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並沒理會這些言官們的上疏,而是召見了兵部尚書楊博,直接將朱載坖的奏疏給楊博看,嘉靖問道:“裕王的建議你怎麽看?”


    楊博看了之後,趕緊對嘉靖說道:“陛下,殿下所言甚為合理。”


    嘉靖問道:“現在言官們鼓噪不已,你怎麽看此事啊?”


    楊博說道:“陛下,若事事都依言官的,恐怕萬事難為矣!”楊博現在對於言官們也是極為反感,自從徐階擔任首輔以來,推行所謂三還,言官勢力急劇膨脹,大到軍國重事,官員除授,小到州縣政務,言官們都要發表一點看法,徐階對於科道也一向優容,科道的建言很多都被徐階所采納了。


    這下科道就更加膨脹了,不僅稱頌徐階是賢相,還到處找事,楊博已經被科道彈劾多次了。其實朱載坖奏疏中所說的,楊博作為老軍務,怎麽沒有想到,但是之前楊博不敢貿然上疏,怕被這些言官們噴,楊博堂堂本兵部堂,尚且如此,其他的官員就可想而知了。


    徐階所謂的開言路,就是開了言官的言路罷了。


    嘉靖說道:“軍國大事,豈容彼輩置喙?楊博你說說。”


    楊博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朱載坖奏疏中所說的情況,確實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蒙古人不善攻城,尤其是三屯營這樣的總兵駐地,城牆堅固,物資充沛,又有大軍屯駐,俺答要想攻克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用來吸引官軍主力救援,這個判斷是有道理的。


    朱載坖建議由馬芳統帥入援官軍,相機與俺答交戰,確實是可行的辦法,不過在得知俺答不過五萬人之後,楊博也認為官軍應該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了,要不然放任俺答五萬騎在京畿重地到處縱橫,等戰事結束,這幫言官少不得要彈劾楊博暮氣。


    所以楊博向嘉靖建議,由馬芳統帥宣府等鎮的援兵,吸引俺答的注意力,然後令唐順之和吳繼爵部向潘家口方向移動,楊博很清楚,潘家口現在是俺答的命門,一旦官軍將潘家口重新奪迴,俺答就被關在邊牆之內的,那對於俺答來說,情況可就不妙了。


    嘉靖同意了楊博的建議,令兵部傳檄各部執行。


    裕王府內,朱載坖也在和講官們商量當前的戰事,現在很多人對於俺答再次破口而入,感到憂心忡忡,京師也是人心惶惶,認為和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一樣,是大明重大的軍事挫折。


    但是朱載坖顯然不是這麽認為的,朱載坖認為,當下的情況和庚戌之變時已經完全不同的,從俺答這一方來說,庚戌之變時,俺答正是剛剛統一土默特部,無論是聲望還是 兵力,都是極為強勢的時候,可以輕易聚集起十萬之兵,破關直逼京師城下,而現在俺答顯然已經無法再像嘉靖二十九年一樣集中十萬之兵南下了。


    不光是土默特部內部有人反對他,察哈爾的打來孫也不是什麽善類,俺答必須留下自己的心腹在草原上,所以能夠動用的兵力是大不如前,還有就是自嘉靖三十四年以來,俺答多次寇邊均以失敗告終,板升還被馬芳偷襲得手,這些事情都極大的挫傷了俺答的聲望,使得蒙古人南下的意願不足。


    而從大明來說,也和嘉靖二十九年不一樣了,嘉靖二十九年是什麽情況?官軍一觸即潰,俺答長驅入內地,營於潞河東二十裏之孤山、汝口等處,京師震恐。時京師兵籍皆虛數,京營隻四五萬,半為老弱,半為內外提督大臣之家役使。又缺少戰具甲仗,戰鬥力很差。


    嘉靖不得已下詔勤王,結果大同、保定、延綏、河間、宣府、山西、遼陽七鎮援兵,僅僅來了五萬人,而且缺乏糧秣,士氣低落。經過這麽多年的整頓,京營比之之前還是要好了不少,同時九邊的官軍也相對有了一些戰力,這次朝廷僅僅調用了京操官軍、宣府、遼東、昌平、真保鎮援兵,就已經有五萬餘了,戰鬥力也比之前好多了。


    朱載坖認為,完全不必過於驚慌,和庚戌之變比起來,這根本算不了什麽,庚戌之變是什麽情況,當時京師內外無兵可用,嘉靖不得已令集兵民及四方應舉武生守城,並飛檄召諸鎮兵勤王。甚至當時連嘉靖都說出了苟利社稷,皮幣珠玉非所愛這樣的話來了,可見形勢之危急。


    現在的情況是遠遠不如當年的危急的,所以對於言官們聲稱這次和當年的庚戌之變一樣,朱載坖認為完全是一派胡言,敵我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言官們純粹是故作驚人之語。


    朱載坖認為,現在官軍雖然初戰失利,但是形勢並沒有失控,官軍內線作戰,軍餉糧秣也尚算充足,俺答遠道而來,迄今為止沒有攻破大明一座州縣,僅靠野外掠奪,不可能支撐俺答的五萬大軍,蒙古人也是人,也要吃飯的,長期相持,並不利於蒙古,官軍隻要持重用兵,等待機會,隻要俺答露出疲態,就可以抓住機會,重創俺答。


    朱載坖的這些話,當然不僅僅是給講官們說的,而是希望通過講官們之口,流傳到朝廷裏去,現在言官們已經開始鼓噪起來,認為上至兵部尚書楊博、薊遼總督唐順之、薊鎮總兵歐陽安等人,都應該為此承擔責任,他們瘋狂的彈劾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文武官吏,這點是朱載坖極為不滿的。


    前線將士正在浴血奮戰,這些言官卻在無事生非,擾亂軍心,這是朱載坖所不能接受的,即便是要追究責任,也要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說,現在就瘋狂的彈劾,成什麽體統?


    朱載坖的話通過李春芳等講官們流傳到朝廷中去了之後,不少官員們也認為現在的言官們實在是有些過分了,而且朱載坖這是在為唐順之等人撐腰,畢竟朝野都知道唐順之也是朱載坖一力提拔起來的,朱載坖的這番言論也是變相的支持唐順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