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中門對狙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奇兵之中,每十個人裏便會有一個小隊長,他們手中握著令旗,其中四個人裝備著鳥銃,若遇到近身戰,他們便會扔掉鳥銃,拔出腰間的長刀變為刀盾手;還有四個人則手持耥耙和長槍。當然,這裏麵同樣配備了一名火兵。
這些戰車總體可以分成三排火銃兵,兩排槍兵、刀盾手以及耥耙手,而且每隔十個人都會有一名小隊長手握令旗,負責指揮調度。
三四十人的隊伍之上便是把總,每個把總都配有兩名護衛,同時還有旗手和鼓手,他們負責傳達命令和指揮作戰。
把總再往上便是千總,千總之上便是負責統領奇兵的遊擊將軍。
劉興治的中軍由遊擊將軍金應魁帶領,他需要直接麵對正麵的主力金兵。而左右兩翼則由另外兩名遊擊將軍負責。至於劉興治自己,則坐鎮於中央,掌控全局,直接指揮一千名精銳騎兵。
這一千名騎兵可是劉興治的心頭肉,被他視為最珍貴的寶貝疙瘩。他們不僅是總預備隊,還是劉興治最後的殺手鐧,更是讓他絕處逢生的最後一線希望。
要是真到了走投無路、萬分危急的時刻,劉興治隻能指望這些騎兵來救他一命了。所以,他對這支隊伍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成為自己的救命稻草。
然而,此時此刻,劉興治心裏真正擔憂的並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一方的火器。
他很清楚,如果這些火器無法承受住如此高強度的輪番射擊,那麽後果將不堪設想。尤其是那些鳥銃手和火炮手們,一旦出現不停的炸膛或啞火等問題,那這些人肯定要崩潰。
即使有自家的家丁在一旁監督,也難以改變局麵。那時,他們恐怕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手中的鳥銃和火炮,轉而拿起刀槍戰鬥。
如果真發生那樣的情況,那麽明朝軍隊將會失去遠程火力的優勢,僅僅依靠刀槍盾牌,根本不可能守住車營圓陣。
這防守嚴密的車營圓陣會成為他們的棺材。
在這個冷兵器主導的時代,排兵布陣有著嚴格的要求。士兵們必須保持足夠的間隔,不能將行列排列得過於密集,否則根本無法施展出各自的武器。
尤其是像長槍和狼銑這樣的長兵器,更需要充足的空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當然,火銃兵是個例外。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鳥銃還是其他火繩槍,由於沒有膛線且子彈呈圓球狀,射擊精度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火銃兵必須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進行射擊,形成類似於彈幕的效果,通過數量優勢來提高射擊成功率。
然而,在車營內部,士兵們不能過於密集地站立,而應分散開來。每輛偏廂戰車上設有三個射擊孔,火銃手們之間相隔一步的距離,可以更靠近射擊孔觀察、瞄準並射擊,同時也便於刀盾手和鏜鈀手穿插上前提供支援。
當車陣展開時,它給予了身體條件相對孱弱的明兵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如同守城一般穩固可靠。畢竟,這些偏廂戰車上還設計有女牆。
一旦有奇兵從活門衝出,衝向逼近戰車的金兵,火銃手可以站在女牆上居高臨下進行射擊,給予他們強大的火力支援。
不得不說,遼南明軍的戰術思路布置得都很正確,但問題在於,其火器質量似乎有些跟不上。盡管如此,對於這些戰術究竟能發揮出多大的實際作用,還需拭目以待。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而金兵呢?他們熱衷於攻城略地、使用離間計,並善於策反漢將。然而,這並非因為他們對這些策略情有獨鍾,而是由於在攻擊明軍的堡壘時,除了盾車,他們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手段。
至於火炮,金兵雖然擁有,但卻缺少像紅衣大炮那樣威力強大的前裝加農炮。因此,金兵最為驕傲的,莫過於他們在野戰中的堂堂正正和所向披靡。
另外,金兵自認為已經摸透了明軍的兵種與武器配備情況,深知鳥銃的威力所在,並不能攻破重甲。所以,他們通常會在中路集中重甲死士,作為重點猛攻對象;而在兩翼及後方,則以騎兵為主力進行快速突擊。
這就像是一把沉重無比的鐵錘,正在狠狠地砸向堅固無比的果實。如果果實無法承受這樣巨大的壓力而破裂開來,那麽它將會到處都是破綻和漏洞,敵人可以從任何角度輕易地進攻。
而且,金兵不僅善於騎馬作戰,也擅長步兵戰鬥。他們掌握著主動權,可以隨意選擇攻擊的方向。麵對這樣的情況,明軍隻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路,但同時也要確保其他防線有足夠的兵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
劉興治抬起頭,微微眯起眼睛,凝視著天空中的太陽。此刻,太陽已從上午的高空逐漸西斜。然而,盡管陽光看起來強烈耀眼,但總感覺仿佛被一層輕薄的紗布所覆蓋,溫暖的氣息被過濾掉,隻留下像月光一樣寒冷的光芒灑落在人們身上,令人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
他推測現在應該已經過了午時,進入了午後時分。
劉興治從懷中掏出一塊懷表,仔細端詳著它,上麵的指針清晰地顯示出時間——申時一刻,換算成現代的時間,正是下午三點鍾。
他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按照新的計時方法來計算,那些信使們已經跑出去整整五個小時了。這意味著,他的哥哥劉興祚應該已經收到了信件,並正在緊急趕來支援的途中。
然而,劉興治心裏清楚,接下來將會麵臨一場真正殘酷的戰鬥,而不是之前那樣輕鬆應對。眼下,他們明顯處於劣勢,連火器都可能會因過度使用而爆炸。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這些明軍是否能夠繼續堅持住五個小時呢?
