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殿試
天命錦鯉,重生後我開掛了 作者:蘭風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裏,春光旖旎,明媚動人。
就在這一天,宏偉壯麗的太和殿大門敞開,迎來了殿試之日。
顧衍憑借著在春闈中的出色表現,穩穩占據了第一名的寶座。
隻見他氣定神閑地跟隨著引路的侍從,邁著從容的步伐走進了大殿。
進殿的先後順序乃是按照春闈的排名而定,眾多士子們魚貫而入,緊跟在禮官身後,依序行禮完畢後,便紛紛落座於事先安排妥當的座位之上,靜靜等待著殿試的正式開始。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大齊皇帝目光掃視了一圈下方端坐的士子們,見他們個個精神煥發、意氣風發,不禁感到十分滿意。
隨後,他微微向下方的主考官示意了一下,主考官心領神會,趕忙將早已準備好的試題逐一頒布下去。
令人意外的是,今日的試題相較於以往顯得頗為簡單。
所謂屯田和鹽法確實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根本途徑,然而盡管經過多次條理清晰的討論以及嚴厲的督促告誡,但始終未能見到實際成效,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再談到漕糧,那可是維持三軍生命的關鍵物資;而馬匹,則更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可如今因為各種折扣、截留以及拖欠等問題,導致原本應有的數額大量流失,那麽要如何才能恢複到原來的水平呢?
此時,殿中的眾多士子們聽完題目後,每個人臉上的神色都各不相同,可謂是五花八門。
有的人迅速拿起筆開始奮筆疾書,似乎心中早已有了成竹在胸的答案;而另一些人則依然靜靜地坐在那裏,眉頭微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思考著應對之策。
顧衍並沒有像其他一些人那樣迫不及待地立刻拿起筆來,而是微微皺起眉頭,沉吟了片刻之後,方才不緊不慢地伸手拿起筆,然後從容地在試卷上開始落筆書寫。
大齊皇帝對此頗感興趣,親自從座位上走了下來巡視查看。
說來也怪,就在前些日子,這位皇帝陛下還一直纏綿於病榻之上,身體狀況頗為不佳。
但近幾日以來,他的精神狀態卻明顯好轉許多,否則以他之前的身體狀況,斷然不可能出席主持此次殿試。
皇帝在考場內緩緩地轉了一圈,最後停留在了宋意誠的身後。
隻見他凝視著宋意誠所寫的文字,心中不禁輕聲讚歎:嗯,這個小郎君的字跡寫得著實不錯,所闡述的觀點也是頗有新意啊!
就這樣看了一會兒之後,皇帝便又繼續移步前行。
沒走幾步,皇帝竟然來到了顧衍的身後。
他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顧衍正在書寫的試卷,隨即眼睛一亮,麵露喜色地想著:咦,這個小郎君的觀點甚是新穎獨特,而且這手字寫得更是漂亮,每一筆每一劃看上去都極具風骨,比起剛剛那位小郎君還要更勝一籌呢!
實在是有趣得很呐!
