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溶看來,朱載坖還算是對勳臣不錯的皇帝,無論是吳繼爵還是李庭竹、馬芳,都是朱載坖信任的臣子,自從土木之變以來,勳臣們的地位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英國公雖然號稱是勳臣之首,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權力,除了掌京營之外,更多的就是充當皇帝的工具人。
現在朱載坖對勳臣有好感,可不能因為一個顧寰而影響到了朱載坖對於勳臣的觀感,而且顧寰父子兩代,經營漕運,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現在罷手也不算什麽,大不了再在京營給顧家子弟安排個位置作為補償就是了。
張溶將此事答應下來,與李庭竹聯袂來到鎮遠侯府,顧寰正在家中,他現在已經六十五歲了,正是含飴弄孫的年紀,得知張溶和李庭竹來訪,顧寰有些奇怪。
鎮遠侯府在勳臣中並不是很出挑的,這還是因為顧寰祖上的經曆,第一代鎮遠侯顧成早年投奔朱元璋,為帳前親兵,執掌傘蓋,累功至堅城衛指揮僉事,後隨平四川,調防貴州,征討雲南,升遷為貴州都指揮同知。他鎮守貴州十餘年,佩征南將軍印,討平叛亂數百起。
靖難之役時,顧成擔任左軍都督,討伐燕軍,兵敗投降,被送往北平,輔助守城。後來才被封為鎮遠侯的,對於太祖功臣來說,你顧成又夠不上,魏國公他們是看不起的,但是對於靖難功臣而言,對顧成也是有點嫌棄的,畢竟英國公、成國公都是成祖的愛將,你顧成一個降將,怎麽可能被人家待見。
所以鎮遠侯在勳臣們一向是比較尷尬的存在,今日在勳臣中地位崇高的英國公張溶還有現在炙手可熱的臨淮侯李庭竹聯袂而來,所為何事?
顧寰請兩位爵爺到客廳來,與張溶、李庭竹寒暄了一陣,顧寰問道:“兩今日光臨寒舍,不會是為了和來福寒暄的吧?”
張溶笑著說道:“鎮遠侯快人快語,老夫佩服,這次確實是有事和鎮遠侯相商,鎮遠侯久鎮淮安,想必家中多經營糧米吧?”
顧寰心中一下子警惕起來了,他父子兩代任漕運總兵,在這條運河上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家中經營糧米生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堂堂英國公、臨淮侯就來問這個事情,不是很奇怪嗎?
顧寰問道:“不知英國公有何見教?”
張溶和李庭竹就將今日的來意告知了顧寰,現在朱載坖要整頓倉場,張家灣的這些奸商也在朱載坖的收拾範圍內,張溶等人希望顧寰等夠配合,和這幫人切斷聯係,作為迴報,張溶和李庭竹會在京營給鎮遠侯世子安排一個副將。
說完之後,顧寰開始思考起來了,朱載坖要整頓倉場,自己顯然是擋不住的,這麽多年通過張家灣的糧商顧家也確實掙了不少錢,要放棄雖然很肉痛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看能夠從中撈多少好處罷了。
現在張溶給出的條件是讓鎮遠侯世子到京營中去任職,顧寰認為還不太夠,畢竟他子孫眾多,不得借此機會多安排幾個怎麽辦啊,所以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後決定以再讓顧寰的兩位孫輩進入京營為條件,顧寰答應下此事,顧寰命管家來,將張家灣內河顧家有聯係的糧商都說出來了。
顧家的這個管家對於張家灣顯然是很了解的,在征得顧寰同意後,李庭竹將顧家這個管家帶迴去,交給陸繹,由錦衣親軍審問,了解張家灣的具體情況。