這個問題讓劉興治感到焦慮不安。
隨即劉興治不再想太多,平定心神,大聲下令道:“擂鼓!揮動大旗!”
這些戰車總體可以分成三排火銃兵,兩排槍兵、刀盾手以及耥耙手,而且每隔十個人都會有一名小隊長手握令旗,負責指揮調度。
三四十人的隊伍之上便是把總,每個把總都配有兩名護衛,同時還有旗手和鼓手,他們負責傳達命令和指揮作戰。
把總再往上便是千總,千總之上便是負責統領奇兵的遊擊將軍。
劉興治的中軍由遊擊將軍金應魁帶領,他需要直接麵對正麵的主力金兵。而左右兩翼則由另外兩名遊擊將軍負責。至於劉興治自己,則坐鎮於中央,掌控全局,直接指揮一千名精銳騎兵。
這一千名騎兵可是劉興治的心頭肉,被他視為最珍貴的寶貝疙瘩。他們不僅是總預備隊,還是劉興治最後的殺手鐧,更是讓他絕處逢生的最後一線希望。
要是真到了走投無路、萬分危急的時刻,劉興治隻能指望這些騎兵來救他一命了。所以,他對這支隊伍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成為自己的救命稻草。
然而,此時此刻,劉興治心裏真正擔憂的並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一方的火器。
他很清楚,如果這些火器無法承受住如此高強度的輪番射擊,那麽後果將不堪設想。尤其是那些鳥銃手和火炮手們,一旦出現不停的炸膛或啞火等問題,那這些人肯定要崩潰。
即使有自家的家丁在一旁監督,也難以改變局麵。那時,他們恐怕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手中的鳥銃和火炮,轉而拿起刀槍戰鬥。
如果真發生那樣的情況,那麽明朝軍隊將會失去遠程火力的優勢,僅僅依靠刀槍盾牌,根本不可能守住車營圓陣。
這防守嚴密的車營圓陣會成為他們的棺材。
在這個冷兵器主導的時代,排兵布陣有著嚴格的要求。士兵們必須保持足夠的間隔,不能將行列排列得過於密集,否則根本無法施展出各自的武器。
尤其是像長槍和狼銑這樣的長兵器,更需要充足的空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當然,火銃兵是個例外。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鳥銃還是其他火繩槍,由於沒有膛線且子彈呈圓球狀,射擊精度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火銃兵必須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進行射擊,形成類似於彈幕的效果,通過數量優勢來提高射擊成功率。
然而,在車營內部,士兵們不能過於密集地站立,而應分散開來。每輛偏廂戰車上設有三個射擊孔,火銃手們之間相隔一步的距離,可以更靠近射擊孔觀察、瞄準並射擊,同時也便於刀盾手和鏜鈀手穿插上前提供支援。
當車陣展開時,它給予了身體條件相對孱弱的明兵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如同守城一般穩固可靠。畢竟,這些偏廂戰車上還設計有女牆。
一旦有奇兵從活門衝出,衝向逼近戰車的金兵,火銃手可以站在女牆上居高臨下進行射擊,給予他們強大的火力支援。
不得不說,遼南明軍的戰術思路布置得都很正確,但問題在於,其火器質量似乎有些跟不上。盡管如此,對於這些戰術究竟能發揮出多大的實際作用,還需拭目以待。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而金兵呢?他們熱衷於攻城略地、使用離間計,並善於策反漢將。然而,這並非因為他們對這些策略情有獨鍾,而是由於在攻擊明軍的堡壘時,除了盾車,他們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手段。
至於火炮,金兵雖然擁有,但卻缺少像紅衣大炮那樣威力強大的前裝加農炮。因此,金兵最為驕傲的,莫過於他們在野戰中的堂堂正正和所向披靡。
另外,金兵自認為已經摸透了明軍的兵種與武器配備情況,深知鳥銃的威力所在,並不能攻破重甲。所以,他們通常會在中路集中重甲死士,作為重點猛攻對象;而在兩翼及後方,則以騎兵為主力進行快速突擊。
這就像是一把沉重無比的鐵錘,正在狠狠地砸向堅固無比的果實。如果果實無法承受這樣巨大的壓力而破裂開來,那麽它將會到處都是破綻和漏洞,敵人可以從任何角度輕易地進攻。
而且,金兵不僅善於騎馬作戰,也擅長步兵戰鬥。他們掌握著主動權,可以隨意選擇攻擊的方向。麵對這樣的情況,明軍隻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路,但同時也要確保其他防線有足夠的兵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
劉興治抬起頭,微微眯起眼睛,凝視著天空中的太陽。此刻,太陽已從上午的高空逐漸西斜。然而,盡管陽光看起來強烈耀眼,但總感覺仿佛被一層輕薄的紗布所覆蓋,溫暖的氣息被過濾掉,隻留下像月光一樣寒冷的光芒灑落在人們身上,令人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
他推測現在應該已經過了午時,進入了午後時分。
劉興治從懷中掏出一塊懷表,仔細端詳著它,上麵的指針清晰地顯示出時間——申時一刻,換算成現代的時間,正是下午三點鍾。
他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按照新的計時方法來計算,那些信使們已經跑出去整整五個小時了。這意味著,他的哥哥劉興祚應該已經收到了信件,並正在緊急趕來支援的途中。
然而,劉興治心裏清楚,接下來將會麵臨一場真正殘酷的戰鬥,而不是之前那樣輕鬆應對。眼下,他們明顯處於劣勢,連火器都可能會因過度使用而爆炸。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這些明軍是否能夠繼續堅持住五個小時呢?
這個問題讓劉興治感到焦慮不安。
隨即劉興治不再想太多,平定心神,大聲下令道:“擂鼓!揮動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