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問道:“丘富可曾交代其中的骨幹?可曾交代過俺答在我軍中的間諜?”
對於俺答倚重的白蓮教徒,最開始主要是趙全和他的黨羽,如其堂弟趙龍、以及白蓮教同黨王廷輔、李自馨等人,但是後來一些從邊軍中叛逃的士卒也加入其中。而且趙全還在官軍中發展了不少內線。
其中現在最得趙全和俺答信任的就是張彥文。張彥文早年在蒙古軍隊的襲擊中,被擄掠到草原,學會了蒙古語。嘉靖二十八年,他從草原逃迴大同,依靠通曉蒙古語的優勢,在大同正營做通事,後來又因功升為大同後衛後所試百戶。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總兵官嶽懋領兵至滅虜堡巡邊,偶遇大舉達賊入境,嶽懋號令官軍下馬紮營步敵。張彥文認為,以當時嶽懋領兵的形勢,根本無法取勝,隻會被蒙古軍隊所殺,於是決定賣陣媚虜。他窺見東南角地勢受敵,就將此事告訴他所熟識的虜酋,致賊將營攻破,殺死嶽懋並其餘官軍五百餘員名,盔甲馬正盡行搶奪去。
經此一事,張彥文徹底倒向蒙古,成為俺答安插在大明軍中的間諜。張彥文依舊迴到營中領兵,並沒有人揭發此事。
朱載坖問道:“可曾遣人去拿捕此獠了?”
陸炳說道:“迴殿下,臣已遣人至山西,密捕此獠了。”
朱載坖說道:“將此獠押迴京師嚴審,絕不姑息!”
徐階、趙文華等人也都是要求錦衣衛將張彥文嚴審,此賊害死一鎮總兵,如不嚴懲,大明國威何在?而且朱載坖認為,此事背後恐怕還有趙全苦心經營的一個情報網絡,趙全主要依靠的應該就是邊境的這些在明蒙之間搖擺的人,因為長城的邊界線十分模糊,隻要可以生存下去,為誰效力,在長城的哪一側討生活,都是一樣的。
而趙全則利用這樣的邊民,組織起一個跨境情報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有家丁、軍戶、管隊、有一定組織網絡的白蓮教徒,當然也有一些普通的百姓。每個人在這個網絡中的職責不同,有些留在內地作為內應,有些則往來於長城內外交換情報販賣貨物,也有些留在趙全身邊出謀劃策。
錦衣衛要做的就是將這個情報網絡給破壞掉,徐階問道:“陸少保,丘富還交代了一些什麽?”
陸炳苦笑著將丘富的供詞給朱載坖和諸位重臣們看,這下讓朱載坖等人都是開了眼界,丘富供述了蒙古人和大明官軍之間的種種勾當,邊軍長期從事明蒙私市交易,經年累月,甚至逐漸形成了一種穩定的交易傳統。
最典型的就是月錢之科派,所謂月錢,是指邊軍按月收繳一定數額的錢銀,交予蒙古人以防其來犯,即“索賄買和”。以至於未能按時繳納,蒙古人還會催要。大同各堡納虜月錢,凡有月錢違限者,虜即行票催取,未委虛的,也就是說大明的邊軍向蒙古人繳納保護費。
還有更勁爆的,就是所謂的分帳之買賣,邊軍劃分與蒙古人交易的區域,三人一組,二人貼一人,即以一人的折銀軍餉作 為資本,購買蒙民所需貨物,前往分定的蒙古部落營帳進行交易。據丘富估算,當時大同墩哨軍大約有五千人,每人每月行糧二石,按現在價格共合折銀萬兩,以每二人貼一計算,光是大同墩哨軍每月同牧民的交易額,就至少可達三千兩銀。若以此銀兩購買布匹前往牧區交易,則有二萬餘梭布出口到塞外,同時可進口牛三千頭或羊萬餘隻。
朝廷的禁絕貿易的措施在他們的耳邊如同無物。通過軍餉購買的塞外物資,並不僅僅在邊鎮一帶流動,而是流向了更遠的地區,據丘富交代,山西的大商人楊一休與馬西川,在邊鎮向蒙古人購買的馬尾,就是邊鎮走私貿易的大宗貨物之一,因為現在的大明流行以馬 尾作為衣帽裝飾的時尚有關,這些馬尾主要流向京城和江南地區,楊一休與馬西川從中獲取的巨額的利潤。
朱載坖看過之後說道:“這班逆賊,當殺!”
