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笑笑說道:“徐階這會上什麽密疏?”說罷打開徐階的密疏,開始閱讀。
嘉靖原以為,徐階給他的密疏,是認罪求饒的,畢竟現在都很清楚,是誰指使王正國等人彈劾裕王的,朱載坖窮究此事,嚴嵩也站在裕王這邊,這下徐階自己親手點起的這把火,終於要燒到徐階自己身上了。
現在徐階上密疏給嘉靖,向嘉靖求饒,使得嘉靖看在徐階能夠製衡嚴嵩的麵子上,放徐階一馬,也未嚐不可。嘉靖自己也知道,僅憑此事是很難罷黜徐階的,徐階畢竟是現在的清流領袖,同時也是朝中唯一能製衡嚴嵩的人,罷黜徐階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嘉靖自己得親自下場製衡嚴嵩了。
而現在嘉靖顯然沒有這個心思再去親自下場和臣子們玩這些遊戲了,他現在隻想高高在上操控朝局即可。
嘉靖看了徐階的奏疏之後,卻是大感詫異,徐階在奏疏堅決要求嚴懲這些科道言官,還裕王殿下清白,顯然是將他們當作棄子拋棄了,同時還向嘉靖推薦了一位道士,名叫藍道行,稱他道法精湛,擅長扶乩傳仙,自己已經將他請到京師,等候嘉靖召見。
對於這事,嘉靖還是有些好奇的,畢竟徐階和嚴嵩還是不通的,徐階畢竟是清流,雖然也寫青詞,但是嘉靖知道,徐階實際上是言不由衷的,這些徐階居然主動向嘉靖推薦道士,這是嘉靖沒想到的,嘉靖冷笑一聲,說道:“廠衛查查這個藍道行,若是沒什麽問題,過幾日召見他。”
黃錦立馬下去安排了,嘉靖將徐階的奏疏放到一邊,嘉靖對於徐階變化,隻是笑笑,他很清楚,嚴嵩也罷,徐階也好,未必真的相信什麽道法,看得起陶仲文這些人。
隻不過是利用這些道士討好嘉靖罷了,朝中官員之所以競相與之結交,最終還是為了借道流上結皇權。 因此,朝臣“援道士”隻是手段,“結帝知”才是目的,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是官員諂媚皇權的一種表現。徐階這次推薦什麽藍道行,不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嗎。
裕王府內,朱載坖正在和諸位講官們商量事情,嚴世蕃已經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都告知朱載坖了,宮內也已經傳旨解除朱載坖的閉門自省了,朱載坖於是就和講官們商量下一步怎麽辦。
李春芳等人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這次就把火力集中在這幾個言官身上,不能把火往徐階身上燒,裕王沒必要為嚴嵩火中取栗,若是嚴嵩想要借此機會打擊一下徐階,那他們自去,裕王府就將這幾個言官收拾了就行。
對於講官們的看法,朱載坖深以為然,雖然這次嚴嵩幫了朱載坖大忙,但是朱載坖並不想和嚴嵩綁定,再說了,徐階在朝中現在已經算得上根深蒂固,想要憑借此事就將他罷黜,無異於癡人說夢,再說朱載坖和嚴嵩走的太近對朱載坖、對嚴嵩都不是什麽好事。
嚴府,嚴黨的核心成員正在一起商量此事,在他們看來,既然徐階現在已經全麵被動了,就應該痛打落水狗,幹脆將徐階趕走才是最好的。
嚴嵩坐在上首,閉著眼睛,不發一言,就默默地聽著他們商量,嚴世蕃見他們也商量不出什麽來,說道:“父親大人如何看此事?”
嚴嵩這才睜開有些渾濁的老眼,說道:“徐華亭好結言路,以機巧用事,以精敏自持,這般事情,必有後手的。”
眾人聽了嚴嵩的話,不禁有些黯然,確實如此,徐階比之夏言,要陰柔不少,做事一向滴水不漏,就是嚴嵩也很少抓到把柄,這種事情,徐階肯定是有後手的。
但是嚴嵩接著說道:“此番上疏的言官,定要重處,以為後來者戒!”
