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君臣情誼,崇禎皇帝這樣表演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裏薊鎮、宣府鎮防線,看起來似乎每一個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兵力來防守,每一處都需要修複和加強。然而,事實上,真正關鍵的地點隻有一處,那就是微臣之前提到的喜峰口。隻要我們能夠守住這個關鍵點,就能夠有效地阻止建奴的入侵。”
“至於孫督師將會如何部署,微臣並不清楚。他掌管遼東事務多年,建奴從未在他手下占過便宜。因此,微臣大膽地推測,當孫督師得知軍情時,他的想法可能與微臣的大致相同。宣府鎮和大同鎮應各自緊密守衛關隘,防止建奴派出奇兵得逞。而孫督師將親自率領機動部隊,試圖在喜峰口堵住建奴的大軍,消耗他們的銳氣。”
“建奴此次長途跋涉,跨越千裏山路而來,並不適宜長時間駐紮在堅固的城池下,雙方容易陷入僵持狀態。
奴酋皇太極必定會急於求成,選擇在突襲關隘上尋找突破口。
一旦攻破了喜峰口,這些建奴就能在富饒的京畿地區獲得補給,無論是遵化、三河口、薊門還是通州。
到那時,著急的就不再是他們,而是我們了。
所以,臣願意率領麾下五千精銳部隊,連夜趕往薊鎮喜峰口,聽從孫督師的調遣。”
盧象升的話剛說完,他的臉上便洋溢著躍躍欲試的光彩。
在這屋子裏的二十多位重臣中,盧象升年紀最輕,除了五位年輕官員外,他有著其他人所不具備的銳氣和熱忱,同時也擁有被崇禎皇帝特別關照的那份單純。
今年算上虛歲,盧象升也隻有三十歲。三十而立,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但即便是一甲進士前三名,按照官場慣例,也得老老實實待在翰林院或六部案牘之中,磨練性情,慢慢積攢資曆。然而,三十歲的盧象升卻已成為三品封疆大吏,手握開府建牙之權,麾下還有上萬名精銳之士——天雄軍。他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令人羨慕不已。
崇禎皇帝對這位銳意進取、年輕有為的臣子讚賞有加,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好,壯哉,我盧建鬥!自古狹路相逢勇者勝,此乃千古不變之理。朕之盧建鬥不僅敢在狹路相逢、短兵相接之時展現出勇者之氣魄,更敢於橫刀立馬於萬千銳士之前,毫不畏懼。朕曾聽聞盧愛卿在鄖陽剿匪之時,常常不避矢石,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每每嚇得山賊盜匪魂飛魄散,甭管是坐擁山險還是盤踞在湖島之上,皆被盧愛卿率領眾人一舉攻克。愛卿,自平定賊寇至今已有一年有餘,身上有多少處創傷?可否願意與朕詳細述說一番?”
說到此處,崇禎皇帝臉上流露出真摯的情感,但他很快就收斂了心神,轉而向其他人詢問道。
“盧愛卿的應敵之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崇禎皇帝看向群臣,語氣帶著一絲期待。
“臣等附議。”群臣齊聲迴應道。他們心中明白,那喜峰口自古以來就是華北平原通過燕山連通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建奴大軍若要南下,走此地幾乎是必然之舉。然而,無人敢向皇帝誇下海口,斷言建奴大軍必定隻會走喜峰口,而不會選擇其他隘口。這種謹慎態度使得盧象升的策略顯得格外突出。
隻有盧象升敢於明確提出建奴大軍可能的進軍路線,並做出相應的應對部署。這一點,彰顯了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但也正因如此,在舊時空裏,盧象升最終未能善終。不過,在這一世,情況將會有所不同。崇禎皇帝對盧象升充滿信任,將全力支持他的決策。隻要盧象升願意,他可以隨意攻打任何地方,甚至打到莫斯科,崇禎皇帝都不會有絲毫異議。
看到眾人沒有反對意見,崇禎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這次禦前軍事會議暫時告一段落,但他知道,隨著局勢的發展,如果需要進一步的調整,還需等待孫承宗督師和袁可立總督進京,以及遼東方麵傳來更確切的軍情。
現在嘛,崇禎皇帝還是把心思放在了愛將盧象升的身上。他看著盧象升,眼中滿是關切之情。
“盧愛卿,還是剛才的問題。在過去一年裏,愛卿寫給朕的奏折裏。每每你寫到作戰身先士卒,箭矢都幾乎射透甲胄,掛在重甲之上,朕看到此處就是格外揪心。有心想寫信責怪愛卿不知道愛惜自己,又恐折了愛卿的銳氣和勇猛。盧愛卿,朕的建鬥,可知道朕那時候彷徨無奈的心情嗎?”