陸炳說道:“殿下,臣已經遣人捕拿案犯,想來不會走漏一人的。”
朱載坖想了一下說道:“丘富與趙全熟識,可令其講述趙全樣貌,畫影圖形,以便拿捕,還有丘富與呂弼等白蓮首逆如何聯係?是否認識,也要一一詢問清楚。”
陸炳趕緊領命,加緊嚴審丘富,朱載坖問道:“徐閣老、趙部堂,已經審明的,是否要上奏陛下?”
徐階說道:“殿下,此事還是要上奏陛下聖裁的,尤其是大同等鎮官軍士卒通虜之事,必得嚴究,不得懈怠。”趙文華也難得的支持徐階,要求從嚴究治大同等鎮的各級官員。
朱載坖隻是點點頭,一道和他們在有關案卷上畫押後先上奏嘉靖,趙文華和徐階這次居然一唱一和,看起來有些令人咋舌,一個是嚴黨,一個清流領袖,徐黨靈魂,難道趙文華想改換門庭嗎?
朱載坖可不相信這個,以趙文華的名聲,就是改換門庭恐怕徐閣老也不會要他的,趙文華和徐階聯手,其實是在借機敲打晉黨和背後惡楊博,晉黨在宣大等鎮深耕多年,各鎮的大小將校,大多是晉黨的門下,再加上楊博極得嘉靖的欣賞,無論是嚴嵩還是徐階,都很擔心楊博一旦起複,就會挑起新一輪的閣部之爭。
因為大家很清楚,嘉靖對於王用賓是不滿的,用王用賓為吏部尚書,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一旦楊博守製結束,很有可能直接替代王用賓擔任吏部尚書,以楊博的聖眷和能力,要是再以吏部天官的身份號令晉黨,領銜六部和內閣對抗的話,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嚴嵩和徐階這次要聯手給楊博一點顏色,讓他明白內閣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這些事情和朱載坖沒什麽關係,朱載坖隻要好好當看客就行了。
對於俺答倚重的白蓮教徒,最開始主要是趙全和他的黨羽,如其堂弟趙龍、以及白蓮教同黨王廷輔、李自馨等人,但是後來一些從邊軍中叛逃的士卒也加入其中。而且趙全還在官軍中發展了不少內線。
其中現在最得趙全和俺答信任的就是張彥文。張彥文早年在蒙古軍隊的襲擊中,被擄掠到草原,學會了蒙古語。嘉靖二十八年,他從草原逃迴大同,依靠通曉蒙古語的優勢,在大同正營做通事,後來又因功升為大同後衛後所試百戶。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總兵官嶽懋領兵至滅虜堡巡邊,偶遇大舉達賊入境,嶽懋號令官軍下馬紮營步敵。張彥文認為,以當時嶽懋領兵的形勢,根本無法取勝,隻會被蒙古軍隊所殺,於是決定賣陣媚虜。他窺見東南角地勢受敵,就將此事告訴他所熟識的虜酋,致賊將營攻破,殺死嶽懋並其餘官軍五百餘員名,盔甲馬正盡行搶奪去。
經此一事,張彥文徹底倒向蒙古,成為俺答安插在大明軍中的間諜。張彥文依舊迴到營中領兵,並沒有人揭發此事。
朱載坖問道:“可曾遣人去拿捕此獠了?”
陸炳說道:“迴殿下,臣已遣人至山西,密捕此獠了。”
朱載坖說道:“將此獠押迴京師嚴審,絕不姑息!”
徐階、趙文華等人也都是要求錦衣衛將張彥文嚴審,此賊害死一鎮總兵,如不嚴懲,大明國威何在?而且朱載坖認為,此事背後恐怕還有趙全苦心經營的一個情報網絡,趙全主要依靠的應該就是邊境的這些在明蒙之間搖擺的人,因為長城的邊界線十分模糊,隻要可以生存下去,為誰效力,在長城的哪一側討生活,都是一樣的。
而趙全則利用這樣的邊民,組織起一個跨境情報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有家丁、軍戶、管隊、有一定組織網絡的白蓮教徒,當然也有一些普通的百姓。每個人在這個網絡中的職責不同,有些留在內地作為內應,有些則往來於長城內外交換情報販賣貨物,也有些留在趙全身邊出謀劃策。
錦衣衛要做的就是將這個情報網絡給破壞掉,徐階問道:“陸少保,丘富還交代了一些什麽?”
