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早就有大閱的心思了,太祖、成祖時經常大閱,後來一直就沒有舉行過大規模的閱兵,嘉靖三十四年舉行過一次,距今也有十多年了,朱載坖準備將大閱和秋操結合在一起,每年定期舉行,作為展示大明國威軍威的一個活動。
當然,由於秋操和防秋的時節是有些重合的,所以朱載坖也不可能調用整個九邊的精銳參與,能夠參與秋操的,也就是京營、親軍諸衛、禦馬監四衛營和勇士營、薊鎮、遼鎮、宣府鎮、昌平鎮、真保鎮的官軍參與,同時由於今年的防秋任務相對不重,所以宣府和大同鎮的精銳騎兵也要參加秋操,展示軍威。
其他各部朱載坖並不擔心,朱載坖擔心的是親軍諸衛和戚繼光今年新組建的三個車炮營,他們都是今年才招募的新兵,訓練不過半年,把他們拉上去參加大閱和秋操,朱載坖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故而朱載坖專門就此事詢問戚繼光,戚繼光認為沒有問題,即便是新軍也應該參與秋操,和其他各部一起訓練,尤其是馬芳部的精騎,因為馬芳部的精騎和蒙古人的作戰方式是最貼近的,戚繼光希望和馬芳部一道訓練,比較長短。
至於能夠參加大閱,戚繼光認為隻要周密組織,並沒有什麽問題。
於是朱載坖下令統計能夠調動的兵馬總數,選定大閱的地點等等,同時令禮部準備儀注,戶部準備錢糧。用於隆慶三年的大閱。
同時朱載坖召集勳臣、內閣閣臣、以及相關各部的尚書侍郎,一道商議大閱的事情。
首先就是參加大閱的兵力問題,京營八萬人當然是全部參與,新組建的親軍四衛兩萬三千人和薊鎮三個車炮營兩萬一千人、禦馬監四衛營和勇士營兩萬人也要參加大閱,還有薊鎮、昌平鎮、真保鎮的機兵兩萬餘人參加大閱,為了壯大軍威,同時充實大明的大閱的騎兵規模。
朱載坖還特意下旨,從宣大山西三鎮調精騎一萬,遼東鎮調騎兵三千,參加大閱和秋操。
那這次大閱的規模可以是空前的了,總計要調動官軍近十八萬人,戰馬近五萬匹,這麽多的人馬人吃馬嚼,僅僅是糧秣消耗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京營已經京師附近的駐軍還好說,宣大山西和遼東等鎮的官軍,要驅馳數百甚至千裏抵達京師。
首先就是要準備大軍所用的糧秣,朱載坖大筆一揮,要求此次大閱、秋操所用的軍糧,馬料全部從京通倉調撥,總督倉場戶部左侍郎王國光為大軍保障軍需。
還有就是大軍的賞賜,調動如此多的官軍,參與大閱、秋操的官軍予以賞賜的,馬森明確表示現在戶部財政緊張,無法為大軍提供足夠的賞賜,需要內承運庫開內帑,這個倒是自然,內帑的一大作用本就是犒賞士卒,振奮軍心。
朱載坖隨即下令,從內承運庫撥出製錢十九萬三千貫,布匹十八萬匹,參閱將士,宣大山西及遼東,因為路途遙遠,給賞一貫半、布一匹,其餘士卒,錢一貫、布一匹,還從庫中搜集新的鴛鴦戰襖,發放給士卒們,以整肅軍容,不要搞得跟個叫花子一樣。
朱載坖接著詢問禮部尚書高儀,今年有哪些藩屬和酋長前來朝貢,高儀思考了一下,迴答道:“陛下,今歲朝貢,主要有安南、朝鮮和遼東的女真諸部。”
朱載坖說道:“讓這些番邦使者也一同觀看大閱,展示大明軍威。”
商議完了這些事情,朱載坖隨即下令兵部傳檄諸部,按計劃調動參閱的各部,同時任命成國公朱希忠為總督大閱,練兵總理大臣戚繼光為協理大閱,準備一應大閱的事宜。
