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等人上前,被錦衣校尉攔住,王世貞大聲喊道:“陸少保,我等見一見椒山兄都不行嗎?”陸炳笑笑,命令錦衣校尉將楊繼盛拖走,同時讓一名錦衣校尉接受王世貞等人帶來的藥物、衣服等東西。
張居正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午門,麵對楊繼盛的慘狀,他再也無法沉默了。自他考中進士以來,一直遵循老師徐階的教導,從未對政事發表過任何看法。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張居正以《論時政疏》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痹”之五病,係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而這些沒有引起嘉靖和嚴嵩的重視。此後,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張居正沒再上過一次奏疏。
他原本以為嚴嵩是大明現在的罪魁禍首,隻要自己的師相扳倒嚴嵩,刷新政治,重振大明指日可待。可是這麽多年的冷眼旁觀和這幾日這些事情,讓年輕的張居正明白,恐怕就算是扳倒了嚴嵩,政局也不會有多大的起色。
張居正來到徐階府上,徐階下值迴來,問道:叔大今日為何來的這麽早?“
張居正垂頭說道:”師相,學生想請假迴家探望一下父母。”
徐階知道張居正的意思,他現在有些心灰意冷,想要寄情於山水之間,這樣的事情,在年輕人身上經常發生,自己也不是沒有經曆過。徐階溫聲安慰道:“叔大還年輕,出去走走看看總是好的。像我這把老骨頭,實在是走不動了,翰林院那邊我會去打招唿的,什麽什麽想迴來再說。”
張居正還想說什麽,被徐階製止了,徐階說道:“叔大,等你什麽時候明白了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再迴朝也不遲。”張居正隻得告退,徐階等張居正走後,吩咐管家道:“給叔大準備五百兩銀子,還有到兵部取火牌等一應路上要用之物,一並送於叔大。”
隨著楊繼盛三人被廷杖,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了,除了楊繼盛依舊被關押在詔獄中外,一切好像都恢複正常了。但是對於朱載坖來說,失去了吃瓜的快樂,自己除了讀書以外又什麽事情也不能幹,日子便有些難熬了。
朱載坖仔細迴想了一下這兩年的情況,發現對自己來說恐怕很不樂觀,從今年開始倭寇會在東南大舉作亂,然後就是張經、李天寵和胡宗憲的鬥法,這幾年也是嚴黨最猖獗的時候,隨著張經、李天寵還有王忬的被冤殺,朝廷上下對嚴黨的怨氣也越來越大,笑到最後的人當然是徐階。
可是這些事情對於朱載坖來說都太過於遙遠,現在的自己沒有任何政治權力,隻能當當看客,朱載坖需要一個機會在嘉靖麵前展示一下自己,可是這個機會的分寸就很難把握,作為皇子,尤其是皇長子,朱載坖在群臣眼裏就是內定的儲君,嘉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儲君是個廢物。
可是一旦朱載坖表現的過於積極,以嘉靖的疑心,必然會猜忌懷疑自己,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很尷尬了。故而這幾天朱載坖都在仔細的迴憶這兩年重要的事件,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在嘉靖麵前刷刷存在感。
徐階嚴嵩之間的鬥爭是絕對不能參與的,東南抗倭呢?自己能不能為大明真的做點什麽,小日本這麽猖狂,總得想想辦法收拾他一下,朱載坖突然想到壬辰倭亂中最令大明感到恥辱的一件事情。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6月7日,來自日本的53人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這股倭寇上岸後遇小縣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殺。《明史·日本傳》裏的記載用了大量的動詞:“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區區五十三個倭寇,竟然一路從浙江打到了南京城下,南京是什麽地方?大明的留都,太祖陵寢所在地,這相當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了大明和嘉靖的臉上。
這夥倭寇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橫行80餘日,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禦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沿途明軍全部無力抵抗。
最後在放任這夥倭寇狂奔一千餘裏後,嘉靖三十四年8月13日,這股倭寇在官兵追擊下,越過武進縣境,抵達無錫慧山寺,一晝夜狂奔一百八十餘裏,賊疲定望亭,次日至滸墅關。
這時的滸墅關防線(今蘇州吳江區西北30裏),蘇鬆巡撫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督率數千官兵,在陸地、太湖邊布下了天羅地網。之所以殺雞用牛刀,實在是這股倭寇鬧的動靜過大,不剿滅無以上報皇恩,下對黎民。曹邦輔戰前訓誡部下:“此賊勢捋數千勁敵,我地形、兵力為彼所窺,他日大舉入寇,何以支之。誓滅此而後入城!”
官軍在付出數千餘人傷亡的代價後,才將這夥倭寇殲滅。難怪當時的文人哀歎:“賊才五十三人人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五十三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夫京城守備不可謂不密,平日諸勳貴騎從嗬擁交馳於道,軍卒月請糧八萬,正為今日爾。今以五十三暴客扣門,即張皇如此,寧不大為朝廷之辱耶?”
