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諸事順利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作者:長弓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權也莫名其妙,以為太史享急糊塗了,勸道:“賢侄不必惶急,你此去有何見聞,隻管說來,我自會全力相助。”
太史享言道:“吳侯,我已打聽清楚,華佗先生就在襄陽,要煩請神醫為家父治傷。”
華佗居然在荊州?
眾人吃了一驚,紛紛看向劉琦,眼神不善,心想你小子地盤上藏著神醫,故意不說是吧?
劉琦則一臉無辜,愕然道:“華先生年初確實到了襄陽,但江東名醫極多,治傷手段也都大同小異,何必非要千裏迢迢去請他?”
黃蓋怒火上衝:“近來城中都在議論此事,唯有神醫華佗可救子義,將軍未曾聽說?”
劉琦搖頭道:“我等平日都在館驛休息,嚴令下人不得外出,怕他們闖禍。”
黃蓋氣得吹胡子瞪眼:“你……劉將軍呀,你當真隻是來娶親的不成?”
劉琦一臉委屈:“我乃外客,若四處打探江東消息,恐怕更不妥吧?”
“你……”黃蓋為之氣結,頓足道:“還不速速派人將華神醫請來?”
劉琦還一臉不解:“華佗真有如此厲害?”
“嗨呀!真是身懷至寶而不自知。”
程普也忍不住了,上前便將孫權守宣城的光榮曆史又扒了一遍,聽得孫權在帥位上臉色鐵青,坐立不安。
“想不到華佗竟有如此本事!”劉琦恍然,忙點頭道:“那就趕快去請吧,救人要緊!”
“來不及,來不及了!”太史享頓足大哭道:“家父最多還有十日時間,怎能等到神醫趕來?更何況神醫正在襄陽開館授徒,坐診著書,也、也未必肯來。”
“這該如何是好?”黃蓋等人無不焦急。
作為武將,他們深知太史慈的價值,若能活命,江東戰力又將上升一個檔次。
太史享言道:“為今之計,隻好將家父運往荊州,請華神醫出手。”
“這如何使得?”孫權大驚,擺手道:“子義乃我江東大將,豈能送去荊州?”
太史享再次跪地哭道:“家父已無多日,若不救治,不能再為吳侯效命了。”
“這……”孫權愕然,說不出話來。
程普言道:“救人要緊,兩家既已結親同盟,可將子義送到荊州治病,傷愈之後便迴,我想劉將軍必不會為難吧?”
劉琦點頭道:“我方才說過,素來敬重太史將軍,隻要華佗能救命,自然全力相助,就怕這路途顛簸,太史將軍病重,不堪忍受。”
太史享忙轉向劉琦跪著:“可否請華先生到夏口,家父自水路趕去會合,再請吉先生照看,或能救迴一命。”
劉琦扶起太史享,點頭道:“人命關天,我自會鼎力相助,但實不相瞞,我至今病體未愈,吉邈還要為我煎藥治病,恐不能同行,你還需另請醫者隨行陪護。”
“這……”太史享再次急得直流淚,無助地看著眾人。
大家同為出生入死的同伴,交情極深,如今太史慈傷重病危,個個又急又難過。
董襲言道:“何不請虞仲翔同行?他也會治傷,又與華佗相識,去了也好有個照應。”
眾人聞言,將目光都投向孫權,虞翻是孫權治罪流放的,隻有他點頭才能放人。
到了此時,孫權也別無選擇,歎道:“孤流放虞翻,不過是消磨其性情,既然他與華佗相熟,便隨護子義同往,也算戴罪立功。”
“多謝吳侯!”太史享大喜,謝過孫權,又謝劉琦:“將軍大恩,在下沒齒不忘。”
“我豈是見死不救之人?”劉琦認真叮囑道:“令尊病重,必要用珍貴藥材,此去荊州也要不少花費,走時記得多帶盤纏。”
“啊?”太史享一愣,有些反應不過來,江東文武頓時一片鄙夷之色。
劉琦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掃視眾人:“不花錢,誰給你治病?”
孫權不耐煩地擺手道:“盡管去治,花費多少,都記在本侯賬上。”
“如此我便可放心安排了!”劉琦大喜,向孫權告辭,與太史享匆匆離開,準備救人事宜。
“哼,見利忘義,終究難成大事!”孫權臉色陰鬱,卻撇嘴冷笑。
眾人也都搖頭歎息,好好的一位翩翩公子、皇室貴胄、金枝玉葉、一方諸侯,怎得就如此財迷,舉止與商賈市儈一般?