陸炳苦笑著將丘富的供詞給朱載坖和諸位重臣們看,這下讓朱載坖等人都是開了眼界,丘富供述了蒙古人和大明官軍之間的種種勾當,邊軍長期從事明蒙私市交易,經年累月,甚至逐漸形成了一種穩定的交易傳統。
最典型的就是月錢之科派,所謂月錢,是指邊軍按月收繳一定數額的錢銀,交予蒙古人以防其來犯,即“索賄買和”。以至於未能按時繳納,蒙古人還會催要。大同各堡納虜月錢,凡有月錢違限者,虜即行票催取,未委虛的,也就是說大明的邊軍向蒙古人繳納保護費。
還有更勁爆的,就是所謂的分帳之買賣,邊軍劃分與蒙古人交易的區域,三人一組,二人貼一人,即以一人的折銀軍餉作 為資本,購買蒙民所需貨物,前往分定的蒙古部落營帳進行交易。據丘富估算,當時大同墩哨軍大約有五千人,每人每月行糧二石,按現在價格共合折銀萬兩,以每二人貼一計算,光是大同墩哨軍每月同牧民的交易額,就至少可達三千兩銀。若以此銀兩購買布匹前往牧區交易,則有二萬餘梭布出口到塞外,同時可進口牛三千頭或羊萬餘隻。
朝廷的禁絕貿易的措施在他們的耳邊如同無物。通過軍餉購買的塞外物資,並不僅僅在邊鎮一帶流動,而是流向了更遠的地區,據丘富交代,山西的大商人楊一休與馬西川,在邊鎮向蒙古人購買的馬尾,就是邊鎮走私貿易的大宗貨物之一,因為現在的大明流行以馬 尾作為衣帽裝飾的時尚有關,這些馬尾主要流向京城和江南地區,楊一休與馬西川從中獲取的巨額的利潤。
朱載坖看過之後說道:“這班逆賊,當殺!”
陸炳說道:“殿下,臣已經遣人捕拿案犯,想來不會走漏一人的。”
朱載坖想了一下說道:“丘富與趙全熟識,可令其講述趙全樣貌,畫影圖形,以便拿捕,還有丘富與呂弼等白蓮首逆如何聯係?是否認識,也要一一詢問清楚。”
陸炳趕緊領命,加緊嚴審丘富,朱載坖問道:“徐閣老、趙部堂,已經審明的,是否要上奏陛下?”
徐階說道:“殿下,此事還是要上奏陛下聖裁的,尤其是大同等鎮官軍士卒通虜之事,必得嚴究,不得懈怠。”趙文華也難得的支持徐階,要求從嚴究治大同等鎮的各級官員。
朱載坖隻是點點頭,一道和他們在有關案卷上畫押後先上奏嘉靖,趙文華和徐階這次居然一唱一和,看起來有些令人咋舌,一個是嚴黨,一個清流領袖,徐黨靈魂,難道趙文華想改換門庭嗎?
朱載坖可不相信這個,以趙文華的名聲,就是改換門庭恐怕徐閣老也不會要他的,趙文華和徐階聯手,其實是在借機敲打晉黨和背後惡楊博,晉黨在宣大等鎮深耕多年,各鎮的大小將校,大多是晉黨的門下,再加上楊博極得嘉靖的欣賞,無論是嚴嵩還是徐階,都很擔心楊博一旦起複,就會挑起新一輪的閣部之爭。
因為大家很清楚,嘉靖對於王用賓是不滿的,用王用賓為吏部尚書,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一旦楊博守製結束,很有可能直接替代王用賓擔任吏部尚書,以楊博的聖眷和能力,要是再以吏部天官的身份號令晉黨,領銜六部和內閣對抗的話,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嚴嵩和徐階這次要聯手給楊博一點顏色,讓他明白內閣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這些事情和朱載坖沒什麽關係,朱載坖隻要好好當看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