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第410章 養精蓄銳,臥薪嚐膽
寵妃上位記:皇上,約麽 作者:俏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挺讚成娘娘的想法的。”楊若之突然開口道,“目前絕對不是報仇的最佳時機,皇上體內的毒還沒解,娘娘的身子也諸多不便,養精蓄銳是最好的辦法。”
楊若之說的其實是個實在話,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南天澈點了點頭,“楊大人所言甚是,隻是楊大人……”
“大家無需擔心我。”楊若之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計,我不會迴去送死的,待我安定下來,我就會迴來找你們。”
“真的嗎?”著急問的人是青蓮。
問完以後她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急忙低垂下了眼簾,臉有些微紅。
“嗯。”楊若之看了她一眼很篤定的道,“所以,你們不用擔心,就好好的在這裏安頓下來,何況報仇不是一時半會就行的,要籌劃的事情還很多,絕不是單靠娘娘一個長公主的身份就能顛覆一切的。”
“嗯。”南天烈突然嗯了一聲,然後說了一個字,“等。”
南天烈向來是南天夜和南天澈的主心骨,聽到他的這個字瞬間也就心安了下來。
現在報仇,是有點操之過急了。
蕭敏這步棋恐怕已經策劃了多年,不然也不可能將南天烈逼的退位。
這大朝的朝堂上恐怕都是她的耳目了。
所以,他們的仇也不能貿然的去報,否則得不償失。
“那就這樣決定了。”明婉月接過了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要麽不報,若要報那必須得一擊即中。我們留在這裏養精蓄銳,人在,才能提報仇兩個字。”
大家都點了點頭紛紛表示讚同。
“好了。大家都餓了,我們開始做飯吧。”明婉月站起來拍了拍手,看著蔚藍的天深吸了一口氣,“大家心情都放鬆一點,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無法再扭轉,既是無法扭轉的事實,多想,也隻是徒增煩惱。
我們就當是來這裏旅遊休閑度假一段時間,等所有的一切籌劃好了以後,我們再殺迴去,手刃仇人!”
“嗯。我聽皇嫂的!”南天夜第一個站出來說道,現在報仇那絕對不是智者之舉。
“以後暫時不要叫我皇嫂了。”明婉月笑了笑,“就叫我大嫂吧。”
事情暫時就這樣定下來了,在明婉月渲染下,之前的血腥和沉重似乎都消散了一點。
一群年輕人說說笑笑張羅了起來。
燒火的燒火,撿柴的撿柴。
楊若之和南天夜將獵到的獵物拿去河邊清洗打整,青蓮洗蘑菇,明婉月燒水準備熬湯,南天澈則帶著暗部的三個人撿柴去了
好在,雪天一過,柴火還都算幹燥,不一會就撿了一大堆,升起了一堆旺旺的篝火,瞬間帶來了不少的暖意。
青蓮是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去叢林裏麵采集了一些可以作為作料的香葉,沒有鹽有點香味也是幾不錯的。
水燒開,將蘑菇丟了進去,蘑菇本來就味道鮮美,可以不用作料。
香葉塞進野兔的肚子裏架在篝火上烤起來,不一會兒就滋滋冒油,散發出了濃鬱的香味。
大家夥也都餓極了,聞著這烤兔的味道都忍不住垂涎三尺。
不一會食物都熟了,可惜的是沒有碗筷。
明婉月也不在意,兔子就直接用手撕下來,盛在還沒用的香葉上,倒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蘑菇湯,明婉月囑咐青蓮拎著熬湯的小桶去河裏急速的將湯涼到合適的溫度,然後提了過去,輪流用勺子舀著喝。
眾人都不敢先喝,明婉月用勺子盛了湯讓南天烈先喝。
蘑菇湯不但味道鮮美,營養也是很豐富的,對於此時的南天烈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食物。
幾勺蘑菇湯下肚以後,南天烈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愉悅,輕聲開口,“辛,辛苦你了。”
“這點算什麽?”明婉月搖了搖頭,坐在了南天烈的身邊道,“我給言哥哥講個故事吧。”
南天烈點了點頭。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臥薪嚐膽。”明婉月緩緩開口道,“從前在中國的曆史上,有一個時期叫做春秋,有兩個國家,一個叫吳國,一個叫越國。吳國的老皇帝去攻打越國,被越國的王勾踐打敗。
吳國的老皇帝受了重傷,臨死之前囑咐自己的兒子夫差,一定要為自己報仇。夫差謹記了老皇帝的囑咐,勤加練兵,終於將越國打敗,越王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
這時越國的謀臣文種勸住了勾踐,對勾踐說吳國丞相貪財好色,可以派人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帶著珠寶賄賂吳國丞相。吳國丞相被賄賂,帶著文種去見吳王。文種對吳王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
吳王覺得越王已經不足畏懼,於是便答應了,退兵越國。越王勾踐帶著自己的妻子,大臣去了吳國,伺候吳王,放羊放牛,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之後他們被釋放迴了國家。
勾踐迴國後,立誌發憤圖強,準備複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誌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裏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範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裏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最後終於戰敗了吳國!
