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到海上的辛五郎等人當然不知道戚繼光和大明水師的憤怒,辛五郎現在有些後悔了,徐海手下的海盜早就準備好了,將大部分戰利品都搬上船了,而他手下的倭寇根本沒有這個想法,認為明軍已經被嚇破膽了,不敢前來,結果急急忙忙,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將搶掠來的東西運走。
況且崇明是個小縣,也不算富庶,幾千倭寇在崇明禍害了這麽久,就算是有些糧食也都被倭寇禍害幹淨了,這次出來,倭寇怕是要空手而歸了。
徐海一直派出哨船監視著戚繼光的水師,發現戚繼光率領水師去崇明了,而不是追擊自己,徐海的心才放下來,他知道,隻要收複崇明,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就是大功一件,一般來說大明的將領們也不會冒著和倭寇死戰的風險來追趕他們的。
但是徐海不知道的是,他們已經在嘉靖那裏掛了號,誰敢給他們放水,那就是死路一條了。
辛五郎在船上,有些懊惱的對徐海說道:“徐桑,這次出來,沒有搶掠到絲綢布匹,迴去也掙不到什麽錢。”
辛五郎說的倒是實話,大明的絲綢和布匹在日本是極為值錢的,倭寇上岸搶劫,主要也是為了絲綢布匹,至於銀子,在日本根本就不值錢,誰搶那玩意,但是海盜們對銀子還是比較在乎的。
徐海冷笑一聲,指著江南說道:“五郎,那邊就是大明的鬆江府,你知道鬆江府在大明是什麽地方嗎?”
辛五郎問道:“什麽地方?”
徐海說道:“大明有句話,鬆江棉布,衣被天下,就是說鬆江府生產的棉布,可以讓天下人都穿上衣服。”
一聽到這句話,辛五郎眼睛都紅了,說道:“徐桑,我們要去鬆江府。”
徐海冷笑一聲,他們剛剛劫掠了崇明,明軍都調集了這麽龐大的水師,陸上怎麽會沒有防備,說不定在陸上已經集結了重兵,辛五郎想去找死,他徐海可還沒活夠。
但是這次徐海本來就是給倭人挖坑的,倭寇仗著自己武藝好,還有大明的這些海盜畢竟要在倭國補給,盛氣淩人,每次搶掠的財物,他們都要分得大半,把這幫大明海盜不當人,徐海和他的手下對此早就怨聲載道了,這次正好坑他們一次,好殺殺他們的氣勢。
徐海假意勸道:“五郎,說不定明軍已經在岸上設防,你去不是正中明軍下懷嗎?”
已經被鬆江棉布的衝昏了頭腦的辛五郎此時哪裏還聽得進這些話,隻是問道:“鬆江府有多少明軍?”
徐海說道:“鬆江府有金山衛,駐有官軍五千,不遠處還有蘇州衛,也有五千人,不可小覷啊。”
辛五郎哈哈大笑,說道:“徐桑,五千明軍擋不住武士們一輪衝鋒的。你們中國有句古話。”
徐海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辛五郎故作高深的說道:“不是這句,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徐海心想,你他喵的一個倭寇,搞得跟個秀才一樣,裝什麽蒜。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入你娘的虎穴,麵上徐海還是裝著膽怯的樣子說道:“五郎,我的手下隻擅長海戰,又不擅長陸戰,去鬆江恐怕幫不上什麽忙的。”
辛五郎還不想徐海他們跟著去呢,在他眼裏徐海的手下沒有什麽用,隻會拖累武士們的步伐,還要分走武士們搶來的財物,他當然不願意了,辛五郎說道:“徐桑,你的人不參與可以,但是得來的財物。”
徐海趕緊說道:“都歸五郎。”
辛五郎這才笑著說道:“放心,徐桑,我不會虧待你的。”