而在京通倉,朱希孝指揮錦衣親軍爺將倉場內的一眾小吏拿捕,尤其是歇家、幫閑等,這些都是廠衛緝捕的重點,而同時刑部的官差和錦衣親軍、朱載坖調動的京營士卒也在趕赴張家灣的路上。
同時總督倉場戶部侍郎王國光也在安排善後的事情,大量的倉場小吏被捕,王國光要求從其他地方抽調一些小吏,同時在朱載坖的命令,還在京師招募多次參加鄉試不中的秀才,他們科舉無望,有沒有其他的生計,基本上都是充當塾師等職業,朱載坖現在從這些秀才中招募小吏,也算是給了他們一條出路。
於此同時,科道也彈劾了戶部駐倉場的官員,吏部也要安排人選填補官缺,朱載坖特地囑咐吏部,在選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德行的考察,不能再出現整個倉場沆瀣一氣的情況了。
同時戶部抽調了大量的小吏,與順天府的小吏們一道,對整個倉場的存糧進行了一次大清查,務必要搞清楚京通倉現在到底有多少存糧。為了防止舞弊,朱載坖特意調順天巡撫海瑞專督其事,而另一邊,陸繹、李庭竹統帥京營、錦衣衛和刑部的差役將張家灣的奸商一一抓獲。
朱希孝也在審訊這幫倉場的小吏,同時朱載坖也嚴令駐淮安的河漕總督朱衡,要求今年的漕糧必須限時到達,違者軍法從事,同時從內帑撥銀增加一部分運軍的行糧和月糧。
朱載坖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能夠從這幫小吏和奸商身上榨出多少油水來,他們經年盜賣儲糧,和張家灣的這些奸商們勾結起來,身家定然不菲,朱載坖還指望從他們手中弄點錢花花,好填補今年由於減免賦稅而造成的財政缺口。
同時張家灣這幫奸商囤積的糧食也是朱載坖關注的對象,這些糧食可都是朝廷的漕糧啊,現在九邊軍儲不足,朱載坖還得指望從他們手上補足九邊的軍儲。
很快在海瑞的督促下,京通倉實有的儲糧被統計出來了,京通倉賬麵上有八百一十五萬石儲糧,經過海瑞的逐倉清點,實有儲糧四百四十三萬石,也就是說,近一半的儲糧不知所蹤去了。
朱載坖當即大怒,要求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掌北鎮撫司事陸繹、刑部尚書黃光昇、左都禦史葛守禮等人嚴厲追贓,將涉案的一幹人等全部抄家,以抵償京通倉糧儲的不足。
現在朱載坖對勳臣有好感,可不能因為一個顧寰而影響到了朱載坖對於勳臣的觀感,而且顧寰父子兩代,經營漕運,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現在罷手也不算什麽,大不了再在京營給顧家子弟安排個位置作為補償就是了。
張溶將此事答應下來,與李庭竹聯袂來到鎮遠侯府,顧寰正在家中,他現在已經六十五歲了,正是含飴弄孫的年紀,得知張溶和李庭竹來訪,顧寰有些奇怪。
鎮遠侯府在勳臣中並不是很出挑的,這還是因為顧寰祖上的經曆,第一代鎮遠侯顧成早年投奔朱元璋,為帳前親兵,執掌傘蓋,累功至堅城衛指揮僉事,後隨平四川,調防貴州,征討雲南,升遷為貴州都指揮同知。他鎮守貴州十餘年,佩征南將軍印,討平叛亂數百起。
靖難之役時,顧成擔任左軍都督,討伐燕軍,兵敗投降,被送往北平,輔助守城。後來才被封為鎮遠侯的,對於太祖功臣來說,你顧成又夠不上,魏國公他們是看不起的,但是對於靖難功臣而言,對顧成也是有點嫌棄的,畢竟英國公、成國公都是成祖的愛將,你顧成一個降將,怎麽可能被人家待見。
所以鎮遠侯在勳臣們一向是比較尷尬的存在,今日在勳臣中地位崇高的英國公張溶還有現在炙手可熱的臨淮侯李庭竹聯袂而來,所為何事?
顧寰請兩位爵爺到客廳來,與張溶、李庭竹寒暄了一陣,顧寰問道:“兩今日光臨寒舍,不會是為了和來福寒暄的吧?”
張溶笑著說道:“鎮遠侯快人快語,老夫佩服,這次確實是有事和鎮遠侯相商,鎮遠侯久鎮淮安,想必家中多經營糧米吧?”