嚴世蕃說道:“此事有裕王府講官們上疏就行吧,我們不必插手。”
嚴嵩斜了嚴世蕃一眼,嚴世蕃趕緊閉嘴,在座的眾人當然知道嚴嵩的意思,這次彈劾的裕王的言官,肯定是要受到重處的,現在徐階明顯把他們當作棄子了,裕王府當然是要他們立威了,這是嚴黨似乎沒有必要再插手了。
嚴嵩顯然並不這樣認為,嚴嵩覺得,通過這次的事,盡可能的打擊徐階的名聲,徐階是清流領袖,拋棄自己的下屬這種事情,在哪個政治團體中,都是極為影響團結的事情,畢竟大家幫你徐閣老咬人,出了事情你卻說這不是我的狗,科道雖然是瘋狗,但是也不傻。
嚴嵩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盡可能的分化瓦解徐黨。
嚴世蕃問道:“事到如今,徐階還能有什麽後手?”
確實,這個問題在場的眾人都已經想過了,就現在這個局麵,雖然徐階壯士斷臂,但是要想完全將此事與自己脫開關係,恐怕也不太現實。一旦這些人被下詔獄,肯定是扛不住陸炳的詢問,到時候他們反咬徐階一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嚴嵩隻是笑笑,他認為首先嘉靖不會將此事擴大的,君臣這麽多年,嘉靖是什麽心思嚴嵩早就明白了,徐階本就是嘉靖用來平衡朝局的工具,眼下嘉靖並沒有替代的人選,絕不會放棄徐階的。
而且嚴嵩已經得到宮內的消息,徐階竟然也向嘉靖推薦道士了。聽到嚴嵩的話,眾人不禁愕然,徐階一向以清流自詡,沒想到現在也幹起這種被他們視為奸佞的行為。
嚴世蕃笑著說道:“不妨將此事告知陶真人。”
嚴世蕃的意思很明顯,徐階推薦道士,對陶仲文的地位構成的威脅最大,既然如此,就幹脆利用陶仲文來對付徐階推薦的這個道士,陶仲文在嘉靖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若是陶仲文出手,徐階推薦的這個道士,未必能得到嘉靖的信任。
不過嚴嵩可沒有這麽樂觀,畢竟陶仲文年歲已大,最近一直在向嘉靖告老,搞不好借此機會抽身而退,尚未可知。
嚴嵩隻是淡淡的說道:“此事且先看看再說。”
嘉靖原以為,徐階給他的密疏,是認罪求饒的,畢竟現在都很清楚,是誰指使王正國等人彈劾裕王的,朱載坖窮究此事,嚴嵩也站在裕王這邊,這下徐階自己親手點起的這把火,終於要燒到徐階自己身上了。
現在徐階上密疏給嘉靖,向嘉靖求饒,使得嘉靖看在徐階能夠製衡嚴嵩的麵子上,放徐階一馬,也未嚐不可。嘉靖自己也知道,僅憑此事是很難罷黜徐階的,徐階畢竟是現在的清流領袖,同時也是朝中唯一能製衡嚴嵩的人,罷黜徐階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嘉靖自己得親自下場製衡嚴嵩了。
而現在嘉靖顯然沒有這個心思再去親自下場和臣子們玩這些遊戲了,他現在隻想高高在上操控朝局即可。
嘉靖看了徐階的奏疏之後,卻是大感詫異,徐階在奏疏堅決要求嚴懲這些科道言官,還裕王殿下清白,顯然是將他們當作棄子拋棄了,同時還向嘉靖推薦了一位道士,名叫藍道行,稱他道法精湛,擅長扶乩傳仙,自己已經將他請到京師,等候嘉靖召見。
對於這事,嘉靖還是有些好奇的,畢竟徐階和嚴嵩還是不通的,徐階畢竟是清流,雖然也寫青詞,但是嘉靖知道,徐階實際上是言不由衷的,這些徐階居然主動向嘉靖推薦道士,這是嘉靖沒想到的,嘉靖冷笑一聲,說道:“廠衛查查這個藍道行,若是沒什麽問題,過幾日召見他。”
黃錦立馬下去安排了,嘉靖將徐階的奏疏放到一邊,嘉靖對於徐階變化,隻是笑笑,他很清楚,嚴嵩也罷,徐階也好,未必真的相信什麽道法,看得起陶仲文這些人。
隻不過是利用這些道士討好嘉靖罷了,朝中官員之所以競相與之結交,最終還是為了借道流上結皇權。 因此,朝臣“援道士”隻是手段,“結帝知”才是目的,從本質上來說,這其實是官員諂媚皇權的一種表現。徐階這次推薦什麽藍道行,不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嗎。