徐海隻是在心裏冷笑,趕緊去,看看你們能迴來多少人,徐海說道:“那兵貴神速,得快去快迴,我把你們直接帶到寶山所和川沙所之間的地方,再給你們派些熟悉地形的人,直撲上海,一個晚上就迴來,然後咱們就走,你看這樣可好。”
辛五郎本來對徐海隻讓他去上海縣搶一個晚上頗為不滿,在他看來,隻要多給他兩天,連鬆江府城都能打下來,但是考慮到明軍水師就在崇明,他也沒有說什麽。
戚繼光收複崇明後通過烽燧向俞大猷報信,俞大猷立刻將此事告知唐順之和趙文華,趙文華終於把心放下來一些了,官軍收複崇明,也算略微可以對嘉靖有所交代了。
得到戚繼光信息的俞大猷,迅速給明軍各部下達命令準備作戰,同時將明軍所有的騎兵都撒出去偵察倭寇的蹤跡,沿海各明軍堡壘也紛紛進入臨戰狀態。
徐海的海盜載著辛五郎等人,在寶山所附近選擇了一片便於登陸的地方,這些倭寇劃著小船登陸了,寶山所的明軍在發現大量倭寇船隻的時候就點燃了烽燧,俞大猷坐在中軍大帳,親兵進來匯報道:“俞總戎,寶山所方向燃起烽燧。”
俞大猷趕緊出來看著寶山所方向,果然烽燧已經燃起了,俞大猷當即下令,明軍集結,準備出發,同時向寶山所方向派出哨騎,打探具體情況。
低沉的號角在明軍的大營之中響起,如同巨石砸進平靜的湖水中,各部明軍按照自己的部別紛紛集結起來,同時聚將的鼓聲也響徹明軍的營地。
俞大猷在親兵的幫助下披甲端坐在帥位上,二通鼓剛剛響過,各路明軍將領都已經來到大帳內,中軍斷事官清點唱名後,向俞大猷匯報道:“秉俞帥,千戶以上諸將俱已到齊,並無缺少。”
俞大猷麵無表情的說道:“寶山所已經示警,有大股倭寇登陸,本將已經遣哨騎前往查探,大軍即可準備出發,一旦哨騎確認,大軍以南直隸之兵為前鋒,狼兵在中,南京京營殿後,次第開拔,迎擊倭寇。”
俞大猷的目光掃視過諸將,說道:“趙部堂、唐都憲的話,本將就不再重複了。本將唯有一句。”俞大猷拔出佩劍,斬斷帥案一角,冷冽的說道:“犯吾法者,惟此劍爾!”
況且崇明是個小縣,也不算富庶,幾千倭寇在崇明禍害了這麽久,就算是有些糧食也都被倭寇禍害幹淨了,這次出來,倭寇怕是要空手而歸了。
徐海一直派出哨船監視著戚繼光的水師,發現戚繼光率領水師去崇明了,而不是追擊自己,徐海的心才放下來,他知道,隻要收複崇明,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就是大功一件,一般來說大明的將領們也不會冒著和倭寇死戰的風險來追趕他們的。
但是徐海不知道的是,他們已經在嘉靖那裏掛了號,誰敢給他們放水,那就是死路一條了。
辛五郎在船上,有些懊惱的對徐海說道:“徐桑,這次出來,沒有搶掠到絲綢布匹,迴去也掙不到什麽錢。”
辛五郎說的倒是實話,大明的絲綢和布匹在日本是極為值錢的,倭寇上岸搶劫,主要也是為了絲綢布匹,至於銀子,在日本根本就不值錢,誰搶那玩意,但是海盜們對銀子還是比較在乎的。
徐海冷笑一聲,指著江南說道:“五郎,那邊就是大明的鬆江府,你知道鬆江府在大明是什麽地方嗎?”
辛五郎問道:“什麽地方?”
徐海說道:“大明有句話,鬆江棉布,衣被天下,就是說鬆江府生產的棉布,可以讓天下人都穿上衣服。”
一聽到這句話,辛五郎眼睛都紅了,說道:“徐桑,我們要去鬆江府。”
徐海冷笑一聲,他們剛剛劫掠了崇明,明軍都調集了這麽龐大的水師,陸上怎麽會沒有防備,說不定在陸上已經集結了重兵,辛五郎想去找死,他徐海可還沒活夠。
但是這次徐海本來就是給倭人挖坑的,倭寇仗著自己武藝好,還有大明的這些海盜畢竟要在倭國補給,盛氣淩人,每次搶掠的財物,他們都要分得大半,把這幫大明海盜不當人,徐海和他的手下對此早就怨聲載道了,這次正好坑他們一次,好殺殺他們的氣勢。
徐海假意勸道:“五郎,說不定明軍已經在岸上設防,你去不是正中明軍下懷嗎?”