如今距離事發還有兩年時間,朱載坖覺得倒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不過南直隸到底情況如何?自己還不太清楚,不過朱載坖不清楚,自己的老丈人可是很清楚,他既是錦衣衛,又是臨淮侯的親戚,與南京的聯係一直沒斷,想必對於南京是十分熟悉的。
張居正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午門,麵對楊繼盛的慘狀,他再也無法沉默了。自他考中進士以來,一直遵循老師徐階的教導,從未對政事發表過任何看法。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張居正以《論時政疏》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痹”之五病,係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而這些沒有引起嘉靖和嚴嵩的重視。此後,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張居正沒再上過一次奏疏。
他原本以為嚴嵩是大明現在的罪魁禍首,隻要自己的師相扳倒嚴嵩,刷新政治,重振大明指日可待。可是這麽多年的冷眼旁觀和這幾日這些事情,讓年輕的張居正明白,恐怕就算是扳倒了嚴嵩,政局也不會有多大的起色。
張居正來到徐階府上,徐階下值迴來,問道:叔大今日為何來的這麽早?“
張居正垂頭說道:”師相,學生想請假迴家探望一下父母。”
徐階知道張居正的意思,他現在有些心灰意冷,想要寄情於山水之間,這樣的事情,在年輕人身上經常發生,自己也不是沒有經曆過。徐階溫聲安慰道:“叔大還年輕,出去走走看看總是好的。像我這把老骨頭,實在是走不動了,翰林院那邊我會去打招唿的,什麽什麽想迴來再說。”
張居正還想說什麽,被徐階製止了,徐階說道:“叔大,等你什麽時候明白了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再迴朝也不遲。”張居正隻得告退,徐階等張居正走後,吩咐管家道:“給叔大準備五百兩銀子,還有到兵部取火牌等一應路上要用之物,一並送於叔大。”
隨著楊繼盛三人被廷杖,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了,除了楊繼盛依舊被關押在詔獄中外,一切好像都恢複正常了。但是對於朱載坖來說,失去了吃瓜的快樂,自己除了讀書以外又什麽事情也不能幹,日子便有些難熬了。
朱載坖仔細迴想了一下這兩年的情況,發現對自己來說恐怕很不樂觀,從今年開始倭寇會在東南大舉作亂,然後就是張經、李天寵和胡宗憲的鬥法,這幾年也是嚴黨最猖獗的時候,隨著張經、李天寵還有王忬的被冤殺,朝廷上下對嚴黨的怨氣也越來越大,笑到最後的人當然是徐階。
可是這些事情對於朱載坖來說都太過於遙遠,現在的自己沒有任何政治權力,隻能當當看客,朱載坖需要一個機會在嘉靖麵前展示一下自己,可是這個機會的分寸就很難把握,作為皇子,尤其是皇長子,朱載坖在群臣眼裏就是內定的儲君,嘉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儲君是個廢物。
可是一旦朱載坖表現的過於積極,以嘉靖的疑心,必然會猜忌懷疑自己,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很尷尬了。故而這幾天朱載坖都在仔細的迴憶這兩年重要的事件,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在嘉靖麵前刷刷存在感。
徐階嚴嵩之間的鬥爭是絕對不能參與的,東南抗倭呢?自己能不能為大明真的做點什麽,小日本這麽猖狂,總得想想辦法收拾他一下,朱載坖突然想到壬辰倭亂中最令大明感到恥辱的一件事情。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6月7日,來自日本的53人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這股倭寇上岸後遇小縣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殺。《明史·日本傳》裏的記載用了大量的動詞:“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區區五十三個倭寇,竟然一路從浙江打到了南京城下,南京是什麽地方?大明的留都,太祖陵寢所在地,這相當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了大明和嘉靖的臉上。
這夥倭寇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橫行80餘日,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禦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沿途明軍全部無力抵抗。
最後在放任這夥倭寇狂奔一千餘裏後,嘉靖三十四年8月13日,這股倭寇在官兵追擊下,越過武進縣境,抵達無錫慧山寺,一晝夜狂奔一百八十餘裏,賊疲定望亭,次日至滸墅關。
這時的滸墅關防線(今蘇州吳江區西北30裏),蘇鬆巡撫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督率數千官兵,在陸地、太湖邊布下了天羅地網。之所以殺雞用牛刀,實在是這股倭寇鬧的動靜過大,不剿滅無以上報皇恩,下對黎民。曹邦輔戰前訓誡部下:“此賊勢捋數千勁敵,我地形、兵力為彼所窺,他日大舉入寇,何以支之。誓滅此而後入城!”
官軍在付出數千餘人傷亡的代價後,才將這夥倭寇殲滅。難怪當時的文人哀歎:“賊才五十三人人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五十三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夫京城守備不可謂不密,平日諸勳貴騎從嗬擁交馳於道,軍卒月請糧八萬,正為今日爾。今以五十三暴客扣門,即張皇如此,寧不大為朝廷之辱耶?”
如今距離事發還有兩年時間,朱載坖覺得倒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不過南直隸到底情況如何?自己還不太清楚,不過朱載坖不清楚,自己的老丈人可是很清楚,他既是錦衣衛,又是臨淮侯的親戚,與南京的聯係一直沒斷,想必對於南京是十分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