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現在感到頭疼也是正常的。現在有關立儲的事情本來就傳的沸沸揚揚,此時所謂獻俘的儀注當然是朝野關注的重點。


    嘉靖希望的是禮部拿出一份由朱載坖以親王代天獻俘的儀注來,而百官們則是希望禮部拿出一份朱載坖以太子身份代天獻俘的儀注來,無論禮部怎麽做,都會得罪一方,要麽得罪嘉靖,要麽得罪百官甚至裕王,吳山為此苦惱不已。


    本著有福我享,有難同當的想法,吳山當然是把李春芳找來,畢竟李春芳是禮部右侍郎,這種事情肯定是和他有關的。


    吳山問道:“子實,陛下嚴旨催促,如之奈何?”


    李春芳說道:“大宗伯,此事據實擬定即可,何必多講。”


    吳山不禁無奈,心說怎麽據實擬定,反正都是得罪一方的,這事該怎麽決斷就很難說了。


    吳山不由得拿出大宗伯的官威說道:“那此事本部堂就交給少宗伯辦理了,務必要周全。”李春芳也沒說什麽,真的就將此事給攬了下來,率領儀製司一眾官員們參考國朝典籍,製定相關儀注。


    李春芳的速度很快,數日之內就拿出了一份儀注,送交吳山審閱,吳山看過之後,不僅大為詫異,李春芳擬定的這份儀注,乃是天子獻俘的儀注,這不是明著違逆嘉靖的意思嗎?


    吳山問道:“少宗伯這是何意?”


    李春芳說道:“大宗伯,禮部執掌乃五禮之儀製及學校貢舉之法,下官查考典籍,本朝獻俘,都是天子親獻,從無代天獻俘之事,故所擬儀注,皆天子親獻。”


    吳山想了一下,這倒是個辦法,禮部隻負責儀注的擬定,最後的決策權,還是在嘉靖和內閣上的,禮部隻能依據先朝舊製,擬定儀注,至於具體怎麽執行,那還是嘉靖說了算嘛。這麽做雖然有些滑頭,但是也是最穩妥的辦法了,畢竟這樣才能將禮部從這事中脫身出來。


    吳山隨即將李春芳擬定的這份儀注上奏嘉靖,嘉靖看後,不由得笑罵:“好一個禮部,好一個吳山、李春芳,真是滑頭的不行!”


    嘉靖已經明裏暗裏多次暗示禮部就按照朱載坖以皇子親王的身份代天獻俘,他相信吳山、李春芳這樣的老油條肯定能夠領會自己的意圖,沒想到他們兩人當了滑頭,嘉靖當即將禮部的儀注打迴去。


    裕王府內,朱載坖正在和講官們一道商量事情,主要就是李春芳和高拱之前到嚴嵩府上去的事情。嚴嵩要在此事上助朱載坖一臂之力,賣個人情,但是朱載坖不清楚的是,嚴嵩怎麽賣自己這個人情,嚴嵩堂堂首輔,賣朱載坖一個皇子親王的人情,那可不能小了啊。


    而且有關獻俘一事,現在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了,嘉靖和百官之間,基本已經算是明牌了,嚴嵩即便是想和稀泥都不容易,何況嚴嵩還要在和稀泥的同時給朱載坖一份天大的人情,這個難度可不小。


    朱載坖也有些好奇,便問道:“李師傅、高師傅、張師傅,你們怎麽看此事?”


    高拱說道:“此事還是請少宗伯來說吧。”


    李春芳向朱載坖解釋此事,嚴嵩的意思是和李春芳打配合,首先利用李春芳在禮部的有利地位,將此次獻俘首先定在天子親獻的位置上,先就將代獻給排除掉。


    這點有李春芳在禮部,很容易辦到。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嚴嵩去辦了,嚴嵩想這麽做的原因就是先轉移矛盾。因為現在嘉靖和朝臣們對於代獻實際上已經達成了一致,隻是朱載坖以何等身份去代獻,雙方存在巨大的分歧。


    嘉靖堅持朱載坖以皇子親王的身份代獻,而百官們則要求冊立太子之後,讓朱載坖以太子身份去代獻。這是不可調和的,嘉靖對於立太子這件事情的態度,已經是滿朝皆知,尤其是作為嘉靖近臣的嚴嵩,怎麽會不清楚嘉靖的心理呢?所以還在這件事上糾結,是極為不智,而且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點朱載坖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在這次的風波當中,朱載坖根本不發一言,因為對於嘉靖而言,這事根本就不可能的,想要嘉靖冊立太子,這事絕無商量的可能性,盡管現在在朝野上下,都認為朱載坖是儲君了。


    所以嚴嵩的計劃是首先排除代獻。對於嘉靖來說,球就又迴到嘉靖腳下了。不舉行獻俘儀式,對於嘉靖來說就如同錦衣夜行一樣,嘉靖還指望著通過這次獻俘,在斑斑青史上留個好名聲呢。畢竟所謂成化犁庭,擒斬不過一千七百級,這次汪道昆所斬獲的,已經遠遠超過成化年間數倍了。


    舉行獻俘儀式,對於嘉靖來說是極為必要的。但是想要嘉靖親自獻俘,這也是極不現實的,畢竟嘉靖本來就極為厭煩這種活動,況且獻俘儀式更是極為複雜冗長,嘉靖就更不願意參與了,而且嘉靖現在身體也遠遠不如之前了,長期的進藥,使得嘉靖的身體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麽好,這種耗費巨大精力的活動,嘉靖恐怕難以支撐。


    那此事就麻煩了,一方麵是獻俘必須要親獻,另一方麵則是嘉靖不願親自獻俘,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比之之前的朱載坖以何種身份代獻還要難解。


    但是對於嚴閣老來說,他總能想到辦法為嘉靖排憂解難的。有沒有一種辦法,既達成天子親獻,又不用嘉靖親自出場的呢?


    還真有,就是具天子儀仗,陳鹵簿法駕,遣之假半副儀仗以獻廟。簡而言之,就是在太廟陳設皇帝出行用的各種儀仗,然後派遣親信臣子,由皇帝特恩準允使用天子的半副儀仗,獻俘於太廟。


    這樣一來,從禮製上說,已經算是天子親獻了,畢竟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鹵簿法駕親臨,就意味著天子駕臨,嘉靖的這個難題也就算解決了。


    而能夠承擔這個重任的,舉朝上下,隻有朱載坖一任而已,畢竟其他人哪怕是用半副儀仗,也絕對是僭越,唯有朱載坖用這半副儀仗,不存在任何法理和禮儀上的障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