已經被鬆江棉布的衝昏了頭腦的辛五郎此時哪裏還聽得進這些話,隻是問道:“鬆江府有多少明軍?”
徐海說道:“鬆江府有金山衛,駐有官軍五千,不遠處還有蘇州衛,也有五千人,不可小覷啊。”
辛五郎哈哈大笑,說道:“徐桑,五千明軍擋不住武士們一輪衝鋒的。你們中國有句古話。”
徐海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辛五郎故作高深的說道:“不是這句,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徐海心想,你他喵的一個倭寇,搞得跟個秀才一樣,裝什麽蒜。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入你娘的虎穴,麵上徐海還是裝著膽怯的樣子說道:“五郎,我的手下隻擅長海戰,又不擅長陸戰,去鬆江恐怕幫不上什麽忙的。”
辛五郎還不想徐海他們跟著去呢,在他眼裏徐海的手下沒有什麽用,隻會拖累武士們的步伐,還要分走武士們搶來的財物,他當然不願意了,辛五郎說道:“徐桑,你的人不參與可以,但是得來的財物。”
徐海趕緊說道:“都歸五郎。”
辛五郎這才笑著說道:“放心,徐桑,我不會虧待你的。”
徐海隻是在心裏冷笑,趕緊去,看看你們能迴來多少人,徐海說道:“那兵貴神速,得快去快迴,我把你們直接帶到寶山所和川沙所之間的地方,再給你們派些熟悉地形的人,直撲上海,一個晚上就迴來,然後咱們就走,你看這樣可好。”
辛五郎本來對徐海隻讓他去上海縣搶一個晚上頗為不滿,在他看來,隻要多給他兩天,連鬆江府城都能打下來,但是考慮到明軍水師就在崇明,他也沒有說什麽。
戚繼光收複崇明後通過烽燧向俞大猷報信,俞大猷立刻將此事告知唐順之和趙文華,趙文華終於把心放下來一些了,官軍收複崇明,也算略微可以對嘉靖有所交代了。
得到戚繼光信息的俞大猷,迅速給明軍各部下達命令準備作戰,同時將明軍所有的騎兵都撒出去偵察倭寇的蹤跡,沿海各明軍堡壘也紛紛進入臨戰狀態。
徐海的海盜載著辛五郎等人,在寶山所附近選擇了一片便於登陸的地方,這些倭寇劃著小船登陸了,寶山所的明軍在發現大量倭寇船隻的時候就點燃了烽燧,俞大猷坐在中軍大帳,親兵進來匯報道:“俞總戎,寶山所方向燃起烽燧。”
俞大猷趕緊出來看著寶山所方向,果然烽燧已經燃起了,俞大猷當即下令,明軍集結,準備出發,同時向寶山所方向派出哨騎,打探具體情況。
低沉的號角在明軍的大營之中響起,如同巨石砸進平靜的湖水中,各部明軍按照自己的部別紛紛集結起來,同時聚將的鼓聲也響徹明軍的營地。
俞大猷在親兵的幫助下披甲端坐在帥位上,二通鼓剛剛響過,各路明軍將領都已經來到大帳內,中軍斷事官清點唱名後,向俞大猷匯報道:“秉俞帥,千戶以上諸將俱已到齊,並無缺少。”
俞大猷麵無表情的說道:“寶山所已經示警,有大股倭寇登陸,本將已經遣哨騎前往查探,大軍即可準備出發,一旦哨騎確認,大軍以南直隸之兵為前鋒,狼兵在中,南京京營殿後,次第開拔,迎擊倭寇。”
俞大猷的目光掃視過諸將,說道:“趙部堂、唐都憲的話,本將就不再重複了。本將唯有一句。”俞大猷拔出佩劍,斬斷帥案一角,冷冽的說道:“犯吾法者,惟此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