崇禎皇帝說著說著,眼眶漸漸濕潤,聲音也變得低沉而沙啞。
盧象升聽著崇禎皇帝的話,心中感動不已。他深知崇禎皇帝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份深情厚意讓他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此刻,他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淚水奪眶而出。
“陛下……”盧象升哽咽著,想要說些什麽,但卻被崇禎皇帝打斷。
“盧愛卿,不必多言。朕知道你一片赤誠之心,朕也相信你的能力。隻是,朕希望你能多注意自身安全,畢竟你不僅是朝廷的棟梁之才,更是朕的心腹大將。”崇禎皇帝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盧象升連忙跪倒在地,哽咽迴答:“陛下是臣之君父,臣不忠不孝,不曾想到累及君父在京城如此擔憂。臣罪該萬死!”說完,他深深地磕了個頭,額頭重重地撞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崇禎皇帝趕緊扶起盧象升,安慰道:“愛卿快快請起,朕並沒有怪罪於你。朕隻是希望你能明白,你不僅要為國家效力,更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朕和朝廷效力。”
盧象升感激涕零,再次向崇禎皇帝表示忠心,並承諾一定會多加小心,不負聖恩。崇禎皇帝欣慰地點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會做官的人往往都是無師自通厚黑學的高手,而如今的崇禎皇帝陛下喜歡通過唱念做打來聲情並茂地表達君臣之間的情意。
“至於孫督師將會如何部署,微臣並不清楚。他掌管遼東事務多年,建奴從未在他手下占過便宜。因此,微臣大膽地推測,當孫督師得知軍情時,他的想法可能與微臣的大致相同。宣府鎮和大同鎮應各自緊密守衛關隘,防止建奴派出奇兵得逞。而孫督師將親自率領機動部隊,試圖在喜峰口堵住建奴的大軍,消耗他們的銳氣。”
“建奴此次長途跋涉,跨越千裏山路而來,並不適宜長時間駐紮在堅固的城池下,雙方容易陷入僵持狀態。
奴酋皇太極必定會急於求成,選擇在突襲關隘上尋找突破口。
一旦攻破了喜峰口,這些建奴就能在富饒的京畿地區獲得補給,無論是遵化、三河口、薊門還是通州。
到那時,著急的就不再是他們,而是我們了。
所以,臣願意率領麾下五千精銳部隊,連夜趕往薊鎮喜峰口,聽從孫督師的調遣。”
盧象升的話剛說完,他的臉上便洋溢著躍躍欲試的光彩。
在這屋子裏的二十多位重臣中,盧象升年紀最輕,除了五位年輕官員外,他有著其他人所不具備的銳氣和熱忱,同時也擁有被崇禎皇帝特別關照的那份單純。
今年算上虛歲,盧象升也隻有三十歲。三十而立,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但即便是一甲進士前三名,按照官場慣例,也得老老實實待在翰林院或六部案牘之中,磨練性情,慢慢積攢資曆。然而,三十歲的盧象升卻已成為三品封疆大吏,手握開府建牙之權,麾下還有上萬名精銳之士——天雄軍。他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令人羨慕不已。
崇禎皇帝對這位銳意進取、年輕有為的臣子讚賞有加,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好,壯哉,我盧建鬥!自古狹路相逢勇者勝,此乃千古不變之理。朕之盧建鬥不僅敢在狹路相逢、短兵相接之時展現出勇者之氣魄,更敢於橫刀立馬於萬千銳士之前,毫不畏懼。朕曾聽聞盧愛卿在鄖陽剿匪之時,常常不避矢石,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每每嚇得山賊盜匪魂飛魄散,甭管是坐擁山險還是盤踞在湖島之上,皆被盧愛卿率領眾人一舉攻克。愛卿,自平定賊寇至今已有一年有餘,身上有多少處創傷?可否願意與朕詳細述說一番?”
