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錦看來,高拱現在是有些飄了,朱載坖上位之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講官們要受重用了,高拱等人當然是春風得意,不把這些科道言官當人看了。


    但是黃錦很清楚,光有聖眷並不能使高拱所向無敵,和徐階比起來,高拱確實還嫩了些。


    黃錦對高拱說道:“陛下剛剛繼位,不可能就此更易首輔,這點高學士要清楚。”


    高拱當然知道這點,為了平穩過渡,徐階現在是不可能動的,何況就是朱載坖想動徐階,恐怕也不是那麽好動的,徐階現在地位穩固,馬仔眾多,一旦動他,會影響整個朝堂的穩定的。


    但是高拱對此事非常樂觀,在他看來時間是站在他這邊的,徐階再強勢也僅僅是內閣首輔,當年徐階可以熬走嚴嵩,現在自己一樣可以熬走徐階,何況自己聖眷在手,即便是一時被徐階打倒,隻要朱載坖在,自己就能起複。


    麵對如此樂觀的高拱,黃錦也隻是苦笑,要是事間之事都這麽簡單的話,當年徐階就不會在嚴嵩麵前裝十年的孫子了,黃錦對高拱說道:“高學士,咱家知道你簡在帝心,深受陛下信任。但是你想過沒有,徐華亭同樣也有一個裕王講官的好學生!”


    黃錦的話讓高拱笑不出來了,確實,他之前從來沒把張居正當成自己的對手,在他看來張居正還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小兄弟,何況他到裕王府的時間已經晚了,論起朱載坖的信任,肯定是遠遠不如自己和李春芳的,但是要是徐階想辦法把自己排擠出朝廷一兩年的話,恐怕等到高拱再次迴來,張居正就已經在朱載坖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進步,能夠與高拱不相上下了。


    這點確實是高拱之前沒有想到的,黃錦在宮內多年,深諳一個道理,隻有跟在陛下身邊,才能擁有權力,司禮監為什麽有權力?就是因為他離皇帝的距離最近。黃錦這也是提點一下高拱,結個善緣。


    高拱隨即起身,對黃錦行禮說道:“黃公公一言,如醍醐灌頂,謹受教。”


    黃錦這才說道:“高學士是聰明人,先帝都認為高學士將來會有一番成就,還望高學士不要辜負了先帝的希望。”


    高拱隨即向黃錦表示自己明日就迴內閣辦差。黃錦走後,高拱開始認真思考黃錦說的,他之前確實沒注意張居正,雖然張居正是徐階的得意門生,但是高拱始終認為,張居正在李春芳和自己兩人之下,現在想來,自己是有些托大了,張居正可是徐階的得意門生,徐閣老的成名秘籍烏龜大法張居正肯定也是會的。


    說不定張居正現在就在隱忍,就像他的老師當然對付嚴嵩一樣呢。


    徐階走後,朱載坖吩咐滕祥過來,他現在可是尚膳監少監兼提督光祿太監,掌管宮內的飲食和供奉,這可是個肥差。朱載坖叫他過來,是命他準備一桌酒宴,後日朱載坖設宴宴請講官們,朱載坖這兩天才釋服,換去孝服之後,朱載坖決定還是要宴請講官們一次,以答謝他們多年的照顧,所以特地設宴答謝他們。


    朱載坖特意囑咐滕祥,要去詢問講官們是否有忌口。


    當日朱載坖就在文華殿偏殿設宴,宴請李春芳、高拱、陳以勤、殷士儋、張居正、諸大綬,之前他們是朱載坖的講官,現在卻已經是君臣了,講官們向朱載坖行禮,朱載坖趕緊說道:“諸位今日不必多禮,朕今日設宴,就是為了答謝諸位多年教導的。”


    李春芳作為講官中職務最高的,起身說道:“陛下此言,臣等愧不敢當。臣等以愚昧之才,懵懂之見,汙及貴耳,惶愧難當。”


    朱載坖率先端起酒杯說道:“諸位師傅們,朕自嘉靖三十二年出閣讀書以來,至於今日,十數載之教化輔佐之功,朕須臾不敢忘焉。”


    講官們都趕緊起身遜謝,多餘的話朱載坖也不想多說了,請講官們入席,朱載坖還賞賜了講官們的布匹、法酒等物。酒足飯飽之後,朱載坖將講官中的閣臣們留下來。


    朱載坖說道:“新朝肇始,師傅們又是閣臣,要多為國事考慮啊!”


    李春芳趕緊說道:“臣等敢不竭忠盡智,不負陛下之所望也。”


    朱載坖笑著問道:“諸位在內閣也都有一段日子了,覺得我大明眼下最大的弊病是什麽?”


    李春芳說道:“以臣看,大明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朝廷收入少而開支浩繁。”李春芳已經入閣有兩年了,他是很清楚的看到了徐階為了弄錢想盡了各種辦法,雖然朱載坖即位以來,裁減了嘉靖時代的很多開支,但是大明的財政仍舊是危若累卵,九邊就像一個無底洞,吞噬著大明的太倉。


    在李春芳看來,理財是最重要的問題,有了錢糧,才能修繕河道,賑濟災民,加強邊防,沒有錢糧,朝廷就算智計百出,一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錢糧的重要性,朱載坖當然是知道的,沒有錢糧,什麽事情都幹不成,大明現在是千瘡百孔,到處都要用錢,而朝廷的進項確實越來越少了。


    而高拱則認為現在首先是要整頓吏治,高拱指出,現在的大明官員腐敗墮落、攀風附雅、不講實幹,而自正德以來,講學風氣漸濃,尤其是朝廷重臣傾心於講學,以不議論朝政為淳厚,遇事推諉避禍力求自保為老成持重,為人圓滑處處避讓為安身立命的本領,遷就附和他人的言行為行動的指南,奴顏媚骨是為謙雅。


    遇事推諉,不敢任事是大明現在的最大的症結所在。高拱認為首先要整頓官場風氣,高拱對朱載坖說道:“陛下,現在官場,縱貨賄以侈大,延納為豪俊,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庫藏告匱,邊儲缺乏,此皆為不得人之故也。故臣以為,為政之要,首在得人。”


    張居正和陳以勤則是表示自己剛剛進入內閣,對於政務還不夠熟悉,沒有發表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