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關雲長單刀赴會 司馬懿出使遼東
重生三國之季漢長平侯 作者:黑白道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曹操令人於黃河渡口觀望,巳時時分,河對岸一隻船來,艄公水手隻數人,大旗上紅底白字一個大大的關字,迎風招展,船漸漸靠岸,關羽青巾綠袍一身便裝,立於船頭,身後數名校刀手捧著大刀,威風凜凜,曹操見了,先吃一驚,曹休低聲道:“叔父,對岸渡口有兵接應。”
曹操抬眼望去,果見入海處至倉亭一線,盡是漢軍兵馬,望不到頭,曹操正驚疑,關羽船已到岸。
“有勞曹將軍迎候,請。”
曹操道:“雲長,不必客氣請入城敘話。”
眾將見關羽隨行不過數人,卻泰然自若,心裏反倒不安起來。
曹休低聲道:“就這幾個人便敢過江,他也真不怕死。”
李典道:“此人當年虎牢大戰,雁門破胡,河北鏊兵那是八麵威風,你等小輩無知,好好看吧,這等英雄人物,雖是敵將卻也令人敬佩!”
兩人正說著,曹操已引雲長至府衙坐定,擺上酒宴,殷勤勸酒,關羽鎮定自若,曹操暗思:“此人不按套路行事,莫非早有預謀,要趁此時圖我?”
想著腦袋上開始冒冷汗起來,但箭在弦上,又怎能不發?於是拿話試探道:“聞朝廷平了西川,可喜可賀,不知劉皇叔下一步作何打算?若兵發江東操願為前部。”
“曹將軍為國之心,關某動容,然此國家之事,席間不必談論。”
曹操道:“孫權小兒,向有不臣之心,我欲為國討之,奈何軍力不足,將軍何不請劉皇叔發兵,平了江東,操即率河南之眾納土歸降矣。”
關羽道:“這天下乃大漢之天下,關某一介武夫,豈知大事?將軍若真有忠義之心,可上表請命,想我兄定然相助。”
曹操道:“我本欲起兵,奈何兵少糧缺,將軍若有意,可率大軍進駐青州,你我聯兵伐吳,為國討逆如何?”
關羽道:“此等大事,關某豈能做主?曹公還是自與我兄商議吧,若兄長有命,關羽即刻起兵,絕不遲疑。”
“我聞將軍與皇叔,桃園結義,情同一體,且朝廷以東方之事托付將軍,將軍豈能推脫?”
此時從將朱靈持刀立於堂下,見曹操麵色不善,又望見窗外人影閃動,以目視關羽道:“國家大事,豈能酒後相商,君侯切莫輕忽。”
關羽起身大怒道:“我與曹將軍議事,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退下!”
朱靈奉上大刀,拜伏出府,卻被軍士攔住,關羽一手持刀,一手擒住曹操向府外走來,曹仁、曹洪、夏侯兄弟見了,引伏兵盡出:“關羽,放了我家將軍!”
“曹將軍欲圖河北,何必擺這鴻門宴?你我兩家在倉亭一決勝負,豈不痛快。”
曹操哪敢妄動?眾人本欲一擁而上,又恐傷了他,隻得投鼠忌器,一行走到河邊,關羽大笑道:“蒙將軍好意,改日我在河北設宴請公赴宴,詳做商議,如何?”
“哼,將軍請便,曹某不送!”
關羽上船,遞刀於朱靈,一捋美髯道:“曹將軍後會有期。”言罷,大笑而去。
曹操聚眾人商議道:“此計不成,如何是好?”
眾將憤憤不平,都要請戰,曹仁道:“早聞關羽大名,未能請教,今事已至此,不如發兵打過河去,與他大戰一場。”
司馬懿道:“不可,關羽久鎮河北,軍民歸附,且有荀衍鎮守鄴城,強攻徒損將士,莫如以計待變,使關羽將沿河軍士調走,我再起兵攻之,那時河北唾手可得。”
曹操道:“如何使他調兵撤防?”
司馬懿道:“我軍欲平河北,全在公孫度身上。”
“此人遠在遼東,我對他知之甚少,仲達可知其底細?”