顧寰心中一下子警惕起來了,他父子兩代任漕運總兵,在這條運河上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家中經營糧米生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堂堂英國公、臨淮侯就來問這個事情,不是很奇怪嗎?
顧寰問道:“不知英國公有何見教?”
張溶和李庭竹就將今日的來意告知了顧寰,現在朱載坖要整頓倉場,張家灣的這些奸商也在朱載坖的收拾範圍內,張溶等人希望顧寰等夠配合,和這幫人切斷聯係,作為迴報,張溶和李庭竹會在京營給鎮遠侯世子安排一個副將。
說完之後,顧寰開始思考起來了,朱載坖要整頓倉場,自己顯然是擋不住的,這麽多年通過張家灣的糧商顧家也確實掙了不少錢,要放棄雖然很肉痛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看能夠從中撈多少好處罷了。
現在張溶給出的條件是讓鎮遠侯世子到京營中去任職,顧寰認為還不太夠,畢竟他子孫眾多,不得借此機會多安排幾個怎麽辦啊,所以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後決定以再讓顧寰的兩位孫輩進入京營為條件,顧寰答應下此事,顧寰命管家來,將張家灣內河顧家有聯係的糧商都說出來了。
顧家的這個管家對於張家灣顯然是很了解的,在征得顧寰同意後,李庭竹將顧家這個管家帶迴去,交給陸繹,由錦衣親軍審問,了解張家灣的具體情況。
而在京通倉,朱希孝指揮錦衣親軍爺將倉場內的一眾小吏拿捕,尤其是歇家、幫閑等,這些都是廠衛緝捕的重點,而同時刑部的官差和錦衣親軍、朱載坖調動的京營士卒也在趕赴張家灣的路上。
同時總督倉場戶部侍郎王國光也在安排善後的事情,大量的倉場小吏被捕,王國光要求從其他地方抽調一些小吏,同時在朱載坖的命令,還在京師招募多次參加鄉試不中的秀才,他們科舉無望,有沒有其他的生計,基本上都是充當塾師等職業,朱載坖現在從這些秀才中招募小吏,也算是給了他們一條出路。
於此同時,科道也彈劾了戶部駐倉場的官員,吏部也要安排人選填補官缺,朱載坖特地囑咐吏部,在選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德行的考察,不能再出現整個倉場沆瀣一氣的情況了。
同時戶部抽調了大量的小吏,與順天府的小吏們一道,對整個倉場的存糧進行了一次大清查,務必要搞清楚京通倉現在到底有多少存糧。為了防止舞弊,朱載坖特意調順天巡撫海瑞專督其事,而另一邊,陸繹、李庭竹統帥京營、錦衣衛和刑部的差役將張家灣的奸商一一抓獲。
朱希孝也在審訊這幫倉場的小吏,同時朱載坖也嚴令駐淮安的河漕總督朱衡,要求今年的漕糧必須限時到達,違者軍法從事,同時從內帑撥銀增加一部分運軍的行糧和月糧。
朱載坖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能夠從這幫小吏和奸商身上榨出多少油水來,他們經年盜賣儲糧,和張家灣的這些奸商們勾結起來,身家定然不菲,朱載坖還指望從他們手中弄點錢花花,好填補今年由於減免賦稅而造成的財政缺口。
同時張家灣這幫奸商囤積的糧食也是朱載坖關注的對象,這些糧食可都是朝廷的漕糧啊,現在九邊軍儲不足,朱載坖還得指望從他們手上補足九邊的軍儲。
很快在海瑞的督促下,京通倉實有的儲糧被統計出來了,京通倉賬麵上有八百一十五萬石儲糧,經過海瑞的逐倉清點,實有儲糧四百四十三萬石,也就是說,近一半的儲糧不知所蹤去了。
朱載坖當即大怒,要求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掌北鎮撫司事陸繹、刑部尚書黃光昇、左都禦史葛守禮等人嚴厲追贓,將涉案的一幹人等全部抄家,以抵償京通倉糧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