。
老高都有點看不下去了,避開眾人,找林煜商量:“老板,要不是還是把強度降一降吧。就算是部隊搞役前訓練,現在也是勞逸結合著來,不會像這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是訓練的。”
林煜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地說道:“強度絕對不能降!不僅不能降,老高,你和其他幾個教官商量一下,接下來五天繼續上強度。我的目標是,五天之內,把所有人逼到極限。”
現在搞軍訓,累嗎,苦嗎?
確實累,也苦。
陸嶼聲是90後,其他人,大部分都是零零後,小的時候,生活條件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這一代人比7080後更加有自信,因為他們是在一個強大的國家裏成長起來的。
但是,《淩雲之路》這部電影要描述的,卻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麵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們的軍人以及科研人員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技術攻關。
想要表現出那種在逆境中頑強拚搏的精神麵貌,就必須繼續壓榨這些人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