這便是史上有名的臥薪嚐膽。越王勾踐忍辱偷生三年,臥薪嚐膽十年,最終手刃了仇人。”
南天烈聽完似乎陷入了沉思,一旁的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這個故事確實值得讓人去思考。
明婉月又道,“我還有一個故事要說給言哥哥聽,這個故事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名老者,他十分擅長馬術,有一天他飼養的馬跑到異族人那邊去了,村裏的都來安慰他,這名老者說,“這怎麽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
楊若之說的其實是個實在話,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南天澈點了點頭,“楊大人所言甚是,隻是楊大人……”
“大家無需擔心我。”楊若之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計,我不會迴去送死的,待我安定下來,我就會迴來找你們。”
“真的嗎?”著急問的人是青蓮。
問完以後她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急忙低垂下了眼簾,臉有些微紅。
“嗯。”楊若之看了她一眼很篤定的道,“所以,你們不用擔心,就好好的在這裏安頓下來,何況報仇不是一時半會就行的,要籌劃的事情還很多,絕不是單靠娘娘一個長公主的身份就能顛覆一切的。”
“嗯。”南天烈突然嗯了一聲,然後說了一個字,“等。”
南天烈向來是南天夜和南天澈的主心骨,聽到他的這個字瞬間也就心安了下來。
現在報仇,是有點操之過急了。
蕭敏這步棋恐怕已經策劃了多年,不然也不可能將南天烈逼的退位。
這大朝的朝堂上恐怕都是她的耳目了。
所以,他們的仇也不能貿然的去報,否則得不償失。
“那就這樣決定了。”明婉月接過了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要麽不報,若要報那必須得一擊即中。我們留在這裏養精蓄銳,人在,才能提報仇兩個字。”
大家都點了點頭紛紛表示讚同。
“好了。大家都餓了,我們開始做飯吧。”明婉月站起來拍了拍手,看著蔚藍的天深吸了一口氣,“大家心情都放鬆一點,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無法再扭轉,既是無法扭轉的事實,多想,也隻是徒增煩惱。
我們就當是來這裏旅遊休閑度假一段時間,等所有的一切籌劃好了以後,我們再殺迴去,手刃仇人!”
“嗯。我聽皇嫂的!”南天夜第一個站出來說道,現在報仇那絕對不是智者之舉。
“以後暫時不要叫我皇嫂了。”明婉月笑了笑,“就叫我大嫂吧。”
事情暫時就這樣定下來了,在明婉月渲染下,之前的血腥和沉重似乎都消散了一點。
一群年輕人說說笑笑張羅了起來。
燒火的燒火,撿柴的撿柴。
楊若之和南天夜將獵到的獵物拿去河邊清洗打整,青蓮洗蘑菇,明婉月燒水準備熬湯,南天澈則帶著暗部的三個人撿柴去了
好在,雪天一過,柴火還都算幹燥,不一會就撿了一大堆,升起了一堆旺旺的篝火,瞬間帶來了不少的暖意。
青蓮是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去叢林裏麵采集了一些可以作為作料的香葉,沒有鹽有點香味也是幾不錯的。
水燒開,將蘑菇丟了進去,蘑菇本來就味道鮮美,可以不用作料。
香葉塞進野兔的肚子裏架在篝火上烤起來,不一會兒就滋滋冒油,散發出了濃鬱的香味。
大家夥也都餓極了,聞著這烤兔的味道都忍不住垂涎三尺。
不一會食物都熟了,可惜的是沒有碗筷。
明婉月也不在意,兔子就直接用手撕下來,盛在還沒用的香葉上,倒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蘑菇湯,明婉月囑咐青蓮拎著熬湯的小桶去河裏急速的將湯涼到合適的溫度,然後提了過去,輪流用勺子舀著喝。
眾人都不敢先喝,明婉月用勺子盛了湯讓南天烈先喝。
蘑菇湯不但味道鮮美,營養也是很豐富的,對於此時的南天烈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食物。
幾勺蘑菇湯下肚以後,南天烈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愉悅,輕聲開口,“辛,辛苦你了。”
“這點算什麽?”明婉月搖了搖頭,坐在了南天烈的身邊道,“我給言哥哥講個故事吧。”
南天烈點了點頭。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臥薪嚐膽。”明婉月緩緩開口道,“從前在中國的曆史上,有一個時期叫做春秋,有兩個國家,一個叫吳國,一個叫越國。吳國的老皇帝去攻打越國,被越國的王勾踐打敗。
吳國的老皇帝受了重傷,臨死之前囑咐自己的兒子夫差,一定要為自己報仇。夫差謹記了老皇帝的囑咐,勤加練兵,終於將越國打敗,越王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
這時越國的謀臣文種勸住了勾踐,對勾踐說吳國丞相貪財好色,可以派人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帶著珠寶賄賂吳國丞相。吳國丞相被賄賂,帶著文種去見吳王。文種對吳王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
吳王覺得越王已經不足畏懼,於是便答應了,退兵越國。越王勾踐帶著自己的妻子,大臣去了吳國,伺候吳王,放羊放牛,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之後他們被釋放迴了國家。
勾踐迴國後,立誌發憤圖強,準備複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誌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裏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範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裏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最後終於戰敗了吳國!
這便是史上有名的臥薪嚐膽。越王勾踐忍辱偷生三年,臥薪嚐膽十年,最終手刃了仇人。”
南天烈聽完似乎陷入了沉思,一旁的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這個故事確實值得讓人去思考。
明婉月又道,“我還有一個故事要說給言哥哥聽,這個故事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名老者,他十分擅長馬術,有一天他飼養的馬跑到異族人那邊去了,村裏的都來安慰他,這名老者說,“這怎麽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