欽天監擇定的日子是隆慶二年九月二十日,工部立即準備相應的工程,要修建閱武門,整修各處的道路,以方便到時候朱載坖出宮校閱三軍,皇帝的法駕等也要提前準備,因為是大閱,所以李皇後和皇太子朱翊釴也一樣要參與,同時朱載坖還準備親政騎馬檢閱三軍。
所以朱載坖命人在禦馬中尋找一匹良駒,以供自己乘騎,雖然大明缺乏戰馬,但是作為皇帝,朱載坖還是擁有很多好馬的,主要是各番邦和大臣進貢的,武宗皇帝喜好武事,宮內曾經養了不少的好馬,嘉靖對這個沒有這麽大的興趣,所以宮內的好馬不多,但是也絕對夠用。
朱載坖親自挑選了一匹純黑的汗血馬,據說是西域進貢而來的,主要是這匹馬性情溫順,又高大神駿,適合朱載坖這樣不善騎術的人乘騎,同時朱載坖還命禦用監將之前成祖皇帝所用的甲胄取來,加以修理之後準備自己親自具甲胄校閱三軍。
但是兵部尚書江東以疾乞骸骨,朱載坖也遣太醫診視過了,江東已經到了病重不能理事的程度了,經過廷推,以原三邊總製霍冀擔任兵部尚書,大同巡撫方逢時調任三邊總製,但是霍冀趕到京師還需要一段時間,朱載坖令吏部尚書楊博權攝兵部事,組織大閱相關的事宜。
而戚繼光負責具體的訓練和大閱諸軍的整備。朝廷上下都在為了大閱而準備起來了,當然最先到位的肯定是京營、親軍諸衛和薊鎮新軍,京營雖然說打仗不行,但是幹這些活那是相當不錯的,充當朝廷門麵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京營的士卒大多身材高大,加之甲胄鮮明,看起來還是很唬人的。
但是從九邊調來的各部精騎在賣相上就遠遠不如京營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整頓軍容,戚繼光親自查看的各部的軍容,一麵要求他們整頓軍容,一麵奏請朱載坖撥給新的甲胄、軍器等物,以免有礙觀瞻,損傷大明軍威。
對於戚繼光的這些要求,朱載坖統統予以滿足,同時禮部也製定了相應的儀注,請朱載坖審閱,朱載坖看過之後,予以批準,要求盡快準備。
當然,由於秋操和防秋的時節是有些重合的,所以朱載坖也不可能調用整個九邊的精銳參與,能夠參與秋操的,也就是京營、親軍諸衛、禦馬監四衛營和勇士營、薊鎮、遼鎮、宣府鎮、昌平鎮、真保鎮的官軍參與,同時由於今年的防秋任務相對不重,所以宣府和大同鎮的精銳騎兵也要參加秋操,展示軍威。
其他各部朱載坖並不擔心,朱載坖擔心的是親軍諸衛和戚繼光今年新組建的三個車炮營,他們都是今年才招募的新兵,訓練不過半年,把他們拉上去參加大閱和秋操,朱載坖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故而朱載坖專門就此事詢問戚繼光,戚繼光認為沒有問題,即便是新軍也應該參與秋操,和其他各部一起訓練,尤其是馬芳部的精騎,因為馬芳部的精騎和蒙古人的作戰方式是最貼近的,戚繼光希望和馬芳部一道訓練,比較長短。
至於能夠參加大閱,戚繼光認為隻要周密組織,並沒有什麽問題。
於是朱載坖下令統計能夠調動的兵馬總數,選定大閱的地點等等,同時令禮部準備儀注,戶部準備錢糧。用於隆慶三年的大閱。
同時朱載坖召集勳臣、內閣閣臣、以及相關各部的尚書侍郎,一道商議大閱的事情。
首先就是參加大閱的兵力問題,京營八萬人當然是全部參與,新組建的親軍四衛兩萬三千人和薊鎮三個車炮營兩萬一千人、禦馬監四衛營和勇士營兩萬人也要參加大閱,還有薊鎮、昌平鎮、真保鎮的機兵兩萬餘人參加大閱,為了壯大軍威,同時充實大明的大閱的騎兵規模。
朱載坖還特意下旨,從宣大山西三鎮調精騎一萬,遼東鎮調騎兵三千,參加大閱和秋操。