司馬懿道: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也,少時隨父居玄菟,為郡吏,靈帝建寧二年(169年),任尚書郎,遷冀州刺史。中平六年(189年),任遼東太守。到任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令行政通。得以立足,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又越海取青州東萊諸縣,此人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自號遼東侯、平州牧,出入常用天子車駕,時劉備方與袁紹爭冀州,中原動蕩,多有才子避難遼東,度便任以職事,今有土地數千裏,甲兵十餘萬,主公可修書遣人送與公孫度,許事成後割幽燕之地與他,命其起兵攻渤海,關羽必調軍北上,我便可趁虛襲之,豈不一戰可定?”
曹操大喜,就遣司馬懿為使,渡海往遼東而來,懿至襄平,見市井有序,風化肅然,漢夷安居,暗暗讚歎,公孫度得知,親出城來引入府衙,設宴款待:“曹孟德遣你前來,可有要事?”
司馬懿道:“劉備以朝廷名義征伐四方,已平川蜀,不日將要東伐,曹公遣我結好將軍,請為同盟,今有書信在此,請將軍過目。”
公孫度將書信置於一旁,笑道:“劉備東伐,與我何幹?曹操使這借刀殺人之計,未免小瞧我遼東了。”
司馬懿道:“豈不聞唇亡齒寒?今群雄皆滅,若劉備平了河南,早晚來打遼東,屆時將軍再想抵抗亦為時已晚,不如與我主聯合,同破劉備,將軍亦可保住基業。”
公孫度拆信看了道:“你且下去歇息,容我商議。”
懿拱手去了,公孫度聚文武於堂下,以前事告知,謀士賈範道:“漢室複興在即,主公不可違背天意,不如納土歸降,劉備必然善待主公,子孫亦可永保富貴。”
公孫度大怒:“孤坐鎮遼東,地廣數千裏,帶甲十餘萬,豈能屈膝於人?再有此言者斬!”
從事陽儀道:“即劉備有吞並之意,我看可與曹操聯合,主公可以公孫膜為大將起兵五萬,沿海路取渤海,再遣人邀曹操一道起兵,若能打下沿海城市,便以此為據點,可圖中原。”
公孫度從之,即修書一封,送司馬懿迴,就命大軍出海,往冀州而來。
曹操抬眼望去,果見入海處至倉亭一線,盡是漢軍兵馬,望不到頭,曹操正驚疑,關羽船已到岸。
“有勞曹將軍迎候,請。”
曹操道:“雲長,不必客氣請入城敘話。”
眾將見關羽隨行不過數人,卻泰然自若,心裏反倒不安起來。
曹休低聲道:“就這幾個人便敢過江,他也真不怕死。”
李典道:“此人當年虎牢大戰,雁門破胡,河北鏊兵那是八麵威風,你等小輩無知,好好看吧,這等英雄人物,雖是敵將卻也令人敬佩!”
兩人正說著,曹操已引雲長至府衙坐定,擺上酒宴,殷勤勸酒,關羽鎮定自若,曹操暗思:“此人不按套路行事,莫非早有預謀,要趁此時圖我?”
想著腦袋上開始冒冷汗起來,但箭在弦上,又怎能不發?於是拿話試探道:“聞朝廷平了西川,可喜可賀,不知劉皇叔下一步作何打算?若兵發江東操願為前部。”
“曹將軍為國之心,關某動容,然此國家之事,席間不必談論。”
曹操道:“孫權小兒,向有不臣之心,我欲為國討之,奈何軍力不足,將軍何不請劉皇叔發兵,平了江東,操即率河南之眾納土歸降矣。”
關羽道:“這天下乃大漢之天下,關某一介武夫,豈知大事?將軍若真有忠義之心,可上表請命,想我兄定然相助。”
曹操道:“我本欲起兵,奈何兵少糧缺,將軍若有意,可率大軍進駐青州,你我聯兵伐吳,為國討逆如何?”