於是,皇帝便站在顧衍身後饒有興致地觀看起來。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是由於精力有限,皇帝感覺自己的精神略微有些不濟,於是便轉身迴到大殿後麵去歇息了。
寬敞而莊重的宮殿之上,主考官和副考官們正襟危坐,神情專注且嚴肅,他們周圍的一眾工作人員也都各司其職、兢兢業業地忙碌著。
誰也沒有預料到,此前一直有傳聞說身體狀況欠佳的官家,居然會親臨此地主持這至關重要的殿試。
時光悄然流逝,數個時辰過後,殿試終於圓滿落下帷幕。
所有考生精心作答的卷子被專門負責的人員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然後仔細封存進一個個特製的卷箱之中。
這些裝滿希望與夢想的卷箱,被統一送往了莊嚴肅穆的文華殿妥善保管。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文華殿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八位德高望重的閱卷大臣早早來到這裏,準備開始緊張而繁重的閱卷工作。
由於時間緊迫,他們必須要在短短兩天之內完成對所有殿試卷子的審閱,並從中遴選出最為優秀的前十名呈交給當今天子親自欽定出前三甲,至此整個閱卷流程才能宣告結束。
在閱卷大臣們就座的前方,擺放著一張長長的條案。
負責收管卷子的大臣先是恭敬地將卷箱取來放置於案上,接著謹慎地開啟封印,將裏麵的卷子逐一取出並輕輕展開。
隨後,他又有條不紊地將這些卷子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卷一卷地分發到各位閱卷大臣的麵前。
每位閱卷大臣接過卷子後,便立刻投入到認真細致的閱卷工作當中。
每當他們閱完一份卷子,都會鄭重其事地在上麵簽下自己的姓氏,不過沒有寫上具體名字。
與此同時,還用一種獨特的特殊符號在卷子上清晰地標注出這份卷子所對應的等級評定。
待某位閱卷大臣將自己所分配到的試卷全部閱覽完畢之後,便會接著去審閱其他同仁已經看過的卷子。
就這樣,通過這種逐一輪流傳閱的方式,確保每份卷子都能夠得到多位閱卷大臣的反複斟酌與評判,從而最大程度保證最終結果的公平公正。
這也就表明每一個負責閱卷的大臣都能夠閱覽到參與殿試的士子們所提交的全部卷子,並且他們需要在每份卷子上麵書寫下對於該份卷子的優劣評價之語。
而此種獨特的閱卷方式,則被稱之為“轉桌”。
之所以采用如此這般的做法,其目的在於能夠極為有效地避免那些閱卷大臣由於自身主觀方麵的因素,從而給予參加考試的士子過高或者過低的成績判定。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維持評定結果的客觀公正性。
至於如何去評判這些卷子的優劣程度呢?
並不是依靠文字來加以表述說明,而是運用一些特別設定的符號來予以標識區分。
具體而言,針對殿試的判卷工作,按照優劣程度所規定使用的標識符號總共劃分成為了五個種類,它們依次分別是:“圓”、“尖”、“點”、“直”以及“叉”。
就在這一天,宏偉壯麗的太和殿大門敞開,迎來了殿試之日。
顧衍憑借著在春闈中的出色表現,穩穩占據了第一名的寶座。
隻見他氣定神閑地跟隨著引路的侍從,邁著從容的步伐走進了大殿。
進殿的先後順序乃是按照春闈的排名而定,眾多士子們魚貫而入,緊跟在禮官身後,依序行禮完畢後,便紛紛落座於事先安排妥當的座位之上,靜靜等待著殿試的正式開始。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大齊皇帝目光掃視了一圈下方端坐的士子們,見他們個個精神煥發、意氣風發,不禁感到十分滿意。
隨後,他微微向下方的主考官示意了一下,主考官心領神會,趕忙將早已準備好的試題逐一頒布下去。
令人意外的是,今日的試題相較於以往顯得頗為簡單。
所謂屯田和鹽法確實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根本途徑,然而盡管經過多次條理清晰的討論以及嚴厲的督促告誡,但始終未能見到實際成效,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再談到漕糧,那可是維持三軍生命的關鍵物資;而馬匹,則更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可如今因為各種折扣、截留以及拖欠等問題,導致原本應有的數額大量流失,那麽要如何才能恢複到原來的水平呢?
此時,殿中的眾多士子們聽完題目後,每個人臉上的神色都各不相同,可謂是五花八門。
有的人迅速拿起筆開始奮筆疾書,似乎心中早已有了成竹在胸的答案;而另一些人則依然靜靜地坐在那裏,眉頭微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思考著應對之策。
顧衍並沒有像其他一些人那樣迫不及待地立刻拿起筆來,而是微微皺起眉頭,沉吟了片刻之後,方才不緊不慢地伸手拿起筆,然後從容地在試卷上開始落筆書寫。
大齊皇帝對此頗感興趣,親自從座位上走了下來巡視查看。
說來也怪,就在前些日子,這位皇帝陛下還一直纏綿於病榻之上,身體狀況頗為不佳。
但近幾日以來,他的精神狀態卻明顯好轉許多,否則以他之前的身體狀況,斷然不可能出席主持此次殿試。
皇帝在考場內緩緩地轉了一圈,最後停留在了宋意誠的身後。
隻見他凝視著宋意誠所寫的文字,心中不禁輕聲讚歎:嗯,這個小郎君的字跡寫得著實不錯,所闡述的觀點也是頗有新意啊!