那這次大閱的規模可以是空前的了,總計要調動官軍近十八萬人,戰馬近五萬匹,這麽多的人馬人吃馬嚼,僅僅是糧秣消耗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京營已經京師附近的駐軍還好說,宣大山西和遼東等鎮的官軍,要驅馳數百甚至千裏抵達京師。
首先就是要準備大軍所用的糧秣,朱載坖大筆一揮,要求此次大閱、秋操所用的軍糧,馬料全部從京通倉調撥,總督倉場戶部左侍郎王國光為大軍保障軍需。
還有就是大軍的賞賜,調動如此多的官軍,參與大閱、秋操的官軍予以賞賜的,馬森明確表示現在戶部財政緊張,無法為大軍提供足夠的賞賜,需要內承運庫開內帑,這個倒是自然,內帑的一大作用本就是犒賞士卒,振奮軍心。
朱載坖隨即下令,從內承運庫撥出製錢十九萬三千貫,布匹十八萬匹,參閱將士,宣大山西及遼東,因為路途遙遠,給賞一貫半、布一匹,其餘士卒,錢一貫、布一匹,還從庫中搜集新的鴛鴦戰襖,發放給士卒們,以整肅軍容,不要搞得跟個叫花子一樣。
朱載坖接著詢問禮部尚書高儀,今年有哪些藩屬和酋長前來朝貢,高儀思考了一下,迴答道:“陛下,今歲朝貢,主要有安南、朝鮮和遼東的女真諸部。”
朱載坖說道:“讓這些番邦使者也一同觀看大閱,展示大明軍威。”
商議完了這些事情,朱載坖隨即下令兵部傳檄諸部,按計劃調動參閱的各部,同時任命成國公朱希忠為總督大閱,練兵總理大臣戚繼光為協理大閱,準備一應大閱的事宜。
欽天監擇定的日子是隆慶二年九月二十日,工部立即準備相應的工程,要修建閱武門,整修各處的道路,以方便到時候朱載坖出宮校閱三軍,皇帝的法駕等也要提前準備,因為是大閱,所以李皇後和皇太子朱翊釴也一樣要參與,同時朱載坖還準備親政騎馬檢閱三軍。
所以朱載坖命人在禦馬中尋找一匹良駒,以供自己乘騎,雖然大明缺乏戰馬,但是作為皇帝,朱載坖還是擁有很多好馬的,主要是各番邦和大臣進貢的,武宗皇帝喜好武事,宮內曾經養了不少的好馬,嘉靖對這個沒有這麽大的興趣,所以宮內的好馬不多,但是也絕對夠用。
朱載坖親自挑選了一匹純黑的汗血馬,據說是西域進貢而來的,主要是這匹馬性情溫順,又高大神駿,適合朱載坖這樣不善騎術的人乘騎,同時朱載坖還命禦用監將之前成祖皇帝所用的甲胄取來,加以修理之後準備自己親自具甲胄校閱三軍。
但是兵部尚書江東以疾乞骸骨,朱載坖也遣太醫診視過了,江東已經到了病重不能理事的程度了,經過廷推,以原三邊總製霍冀擔任兵部尚書,大同巡撫方逢時調任三邊總製,但是霍冀趕到京師還需要一段時間,朱載坖令吏部尚書楊博權攝兵部事,組織大閱相關的事宜。
而戚繼光負責具體的訓練和大閱諸軍的整備。朝廷上下都在為了大閱而準備起來了,當然最先到位的肯定是京營、親軍諸衛和薊鎮新軍,京營雖然說打仗不行,但是幹這些活那是相當不錯的,充當朝廷門麵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京營的士卒大多身材高大,加之甲胄鮮明,看起來還是很唬人的。
但是從九邊調來的各部精騎在賣相上就遠遠不如京營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整頓軍容,戚繼光親自查看的各部的軍容,一麵要求他們整頓軍容,一麵奏請朱載坖撥給新的甲胄、軍器等物,以免有礙觀瞻,損傷大明軍威。
對於戚繼光的這些要求,朱載坖統統予以滿足,同時禮部也製定了相應的儀注,請朱載坖審閱,朱載坖看過之後,予以批準,要求盡快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