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對李天寵說道:“錦衣衛的鷹犬可以進入衙署,但是他們抓獲的衙門的人必須放還,還有他們的口供必須全部交還,朱希孝還得答應我們不得借此生事。”


    李天寵將張經的意思轉達李庭竹,李庭竹笑著說道:“早如此不就好了嗎!此事包在本爵身上,朱指揮不會拿此事做文章的。”


    雙方達成協議後,朱希孝和張經等人迴到錦衣衛衙署,朱希孝將一幹衙門小吏和師爺交給張經,還有他們的供詞,朱希孝笑著說道:“半洲公日後可得好生管教這幫小吏了,否則日後還不知做出些什麽事情!”


    張經語氣生硬的說道:“此事就不勞朱緹帥煩心了,本部堂自有法度。”


    朱希孝隻是笑笑,並沒有說什麽。


    現在南京城裏最大的事情就是迎接趙文華了,雖然這貨沒有翅膀,但是卻是貨真價實的天使,而且是以右副都禦史兼工部侍郎到南京來的,地位可不算低,南京城的文武百官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此事。


    李天寵也來問道:“半洲公,趙文華不日就抵達南京了,怎麽迎接他?”


    和北京六部以吏戶禮兵刑工的六部排序不同,南京六部中,地位最尊崇的就是南京兵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由於參讚機務,其職權在南京六部中最重。


    用前朝名臣馬文升的話說就是:有匡救彌縫之責,有防杜遏折之機,是以職居夏官而班首六卿。


    而南京的其他各部職權就相對很清閑了,實際上在南京六部中,南京吏部和南京禮部是最為清閑的兩個機構,幾無事可作,比較南京兵部掌管留都守衛這一重要職能,其重要性不可相比,地位自然降低。


    除了南京兵部外,重要的就是南京戶部了,南京戶部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負責征收南直隸及附近浙江、江西、湖廣各省的稅糧,除一部分留作自支外,另一部分則輸送北京。可以說,南京戶部掌握了全國的財賦命脈,可見它在全國經濟運營中的重要作用。南京戶部的另一重要職責是管理和收藏全國黃冊。所謂黃冊,即賦役黃冊,記載天下人口的戶籍、裏甲、賦役等情況,冊麵黃紙,因此稱為黃冊。黃冊每十年更定一次,並收藏於南京後湖 (即玄武湖),由南京戶部負責統計和管理。


    同時南京戶部還有一個重要職能,負責全國的鹽引勘合。全國各地鹽運使司、鹽課提舉司 行鹽用的鹽引勘合均由南京戶部管理。南京戶部 負責組織印刷鹽引,印刷完畢,用印鈐蓋,然後發給各司使用。此外,南京戶部還負有督理南京各衛所的屯糧、發放南京官員的祿廩、監督南京各衛所倉庾等職責。


    可以說某種意義上來說南京戶部掌握的財賦,恐怕比北京戶部還多。


    此外一個大肥缺就是南京工部,要負責南京及南直隸地區的工程營造工作。南京工部的首要職責是掌管南京城牆、 南京皇城、各部司衙門、陵廟壇寺的修繕工作,特別是明孝陵、盱眙明祖陵、鳳陽明皇陵的葺繕工程。 南京工部還負責南京地區軍器、陶器製造,南京橋梁、水洞、街道的修葺,並兼理織造、船造等事務。 此外,南京工部還負責鑄造南京戶部刷印鹽引勘合的銅版。


    南京刑部也算有點權力,主要負責南京及南直隸地區各官府機構及各衛所的司法斷案工作,具有相對獨立的司法權。


    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由於南京六部並不重要,往往不能配齊人員,除了南京兵部和南京戶部以外,有些時候各部尚書缺少常年不補也是常事。


    現在南京城裏最大的文官當然是張經了,李天寵故而詢問張經的看法,張經說道:“趙文華不過嚴嵩義子,一個幸進之輩罷了,子承領銜迎接他就是了,本部堂還要處理事務,哪有空和他虛與委蛇!”


    李天寵也是知道張經的性格的,隻能默默的出去,本來若是南京兵部尚書缺位,李天寵作為南京兵部左侍郎署部事兼參讚機務,領銜迎接趙文華自無不可,但是張經現在就在南京,而且帶著南京兵部尚書銜總督東南,趙文華此事的使命就是視師東南,張經連見都不見他,未免有些太傷他了。


    但是張經心意已決,李天寵也無能為力,隻得下去安排,盡量把迎接儀式搞得隆重一些,好不讓趙文華借機生事。


    嘉靖三十二年九月初五日,趙文華的官船抵達南京,由南京兵部左侍郎署部事參讚機務李天寵領銜,南京戶部尚書江東、南京吏部尚書周延、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郭幹、南京刑部左侍郎張鼇、南京工部尚書張時徹等人在南京水西門碼頭恭候趙文華大駕。


    趙文華乘坐的官船於午時抵達,趙文華在隨從的護衛下下船,李天寵趕緊上前見禮道:“下官李天寵,見過天使!”


    趙文華滿臉笑意的將李天寵扶起來,說道:“不必多禮,本憲(都禦史別稱)奉上諭視師,還要仰仗諸位了。對了,半洲公何在啊?”


    李天寵有些尷尬,隻得說道:“半洲公偶感小疾,不敢過病氣於天使,故而遣下官特來迎接,萬望海涵。”


    趙文華當然知道,這是張經故意在裝怪,不給自己麵子,隻是淡淡的說道:“張部堂既然身子不便,那本憲就親自上門拜訪。”


    趙文華連李天寵準備的接風宴席都不去,執意要麵見張經,他說道:“本憲奉上諭視師,張部堂乃是東南方麵之臣,自當第一個拜見,本憲自當先公後私,為陛下分憂。”


    李天寵無奈,隻得一麵給張經趕緊報信,一麵陪同趙文華去到張經的總督衙署。


    張經收到消息,也被趙文華的舉動嚇了一跳,本想給趙文華一個下馬威,沒想到趙文華也不是吃素了,當即就找上門來了,他畢竟是身負皇命的欽差,張經沒這個膽子硬扛,急忙準備迎接趙文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