關羽道:“此等大事,關某豈能做主?曹公還是自與我兄商議吧,若兄長有命,關羽即刻起兵,絕不遲疑。”
“我聞將軍與皇叔,桃園結義,情同一體,且朝廷以東方之事托付將軍,將軍豈能推脫?”
此時從將朱靈持刀立於堂下,見曹操麵色不善,又望見窗外人影閃動,以目視關羽道:“國家大事,豈能酒後相商,君侯切莫輕忽。”
關羽起身大怒道:“我與曹將軍議事,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退下!”
朱靈奉上大刀,拜伏出府,卻被軍士攔住,關羽一手持刀,一手擒住曹操向府外走來,曹仁、曹洪、夏侯兄弟見了,引伏兵盡出:“關羽,放了我家將軍!”
“曹將軍欲圖河北,何必擺這鴻門宴?你我兩家在倉亭一決勝負,豈不痛快。”
曹操哪敢妄動?眾人本欲一擁而上,又恐傷了他,隻得投鼠忌器,一行走到河邊,關羽大笑道:“蒙將軍好意,改日我在河北設宴請公赴宴,詳做商議,如何?”
“哼,將軍請便,曹某不送!”
關羽上船,遞刀於朱靈,一捋美髯道:“曹將軍後會有期。”言罷,大笑而去。
曹操聚眾人商議道:“此計不成,如何是好?”
眾將憤憤不平,都要請戰,曹仁道:“早聞關羽大名,未能請教,今事已至此,不如發兵打過河去,與他大戰一場。”
司馬懿道:“不可,關羽久鎮河北,軍民歸附,且有荀衍鎮守鄴城,強攻徒損將士,莫如以計待變,使關羽將沿河軍士調走,我再起兵攻之,那時河北唾手可得。”
曹操道:“如何使他調兵撤防?”
司馬懿道:“我軍欲平河北,全在公孫度身上。”
“此人遠在遼東,我對他知之甚少,仲達可知其底細?”
司馬懿道: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也,少時隨父居玄菟,為郡吏,靈帝建寧二年(169年),任尚書郎,遷冀州刺史。中平六年(189年),任遼東太守。到任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令行政通。得以立足,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又越海取青州東萊諸縣,此人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自號遼東侯、平州牧,出入常用天子車駕,時劉備方與袁紹爭冀州,中原動蕩,多有才子避難遼東,度便任以職事,今有土地數千裏,甲兵十餘萬,主公可修書遣人送與公孫度,許事成後割幽燕之地與他,命其起兵攻渤海,關羽必調軍北上,我便可趁虛襲之,豈不一戰可定?”
曹操大喜,就遣司馬懿為使,渡海往遼東而來,懿至襄平,見市井有序,風化肅然,漢夷安居,暗暗讚歎,公孫度得知,親出城來引入府衙,設宴款待:“曹孟德遣你前來,可有要事?”
司馬懿道:“劉備以朝廷名義征伐四方,已平川蜀,不日將要東伐,曹公遣我結好將軍,請為同盟,今有書信在此,請將軍過目。”
公孫度將書信置於一旁,笑道:“劉備東伐,與我何幹?曹操使這借刀殺人之計,未免小瞧我遼東了。”
司馬懿道:“豈不聞唇亡齒寒?今群雄皆滅,若劉備平了河南,早晚來打遼東,屆時將軍再想抵抗亦為時已晚,不如與我主聯合,同破劉備,將軍亦可保住基業。”
公孫度拆信看了道:“你且下去歇息,容我商議。”
懿拱手去了,公孫度聚文武於堂下,以前事告知,謀士賈範道:“漢室複興在即,主公不可違背天意,不如納土歸降,劉備必然善待主公,子孫亦可永保富貴。”
公孫度大怒:“孤坐鎮遼東,地廣數千裏,帶甲十餘萬,豈能屈膝於人?再有此言者斬!”
從事陽儀道:“即劉備有吞並之意,我看可與曹操聯合,主公可以公孫膜為大將起兵五萬,沿海路取渤海,再遣人邀曹操一道起兵,若能打下沿海城市,便以此為據點,可圖中原。”
公孫度從之,即修書一封,送司馬懿迴,就命大軍出海,往冀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