說到此處,崇禎皇帝臉上流露出真摯的情感,但他很快就收斂了心神,轉而向其他人詢問道。
“盧愛卿的應敵之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崇禎皇帝看向群臣,語氣帶著一絲期待。
“臣等附議。”群臣齊聲迴應道。他們心中明白,那喜峰口自古以來就是華北平原通過燕山連通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建奴大軍若要南下,走此地幾乎是必然之舉。然而,無人敢向皇帝誇下海口,斷言建奴大軍必定隻會走喜峰口,而不會選擇其他隘口。這種謹慎態度使得盧象升的策略顯得格外突出。
隻有盧象升敢於明確提出建奴大軍可能的進軍路線,並做出相應的應對部署。這一點,彰顯了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但也正因如此,在舊時空裏,盧象升最終未能善終。不過,在這一世,情況將會有所不同。崇禎皇帝對盧象升充滿信任,將全力支持他的決策。隻要盧象升願意,他可以隨意攻打任何地方,甚至打到莫斯科,崇禎皇帝都不會有絲毫異議。
看到眾人沒有反對意見,崇禎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這次禦前軍事會議暫時告一段落,但他知道,隨著局勢的發展,如果需要進一步的調整,還需等待孫承宗督師和袁可立總督進京,以及遼東方麵傳來更確切的軍情。
現在嘛,崇禎皇帝還是把心思放在了愛將盧象升的身上。他看著盧象升,眼中滿是關切之情。
“盧愛卿,還是剛才的問題。在過去一年裏,愛卿寫給朕的奏折裏。每每你寫到作戰身先士卒,箭矢都幾乎射透甲胄,掛在重甲之上,朕看到此處就是格外揪心。有心想寫信責怪愛卿不知道愛惜自己,又恐折了愛卿的銳氣和勇猛。盧愛卿,朕的建鬥,可知道朕那時候彷徨無奈的心情嗎?”
崇禎皇帝說著說著,眼眶漸漸濕潤,聲音也變得低沉而沙啞。
盧象升聽著崇禎皇帝的話,心中感動不已。他深知崇禎皇帝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份深情厚意讓他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此刻,他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淚水奪眶而出。
“陛下……”盧象升哽咽著,想要說些什麽,但卻被崇禎皇帝打斷。
“盧愛卿,不必多言。朕知道你一片赤誠之心,朕也相信你的能力。隻是,朕希望你能多注意自身安全,畢竟你不僅是朝廷的棟梁之才,更是朕的心腹大將。”崇禎皇帝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盧象升連忙跪倒在地,哽咽迴答:“陛下是臣之君父,臣不忠不孝,不曾想到累及君父在京城如此擔憂。臣罪該萬死!”說完,他深深地磕了個頭,額頭重重地撞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崇禎皇帝趕緊扶起盧象升,安慰道:“愛卿快快請起,朕並沒有怪罪於你。朕隻是希望你能明白,你不僅要為國家效力,更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朕和朝廷效力。”
盧象升感激涕零,再次向崇禎皇帝表示忠心,並承諾一定會多加小心,不負聖恩。崇禎皇帝欣慰地點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會做官的人往往都是無師自通厚黑學的高手,而如今的崇禎皇帝陛下喜歡通過唱念做打來聲情並茂地表達君臣之間的情意。