唯有周瑜卻目光深邃,看了一眼身旁的魯肅,二人會心一笑,劉琦此舉,可不止是愛財那麽簡單。
孫權轉迴正題,言道:“取淮南為當務之急,劉琦方才所言倒也有理,跨海取廣陵非同小可,需早做準備,當以何人為帥?”
嚴畯馬上言道:“大都督訓練水軍,自當領兵出海,淮南兵馬,可由程普將軍統率。”
程普忙拒絕道:“不可,天無二日,軍中亦不可有兩帥。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此乃軍中大忌也!公瑾深有韜略,治軍嚴謹,某情願聽令於左右。”
顧雍又舉薦黃蓋等,眾武將紛紛拒絕,不願擔責,他們自知兵法方麵不如周瑜,隻想聽令行事。
闞澤等則支持周瑜全權統領大軍,水軍出動,也不必周瑜親自帶兵,隻在曲阿、牛渚運籌帷幄即可。
魯肅大感詫異,不由看了一眼孫權,以往出兵,都是以周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今日為何忽然爭起了主帥?
嚴畯是張昭的門生,舉薦程普統管步兵,眾官各有人選,莫非是張昭授意?
周瑜則神情淡然,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聽著大家爭論,仿佛與他無關。
就在魯肅忍不住要出列時,張昭搶先一步,抱拳道:“公瑾文武籌略,威德顯赫,足為三軍統帥,愚以為大都督之職不必變動。”
張昭此言一出,眾官員便都不再說話,文官以他為首,武將那邊本就一致認可周瑜,大都督還得由周瑜擔任。
孫權見眾口一詞,當即任周瑜為淮南都督,統管三軍,即日籌備取淮南之事,具體策略,私下議定。
眾人散去,孫權單獨留張昭問道:“君先前以公瑾性傲,不足以當大任,今日為何又主動推舉?”
張昭無奈道:“公瑾亦托孤之臣,領兵多年,在軍中威望極高,眾將唯命是從,我若不推舉,恐惹眾怒。”
太史享言道:“吳侯,我已打聽清楚,華佗先生就在襄陽,要煩請神醫為家父治傷。”
華佗居然在荊州?
眾人吃了一驚,紛紛看向劉琦,眼神不善,心想你小子地盤上藏著神醫,故意不說是吧?
劉琦則一臉無辜,愕然道:“華先生年初確實到了襄陽,但江東名醫極多,治傷手段也都大同小異,何必非要千裏迢迢去請他?”
黃蓋怒火上衝:“近來城中都在議論此事,唯有神醫華佗可救子義,將軍未曾聽說?”
劉琦搖頭道:“我等平日都在館驛休息,嚴令下人不得外出,怕他們闖禍。”
黃蓋氣得吹胡子瞪眼:“你……劉將軍呀,你當真隻是來娶親的不成?”
劉琦一臉委屈:“我乃外客,若四處打探江東消息,恐怕更不妥吧?”
“你……”黃蓋為之氣結,頓足道:“還不速速派人將華神醫請來?”
劉琦還一臉不解:“華佗真有如此厲害?”
“嗨呀!真是身懷至寶而不自知。”
程普也忍不住了,上前便將孫權守宣城的光榮曆史又扒了一遍,聽得孫權在帥位上臉色鐵青,坐立不安。
“想不到華佗竟有如此本事!”劉琦恍然,忙點頭道:“那就趕快去請吧,救人要緊!”
“來不及,來不及了!”太史享頓足大哭道:“家父最多還有十日時間,怎能等到神醫趕來?更何況神醫正在襄陽開館授徒,坐診著書,也、也未必肯來。”
“這該如何是好?”黃蓋等人無不焦急。
作為武將,他們深知太史慈的價值,若能活命,江東戰力又將上升一個檔次。
太史享言道:“為今之計,隻好將家父運往荊州,請華神醫出手。”
“這如何使得?”孫權大驚,擺手道:“子義乃我江東大將,豈能送去荊州?”