就這樣看了一會兒之後,皇帝便又繼續移步前行。
沒走幾步,皇帝竟然來到了顧衍的身後。
他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顧衍正在書寫的試卷,隨即眼睛一亮,麵露喜色地想著:咦,這個小郎君的觀點甚是新穎獨特,而且這手字寫得更是漂亮,每一筆每一劃看上去都極具風骨,比起剛剛那位小郎君還要更勝一籌呢!
實在是有趣得很呐!
於是,皇帝便站在顧衍身後饒有興致地觀看起來。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是由於精力有限,皇帝感覺自己的精神略微有些不濟,於是便轉身迴到大殿後麵去歇息了。
寬敞而莊重的宮殿之上,主考官和副考官們正襟危坐,神情專注且嚴肅,他們周圍的一眾工作人員也都各司其職、兢兢業業地忙碌著。
誰也沒有預料到,此前一直有傳聞說身體狀況欠佳的官家,居然會親臨此地主持這至關重要的殿試。
時光悄然流逝,數個時辰過後,殿試終於圓滿落下帷幕。
所有考生精心作答的卷子被專門負責的人員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然後仔細封存進一個個特製的卷箱之中。
這些裝滿希望與夢想的卷箱,被統一送往了莊嚴肅穆的文華殿妥善保管。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文華殿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八位德高望重的閱卷大臣早早來到這裏,準備開始緊張而繁重的閱卷工作。
由於時間緊迫,他們必須要在短短兩天之內完成對所有殿試卷子的審閱,並從中遴選出最為優秀的前十名呈交給當今天子親自欽定出前三甲,至此整個閱卷流程才能宣告結束。
在閱卷大臣們就座的前方,擺放著一張長長的條案。
負責收管卷子的大臣先是恭敬地將卷箱取來放置於案上,接著謹慎地開啟封印,將裏麵的卷子逐一取出並輕輕展開。
隨後,他又有條不紊地將這些卷子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卷一卷地分發到各位閱卷大臣的麵前。
每位閱卷大臣接過卷子後,便立刻投入到認真細致的閱卷工作當中。
每當他們閱完一份卷子,都會鄭重其事地在上麵簽下自己的姓氏,不過沒有寫上具體名字。
與此同時,還用一種獨特的特殊符號在卷子上清晰地標注出這份卷子所對應的等級評定。
待某位閱卷大臣將自己所分配到的試卷全部閱覽完畢之後,便會接著去審閱其他同仁已經看過的卷子。
就這樣,通過這種逐一輪流傳閱的方式,確保每份卷子都能夠得到多位閱卷大臣的反複斟酌與評判,從而最大程度保證最終結果的公平公正。
這也就表明每一個負責閱卷的大臣都能夠閱覽到參與殿試的士子們所提交的全部卷子,並且他們需要在每份卷子上麵書寫下對於該份卷子的優劣評價之語。
而此種獨特的閱卷方式,則被稱之為“轉桌”。
之所以采用如此這般的做法,其目的在於能夠極為有效地避免那些閱卷大臣由於自身主觀方麵的因素,從而給予參加考試的士子過高或者過低的成績判定。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維持評定結果的客觀公正性。
至於如何去評判這些卷子的優劣程度呢?
並不是依靠文字來加以表述說明,而是運用一些特別設定的符號來予以標識區分。
具體而言,針對殿試的判卷工作,按照優劣程度所規定使用的標識符號總共劃分成為了五個種類,它們依次分別是:“圓”、“尖”、“點”、“直”以及“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