裕王府內,朱載坖正在和諸位講官們商量事情,嚴世蕃已經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都告知朱載坖了,宮內也已經傳旨解除朱載坖的閉門自省了,朱載坖於是就和講官們商量下一步怎麽辦。
李春芳等人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這次就把火力集中在這幾個言官身上,不能把火往徐階身上燒,裕王沒必要為嚴嵩火中取栗,若是嚴嵩想要借此機會打擊一下徐階,那他們自去,裕王府就將這幾個言官收拾了就行。
對於講官們的看法,朱載坖深以為然,雖然這次嚴嵩幫了朱載坖大忙,但是朱載坖並不想和嚴嵩綁定,再說了,徐階在朝中現在已經算得上根深蒂固,想要憑借此事就將他罷黜,無異於癡人說夢,再說朱載坖和嚴嵩走的太近對朱載坖、對嚴嵩都不是什麽好事。
嚴府,嚴黨的核心成員正在一起商量此事,在他們看來,既然徐階現在已經全麵被動了,就應該痛打落水狗,幹脆將徐階趕走才是最好的。
嚴嵩坐在上首,閉著眼睛,不發一言,就默默地聽著他們商量,嚴世蕃見他們也商量不出什麽來,說道:“父親大人如何看此事?”
嚴嵩這才睜開有些渾濁的老眼,說道:“徐華亭好結言路,以機巧用事,以精敏自持,這般事情,必有後手的。”
眾人聽了嚴嵩的話,不禁有些黯然,確實如此,徐階比之夏言,要陰柔不少,做事一向滴水不漏,就是嚴嵩也很少抓到把柄,這種事情,徐階肯定是有後手的。
但是嚴嵩接著說道:“此番上疏的言官,定要重處,以為後來者戒!”
嚴世蕃說道:“此事有裕王府講官們上疏就行吧,我們不必插手。”
嚴嵩斜了嚴世蕃一眼,嚴世蕃趕緊閉嘴,在座的眾人當然知道嚴嵩的意思,這次彈劾的裕王的言官,肯定是要受到重處的,現在徐階明顯把他們當作棄子了,裕王府當然是要他們立威了,這是嚴黨似乎沒有必要再插手了。
嚴嵩顯然並不這樣認為,嚴嵩覺得,通過這次的事,盡可能的打擊徐階的名聲,徐階是清流領袖,拋棄自己的下屬這種事情,在哪個政治團體中,都是極為影響團結的事情,畢竟大家幫你徐閣老咬人,出了事情你卻說這不是我的狗,科道雖然是瘋狗,但是也不傻。
嚴嵩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盡可能的分化瓦解徐黨。
嚴世蕃問道:“事到如今,徐階還能有什麽後手?”
確實,這個問題在場的眾人都已經想過了,就現在這個局麵,雖然徐階壯士斷臂,但是要想完全將此事與自己脫開關係,恐怕也不太現實。一旦這些人被下詔獄,肯定是扛不住陸炳的詢問,到時候他們反咬徐階一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嚴嵩隻是笑笑,他認為首先嘉靖不會將此事擴大的,君臣這麽多年,嘉靖是什麽心思嚴嵩早就明白了,徐階本就是嘉靖用來平衡朝局的工具,眼下嘉靖並沒有替代的人選,絕不會放棄徐階的。
而且嚴嵩已經得到宮內的消息,徐階竟然也向嘉靖推薦道士了。聽到嚴嵩的話,眾人不禁愕然,徐階一向以清流自詡,沒想到現在也幹起這種被他們視為奸佞的行為。
嚴世蕃笑著說道:“不妨將此事告知陶真人。”
嚴世蕃的意思很明顯,徐階推薦道士,對陶仲文的地位構成的威脅最大,既然如此,就幹脆利用陶仲文來對付徐階推薦的這個道士,陶仲文在嘉靖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若是陶仲文出手,徐階推薦的這個道士,未必能得到嘉靖的信任。
不過嚴嵩可沒有這麽樂觀,畢竟陶仲文年歲已大,最近一直在向嘉靖告老,搞不好借此機會抽身而退,尚未可知。
嚴嵩隻是淡淡的說道:“此事且先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