太史享再次跪地哭道:“家父已無多日,若不救治,不能再為吳侯效命了。”
“這……”孫權愕然,說不出話來。
程普言道:“救人要緊,兩家既已結親同盟,可將子義送到荊州治病,傷愈之後便迴,我想劉將軍必不會為難吧?”
劉琦點頭道:“我方才說過,素來敬重太史將軍,隻要華佗能救命,自然全力相助,就怕這路途顛簸,太史將軍病重,不堪忍受。”
太史享忙轉向劉琦跪著:“可否請華先生到夏口,家父自水路趕去會合,再請吉先生照看,或能救迴一命。”
劉琦扶起太史享,點頭道:“人命關天,我自會鼎力相助,但實不相瞞,我至今病體未愈,吉邈還要為我煎藥治病,恐不能同行,你還需另請醫者隨行陪護。”
“這……”太史享再次急得直流淚,無助地看著眾人。
大家同為出生入死的同伴,交情極深,如今太史慈傷重病危,個個又急又難過。
董襲言道:“何不請虞仲翔同行?他也會治傷,又與華佗相識,去了也好有個照應。”
眾人聞言,將目光都投向孫權,虞翻是孫權治罪流放的,隻有他點頭才能放人。
到了此時,孫權也別無選擇,歎道:“孤流放虞翻,不過是消磨其性情,既然他與華佗相熟,便隨護子義同往,也算戴罪立功。”
“多謝吳侯!”太史享大喜,謝過孫權,又謝劉琦:“將軍大恩,在下沒齒不忘。”
“我豈是見死不救之人?”劉琦認真叮囑道:“令尊病重,必要用珍貴藥材,此去荊州也要不少花費,走時記得多帶盤纏。”
“啊?”太史享一愣,有些反應不過來,江東文武頓時一片鄙夷之色。
劉琦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掃視眾人:“不花錢,誰給你治病?”
孫權不耐煩地擺手道:“盡管去治,花費多少,都記在本侯賬上。”
“如此我便可放心安排了!”劉琦大喜,向孫權告辭,與太史享匆匆離開,準備救人事宜。
“哼,見利忘義,終究難成大事!”孫權臉色陰鬱,卻撇嘴冷笑。
眾人也都搖頭歎息,好好的一位翩翩公子、皇室貴胄、金枝玉葉、一方諸侯,怎得就如此財迷,舉止與商賈市儈一般?
唯有周瑜卻目光深邃,看了一眼身旁的魯肅,二人會心一笑,劉琦此舉,可不止是愛財那麽簡單。
孫權轉迴正題,言道:“取淮南為當務之急,劉琦方才所言倒也有理,跨海取廣陵非同小可,需早做準備,當以何人為帥?”
嚴畯馬上言道:“大都督訓練水軍,自當領兵出海,淮南兵馬,可由程普將軍統率。”
程普忙拒絕道:“不可,天無二日,軍中亦不可有兩帥。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此乃軍中大忌也!公瑾深有韜略,治軍嚴謹,某情願聽令於左右。”
顧雍又舉薦黃蓋等,眾武將紛紛拒絕,不願擔責,他們自知兵法方麵不如周瑜,隻想聽令行事。
闞澤等則支持周瑜全權統領大軍,水軍出動,也不必周瑜親自帶兵,隻在曲阿、牛渚運籌帷幄即可。
魯肅大感詫異,不由看了一眼孫權,以往出兵,都是以周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今日為何忽然爭起了主帥?
嚴畯是張昭的門生,舉薦程普統管步兵,眾官各有人選,莫非是張昭授意?
周瑜則神情淡然,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聽著大家爭論,仿佛與他無關。
就在魯肅忍不住要出列時,張昭搶先一步,抱拳道:“公瑾文武籌略,威德顯赫,足為三軍統帥,愚以為大都督之職不必變動。”
張昭此言一出,眾官員便都不再說話,文官以他為首,武將那邊本就一致認可周瑜,大都督還得由周瑜擔任。
孫權見眾口一詞,當即任周瑜為淮南都督,統管三軍,即日籌備取淮南之事,具體策略,私下議定。
眾人散去,孫權單獨留張昭問道:“君先前以公瑾性傲,不足以當大任,今日為何又主動推舉?”
張昭無奈道:“公瑾亦托孤之臣,領兵多年,在軍中威望極高,眾將唯命是從,我若不推舉,恐惹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