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麽徐階之前一定要爭取遺詔的草擬,隻要遺詔在手,就是大義名分在手,你朱載坖就是當了皇帝又如何,總不能不認你爹吧?


    遺詔隻要貫徹了徐階的政治主張,即便是朱載坖事發發覺了,也得捏著鼻子認了,天下人都知道遺詔不是出自於皇帝本意,但是誰敢違抗呢?


    遺詔的作用就在於此,它和登基詔書是相輔相成的,若大行皇帝遺詔中已經承認自己有施政不足,有改革意向,甚至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大致內容,那麽,新皇帝即位後施行改革便是秉承父誌。無論是法理還是孝道都是說的通的。所以即位詔書很大程度上是受製於遺詔的,更多的是遺詔的延續和補充。


    徐階作為首輔,當然是要首先位這份詔書作一個提綱挈領的總結,徐階認為,即位詔書的主旨應該是先誌不可不成,聖訓不敢不奉,即位詔書是對遺詔的具體化,也就是將遺詔的政治綱領加以具體化,闡述隆慶初年的具體施政措施。


    具體來說,首先是對先帝朝政惟有頌美褒揚,毫無批評責備,渲染父子二詔之和諧融洽、一脈相承的氣氛,再次重申國朝以孝治天下的綱紀不可動搖。即位詔書要使遵奉遺誌與厘革舊政達到完美一致。


    對於這點,朱載坖也是讚同的,畢竟朱載坖上位肯定是推動革新的,這一點必須在即位詔書中加以說明。


    但是徐階認為,這兩份詔書要反映大行皇帝臨終悔過之誠和新皇帝的圖治之心,這是朱載坖所不能接受的。徐階認為這是祖製,大明曆代先帝臨終留下的遺詔都表現出改過自新、追悔反省自己的意願,而後世之君則是根據遺詔進行革故鼎新。


    朱載坖當即問道:“徐閣老說是祖製,祖製果如是乎?”


    朱載坖當即要求將大明曆代先帝遺詔取來查閱,其實曆代先帝在遺詔中確實都有反省的內容,但是一般都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愧對祖宗的信任和囑托,遺詔都會有檢討自己在位期間施政過失的內容出現。這是很正常的內容,如在宣宗遺詔中,宣宗就稱:朕以菲薄,獲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懼,弗克負荷,蓋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澤未洽於天下,心恆愧之。


    承認自己在位期間施政不足,這個確實是所有遺詔的通行做法,但是反省認錯的,目前隻有武宗遺詔,大家都很清楚,無論是武宗遺詔還是嘉靖即位詔書,都是出自於楊廷和之手,楊廷和是借用這兩份詔書,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徐階援引武宗朝舊事,作為祖製,顯然是說不過去的,朱載坖也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朱載坖說道:“先帝禦極四十有五年,未能盡善盡美,有所缺憾,此誠然也!然瑕不掩瑜,孤為人子,終不能非議父皇,卿等為人臣,亦不可誹謗先帝。”


    這就是朱載坖的態度,也是朱載坖對於即位詔書的基本要求,不否定嘉靖的為政舉措,同時亦遺詔為本,闡述朱載坖的政治主張。


    朱載坖對閣臣們說道:“此詔昭告天下,是明定國事之本也。”


    朱載坖認為,即位詔書當然也是繼承遺詔一是承認在位施政不足,二是對後世提出期望。圍繞嘉靖遺詔中對於皇太子的希望,也就是爾其任賢去邪,克遵於往誥;布德施惠,深念於黎民。更賴中外藎臣,文武多士,一心協佐,共致雍熙。作為朱載坖的政治綱領。


    朱載坖詳細和閣臣們商量了即位詔書的具體內容,第一是政治方麵,圍繞任賢去邪,對於嘉靖一朝因為上疏言事也遭到貶斥、懲處的臣子,予以酌情起複,同時決定開恩科取士,再次重申嘉靖之前所提出的三途並進的選官理念。


    第二就是布德施惠,將嘉靖朝的一應大工沒有開工的疑慮停止,已經接近完工的酌情完工,各種因為嘉靖齋醮而起的供奉全部停止,因此而派出的官員內侍也全部召迴,還有嘉靖招來的方士、真人等,都予以遣散。對於這點,朱載坖也予以同意。


    但是關於蠲免賦稅的問題,朱載坖和閣臣們有不同的意見,徐階認為,依照慣例,新帝登基,自然是要蠲免賦稅的,徐階提議將嘉靖四十三年以前一應戶部錢糧有拖欠著盡數蠲免,同時將嘉靖元年以後年份加添者盡行革除。


    同時還有嘉靖四十四年以前兵部牧馬草場子粒及騎操孳牧寄養等項馬匹應追虧欠倒失被盜樁頭等銀、工部工料銀等,有拖欠者也盡數蠲免。


    而且在隆慶元年,還要施加德政,隆慶元年份漕運米特與改折十分之三,其餘不分京邊起運、留存本折各特免十分之五,也就是說今年的田賦要免去一半,漕糧本色也要減少十分之三。


    蠲免部分欠糧朱載坖倒是能夠接受,但是大規模的減免田賦,必然對朝廷財政產生影響,而且今年的開支肯定是十分巨大的,嘉靖的陵寢,還有朱載坖即位之後賞賜三軍百官,都是需要銀子的,這樣大規模的減免賦稅,朱載坖擔心會影響朝廷的用度。


    何況朱載坖心中還有一個心結,就是這些減免的賦稅恐怕也未必能夠使得百姓獲益,獲益最大的反而是士紳階層,但是徐階以祖製如此,堅持要求朱載坖減免賦稅,朱載坖有些踟躇,第一時間並未答應。


    閣臣們走後,李春芳再次求見朱載坖,李春芳問道:“殿下,減免賦稅,乃是一向之舉,殿下何故拘泥於小節。”


    朱載坖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李春芳,李春芳聽了之後說道:“殿下,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殿下豈不知此理乎?何況減免賦稅確實能夠使得百姓舒緩民力,累朝舊疾,豈是一朝就可以治愈的?”


    在李春芳的勸說下,朱載坖同意了照例減免賦稅的方麵,令內閣會同翰林院先草擬詔書草稿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