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訥看來,張居正這麽說,多少有些敷衍自己,嚴訥也是沒當過官,雖然嚴訥沒有擔任過州縣正印,但是官場的套路嚴訥也是知道,這朝廷的稅糧,哪有每次都能足額及時的征解呢?


    一般來說,朝廷要求征解一百石稅糧,州縣從百姓手中收個一百三十石,那就是非常有良心的,維持官府運轉,打點上下,還有運費損耗,能向朝廷交個八十石,那就算是奉公守法的大忠臣了,更有甚者,從百姓手上收一百五十石,交給朝廷五十,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嚴訥說道:“叔大,催征可不是什麽好差事,緩之則課虧於國,急之則怨歸於官,叔大要謹慎啊。”


    嚴訥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得罪東南士紳可不是什麽好事,之前朝廷向東南派出了多少督糧禦史、督糧參政,但是都铩羽而歸,不是沒有道理的,嚴訥覺得張居正要見好就收,畢竟士紳們既然願意和張居正聊聊,起碼還是願意繳納部分欠糧的,總歸不會讓張居正不好交差的。


    張居正說道:“養齋公,現今國儲告匱,計部焦勞,使三吳郡縣皆如此,則軍國之需,全為紙上空言,上下相朦,何 所底止?”


    說罷,張居正將嚴訥請進自己的書房,將高拱、李春芳和徐階等人給張居正的書信交給嚴訥看,嚴訥看後,當然知道現在朝廷的態度了,高拱等人要求嚴厲整頓東南,連徐階也不得不服軟妥協,自己一個致仕的閣老,何必枉做小人呢?


    嚴訥看完之後,隻得長歎一聲,對張居正說道:“叔大,還望不要誅戮太過,為國家保留元氣啊!”


    張居正點點,隨後親自將嚴訥送出督師行轅,嚴訥迴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對一同趕來南京的士紳們說道:“這次朝廷是下定決心要催征欠糧了,你們好自為之吧!”


    嚴訥第二天就迴到常熟老家,閉門讀書,不見外客。現在徐陟、嚴訥都沒法說動張居正,東南的士紳們意識到張居正可能是要玩真的了,他們也開始聚在一起思考對策了,對於張居正,他們還真的不了解,雖然他是徐階的學生,但是張居正自從中進士之後,就一直在翰林院,隨後又是擔任裕王講官,沒有實際接觸朝政過,對於張居正的性格、喜好等,他們是一無所知。


    現在要對付張居正,他們一時之間還真的找不出什麽辦法。


    而在京師,朱載坖也在與內閣、六部緊鑼密鼓的敲定新的優免則例。這次修訂優免則例,實際上是對嘉靖二十四年優免則例的調整,嘉靖二十四年的優免則例,主要是以稅糧額度和人丁作為優免的標準,每畝以三升為率,糧以品免,田以糧免製定而來的。


    而這次朱載坖要求直接以田畝的數量來確定優免的登基,經過內閣、吏部、戶部的會商,隆慶元年的優免則例出爐,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優免額度從一千畝到二百畝,這個數字絕對不算低力,即便是從九品的小官,都可以優免二百畝的土地,這個優免的幅度,可算是不小了,官員對於這個優免則例還算是接受的。


    朱載坖很清楚,大明的官俸確實是微薄,對官員的賦役優免可以彌補他們俸祿上的不足問題。同時既然優免的賦稅,對於投獻問題,朱載坖當然要嚴厲打擊了。


    朱載坖同時頒布兩道聖諭,一是發布新的優免則例,二是重申祖製,嚴禁投獻,原本大明律中對於投獻的量刑是投獻官豪勢要之人。與者、 受者,各杖一百,徒三年。這次朱載坖提高的投獻的量刑,對於投獻者,俱發邊衛永遠充軍,對於投獻中最惡劣的占奪投獻,也就是強占百姓的田地投獻給官員勢要的,朱載坖特意加重刑罰,不及一畝者充軍遼東,占田一畝者絞,三畝者斬,而且特意規定犯此罪者是真犯死罪,不準贖刑。


    而對於接受投獻的官員,朱載坖也調整了量刑,以該官員品級應當優免的土地作為判罰依據,不及一半者根據數量多少罰俸、降級,超過一半者冠帶閑住,超過一倍者罷官,超過兩倍者削籍。


    同時朱載坖在詔書也給了官員們時間,朱載坖給了官員們一年時間,自隆慶二年九月施行,要求官員們在這之前將投獻的土地處理掉。


    同時,掌南京錦衣衛事嚴紹庭向朱載坖匯報,南京現在有不少的生員士子聚集,他們到處講學,聲稱張居正是為朝廷斂財來了,是要荼毒東南,以討好朱載坖,甚至有傳聞朱載坖要在江南大選妃嬪的。搞得南京滿城風雨,人心惶惶的。


    朱載坖覺得這些人的造謠水平這麽多年都沒什麽長進。好像皇帝關注東南,不是為了銀子,就是為了女人,說實話,朱載坖自即位以來,每日處理政務,已經是十分勤勉了,但是據徐階講,朱載坖處理奏疏的速度是遠遠不及嘉靖的,這點朱載坖確實很佩服自己的便宜老爹。


    嘉靖一邊修玄,一邊處理政務,批答奏疏,從未遲誤,而且嘉靖還有一副好腰子,在位四十五年,冊立三後、十九妃、九嬪,共三十一人,朱載坖一天忙的除了批答奏疏就是召見臣子,根本沒有空搞這些事情,還選秀女,朱載坖現在每日麵對皇後和兩位妃子都感覺有點發虛了,當然李時珍一再勸告朱載坖要固守腎元,不能瞎搞,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畢竟朱載坖確實不想當小蜜蜂,不過嚴紹庭的上疏還是引起了朱載坖的重視,看來東南士紳們恐怕不會甘於就此罷休,南京有張居正等人坐鎮,朱載坖並不擔憂,隻是加張居正南京兵部尚書參讚機務,同時嚴令嚴紹庭、吳繼爵和劉忠三人,一是保護孝陵不受驚擾,二是保護張居正人身安全。


    同時朱載坖也很清楚,南京不穩當,京師也不會穩當,他給李庭竹、朱希孝、馮保和陸繹下旨,要求京營和廠衛加強戒備,嚴防生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